资源描述
XXXXXX
吊装作业危害分析记录表
分析人员: 分析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岗位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可能的后果
L
S
R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L
S
R
可否接受
备注
吊装作业
作业前
不按规定要求办理吊装作业许可证
违章作业引发事故
1
3
3
轻微风险
严格办理吊装作业许可证,严禁违章作业,严格按规定执行
1
2
2
可接受
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
引发事故,人员伤亡
1
3
3
轻微风险
配备负责安全措施,安全带、安全帽,相关就生设备等,严格检查
1
3
3
可接受
作业人员未进行安全教育
人员伤害
1
3
3
轻微风险
作业前进行安全教育,对现场情况进行培训,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1
3
3
可接受
监护不足,监护人不到位
出现事故不能及时处置,造成事故扩大
2
2
4
一般风险
安排责任心强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监护,作业前对安全措施进行严格检查。作业过程中不得脱离岗位
1
2
2
可接受
消防器材不足及救援应急措施不当
造成事故扩大。人员伤害
1
4
4
一般风险
作业前仔细检查落实配备到位,备有消防器材和药品等急救用品
1
3
3
可接受
钢丝绳有断股,破损严重,安全系数不合要求
高处坠落,人员伤害
2
3
6
一般风险
使用前认真检查,符合要求才能使用。
1
2
2
可接受
作业材料、器具、设备等设施不安全
造成事故扩大。人员伤害
2
2
4
一般风险
使用前认真检查,严格按规定执行
1
2
2
可接受
作业现场不符要求,与输电设施无安全距离
人员伤害
2
3
6
一般风险
现场地面必须牢固,可靠,停放地点平坦。与输电线路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严格按规定执行
1
3
3
可接受
与现场联系不足,信号不明确,指挥混乱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1
4
4
一般风险
作业前与专人建立联系信号,统一指挥。
1
2
2
可接受
现场未设置安全警戒标志或警戒线
人员伤害
2
2
4
一般风险
划定警戒线,设置安全标志
1
2
2
可接受
作业中
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
引发事故,人员伤害
2
2
4
一般风险
交叉施工区域设专人监护,或设置警告牌,按照规定执行
1
2
2
可接受
未严格执行吊装作业“十不吊”
人员伤害
2
3
6
一般风险
严格执行规定: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超负荷或物件重量不明不吊;斜拉重物不吊;光线不足看不清重物不吊;重物下或上站人不吊;重物埋在地下不吊;重物紧固不牢,绳打结,绳不齐不吊;棱刃物件没有放垫措施不吊;安全装置失灵不吊;六级强风区不吊
1
2
2
可接受
将建筑物、构筑物作吊装锚点
人员伤害
1
2
2
轻微风险
经生产技术部审查核算并批准,严格按规定执行。
1
2
2
可接受
作业过程中盲目起吊
人员伤害
1
4
4
一般风险
必须先用低角度、短行程试吊,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1
3
3
可接受
吊起的重物在空中长时间或短时间停留
重物砸伤或机械倒塌
2
2
4
一般风险
作业前培训,严格检查,违反者,按规定进行处理
1
2
2
可接受
对吊起的重物进行加工
人员伤害
2
2
4
一般风险
采取有效措施,专人监护
1
2
2
可接受
起重设备遇机械故障或不正常现象,在作业过程中进行调整或检修
高空坠落人员伤害
2
2
4
一般风险
按照规定执行,作业前进行起重设备检查,记录归档。
1
2
2
可接受
出现危险品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
人员伤害
2
3
6
一般风险
停止作业,撤离人员
1
3
3
可接受
涉及危险作业组合,未落实相应安全措施,办理相应许可证
人员伤害
1
3
3
轻微风险
按照规定执行,办理相关许可证,落实相关安全措施
1
2
2
可接受
完工后
现场没有清理
人员伤害
1
2
2
轻微风险
及时清理
1
2
2
可接受
注:依据表中进行风险评价分级(R=L*S),评价结果分为:轻微风险(R=1-3)、一般风险(R=4-6)、中度风险(R=8-12)、高度风险(R=15-25)四个等级。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01 作业活动:安全装备、消防器材、防护器材和急救器材管理 分析人员:李保平 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安全装备、消防器材、防护器材和急救器材管理
1、灭火器材没有定期检验和更换
事故状态下不能起作用
按规定定期检验和更换
1
4
4
2、报警设施不健全
作业时熏倒或烫伤
报警设施不好及时联系
2
3
6
3、进装置区不带安全帽
砸伤、碰伤
随时检查佩带情况
2
3
6
4、防毒面具、防火器材不会用
紧急情况下手忙脚乱
考试合格
2
3
6
5、不按规定着装
产生静电、火灾
上班前换工作服
2
3
6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02 作业活动:安全阀的校验 分析人员:李保平、张世文 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安全阀的校验
1、安全阀没有甩掉开具作业票
烫伤、人身伤亡
现场落实制度
2
4
8
2、安全阀隔断阀未关严
烫伤、人身伤亡
现场落实制度
2
4
8
3、操作大幅度调节造成设备超压
设备损坏、着火爆炸
精心操作
2
4
8
4、校验不合格,超压不跳,未到压力起跳
设备损坏、着火爆炸、污染环境
校验合格证齐备
2
4
8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03 作业活动:动土作业的管理 分析人员:李保平 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动土作业的管理
1、对地下不熟悉、不开具作业票
在用电缆或管线等断裂,造成停工或泄漏
查看地下管线图纸,各方按要求确认会签。
3
4
12
2、没有专人监护
动土部位错误
设专人防护
2
3
6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04 作业活动:焦炭塔换塔 分析人员:杜鹏 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换塔前的准备
1、换塔条件不够
1、新塔变形。
1、按操作规程执行
2
2
4
2、不按要求着装
2、个人伤害。
2、按要求着防静电服务、戴安全帽、劳动保护服
2
2
4
3、甩油罐液位未拿净
3、冲塔事故
3、按操作规程执行
2
2
4
2
换塔
1、四通阀切换方向错误
1、憋压、泄漏
1、确认好方向
2
2
4
2、没有及时进行老塔小吹汽
2、造成粘油回落,给汽不进
2、按操作规程执行
2
2
4
3
换塔完毕
1、未关闭D-108气相线阀门
1、分馏油气进入甩油罐,液收降低
1、认真检查
2
2
4
2、急冷油未及时打入
2、塔顶温度高结焦
2、按操作规程执行
2
2
4
3、甩油线、急冷油线未及时处理
3、造成凝线
3、确保扫线畅通
2
3
6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05 作业活动:油品火炬卧罐排液 分析人员:杜鹏 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排液前准备
1、不按规定着装
1、摔伤及其他个人伤害
1、按要求着防静电服务、戴安全帽、劳动保护服
2
2
4
2、流程未打通
2、液体排不出
2、检查流程是否正确
2
2
4
2
排液
1、干气压力低
1、排液不正常
1、检查现场干气压力表指示
2
2
4
2、排液未带防毒面具
2、中毒、窒息
2、佩带防毒面具
2
4
8
3、排液完毕未及时关闭干气阀门
3、干气进入火炬线
3、及时关闭
2
2
4
3
排液完毕
1、下梯时坠落
1、摔伤
1、抓紧扶手
2
2
4
2、流程未及时恢复
2、回串造成事故
2、认真检查
3
2
6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06 作业活动:联系甩油罐的脱水和甩油 分析人员:杜鹏 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甩油前准备
1、不按规定着装
1、摔伤及其他个人伤害
1、按要求着防静电服务、戴安全帽、劳动保护服
2
3
6
2、脱水快
2、跑油、烫伤及环境污染
2、脱水时要缓慢,见到有油流出立即关闭阀门,人员不要离开
2
2
4
3、扫线后未关气
3、蒸汽串油,泵不上量
3、及时检查流程停汽
2
2
4
2
甩油
1、流程有误
1、串油或油送不出去及跑油
1、开泵前确认流程无误
2、倒淋未关
2、跑油、烫伤人
2、开泵前仔细检查流程上倒淋是否关闭
2
3
6
3、泵缺润滑油
3、泵抽空、烧泵及着火
3、开泵前检查泵润滑情况
2
2
4
3
甩油完毕
1、泵未停
1、长时间易造成泵抽空,泵损坏及罐变形
1、甩油后及时停泵,并关闭出入口阀
2
2
4
2、未扫线
2、冬季易造成凝线
2、及时扫线
3、流程未恢复
2、装置甩油不通或串油
3、及时恢复原流程
2
2
2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ZY007)
编号:SB07 作业活动:指挥班组扫线、开停工 分析人员:杜鹏 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扫线操作
1、扫线脱水时倒淋开的过大
1、造成大量蒸汽外泄烫伤
1、脱水时要缓慢
2
2
4
2、流程不通或流程改错
2、吹扫不通或吹扫不彻底
2、三级检查
2
2
4
3、给汽过快
3、管线有水造成水击,管线震坏
3、给汽要逐渐开大
2
2
4
2
开工前准备
1、全面大检查时不彻底
1、易造成跑油串油
1、三级检查流程无误
2
2
4
2、不按要求着装
2、摔伤及其他个人伤害
2、按要求着防静电服务、戴安全帽、劳动保护服
2
3
6
3
开工过程中
1、开工流程有误
1、造成串油、泄漏、着火爆炸、中毒
1、三级检查
2
5
10
2、各危险点排凝不注意操作要领
2、中毒
佩带呼吸器
2
3
6
3、恒温热紧时检查不到位
3、漏油着火爆炸
3、仔细检查
2
2
4
4
停工过程
准备不充分
冲塔结焦,设备超温,串油跑油凝线伤人
仔细阅读停工方案,统一指挥
2
2
4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ZY008)
编号:SB08 作业活动指挥处理装置非正常情况 分析人员:杜鹏 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装置发生突发事故
1、长时间停水、电、汽、风等
1、造成装置紧急停工,影响正常生产
1、做到按时巡检,对事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
2
2
4
2、装置出现严重事故影响安全生产
2、对全厂计划造成影响
2、早处理,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2
2
4
2
按平时事故演练和事故预案进行处理
1、平时事故演练不足
1、手忙脚乱
1、做好演练
2
2
4
2、对事故预案了解不深刻
2、不能及时有效的应对事故发生
2、平时多积累,做到心中有数
2
2
4
3
处理完毕
1、没有及时总结
1、没有得到教训,易造成事故再次发生
1、遵循四不放过进行处理
2
3
6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09 作业活动:根据焦炭塔生产及时调节,保证产品质量分析人员:杜鹏 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准备工作
1、通讯工具故障
1、无法及时联系
1、充电器,对讲机齐全好用
2
2
4
2、不按要求着装
2、摔伤及其他个人伤害
2、按要求着防静电服务、戴安全帽、劳动保护服
2
3
6
2
换塔
1、分馏温度压力波动
1、产品不合格、泵抽空
1、提前调节各回流
2
2
4
2、仪表失真失灵
2、误操作导致事故
2、及时分析联系修理
2
3
6
3
小吹汽
焦炭塔分馏塔冲塔
产品不合格,管线堵塞,安全阀起跳
平稳吹汽压力流量,盯盘操作
2
3
6
4
大吹汽
系统压力波动
气压机飞车
及时联系调节
2
2
4
5
给水
隔断阀未关严,水进生产塔或分馏塔
冲塔、安全阀起跳
确认阀门关严
2
2
4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10 作业活动:做好班组核算和罐区计量 分析人员:徐忠葆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准备工作
工具不好用,失误或不准
计算错误
备好笔、纸、计算器、检尺等
2
2
4
2
现场与室内对尺
1、冰雪天易滑
1、摔伤
1、及时清理冰雪
2
2
4
2、夜间照明不足
2、计量错误、摔伤
2、照明充足
2
2
4
3、扶梯易拌滑
3、摔伤
3、一手提物,一手扶梯
3
2
6
3
检尺操作
1、站在下风口
1、受毒气伤害
1、站在上风口
2
2
4
2、恐高症
2、坠落死亡
2、体检不合格不上岗
2
2
4
3、尺带锋利
3、手指滑伤
3、带手套
2
2
4
4、操作不熟练
4、计量不准
4、培训不合格不上岗
2
2
4
4
计算
操作不熟练
计量误差较大
加强培训
2
2
4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11 作业活动:出现非正常的情况及时调节保证平稳(以顶循抽空为例)分析人员:杜鹏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分析抽空原因
错误分析
抽空严重、损坏设备
加强培训
2
2
4
2
判断、操作、发出指令
1、顶温超高
1、汽油干点高,产品不合格
1、内操调节FIC107
2
2
4
2、长时间抽空造成柴油泵抽空
2、减小泵的使用寿命,产品不合格,C-102超温超压
2、补冷回流
2
2
4
3
外操出去调整
1、操作不熟练
1、开错阀门影响生产
1、加强培训
2
2
4
2、没按劳保着装
2、烫伤、砸伤
2、严格劳保着装
2
2
4
3、错误处理
3、严重抽空,无顶循量,超温,干点高
3,关P-107出口阀,开冷回流
2
2
4
4
处理完毕
没有总结经验教训
还会出现类似情况
及时总结
2
2
4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12 作业活动:辐射量、注汽量、分顶、炉出口温度控制分析人员:杜鹏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辐射量控制
1、仪表假指示,判断错误
1、炉管超温结焦
1、加强学习
2
2
4
2、辐射偏量
2、易结焦,缩短生产周期
2、增加注水冲走孔板处焦块
2
2
4
3、控制阀故障
3、量不稳定,炉管结焦
3、副线控制,及时联系修理
2
2
4
2
注水量控制
1、仪表假指示,判断错误
1、炉管超温结焦
1、加强学习
2
2
4
2、控制阀故障
2、量不稳定,炉管结焦
2、副线控制,及时联系修理
2
2
4
3
分顶温度控制
1、仪表假指示,判断错误
1、产品质量不合格
1、加强学习
2
2
4
2、冷却效果差,温度高
2、产品质量不合格
2、串冷回流
2
2
4
4
炉出口温度控制
1、仪表假指示,判断错误
1、炉管超温结焦
1、加强学习
2
2
4
2、瓦斯压力波动
2、温度低,反应不完全
及时调整操作
4
2
4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13 作业活动:焦炭塔换塔、小吹汽 分析人员:李进波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换塔准备
1、蒸汽脱水不净
1、冲塔
1、检查脱水是否干净
2
2
4
2、塔顶、塔底温度低
2、对设备造成影响
2、按操作规程操作
2
2
4
3、E-109/2液位低,甩油温度高
3、G-614易造成突沸
4、甩油温度小于100度
2
3
6
2
换塔操作
1、甩油阀未关严
1、高温渣油进甩油管,进G-614造成危险
1、确认关严
2
2
4
2、切四通过快
2、老塔压力下降快,新塔压力上升快,易冲塔
3、切四通中间停顿1-2次为宜
2
3
6
3、未吹扫进料短节
3、管线结焦
4、及时吹扫
2
2
4
3
小吹汽
1、给汽量过大
1、老塔压力升高
1、与内操保持联系
2
2
4
2、未脱水
2、易造成冲塔
2、提前脱水
2
2
4
3、急冷油未及时加入
4、顶温高结焦
4、及时打入
2
2
4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14 作业活动:焦炭塔大吹汽、改到放空塔 分析人员:李进波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准备
1、未按劳保着装
1、烫伤等个人伤害
1、按要求着装
2
2
4
2、空冷、水冷、循环量、E-109/1液位不正常
2、C-103超温
2、及时联系、及时调节
2
2
4
2
打开放空塔空冷
1、冬季A-105凝
1、吹汽时放空塔鳖压
1、投A-105伴热
2
2
4
2、启动时,皮带掉
2、放空塔超温超压
2、及时联系更换
2
3
6
3
改12米流程
1、油气阀关不严
1、给水时,水击,压力上升
1、确认关严
2
2
4
2、油气阀盘根漏
2、着火
2、联系仪表处理或蒸汽掩护
2
3
6
4
大吹汽
蒸汽量过大或过小
过大造成放空塔负荷大和蒸汽浪费,过小造成焦碳质量变差
按规定进行调节
2
2
4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15 作业活动:小给水、大给水改溢流、放水 分析人员:李进波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给水前准备
1、未按劳保着装
1、砸伤、烫伤
1、按规定着装
2
2
4
2
小给水
1、下台阶滑倒
1、摔伤
1、台阶清理干净
2
2
4
2、启泵前未盘车
2、烧坏电机
2、按规定盘车
2
2
4
3、油杯液位无
3、泵抱轴,烧泵
3、提前加油
2
2
4
4、给水量过大
4、炸焦,堵塞通道,C-101压力高,安全阀起跳
4、与内操联系好
2
2
4
5、未以汽带水
5、软焦回落,水给不进去
6、以汽带水
2
3
6
3
大给水
1、给水量过大
1、P-132电流超载,电机烧坏,C-103压力高,火炬系统带水
1、内操外操配合好
2
2
4
4
改溢流
1、未关空冷
1、浪费能源
1、内操外操配合好
2
2
4
2、操作循序错误
2、C-101鳖压
2、先开溢流阀
2
2
4
3、忘记开P-131/1
3、P-132抽空
3、及时开P-131/1
2
2
4
5
放水
1、放水过快
1、带焦块,堵塞放水线
1、缓慢开放水阀
2
3
6
2、未开呼吸阀
2、水放不下来
2、开呼吸阀
2
2
4
3、液位不下,放水不畅通
3、影响生产
4、及时扫线处理
2
2
4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16 作业活动:焦炭塔试压、建立油气循环 分析人员:杜鹏 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试压前准备
1、不按劳保着装
1、砸伤、烫伤等
1、按规定着装
2
2
4
2、流程改错
2、发生事故
3、加强学习
2
3
6
2
给汽试压
1、蒸汽未脱水
1、管线及塔体振动
1、及时脱水
2
2
4
2、压力超高
2、安全阀起跳
2、内外操联系好
2
2
4
3、顶底盖泄漏
3、泄漏着火
4、按时巡检
2
3
6
3
蒸汽预热
1、预热效果不好
1、引油气时对设备造成损坏
1、保证蒸汽预热时间
2
2
4
2、预热塔负压,进入空气
2、引油气时发生闪爆
3、保证蒸汽预热时间及蒸汽量
2
2
4
4
引油气
1、新塔内存水
1、冲塔
1、引油气前将塔内水排净
2
2
4
2、预热塔负压,进入空气
2、引油气时发生闪爆
2、脱水时保证微正压
2
3
6
3、压力波动
3、冲塔
3、引油气时各岗位协调好
2
2
4
4、塔顶底盖泄漏
4、着火
4、防护盘管脱净水备用
3
4
12
5、油气泄漏
5、着火
5、按操作规程,及时关闭呼吸阀或溢流阀
2
3
6
5
油气循环
1、辐射油进入甩油线
1、发生泄漏
1、增加责任心
2
2
4
2、焦块堵塞进料线或甩油线
2、影响生产
2、清焦要彻底、引油气时提前扫甩油线
2
2
4
3、甩油泵不上量
3、D-108满进入C-102造成生产波动
3、保证甩油泵正常运行
2
2
4
4、甩油泵漏油
4、着火
4、蒸汽备用,及时联系钳工修理
2
3
6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17 作业活动:焦炭塔加阻泡剂 分析人员:杜鹏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检查阻泡剂罐液位,检查流程正确与否
注入效果不好
C-101冲塔
交接班时检查液位
2
3
6
2
加剂
1、不按规定着装
1、造成伤害
1、按规定着装
2
2
4
2、带危险品上塔
2、着火出事故
2、严禁带危险品上岗
2
3
6
3
启泵,检查注入效果
1、电梯易停
1、困入电梯
1、及时联系修理
2
2
4
2、夜间照明不好
2、影响工作效果
2、增加照明
2
2
4
3、有恐高症
3、坠落死伤
3、体检不合格不上岗
2
4
8
4、操作不熟练
4、造成事故
4、经过培训
2
3
6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ZY018)
编号:SB18 作业活动:清理过滤器 分析人员:杜鹏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清理前准备
1、不按要求着装
1、着火、摔伤、其他伤害
1、按要求着装
2
2
4
2、高温部位未冷却
2、发生着火烫伤事故
2、提前切除系统
2
2
4
2
清理
1、工具不合适
1、清理时间延长
1、提前准备相应工具
2
2
4
2、夜间清理照明不足
2、容易出现事故
2、照明齐全
2
2
4
3、操作不熟练
3、出现着火等事故
3、经过考核才可以上岗
2
3
6
4、冰雪天气易滑
4、摔伤
4、抓住扶手等
2
2
4
5、前后阀门有内漏现象
5、出现着火等事故
5、检修期间对内漏阀门进行更换
2
4
8
3
清理结束
1检修工具遗忘
1、砸伤人
1、及时收回工具
2
2
4
2、清理出的油污未及时清理
2、污染环境
2、及时清理
2
2
4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ZY019)
编号:SB19 作业活动:开停工扫线引油 分析人员:杜鹏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引油前准备
1、不按劳保着装
1、着火、摔伤,其他个人伤害
1、强调劳保着装
2
2
4
2、提前未对流程熟练掌握,流程图未上墙
2、干工作盲目,出现串汽跑油事故
2、扫线引油流程提前上墙,各种材料提前下发
2
2
4
2
开始扫线引油
1、蒸汽压力低
1、吹扫不彻底
1、及时联系,保证蒸汽压力
2
2
4
2、对重油线未反复憋压吹扫
2、吹扫不干净,动火留下隐患
2、按扫线原则进行
2
3
6
3、对泵、控制阀、罗茨表未按要求吹扫
3、对设备造成损坏
3、按扫线原则进行
2
2
4
4、扶梯、平台易滑
4、摔伤
4、上下扶好扶手
2
2
4
5、夜间工作照明不足
5、身体事故
5、增加照明
2
2
4
6、引油流程有误
6、造成串油、泄漏、着火爆炸、中毒
6、三级检查
3
5
15
7、外围装置联系不及时
7、引油多少心中没数
7、加强联系
2
2
4
3
扫线引油结束
1、未低点排空
1、吹扫不彻底
1、打开放空检查
2
2
4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20 作业活动:处理装置非正常情况 分析人员:杜鹏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装置出现非正常情况
平时业务学习及事故演练不到位
出现非正常情况易恐慌,使事故扩大化
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及进行事故演练
2
2
4
2
发生非正常情况的处理
1、劳保着装不合理
1、着火、烫伤,其他个人伤害
1、按规定着装
2
2
4
2、扶梯、平台易滑
2、坠落、摔伤
2、抓紧扶手
3
2
6
3、夜间照明不足
3、摔伤
3、增加照明
2
2
4
4、冰雪天易滑
4、摔伤
4、上下注意抓紧扶手
2
2
4
5、对各种非正常情况操作不熟练
5、不能及时消除事故,导致连锁反应
5、进行事故演练
2
2
4
6、工具不足
6、不能及时消除事故
6、工具齐全
2
2
4
3
处理结束
1、原因未查明
1、不能吸取教训
1、执行四不放过原则
2
2
4
2、经验未及时总结
2、不能吸取教训
2、执行四不放过原则
2
2
4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21 作业活动:底循系统扫线,清理过滤器 分析人员:杜鹏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清理前准备
1、未按劳保着装
1、出现烫伤等事故
1、按规定着装
2
2
4
2、吹扫流程不熟悉
2、易造成事故
3、考核不合格不能上岗
2
2
4
2
扫线、清理
1、扶梯不牢固,易滑
1、坠落、摔伤
1、带手套,抓紧扶手
2
2
4
2、平台腐蚀严重
2、坠落、摔伤
2、及时更换
2
4
8
3、温度过高
3、扫线时造成着火
3、冷却到自燃点以下
2
4
8
4、抽出阀内漏
4、扫线时造成着火
4、检修时更换
2
3
6
5、过滤器清理不彻底
5、重新堵塞,缩短生产时间
5、清理干净,专人负责
2
2
4
3
清理完毕
1、未恢复正常流程
1、投用时造成着火等事故
1、扫线完毕及时恢复流程
3
4
12
2、清理油污未及时清理
2、污染环境
2、及时清理
2
2
4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22 作业活动:配合采样 分析人员:杜鹏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采样前准备
1、不按要求着装
1、着火、摔伤、其他个人伤害
1、按要求着装
2
2
4
2、采样器不好用
2、延长采样时间
2、定期检查采样器
2
2
4
2
携带工具开始采样
1、站在下风口
1、受油气毒害
1、站在上风口
2
4
8
2、操作不熟练
2、烫伤、中毒
2、新职工由老职工指导协助采样
2
4
8
3、夜间照明不足
3、采样样品不准确
3、增加照明
2
2
4
4、未用防爆扳手
4、产生静电、发生火灾
4、外操室配备防静电扳手
2
4
8
3
采样完毕
1、现场油污等未及时清理
1、污染环境
1、及时清理
2
2
4
2、工具未带走
2、对下次采样带来不便
2、采样完毕检查工具
2
2
4
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号:SB23 作业活动:罐区检尺脱水 分析人员:杜鹏分析日期:2021.6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脱水前准备
1、量油尺尺锤松动
1、计量不准确
1、检查油尺
2
2
4
2、不按要求着装
2、着火、摔伤、其他个人伤害
2、严格劳保着装
2
2
4
3、未带防爆扳手
3、产生火花、发生火灾
3、配备防静电扳手
2
2
4
2
上罐顶检尺,对罐进行脱水
1、静电带上罐
1、着火、爆炸
1、按劳保着装
2
4
8
2、扶梯易滑
2、摔伤
2、下雪后,尽快清理积雪
2
4
8
3、照明不足
3、计量不准,摔伤
3、增加照明强度
2
2
4
4、脱水时站在下风口
4、出现伤害事故
4、站在上风口
2
4
6
3
检尺操作及脱水
1、脱水阀门紧或内漏,脱水人员没在现场
1、脱水带油
1、更换阀门,紧盯现场
2
3
6
2、恐高人员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