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滁测量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9997416 上传时间:2025-04-1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滁测量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苏滁测量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滁测量施工方案完整 (完整版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 苏滁现代产业园安置房1-4#楼工程 测 量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安徽省宿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 二0一二年七月十八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基础施工测量 三、主体施工测量 四、施工测量仪器表 测 量 施 工 方 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苏滁现代产业园安置房1-4#楼工程 工程地点:滁州市苏滁现代产业园内 建筑层数:4幢18层 结构型式:为剪力墙结构 建筑面积:1#楼16733平方,2#楼15623.66平方,3#楼14462。39平方,4#楼12846平方,总建筑面积59665.05平方; 建筑高度:53.10m 建设单位:苏滁现代产业园管委会 设计单位: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勘察单位: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 监理单位:重庆江河工程建设管理 施工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 质量目标:滁州市合格工程 安全目标:安徽省安全文明标化工地 二、测量依据 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所提供的坐标控制网。 三、施工测量方案 1.工程施工测量特点 由于本工程建筑占地面积大,结构竖向偏差直接影响工程受力和外观质量,故施工测量中要求竖向投测精度高,所用仪器和测法要适应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和场地条件.而且建筑平面、立面造型既新颖而且复杂多变,故要求测量放线方法能因时、因地制宜,灵活适应,并需配备相适应的专用仪器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2.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离建筑物在10m以外,但地下室马上就会开挖故对布设控制点有影响。由于东侧后期施工 ,所以南、西、北侧布置控制点 ,东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 2.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下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2.3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和测绘院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 2.4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方格网间距16m×16m。在建立方格网的过程中要和考虑施工定线和测量的方便,并要对测量控制标桩加以保护,标桩距离基坑至少5m,且埋于冻土层0.5m以下。 2.5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 2.6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2.7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 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3.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J2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红外测距仪DM-A5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四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3.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他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3.2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入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四点(每一个方向不低于一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他控制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矩在规定范围之内. 3.3±0。000以上施工,采用倒镜分中法投测其他细部轴线。 3.4±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因±0。000以上结构用竖向与横向一次性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固定的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0.50m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 3.5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轴线,特别是柱、剪力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 3.6二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他墙体、门窗洞口尺寸。外窗洞口,采用经纬仪投测以贯通控制线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标高的各层+0.50m线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弹出贯通控制线,周圈闭合,保证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一致。 3.7室内装饰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0。50m标高线,要求交圈闭合,误差在限差范围内。 3.8外墙四大角以控制轴线为准,保证四大角方正,用经纬仪投测上下贯通,竖向垂直供贴砖控制较核。 3.9外墙壁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出方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石材尺寸而定)。 4.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4.1、地上结构施工 各层在竖向柱模板拆除后立即抄测建筑+0.50m水平控制线标高并报验,以便检查浇后的质量及下一步施工。 建筑+0.50m 线标高抄测 竖向钢 筋绑扎 顶板 放线 监理 报验 模板及混 凝土结构 在固定钢筋上测量上一 层结构+0.50m控制标高 4.2、二次结构及装修工程 抄测建筑+0.50m 线控制标高 其他项 目施工 砌二次 结构 放二次结 构位置线 5.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5。1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以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5.1。1控制轴线,轴线间互差 >9m 1/7000 (相对误差); ≤9m小于3mm 5。1.2各种结构控制线相对轴线≤3mm. 标高小于±5mm. 5。1.4层间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H)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 为了满足精度要求,根据本工程特点,无法使用常规的测量方法从外控点测设楼层面上轴线,因此考虑到能设至最大高度,在楼板上预留孔洞(避开柱梁)使能在上、下贯通且互相通视的位置设置内控点。作为楼层平面放线和投测轴线的依据.内控点设在一层楼面上,共四点,以一块160mm×160mm×10mm的铁板作为标志,在浇筑一层楼面混凝土时埋设固定好,然后用电子全站仪精确测定其位置并刻上十字丝表示点位,以后各层面预留200mm×200mm孔洞、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将垂直仪架设在底层内控点上,经过中整平后打开电源开关,由望远镜向天顶垂直方向发出激光,并通过在楼板上事先预留好的孔洞投射到接收靶上(接收靶用半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由靶旁标点员用水笔或玻璃铅笔标出靶上的光斑中心。 由于始终以底层内控点为投测依据,不仅避免了逐层向上投测易产生的累计误差,而且由垂直仪设在底层室内,各种振动干扰相对较少,又不受大风、强光等气候因素影响,因此仪器稳定、操作简便、精度可靠(铅直精度可达1/9000以上)。只是实测时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落物击伤仪器. 得到投测点位后,将全站仪搬到楼层投测点上,先个别设站检测其相应的边长及水平角。经检测点位,满足精度要求后,据此投测点按极坐标完成所在层面上的定位放样。其他各层参照上述方法放样,测设完毕,各层楼面预留孔洞用盖板上以保安全。 5.2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 5。2.2钢尺量距离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及倾斜改正。 5。2.3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两次法,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点应以水准点为后视。 垂直度观测:若采取吊垂球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如有风而不得不采取吊垂球时,可将垂球置于水桶内. 5。3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 5.3。1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线必须经过检验。 细部测量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5.3。3有方格网的必须校正对角线。 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 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 6.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 6。1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的目的: 1)检查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影响; 2)检查工程设计、施工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3)为有关地基基础及结构设计是否安全、合理、经济等反馈信息。 6。1.2沉降观测的内容: 1)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观测; 2)地基回弹观测; 3)地基分层与邻近地面的沉降观测; 4)建筑物本身的沉降观测. 6。1.3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如下表所示。 等级 高程中误差(mm) 相邻点高程中误差(mm) 观测方法 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 二等 ±0.5 ±0。3 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0.3√n(n为测站数) 6。1.4沉降观测点设置:按照设计要求布设好观测点。 6。1。5当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时,地垫层平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 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原临时工时观测点移至该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 6。1。7直到±0.00时按平面布置位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完一层,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沉降观测操作要点、工程竣工后观测次数沉降观测的操作要求,是“三固定”:a仪器固定,包括三脚架、水准尺;b人员固定,尤其是主要观测人员;c观测的线路固定,包括镜位、观测次序。 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专业技术人员一同分析成果. 7.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 7。1控制测量的复核措施按上述2、3的叙述中进行。 7。2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尺进行,条件不允 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 7.3外作业记录时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7.4有高差作业或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并认可。 7.5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红外测距仪校核,达到准确无误. 7.6施工测量记录按照《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903)要求编制、编号,根据资料内容和数量多少组成一册或若干册,并装订。 施工测量技术资料主要包括: 1、 市规划委员会红线桩坐标及水准点通知单; 2、 交接桩记录表; 3、 工程定位图(总平面、首层建筑平面、基础平面、建筑场地原始地形图; 4、 设计变更文件扩图纸; 5、 现场平面控制网与水准点成果表及验收单; 6、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903)中施工测量记录; 7、 必要的测量原始记录; 8、 竣工验收资料、竣工图; 9、 沉降变形观测资料。 四、施工测量仪器表 主要测量仪器表 序号 机械或设备 名称 规格 型号 单位 数量 进退场日期 1 全站仪 DJ 台 1 全程 2 经纬仪 J2-1 台 4 全程 3 水准仪 S3 台 8 全程 4 钢卷尺 100m 把 5 全程 5 钢卷尺 50m 把 5 全程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3 (一)、施工合同.。。.。...。。。.。....。。.。。。..。。。。。。.。.。。..。。。...。..。.。....。....。。。。。.。..。。.。....。.....。。.....3 (二)、施工图纸.。.。。。..。。。。。.。。。..。.。。。.。。.。...。.。.。...。。。。....。。。.。。.。.。.。。..。。。.。.。。...。。。。...。.。。。.。.3 (三)、规范、规程.。。。....。。。.。.。。.。..。.。.。。。。..。.。..。..。。。。..。.。.。.。。。。.。。.。。.。。.。.。..。。..。.。.。..。。。.。3 二、工程概况。.。.。。。....。。..。。。。..。。.。。。..。。。。。。..。..。.。。...。。..。..。。...。..。.。.。...。.。..。。。.。..。.。...。。。。...3 三、施工准备。。..。。。。.。.....。。。.。....。。.。..。。.。..。。.。.。。..。。。..。.。。。.。....。.。。..。。。。.。。...。。.。。。..。.。。.。.。。.4 四、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4 (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4 (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5 五、高程控制网的建立。。。...。。。。..。.。..。。..。。.。..。..。。。。.。。..。。.。...。....。...。.。.。.。。。.。。.。。。。。。.。。..6 (一)、高程控制网的布设...。。。。。。..。。。。.。。..。.。.。。。。。。..。...。....。...。。。.。。。.....。.。..。..。.。。。.。。6 (二)、加密轴线控制网测设..。。。。。..。..。....。。。。.。.。。。。..。.。.。..。。。...。...。。...。。.。..。.。。.。。.。.。6 六、±0。00 以下施工测量.。..。.。。..。..。...。。。。。.。.。。....。。。。....。。。。。。。。。.。。...。。.。。。....。.。。.。.。.。7 (一)、轴线控制桩的校测...。。。。..。.....。..。.......。。.。...。。...。.。。.。。。.。。。。.。..。。。.。。。。...。.....。7 (二)、平面放样测量..。....。..。..。。。..。。。...。....。...。。.。。。.。.。..。.。.。.。。.。。。。。.。。。。。.。..。..。.。。。..。。7 (三)、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控制..。.。。...。.。....。..。...。..。...。.。...。。。.。...。.。.。.。..。..。。.。。。.。。9 (四)、±0.00 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9 七、±0。00 以上施工测量。....。.。..。。...........。。。。.。。.。。....。....。。.。。。。..。。。.。。。..。...。..。。...10 (一)、平面控制测量。...。.。...。。.。.......。。.....。。。。。..。..。。。.。.......。。..。..。。.。。...。。。.。...。...。.10 (二)、高程的传递。.。...。.。。.。......。...。.。..。...。。。。。。.。。.。。。.。。..。..。。...。.。。.。.。.。.。。。.。..。..。。。..14 八、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15 九、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15 (一)、人员组织。.。。.。。..。。。.。.。。..。。。.。。..。。.。.。。.。.。。...。.。。。。..。。.。。.。。。.。。。。.。。。..。..。。。。...。.。。。.。15 (二)、设备配置。...。。。...。。。。。。。。..。.。。..。。.。.。..。。..。。...。..。.。。。。。。.....。。。。.。...。.。.。。.。..。....。.。.15 十、工程沉降观测...。.。。。。...。。.。。。..。..。。..。。。。。..。。。.。。。。..。.。。。.。。.。..。。。.。。.。。。。。。。。。.。.。.。。。.。..。16 十一、质量控制。...。.。..。.。....。。.。。...。.。...。。.。。..。。。..。。。。.。。.。.。。....。。。.。...。.。.。。.。。..。。.。。。...。.。18 (一)、质量过程控制.。...。.....。.。.。....。..。.。。。。.。.。.。。..。。.。.。...。。。.。。.。.。。.。...。....。。.。。.。.。..18 (二)、质量保证体系。.。。..。...。.。...。。。.。。..。。..。。。.。。。。。.。。....。.。。.....。.。....。。.。..。。......。。。..19 十二、安全文明施工.。.。...。。。。.。.。.。。..。。。。.。。。。.。。。.。。。.。。。..。。.。。。....。。。。。....。。。.。.。。.。...。..。.。19 十三、附相关测量仪器合格证。.。。。。。。。..。....。..。。。..。。.。。。。...。。。。。。。.。..。.。。........。。.。。。。.20 十四、附图。。...。..。.。.。。.。。.。。。..。。....。....。.。.。.。.。。..。。。。..。.。。.。..。。.。。...。.。.。。...。。。。。....。。..。..。。。.20 一、编制依据 (一)、施工图纸 保利(湛江)原景花园相关设计图纸及保利(湛江)原景花园施工组织设计。 (二)、规范、规程 1、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规程 (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 /T446—2007) (2)《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2003) (3)《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T50319—2021) 根据以上规范、规程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测量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二、工程概况 保利(湛江)原景花园项目位于湛江市霞山区,北侧为友谊路,西侧为居民住宅区,东侧及南`侧为湛江港务局,临近湛江港。商住用地,总用地面积 75092。47 ㎡。住宅建筑分别为33层和40层,(建筑高度约为100~120m),商用裙楼、会所,幼儿园;一期场地(场地北部)设地下室1层,二期地下室2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桩基础。 本工程建筑高度及标准层面积见下表: 部位 层高 高度 备注 地下负一层 3.8m 地下负二层 3。8m 仅2#7#8#楼 塔楼 1、2#(33层) 标准层2.9m 98.2m 7、8#(40层) 标准层2。9m 118.5m 二连体 9、10#(40层) 标准层2。9m 118。5m 二连体 11、12#(40层) 标准层2.9m 118.5m 二连体 三、施工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1、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及时解决。 2、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 3、复印预定人员的上岗证书,由主任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 4、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 四、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的原则. 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要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基础施工平面图、首层平面图及现场条件等合理布设。 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轴线控制桩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的依据,必须进行保护。保护方法: 首先以控制桩为中心砌长宽均为0。5 米、高0.3 米的砖墩,砖墩为周围砌砖,中间填充砂浆,砖墩外侧用砂浆抹平,必要时搭设钢管护栏进行围护,并用红白油漆作好测量警示标识,如示意图: (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测量人员接到业主提供的湛江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的场区控制点测量成果后,使用2″级南方测绘电子全站仪对控制点进行校测,复测结果证明基准控制点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然后根据控制点1000、2000测设二级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各控制桩位,现场共测设6 个点.经测量人员对建筑物定位桩的角度、距离关系进行复测,精度符合规范要求,控制网见(附图1)。 六个控制点坐标值见下表: 编号 X Y K1 43721.950 37926.286 K2 43684.211 38087.926 K3 43590。889 38052.612 K4 43536。834 38033.939 K5 43547。880 37860。080 K6 43603.166 37881。848 5、平面控制网精度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五、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一)、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为保证工程施工的竖向精度,每一工程应至少布设3 个高程控制点组成高程控制网。本工程湛江市测绘院在友谊路测设了2个高程控制点,我单位再在工地现场内测设高程点3个。高程控制点数据如下: 点号 高程(m) BM1 7。160 BM2 6。780 BM3 6.389 (二)加密轴线控制网测设 1、布设位置 为满足现场施工进度及施工过程中方便使用,在场区内每个塔吊上都测设1个±0.00 标高控制点,每个塔吊承台面上再投设一个高程控制点,作为施工高程的控制依据。 2、测设方法 根据设计总图给定的±0。00 标高的绝对高程,以测绘院测设的2个高程控制点和自埋设的三个高程点为依据,首先用S3 水准仪对高程控制点进行联测,高程无误后采用符合路线测定±0.00 标高控制点,并根据需要定期进行复测。 六、±0.00 以下施工测量 (一)、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2、校测仪器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2ppm 的全站仪。 (二)、平面放样测量 1、轴线投测。平面楼层混凝土浇筑并凝固达到一定强度后,现场测量人员根据基坑边上的控制桩,将南方测绘332全站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对准另一控制桩,将在图纸规划好的控制点投测到作业面上。然后以控制点为基准,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布出控制轴线,最后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墙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控制轴线标识示例: 细部线放样示例: 2、圆弧控制线放样。圆弧线放样根据纵横轴线控制线进行,首先计算圆弧弦点与纵、横轴线的间距和垂距,然后以纵横轴线为依据放样弦点,最后将弦点连成弦线组成近似圆弧.圆弧线放样示意见下图。 3、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并报监理验线,验线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4、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三)、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控制 1、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 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500mm 或+1000mm 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 2、模板垂直度检测 模板支立好后有两个方法检测:①、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 来校核模板的位置;②、用激光墨线仪,放射出垂直激光,对照支好模板的上下部,看偏差距离确定模板垂直度. (四)、±0.00 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方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S3 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 3、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 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施工标高点测设在墙、柱外侧立筋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标高点标记示例: 4、标高抄测的精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如下表所示: 七、±0。00 以上施工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本工程各建筑物±0。00 以上的轴线传递用激光经纬仪竖向投测法进行。 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内控点布设 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控制点。1#、2#楼相同结构体,内控点布设见附图2;7#、9#、11#楼相同结构体,内控点布设见附图3;8#、10#、12#楼相同结构体,内控点布设见附图4 (2)埋件的埋设 内控点所在首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钉锚入板内固定,四周砌砖并用水泥围护,每个控点都用木盒子盖住,防止上层浇筑混凝土时破坏。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φ150mm 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3)控制点的测设 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钉上,并用南方测绘332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边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据。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精度。内控点如下图: (4)激光接收靶 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 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 平面内控点的布设,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设3 个点, 接收靶示意图: 2、内控点竖向投测 (1)首先将TDJ2 激光经纬仪安置在首层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将竖直度盘置为0°00ˊ00",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发射激光束,穿过楼板预留洞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激光经纬仪操作人员首先调整焦距使激光束聚焦成光点,然后转动仪器,激光点在接收靶上的轨迹形成圆圈,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后挪动接收靶,使靶心与圆心重合,此时固定靶位,接收靶中心即控制点位置。轴线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行联络。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 3、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4、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 (1)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 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2)圆弧柱测量:圆弧柱中心线的控制采用CAD 图解法测量放样,在电脑上使用CAD 标注功能将圆弧控制线与横、纵轴关系尺寸数据标出,测量人员根据数据放样圆弧及圆柱控制线。 (二)、高程的传递 1、首先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弹出墨线,并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本工程高程基准线分别布设在1 层和11 、21层。基准标高线标识示例: 2、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基准标高线竖直量取。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 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 4、当每一层平面标高抄测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标高抄测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报监理验线,验证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5、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表: 八、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 本工程的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依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2003)进行,提供的测量资料包括: 1、工程定位测量记录(C3-1); 2、基槽验线记录(C3—2); 3、楼层平面放线记录(C3-3); 4、楼层标高抄测记录(C3-4); 5、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记录(C3—5); 6、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B2-2)A2 监; 九、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一)、人员组织 根据本工程测量放线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本工程的测量人员安排如下: 测量主管1 名,负责工作组织安排,设备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工作进度以及测量技术资料的编制; 测量放线工7名,负责测量放线操作,在本工程测量放线操作的人员须具有测量放线工作经验. 测量人员架构: 测量主管 魏浩杰 测 徐 量 钦 员 帆 测 魏 量 潜 员 鑫 测 魏 量 海 员 彬 测 黄 量 松 员 寿 测 黄 量 志 员 龙 测 方 量 雨 员 测 林 量 绵 员 涛 (二)、设备配置 编号 设备名称 精度指标 数量 用途 1 南方测绘332全站仪 2mm+2ppm 1台 前期工程控制定位 2 TDJ2E电子经纬仪 2″ 1台 施工放样 3 S3水准仪 2mm 2台 标高控制 4 50m钢尺 1mm 1台 施工放样 5 激光垂准仪 2″ 1台 内控点竖向传递 6 对讲机 Nanfone 8部 通讯联络 测量仪器记录表 序号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使用情况 1 南方全站仪NTS—312B 082024 正常使用中 2 南方经纬仪DT-02M T231640 正常使用中 3 南方水准仪DSZ3 012341 正常使用中 4 南方水准仪DSZ3 012036 正常使用中 5 瑞得激光垂准仪RC—10 29702 正常使用中 6 南方激光墨线仪ML-314 ML0097368 正常使用中 十、工程沉降观测 1、观测依据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21)的规定,本工程高层部分需进行沉降观测,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的有关规定. 2、建筑沉降观测级别为二级。 3、水准基点设置 本工程共设置水准基点不少于三个。水准基点的标石应设置在稳定岩土层中(也可利用已有的市政水准基点).水准基点宜靠近观测对象,但必须在建筑物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以外。水准基点布设平面见附图5 4、沉降观测点设置 沉降观测点埋设于建筑物首层的竖向构件(剪力墙、柱)中,大样见附图6。对观测点应做好保护措施。1#、2#楼相同结构体,每栋9个观测点,布设见附图7;7#、9#、11#楼相同结构体,每栋8个观测点,布设见附图8;8#、10#、12#楼相同结构体,每栋9个观测点,布设见附图9。 1#、2#、7#、9#、11#、8#、10#、12#,8栋塔楼观测点数目共69个。 5、水准测量 a.采用精密水平仪和铟钢尺,对观测对象宜固定测量工具、固定人员,观测前应严格校验仪器。 b.测量精度采用Ⅱ级水准测量,水准测量应采用闭合法。 c.观测时应随记气象资料.施工期间,从首层开始每施工完 三层应观测一次;建筑物主体完工后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d.沉降稳定标准:沉降速度小于0。01mm/d。 e.沉降观测测量单位应定期向建设方、质监、监理及设计等单位提供沉降观测记录及沉降-—时间关系曲线图。 6、“▼”表示沉降观测点位置. 十一、质量控制 (一)、质量过程控制 1、测量项目经理要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作好施工测量日志。 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 3、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 /T446-2007) 的精度要求。 4、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 自检:作业人员在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立即进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检记录。 互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 交接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二)、质量保证体系: 十二、安全文明施工 1、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首先进行安全交底,并接受项目部的安全教育活动和培训,正确佩带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 2、施工现场不得穿裙子、拖鞋、短裤等宽松衣物;在危险区域作业时应配戴好安全带,并挂在安全可靠处; 3、新到的测工在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4、测量人员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报告测量项目经理,测量项目经理做好记录, 并报告总承包单位及时处理; 5、办公场所作好防火、防盗等保卫工作,避免仪器设备丢失,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6、施工作业之前要求测量项目经理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讲话,每周向本工程测量人员进行书面安全交底,保证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7、交叉作业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不得伤害他人,避免被他人伤害. 8、进入施工现场要要求配合项目部做好各项文明施工等工作. 十三、附相关测量仪器合格证 十四、附图 一、工程概况 TA16 标段土建工程包括钟灵街~马群区间高架、马群~车辆段区间高架以及马群站。全线长约 2300 米 , 场地位于紫金山东南麓岗前坡脚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地势总体东北较高,西南较低,地面标高在 23.14 ~ 19.15m ,相对高差 3。99m . 二、测量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2003 《城市测量规范》 CJJ8 — 99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 9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 三 、线路设计标准 1 、本标段设计最小曲线半径:区间正线 400m ,困难地段 350m ;联络线、出入线 250m , 困难地段 150m ;最大半径 1500m 。 2 、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