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全基础考核试题
判断题
894.过滤式自救器只能使用1次,用后就报废。(正确)895.佩戴自救器脱险时,在未到达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和口具。(正确)896.隔离式自救器在使用中外壳体会发热,当感到呼吸温度高时,可取下鼻夹和口具。(错误)897.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是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时躲避待救的设施。(正确)898.煤矿井下永久性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劳动时休息的设施。(错误)899.当掘进工作面出现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报告调度室,立即发出警报并撤人。(正确)900.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正确)901.如果有防水措施,可以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煤柱。(错误)902.局部瓦斯积聚是指在0.5m3以上的空间中瓦斯浓度达到1%。(错误)903.井下不得带电检修与移动电气设备。(正确)904.对一般伤员,均应先进行止血、固定、包扎等初步救护后,再进行转运。(正确)905.在煤矿井下发生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后,避灾人员在撤离灾区时佩戴的自救器可根据需要随时取下。(错误)906.当煤矿井下发生大面积的垮落、冒顶事故,现场人员被堵在独头巷道或工作面时,被堵人员应赶快往外扒通出口。(错误)907.煤矿井下发生水灾时,被堵在巷道的人员应妥善避灾静卧,等待救援。(正确)908.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应立即送往医院。(错误)909.四肢骨折的病人,在固定时,一定要将(指)趾末端露出。(正确)910.怀疑有胸、腰、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时,可以采用一人抬头,一人抬腿的方法。(错误)911.对被埋压的人员,挖出后应首先清理呼吸道。(正确)912.煤矿井下出现重伤事故时,在场人员应立即将伤员送出地面。(错误)913.隔离式自救器不受外界气体的限制,可以在含有各种有毒气体及缺氧的环境中使用。(正确)914.井下发生火灾时,灭火人员一般是在回风侧进行灭火。(错误)915.在井下可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错误)916.溜煤眼可兼作风眼使用。(错误)917.瓦斯比空气轻,易积聚在巷道顶部。(正确)918.巷道贯通后,必须停止采区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待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正确)919.井下发生透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时,现场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正确)920.在井下将被埋压伤员救出后,应迅速升井,不得停留检查。(错误)921.国家对从事煤矿井下作业的职工采取了特殊的保护措施。(正确)922.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使企业安全管理更具系统性。(正确)923.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基本因素。(正确)924.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正确)925.井下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用过后可任意摆放。(错误)926.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正确)927.井上下必须设置消防材料库。(正确)928.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正确)929.消防材料库的材料、工具可在生产中使用。(错误)930.井下主要硐室和工作场所应备有灭火器材。(正确)931.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存放地点。(正确)932.矽肺是一种进行性疾病,患病后即使调离矽尘作业环境,病情仍会继续发展。(正确)933.煤层顶板暴露的面积越大,煤层顶板压力越小。(错误)934.矿灯在井下作业中发生故障时,可以拆开修理。(错误)935.矿井供电电缆可以用普通橡套电缆。(错误)936.所有煤矿企业必须有矿山救护队为其服务。矿山救护队员是井下一线特种作业人员。(正确)937.井下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根据生产需要可以不进行探水。(错误)938.井下加强靠近探水地点的支护,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以防高压水冲垮煤壁和支架。(正确)939.探水地点不必要安设专用 。(错误)940.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后,可用刮板输送机运送爆破器材。(错误)941.煤矿企业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正确)942.在有安全措施条件下,专用排瓦斯巷内可以进行生产作业和设置电气设备。(错误)943.煤矿企业使用的设备、器材、火工品和安全仪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正确)944.煤层顶板暴露的时间越长,煤层顶板压力越大。(正确)945.处理采煤工作面冒顶时,首先应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其次是抢救遇险人员。(错误)946.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必须先进行探水。(正确)
982.按粉尘存在状态可以分成浮尘和落尘,浮尘的危害最大。(正确)983.当混合气体中瓦斯浓度大于16%时,仍然会燃烧和爆炸。(错误)984.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后,可用刮板输送机运送爆破器材。(错误)985.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必须先进行探水。(正确)986.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存放地点。(正确)987.煤矿井下发生水灾时,被堵在巷道的人员应妥善选择避灾地点静卧,等待救援。(正确)988.掘进巷道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通风机通风。(正确)989.巷道贯通后,必须停止采区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正确)990.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下行通风。(正确)991.开采有瓦斯喷出或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层时,严禁任何2个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正确)992.在开采突出煤层时,两采掘工作面之间可以串联通风。(错误)993.电压在36 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正确)994.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在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会点燃爆炸性混合物。(错误)995.从防爆安全性评价来看,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是各种防爆电气设备中防爆安全性能最好的一种。(正确)996.不管哪种采煤方法,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随产量增大而增加。(正确)997.采区变电所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正确)998.冲淡并排除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是井下通风的目的之一。(正确)999.抽出式通风也称负压通风,当主要通风机运转时,造成风硐中空气压力高于大气压力,迫使空气从进风井口进入井下,再由出风井排出。(错误)1000.井下发生火灾时,灭火人员一般是在回风流侧进行灭火。(错误)1001.单纯的煤尘与空气混合气体不会发生爆炸,一定要有瓦斯掺入混合气体才会爆炸。(错误)1002.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不得停风和反风,防止风流紊乱,扩大灾情。(正确)1003.进入盲巷中不会发生危险。(错误)1004.井下 线路可以利用大地做回路。(错误)1005.井下发生自燃火灾时,其回风流中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正确)1006.井下防爆型的通信、信号和控制等装置,应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正确)1007.井下电气设备检修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程规定和工作程序,并悬挂标志牌。(正确)1008.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再次进入其他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称为串联通风。(正确)1009.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矿井地面变电所和地面通风机房的 ,应能与矿调度室直接联系。(正确)1010.掘进工作面断面小、落煤量小,瓦斯涌出量也相对较小,发生瓦斯事故的可能性也较小。(错误)1011.矿井通风可以采用局部通风机或风机群作为主要通风机使用。(错误)1012.掘进巷道可以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错误)1013.矿井瓦斯是煤岩涌出的各种气体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有时也专指甲烷一种气体。(正确)1014.矿井主要通风机反风,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风量的40%。(正确)1015.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是Exib对Ⅰ。(错误)1016.漏电是由于带电导体的绝缘性能下降或损坏、导体间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变小、带电导体接壳或接地造成的。(正确)1017.煤矿井下永久性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劳动时休息的设施。(错误)1018.燃烧是炸药在热源或火源作用下引起的化学反应过程。所以贮存炸药要特别注意改善通风条件,防止炸药在贮存条件下燃烧。(正确)1019.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因素。(正确)1 .若盲巷是无瓦斯涌出岩巷,不封闭也不会导致事故。(错误)1021.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保护用品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货币或者其他用途物品替代。(错误)1022.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正确)1023.造成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跑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输送带受力不均匀。(正确)1024.停工区内瓦斯浓度达到3%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 h内封闭。(正确)1025.空气瓦斯混合气体爆炸浓度的上、下界限与爆炸环境的因素无关。(错误)1026.瓦斯爆炸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正确)1027.瓦斯的存在将使煤尘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降低。(正确)1028.瓦斯空气混合气体中瓦斯浓度越高,爆炸威力越大。(错误)1029.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变化与采煤工艺无关。(错误)1030.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正确)1031.一台局部通风机可以向2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错误)1032.引燃瓦斯爆炸的温度是固定不变的。(错误)1033.利用局部通风机排放巷道中积聚的瓦斯,应采取“限量排放”措施,严禁“一风吹”。(正确)1034.用于煤矿井下的电气设备一定是防爆型电气设备。(错误)1035.空气瓦斯混合气体中有其他可燃气体的混入,往往会使瓦斯的爆炸浓度下限降低。(正确)1036.专用排瓦斯巷内不得进行生产作业,但可以设置电器设备。(错误)1037.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顶板冒落空洞等处容易积聚瓦斯。(正确)1038.带式输送机要先发出开机信号,再点动试机,没有异常情况时,方可正式开机。(正确)1039.当作业现场即将发生冒顶时,应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正确)1040.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正确)1041.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正确)1042.井下发生火灾,作业人员撤退时,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顺着新鲜风流撤退。(错误)1043.井巷交岔点,必须设置路标,标明所在地点,指明通往安全出口的方向。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熟悉通往安全出口的路线。(正确)1044.矿井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作业人员在水流急、来不及躲避的情况下,应抓住棚子或其他固定物件,以防被水流冲倒,待水头过后,按规定的躲避水灾路线撤离。(正确)1045.矿井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的基本措施,只有做到有效地控制供风的风流方向、风量和风速,漏风少、风流稳定性高,才能保证随时冲淡和排除瓦斯。(正确)1046.劳动防护用品是用来保护从业人员作业安全和健康的预防性辅助装备。(正确)1047.煤矿从业人员要熟知安全行走路线,熟知安全站立点位置,熟知各种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指示标志。严格按照规定在运输巷道和工作面、作业区行走、站立。(正确)1048.煤矿从业人员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并掌握操作技能和方法。(正确)1049.煤矿从业人员要认识煤矿各种灾害的危险性,掌握煤矿瓦斯、煤尘、水、火等灾害知识,学会各种灾害的防灾、避灾、救灾技能和方法,熟悉从业场所的避灾路线。(正确)1050.煤矿发生事故要积极进行抢救,抢救工作中要制定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正确)1051.煤矿企业、矿井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本职范围内的防突工作负责;区(队)、班组长对管辖范围内防突工作负直接责任;防突人员对所在岗位的防突工作负责。(正确)1052.每一次操作,都要事先进行安全确认,不安全,不操作。但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不经安全确认。(错误)1053.井下发生火灾,灭火人员灭火时,要站在上风侧,保持正常通风,及时排除火烟和水蒸气。(正确)1054.入井人员乘罐时,要服从井口把钩人员指挥,自觉遵守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正确)1055.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保证当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停风后能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正确)1056.所有地下煤矿应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 min的自救器,入井人员应随身携带。(正确)1057.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都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其他矿井不应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错误)1058.停送电的操作必须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停送电原则。严禁约时停送电或借他人停电时机检修同一电源线路上的电气设备。(正确)1059.矽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过量岩尘造成的。(正确)1060.用水灭火时,水源应从火源的外围逐渐逼近火区中心。(正确)1061.有关人员可以乘坐刮板输送机,但不能在其上方行走。(错误)1062.运送人员的列车未停稳时不准上下人员,严禁在列车行进途中扒车、蹬车、跳车和翻越车厢。(正确)1063.在井下安设降尘设施,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煤尘悬浮飞扬,是防止煤尘爆炸的有效措施。(正确)1064.在井下拆卸矿灯会产生电火花,可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正确)1065.在井下和井口房,可采用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休息间,但必须制定安全措施。(错误)1066.在平巷或斜巷中,没有乘坐专门运送人员的人车或由矿车组成的单独乘人列车时,可以乘坐其他车辆。(错误)1067.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必要时进行反风。(正确)1068.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必须事先排除其中积聚的瓦斯。(正确)1069.制定专项措施后,可在停风或瓦斯超限的区域作业。(错误)1070.当掘进工作面出现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报告调度室,立即发出警报并撤出人员。(正确)1071.当煤矿井下发生大面积的垮落、冒顶事故,现场人员被堵在独头巷道或工作面时,被堵人员应赶快往外扒通出口。(错误)1072.矽肺是一种职业危害所致的疾病,患病后即使调离矽尘作业环境,病情仍会继续发展。(正确)1073.矽肺是一种致残性职业病,主要是作业人员吸入大量的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岩尘所致。(正确)1074.确诊为尘肺病的职工,只要本人愿意,可以继续从事接触粉尘的工作。(错误)1075.尘肺病可预防而不可治愈,尘肺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情会逐步加重。(正确)1076.劳动者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正确)1077.发现有人触电,应赶紧用手拉其脱离电源。(错误)1078.当井下作业人员的矿灯熄灭时,可以到附近进风巷道中打开检修。(错误)1079.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正确)1080.对一般外伤人员,应先进行止血、固定、包扎等初步救护后,再进行转运。(正确)1081.井下急救互救中必须遵循“先复苏、后搬运,先止血、后搬运,先固定、后搬运”的原则。(正确)1082.对于烧伤人员的急救要点可概括为:灭、查、防、包、送5个字。(正确)1083.煤矿井下发生重伤事故时,在场人员应立即将伤员送到地面。(错误)1084.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所有灾区人员要以最快速度佩戴隔离式自救器,然后沿新鲜风流方向向井口撤退。(正确)
1085.井下发生险情,避险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外面留有矿灯、衣服、工具等明显标志。(正确)1086.井下发生透水事故,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时,现场人员应沿着有风流通过的巷道上山方向撤退。(正确)1087.煤矿井下永久性避难硐室可供矿工作业休息时使用。(错误)1088.隔离式自救器不受外界气体氧浓度的限制,可以在含有各种有毒气体及缺氧的环境中使用。(正确)1089.对事故中被埋压的人员,挖出后应首先清理呼吸道。(正确)1090.在救援中,对怀疑有胸、腰、椎部骨折的伤员,搬运时可以采用一人抬头,一人抬腿的方法。(错误)1091.在救援中,对四肢骨折的伤员,固定时一定要将指(趾)末端露出。(正确)1092.对于脊柱损伤人员,可用担架、风筒、绳网等运送。(错误)1093.对于脊柱损伤人员,严禁让其坐起、站立和行走。(正确)1094.发生外伤出血用止血带止血时,止血带的压力要尽可能大,以实现可靠阻断血流。(错误)1095.在抢险救援中,为争取抢救时间,对获救的遇险人员,要迅速搬运,快速行进。(错误)1096.自救器用于防止使用人员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正确)
单选题
2865.凡长度超过(A)而又不通风或通风不良的独头巷道,统称为盲巷。A.6mB.10mC.15m2866.煤矿井下构筑永久性密闭墙体厚度不小于(A)。B.0.8mC.1.0m 2867.矿井反风时,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应不小于正常供风量的(B)。A.30%B.40%C.35%2868.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B)电源或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开。A.闭合B.切断C.开关2869.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B)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A.不应B.必须C.不一定2870.利用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抢救伤员时,要求每分钟压胸的次数是(B)。A.8~12次B.16~20次C.30~36次2871.煤层顶板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3种类型。在采煤过程中,(B)是顶板管理的重要部位。A.伪顶B.直接顶C.基本顶2872.在标准大气状态下,瓦斯爆炸的瓦斯浓度范围为(B)。A.1%~10%B.5%~16%C.3%~10%D.10%~16% 2873.井下风门每组不得少于(B)道,必须能自动关闭,严禁同时敞开。A.1B.2C.3D.42874.矿用防爆标志符号“d”为(B)设备。A.增安型B.隔爆型C.本质安全型D.充砂型2875.H2S气体的气味有(A)。A.臭鸡蛋味B.酸味C.苦味D.甜味2876.煤矿井下用人车运送人员时,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B)。A.3m/sB.4m/sC.5m/sD.6m/s2877.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B)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通往地面。A.1个B.2个C.3个D.4个2878.《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A)。A.26℃B.30℃C.34℃D.40℃2879.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中,(A)占主要地位。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不可测知的因素2880.油料火灾不宜用(A)灭火。A.水B.沙子C.干粉2881.井下(A)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A.严禁B.可以C.寒冷时才能2882.由于瓦斯具有(A)的特性,所以可将瓦斯作为民用燃料。A.可燃烧B.无毒C.无色、无味2883.煤与瓦斯突出多发生在(C)。A.采煤工作面B.岩巷掘进工作面C.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2884.在含爆炸性煤尘的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C)时,煤尘不能爆炸。A.12%B.15%C.18%2885.靠近掘进工作面迎头(B)长度以内的支架,爆破前必须加固。A.5mB.10mC.15mD.20m2886.恢复通风前,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A)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A.10mB.15mC.20mD.25m2887.过滤式自救器的主要作用是过滤(A)气体。A.COB.CO2C.H2SD.所有气体
2888.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对呼吸性粉尘进行监测,采掘工作面每(B)月测定(B)。A.2个;1次B.3个;1次C.4个;1次2889.在高瓦斯矿井、瓦斯喷出区域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都应实行“三专供电”,即专用线路、专用开关和(A)。A.专用变压器B.专用电源C.专用电动机2890.煤矿井下要求(B)以上的电气设备必须设有良好的保护接地。A.24VB.36VC.50V2891.刚发出的矿灯最低限度应能正常持续使用(A)。A.11hB.12hC.16hD.18h2892.在混合气体中,当氧气浓度低于(D)时,瓦斯就失去爆炸的可能性。A.18%B.17%C.13%D.12%2893.对触电后停止呼吸的人员,应立即采用(A)进行抢救。A.人工呼吸法B.清洗法C.心脏按压法2894.戴上自救器后,如果吸气时感到干燥且不舒服,(C)。A.脱掉口具吸口气B.摘掉鼻夹吸气C.不可从事A项或B项2895.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时,(B)。A.可以停止工作B.严禁装药、爆破C.严禁使用电气设备2896.井下探放水应坚持(A)的方针。A.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B.有水必探,先探后掘C.有疑必探,边探边掘2897.煤炭自燃发火的条件有3条,(C)自燃。A.只要3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B.只要3条中的两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C.三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煤炭才能2898.瓦斯爆炸的条件有3条,(C)爆炸。A.只要3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瓦斯即可B.只要3条中的两项条件存在,瓦斯即可C.三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瓦斯才能2899.煤尘爆炸的条件有4条,(C)爆炸。A.只要4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煤尘即可B.只要4条中的两项条件存在,煤尘即可C.四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煤尘才能2900.尘肺病中的矽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过量(C)造成的。A.煤尘B.煤岩尘C.岩尘2901.(A)在井下拆开、敲打、撞击矿灯。A.严禁B.可以C.矿灯有故障时才能2902.灭火时,灭火人员应站在(A)。A.火源的上风侧B.火源的下风侧C.对灭火有利的位置2903.井下临时停工的地点,(C)停风。A.可暂时B.可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确定是否C.不得2904.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C)。A.18%B.19%C.20%C.8h2906.在瓦斯防治工作中,矿井必须从采掘安全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A)。A.瓦斯积聚超限B.瓦斯生成C.瓦斯涌出2907.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C)时,必须制定安全排瓦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A.1.5%B.2.0%C.3.0%2908.采区回风巷和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最大允许值为(A)。A.1.0%B.0.5%C.1.5%D.2.0% 2909.井下两机车或两列车在同一轨道的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保持不少于(B)的距离。A.50mB.100mC.150mD.200m2910.在掘进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A)。A.停止作业,采取措施,报告矿调度,撤离人员B.停止作业,迅速撤退,报告矿调度C.采取措施,报告矿调度D.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 2911.井下使用的橡套电缆(A)采用阻燃电缆。A.必须B.严禁C.不准3317.井下从业人员要确保自己不“三违”,发现别人有“三违”现象则(C)。A.可以不问B.不需指出C.必须指出并令其纠正3318.背斜构造的轴心上部通常比相同深度的两翼瓦斯含量(C),特别是当背斜上部的岩层透气性差或含水充分时,往往积聚高压的瓦斯,形成“气顶”。A.相同B.低C.高3319.封闭型断层,由于两盘相互挤压,其本身的透气性差,割断了煤层与地表的联系,从而使煤层瓦斯含量较高,瓦斯压力增加,则其瓦斯涌出量(A)。A.增大B.减少C.不变 3320.开放型断层两盘是分离运动的,断层为煤层瓦斯排放提供了通道。在这类断层附近,通常煤层的瓦斯含量减少,其涌出量则(B)。A.增大B.减少C.不变3321.凡长度超过(A)而又不通风或通风不良的独头巷道,统称为盲巷。 A.6mB.10mC.15m3322.在井下建有风门的巷道中,风门不得少于(B)道,且必须能自动关闭,严禁同时敞开。A.1B.2C.3D.43323.硫化氢气体的气味为(A)。 A.臭鸡蛋味B.酸味C.香味 3324.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实行的“三专供电”,是指专用线路、专用开关和(A)。A.专用变压器B.专用电源C.专用电动机 3325.矿井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1套作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B)内开动。A.5minB.10minC.15minD.20min3326.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报警值为(A)。A.1.00%B.0.50%C.1.50%D.2.00%3327.当巷道中出现异常气味,如煤油味、松香味和煤焦油味,表明风流上方有(C)隐患。A.瓦斯突出B.顶板冒落C.煤炭自燃3328.发出的矿灯,应能最低连续正常使用(C)C.11hD.12h3329.空气、一氧化碳混合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A)时,具有爆炸性。A.12.5%~75%B.13%~65%C.20%~50%D.30%~50%3330.矿井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因通风机停风受到影响的地点,必须(C),工作人员先撤到进风巷道中。A.停止作业,停止机电设备运转B.停止作业,维持机电设备运转C.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3331.井下(A)使用矿灯人员拆开、敲打、撞击矿灯。 A.严禁B.允许C.矿灯有故障时才允许 3332.煤矿井下供电的“三大保护”通常是指过流、漏电、(A)。A.保护接地B.过电压 C.失电压D.过载3333.煤矿井下临时停工的作业地点(B)停风。A.可以B.不得C.可以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确定是否3334.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多发生在(C)。A.采煤工作面B.岩巷掘进工作面 C.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3335.灭火时,灭火人员应站在(A)。A.火源的上风侧B.火源的下风侧C.对灭火有利的位置
3336.专用排放瓦斯巷回风流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A),当达到该值应发出报警信号。A.2.5%B.1.5%C.1%3337.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后,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A)。A.瓦斯浓度B.通风设备状态C.电源状态D.二氧化碳浓度3338.掘进工作面采用的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B)。A.5mB.10mC.20mD.30m3339.一般情况下,煤尘的(B)越高,越容易爆炸。A.灰分B.挥发分C.发热量3340.在爆破地点附近20 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C)时,严禁爆破。A.0.5%B.0.75%C.1.0%D.1.5%3341.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A)。A.0.5%B.0.75%C.1.0%D.1.5%3342.在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C)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A. 0.5%B. 0.75%C. 1.0%D. 1.5%3343.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B)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A.0.5%B.1.0%C.1.5%D.2.0%3344.关于矿灯的使用,正确的是(D)。A.井下有照明地点,可以两个人合用一盏矿灯 B.充电房领到的矿灯,不必再进行检查 C.矿灯的灯锁失效、玻璃罩有破裂,但亮度达到要求时就可以使用 D.领到矿灯后,一定要进行认真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带入井下3345.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B)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A.10mB.20mC.30mD.50m3346.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C)。A.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流方向逃生 B.立即佩戴自救器,逃生C.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D.继续工作,静观其变3347.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C)内。A.盖严的塑料桶B.盖严的玻璃瓶 C.盖严的铁桶D.敞口的铁桶3348.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C)时,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失去爆炸性。A.20%B.16%C.12%D.14%3349.矿井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A)。A.0.0024%B.0.00025%C.0.0005%D.0.00066%3350.矿井需要的风量,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D)。A.1m3B.2m3C.3m3D.4m33351.煤层顶板按照其与煤层的距离自近至远可分为(A)。A.伪顶、直接顶、基本顶B.基本顶、直接顶、伪顶 C.直接顶、伪顶、基本顶3352.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A)人员清点制度。A.出入井B.出井C.入井D.井内3353.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B)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各个出口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m。A.1B.2C.3D.43354.人力推车时,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等于5‰时,不得小于10 m;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A)。A.30mB.5mC.20mD.50m3355.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作业完毕后,工作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洒,并应有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B)B.1hC.2hD.3h3356.入井人员严禁穿(B)衣服。A.棉布B.化纤C.白色D.花色3357.上下井乘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上下井乘罐时可以尽量多地搭乘人员
B.可以乘坐装设备、物料较少的罐笼C.不准乘坐无安全盖的罐笼和装有设备材料的罐笼
D.矿长和检查人员可以与携带火药、雷管的爆破工同罐上下3358.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 ℃、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 ℃时,必须(A)。
A.停止作业B.缩短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 C.给予高温保健待遇D.限时作业3359.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故障等原因停风时,必须将人员全部撤至(A),并切断电源。A.全风压进风流处B.全风压回风流处C.附近避难硐室D.移动式救生舱3360.突出矿井的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D)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A.生产B.防火C.防治水D.防突3361.瓦斯的引火温度一般认为是(A)。A.650~750 ℃B.750~850 ℃C.600~700 ℃3362.一般情况下,导致生产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中,(A)占主要地位。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 C.环境的因素D.不可知的因素3363.在爆炸性煤尘与空气的混合物中,氧气浓度低于(D)时,煤尘不会发生爆炸。A.10%B.12%C.15%D.18%3364.在正常工作中,通风机应实现“三专、两闭锁”。两闭锁是指(B)。A.风机和刮板输送机闭锁、瓦斯电闭锁 B.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C.风电闭锁、瓦斯和电钻闭锁3365.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D)。A.12%B.16%C.18%D.20%3366.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D)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A.0.5%B.1.0%C.1.5%D.2.0%3367.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D)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A.0.5%B.0.75%C.1.0%D.1.5%3368.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C)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A.0.5%B.0.75%C.1.0%D.1.5%3369.在标准大气压下,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发生瓦斯爆炸的瓦斯浓度范围为(B)。A.1%~10%B.5%~16%C.3%~10%D.10%~18%3370.在不允许风流通过,但需要行人、通车的巷道内,必须按规定设置(D)。A.防爆门B.风桥C.风硐D.风门3371.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C),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A.34℃B.30 ℃C.26 ℃D.40 ℃3372.安装甲烷传感器时,必须垂直悬挂,距(C)不得大于300mm。A.支架B.两帮C.顶板D.底板3373.空气中氧含量降低时,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如果空气中的氧气降低到(C)以下时,会使人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即有生命危险。A.8%B.17%C.12%D.15%3374.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B)电源或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开。 A.闭合B.切断C.将电源接地 3375.采掘工作面经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后划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未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的采掘工作面,应当视为(B)。A.无突出危险工作面B.突出危险工作面C.突出偶发工作面3376.突出矿井应当对突出煤层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经区域预测后,突出煤层划分为突出危险区和(B)。A.安全区B.无突出危险区C.突出偶发区 3377.当发现煤与瓦斯突出明显预兆时,瓦斯检查工有权停止作业,协助组长立即组织人员(B),并报告调度室。 A.继续进行观察B.按避灾路线撤出C.撤离到进风巷 3378.防止尘肺病发生,预防是根本,(B)是关键。A.个体防护B.综合防尘C.治疗救护 3379.《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 dB(A),大于85dB(A) 时,需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B)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A.88 dB(A)B.90 dB(A)C.94 dB(A)3380.个体防尘要求作业人员佩戴(B)和防尘安全帽。A. 防尘眼镜B. 防尘口罩C. 防尘耳塞 3381.尘肺病中的矽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过量(C)造成的。 A.煤尘B.煤岩尘C.岩尘3382.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对呼吸性粉尘进行监测,采掘工作面每(B)月测定1次。 A.2个B.3个C.6个 3383.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A)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标本兼治、防治结合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384.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I期尘肺患者(A)年复查1次。A.1B.半C.2 3385.用人单位对已确诊为尘肺的职工,(A)。A.必须调离粉尘作业岗位B.尊重病人意愿,决定是否继续从事粉尘作业C.由单位决定是否从事粉尘作业 3386.(A)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A.尘肺病B.肺炎C.肺结核D.肺心病3387.职业病诊断的费用由(C)承担。A.本人B.职业病防治机构 C.用人单位D.国家3388.接触煤尘(以煤为主)职业危害作业在岗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应为(A)1次。A.2年B.1年C.半年3389.某矿井发生致伤事故,有伤员骨折,作为救护抢险人员到现场抢救时,应该(A)。A.先进行骨折固定再送医院救治B.立即送井上医院救治C.先报告矿领导,按领导指示办理 3390.现场急救的五项技术是: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和(B)。A.呼救B.搬运C.手术 3391.因触电导致停止呼吸的人员,应立即采用(A)进行抢救。 A.人工呼吸法B.全身按摩法C.心脏复苏法 3392.利用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抢救伤员时,要求每分钟压胸的次数是(B)次。A.8~12B.16~20C.30~36 3393.创伤包扎范围应超出伤口边缘(C),不要在伤口上面打结。A.1~3cmB.4~5cmC.5~10cmD.6~10cm 3394.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中毒者进行急救时,应采用(C)抢救。A.仰卧压胸法B.俯卧压背法C.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D.心前区叩击术3395.隔离式自救器能防护的有毒有害气体(D)。A.仅为一氧化碳B.仅为二氧化碳C.仅为硫化氢 D.为所有有毒有害气体3396.化学氧自救器(B)。A.可重复使用多次B.只能使用1次C.能重复使用3次3397.在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的采掘工作面和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不应选用(C)自救器。A.化学氧隔离式B.压缩氧隔离式C.过滤式
3398.使用胸外心脏按压术应当(A)。A.使伤员仰卧,头稍低于心脏B.使伤员仰卧,头稍高于心脏C.使伤员侧卧D.使伤员俯卧3399.关于压缩氧隔离式自救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氧气由外界空气供给B.不能反复多次使用
C.氧气由自救器本身供给D.只能用于外界空气中氧气浓度大于18%的环境中3400.采用止血带止血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B)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