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屋面工程合同--secret.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994710 上传时间:2025-04-16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屋面工程合同--secret.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屋面工程合同--secret.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屋面工程合同 _secret(全面完整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 屋面分项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甲 方: 乙 方: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甲方将承建的工程的屋面分项工程承包给乙方。根据《合同法》有关条款;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共同研究,充分协商达成如下条款。 一、主要工作内容、范围 1、炉渣找坡,水泥砂浆找平,PVC排气管的钻孔及安装,刚性层的钢筋制安、调直(包括绑扎丝的购买),女儿墙抹灰,压顶抹灰,所有阴阳角线条抹灰,伸缩缝玻璃条安装,刚性层的施工及养护,配合抄平,屋面补烂。 2、工作范围内所有材料的场内垂直运输和场内水平运输。 3、除搅拌机、水平仪、夜间照明灯线、龙门吊以外的所有工具,劳保用品。 二、工程承包方式及承包单价 1、承包方式及计算方式:人工费承包。 2、承包单价: 单价为元/m2。其中: (1) 基价占_____元; (2) 安全占元; (3) 质量占元; (4) 现场标化施工占元; (5)施工进度及配合协调占元。 以上几项中的任何一项未达到要求均按项目部奖罚制度执行。 三、价款结算: 1、如工程质量未达优良,只按基价的50%结算,并不能获得优良奖;如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按基价的100%结算,并全额获得优良奖。 2、凡施工期间未发生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上的安全事故可全额获得安全奖;反之,不能获得安全奖。 3、凡基础、主体工期能按项目要求总工期完成时,可获得进度奖;反之不能获得进度奖。 4、凡标准化文明施工能通过验收可全额获得文明施工奖;反之不能获得文明施工奖。 四、付款方式: 甲方按乙方每个月实际完成工程量%支付。余款在竣工验收并扣除质保金后叁月内付清(扣除2%的质保金,待装饰规定的质保期满后,一次性付给)。 五、工程质量要求 1、炉渣找坡必须按施工图纸及工长的交底进行施工。 2、排气管道必须安放正确,无堵设。 3、阴阳角线条必须顺直,均匀一致。 4、温度筋的间距均匀,绑扎牢固,且无漏绑。 5、钢性层的坡度及坡向必须正确,平整,无任何积水,无空鼓。 六、工期要求 工程施工时,乙方必须按照甲方编制的总工期、月、旬、日计划工期按时合格完成。未完成时按300元/天进行处罚,不足一天者按一天计算。 七、安全要求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安全生产中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内容如下: 1、甲乙双方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有关劳动保护法规、条例、规定。 2、乙方应严格遵守甲方制订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的审证考核制度;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等。 3、甲乙双方的有关人员必须认真对本单位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思想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督促职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纪律、制度和法规。 4、施工前,甲方应对乙方的管理、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进场教育,介绍有关安 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和要求。乙方应组织召开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会议,并通知甲方委派有关人员出席会议,介绍施工中有关安全、防火等规章制度及要求,乙方必须检查、督促施工人员严格遵守、认真执行。 根据工程项目内容、特点,甲乙双方应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有交底的书面 材料,履行签字手续,交底材料归档备查。每周项目召开安全例会制并作好记录。 5、施工期间,乙方指派 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有关安全、防火工作,甲方督促、检查和指导。甲方有协助乙方搞好安全生产、防火管理以及督促检查的义务,对于查出的隐患,乙方必须在限期内整改,过期不整改者,将按每次 元罚款。 6、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的个人防护用品及保健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检测报告)。甲方应督促乙方施工现场人员正确穿戴好防护用品,如乙方违者按每人/次30元罚款。 7、乙方人员对所处的施工区域、作业设施设备、工用具等必须认真检查,发现隐患,应立即停止施工,并由有关单位落实整改后方准施工。一经施工,就表示该施工单位确认施工场所、作业环境、设施设备、工具等符合安全要求和处于安全状态,乙方对施工过程中由于上述因素不良而导致的事故后果负责。 8、乙方应严格按甲方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操作,如乙方野蛮、擅自施工所发生安全事故由乙方负责。 9、乙方在施工期间所使用的各种设备以及工具等均应由乙方自备。如乙方需借用或租赁,应由双方有关人员办理借用或租赁手续,制订有关安全使用和管理制度。甲方应保证借出的设备和工具完好并符合安全要求,乙方必须进行检查, 并做好书面记录,乙方一经接收,设备和工具的保管、维修应由乙方负责,并严 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由于设备、工具因素或使用操作不当而造成伤亡事故,由 借入使用方负责。 10、乙方人员对施工现场的脚手架,各类安全设施、安全警告牌、不得擅自拆除、更动。如确实需要拆除更动的,必须经工地施工负责人和甲方指派的安全管理人员的同意,并采取必要、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能拆除。乙方人员擅自拆除所造成的后果,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造成的工伤事故,均由乙方负责。 11、特种作业必须执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经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考核后持证上岗。中、小型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做到“定机定人”和有证操作;起重吊装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十不吊”规定,严禁违章、无证操作,严禁不懂电 器、机械设备的人,擅自操作使用电器、机械设备。 12、乙方必须严格执行各类防爆制度,易燃易爆场所严禁吸烟及动用明火,消防器材不准挪作他用。电焊、气割作业应按规定办理动火手续。严格遵守“十不烧”规定,严禁使用电炉等大容量餐具做饭和取暖,冬季施工如必须采用明火加热的作业时必须落实防火加热的防冻措施时,应取得工地主管人员同意,落实防火、防中毒措施,并指派专人值班。 13、乙方需用甲方提供的电气设备,在使用前应先进行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如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应及时向甲方提出,甲方应积极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准使用,违反本规定或不经甲方许可,擅自乱拉电气线路造成后果均由乙方负责。 14、乙方在施工中,应注意地下管线及高压架空线路的保护。甲方对地下管线和障碍物应详细交底,乙方应贯彻交底要求,如遇有情况,应及时向甲方和有关部门联系,采取保护措施。 15、贯彻谁施工谁负责安全的原则。乙方人员在施工期间造成伤亡、火警火灾、机械等重大事故等由乙方负责,甲方应协力进行紧急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按程序逐级上报。 16、乙方必须向甲方提供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工人名单和相关证件,包括作业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及有关证件,人员确定后人员应相对稳定,凡需变动,必须及时通知甲方,征得同意后方可变动。 17、凡发生工伤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由责任方承担一切经济损失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八、材料损耗 九、文明施工现场及标准化工地要求 1、乙方现场使用的所有材料必须堆码整齐,标识清楚。制作房的半成品必须堆码整齐,挂牌醒目,标明部位、生产日期、制作人。 2、凡乙方有违反文明施工的现象发生,甲方按50元/次处罚乙方。 3、施工现场必须达到工完场地清。 4、当甲方项目需要统一服装时,乙方承担80%费用,甲方项目部补助20%费用。 5、每间工人宿舍内的被盖、碗、鞋、毛巾必须整齐,生活垃圾必须按指定地点堆放。 6、乙方应自行完善其它标化文明施工要求的工作。 十、甲乙双方职责 1、甲方及时提供甲方应该提供的材料。 2、甲方为乙方提供食宿条件,原则上乙方自备生活费,但甲方工长可以视工程量完成情况酌情借给饭菜票,其费用在乙方人工费结算中扣出。 3、甲方管理人员应尽最大努力,组织好交叉施工,防止或尽量减少乙方窝工。 4、甲方提供塔机及夜间照明设施。 5、甲乙双方在签订劳务合同的同时,必须签订安全施工合同,此合同方能生效。 6、甲方项目部组织会议时,乙方负责人必须参加,否则甲方以缺席每次100元,迟到每次50元处罚乙方。 7、乙方及时提供机具及其它材料、工具,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8、乙方负责人(或指定专人)必须24小时坚守现场(特殊情况须向主办工长及分管工长请假),否则甲方以每次100元处罚乙方。 9、甲方为了项目整个工程顺利施工的需要,乙方必须服从甲方项目部安排、调整,否则按拖延工期处罚。 10、乙方的暂住证、务工证、身份证、计划生育证由乙方自行解决。 11、乙方负责人必须陪同甲方项目经理、主办工长、工长一起参加质检站的质量检查并作好记录,如有缺席甲方按每次200元处罚乙方。 12、如因乙方不听从甲方安排,甲方有权随时勒令班组退场,并不予结算所有工程量。 13、如乙方自行退场或有未完成的工作,未完工程量按承包单价的3倍从已完工程量中扣出,扣完为止。 15、乙方严禁招用未满16岁的童工。 16、乙方必须按成都市社会保险有关《成都市非城镇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规定,为乙方现场所有人员购买非城镇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并报甲方备案。 十二、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另行以补充合同形成协商解决。 十三、乙方不服从现场管理或达不到合同要求,甲方有权终止合同。 十四、合同份数:本合同一式肆份,甲方叁份、乙方壹份。 十五、合同期限:本合同双方签字后生效,财务结算完毕后,自动失效。 甲方单位:(章) 乙方单位:(章)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甲方委托代表人: 乙方委托代表人: 联系 : 联系 : 签订日期: 签订日期: 引言 电镀是世界三大污染行业之一,随着我国乡镇电镀企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电镀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小型电镀厂往往是区属的乡镇企业, 这些电镀厂废水水量都较少, 一般日排放量只有几十吨,其污染因子也较少, 多数为含铬、锌酸性废水,但其危害很大, 治理势在必行。这些企业多数位于市郊, 其技术和经济力量薄弱. 对于废水的治理要求是工艺简单,便于掌握和正常运行,而且投资和运行费用当然也要较低。本设计就是根据上述特点,选择有效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处理后的水完全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第1章 电镀废水概论 1.1电镀污染现状 电镀行业是通用性强、使用面广、跨行业、跨部门的重要加工工业和工艺性生产技术。电镀可以改变金属或非金属制品的表面属性,如抗腐蚀性、外观装饰性、导电性、耐磨性、可焊性等,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工业、轻工业、电子电气工业等,某些特殊功能镀层,还能满足国防尖端技术产品的需要。 由于电镀行业使用了大量强酸、强碱、重金属溶液,甚至包括镉、氰化物、铬酐等有毒有害化学品,在工艺过程中排放了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已成为一个重污染行业。就我国电镀废水而言,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电镀厂点约1 万家,职工约有40 万人, 每年排出的电镀废水约40 亿m3 。1999 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01 亿m3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7 亿m3 。由此可见,电镀废水的排放量约占废水总排放量的10% ,占工业废水排放量的20%。电镀废水不仅量大,而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严重,因为电镀废水中不仅含有氰化物等剧毒成分,而且含有Cr、Zn、Cu、Ni 等自然界不能降解的重金属离子。 除了少部分国有大型企业、三资企业及新建的正规专业电镀厂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设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仍然使用简陋而陈旧的设备,操作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我国电镀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厂点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特别是乡镇电镀企业的迅速发展,使电镀厂(点)向市郊和农村扩散,给污染控制与环境管理带来了很多的困难,电镀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2)装备水平低。表现在一方面缺少机械装备,以手工操作为主;另一方面是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自动化程度低、可靠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 (3)管理水平较低,经济效益较差。 (4)电镀污染治理水平低,有效治理率低。虽然企业都建立了污水处理设施,但仍有少部分企业的设施未能正常运转。生产废气一般都有排风装置,但大部分企业未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管理尚未走入正规轨道。电镀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5)经营粗放,原材料利用率低。经对运行较正常的汽车、摩托车行业电镀线调查表明,镀硬铬的铬酐利用率为38%,而装饰性铬的铬酐利用率仅为10%(国外平均为 24%)。由此可见,一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宝贵的原材料流失并变成了污染物。在清洁生产审计中调查的10条电镀加工线中,平均用水量为0.82t/m2,是国外的10倍。 近年来,国内许多电镀企业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发和推广低浓度、低污染的电镀工艺、逆流清洗工艺,发展电镀槽(废)液的净化与回收技术,消除和减少污染。不少企业还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规定要求,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制定电镀污染物的排放指标、镀件漂洗用水定额、漂洗水水质标准等规定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纳入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建立污染治理档案,定期检查与考核,以控制电镀“三废”对环境的污染。 1.2 电镀废水的危害性 电镀废水就其总量来说,比造纸、印染、化工、农药等的水量小,污染面窄。但由于电镀厂点分布广,废水中所含高毒物质的种类多,其危害性是很大的。未经处理达标的电镀废水排入河道、池塘,渗入地下,不但会危害环境,而且会污染饮用水和工业用水。 含铬废水的危害 由于镀锌在整个电镀业中约占一半,而镀锌的钝化绝大部分采用铬酸盐,因而钝化产生的含铬废水量很大,镀铬也是电镀中的一个主要镀种,其废水量也不少。在铜件酸洗、镀铜层的退除、铝件钝化、铝件电化学抛光、铝件氧化后的钝化等作业中也广泛使用铬酸盐。因此,含铬废水是电镀中的主要废水来源之一。 金属铬几乎是无毒的。二价铬的化合物,一般认为是无毒的。其余的铬化合物,当浓度过高时,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毒性。 六价铬对人体的危害,因进入途径不同,中毒表现也不同。 (1)对人体皮肤的损害 六价铬化合物对皮肤有刺激和过敏作用。在接触铬酸盐、铬酸雾的部位,如手、腕、前臂、颈部等处可能出现皮炎。六价铬经过切口和擦伤处进入皮肤,会因腐蚀作用而引起铬溃疡(又称铬疮)。 (2)对呼吸系统的损害 六价铬对呼吸系统的损害,主要是鼻中隔膜穿孔、咽喉炎和肺炎。 (3)对内脏的损害 六价铬经消化道侵入,会造成味觉和嗅觉减退,以至消失。剂量小时也会腐蚀内脏;引起肠胃功能降低,出现胃痛,甚至肠胃道溃疡,对肝脏还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三价铬是生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通过动物试验发现三价铬有激活胰岛素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对葡萄糖的利用。 国外有人认为三价铬与铝一样,基本上不显示毒性。三价铬不易被消化道吸收,在皮肤表层与蛋白质结合,三价铬在动物体内的肝、肾、脾和血中不易积累,而在肺内存留量较多,因而对肺有一定损害。与六价铬相比,三价铬的毒性仅为六价铬的百分之一。 也有报道,三价铬对鱼的毒性比六价铬还大,例如对鲑鱼的起始致死浓度,三价铬(硫酸铬)为1.2mg/l,六价铬(重铬酸钾)为5.2mg/l。然而对家兔和狗的实验,发现六价铬的毒性较大。 在对含铬废水的处理中,由于三价铬的氢氧化物溶度积较小,易于沉淀除去,因此多数处理方法中,均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再除去。 含锌废水的危害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正常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锌10~15mg。肝是锌的储存地,锌与肝内蛋白结合成锌硫蛋白,供给肌体生理反应时所必需的锌。人体缺锌会出现不少不良症状,误食可溶性锌盐对消化道黏膜有腐蚀作用。过量的锌会引起急性肠胃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偶尔腹部绞痛,同时伴有头晕、周身乏力。误食氯化锌会引起腹膜炎,导致休克而死亡。 1.3 我国治理电镀废水的发展历程 电镀废水中含有铬 锌、铜、镉,铅、镍等重金属离子以及酸、碱 氰化物等具有很大毒性的杂物。有的还属于致癌和致畸变的剧毒物质.因此必须认真地加以处理.以免对人们造成危害。 20世纪50年代末是我国电镀废水治理的起步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才开始引起重视.但仍处于单纯的控制排放阶段。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大多数电镀废水都已有了比较有效的处理,离子交换、薄膜蒸发浓缩等工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反渗透、电渗析等工艺已进入工业化使用阶段,废水中贵重物质的回收和水的回收利用技术也有了很大进展。80年代至90年代开始研究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的技术,综合防治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上世纪90年代至今.电镀废水治理由工艺改革、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进一步向综合防治方向发展.多元化组合处理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资源回用技术成为电镀废水治理的发展主流。 第2章 设计背景 2.1 项目概况和意义 小型电镀厂往往是区属的乡镇企业, 这些电镀厂废水水量都较少, 一般日排放量只有几十吨,其污染因子也较少, 多数为含铬、锌酸性废水,但其危害很大, 治理势在必行。这些企业多数位于市郊, 其技术和经济力量薄弱. 对于废水的治理要求是工艺简单, 便于掌握和正常运行, 而且投资和运行费用当然也要较低。本设计就是根据上述特点,选择有效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处理后的水完全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2.2 设计条件 1设计水量 每天处理水量50m3,设计的废水水质情况如下表。 表1.1 电镀废水水质情况 项目 pH 总Cr(mg/L) Cr6+(mg/L) Zn (mg/L) SS(mg/L) 含量 4.0 20 10 30 50 2设计水质 经处理后废水中浓度Cr6+<0.5mg/ L,Zn2+<2 mg/ L,出水pH值6-9; 3水文地质资料 工程地质良好,适于工程建设,厂区地形平坦。 4气象资料 a.风向及风速:常风向为北风,最大风速7m/s; b.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38.3℃,最低气温-1.7℃。 2.3 设计原则 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确保各项处理水质指标达到相应的国家排放标准; 废水处理装置布置紧凑、流畅,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坚持实用和美观相结合的总布原则;选择工艺简单, 采用目前国内成熟、实用的处理工艺;尽量通过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投资及运转费用,努力实现技术先进与企业财力相适应。 第3章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比较 3.1 化学处理法 电镀废水的化学处理法是添加化学试剂后,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废水中污染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能从废水中取出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处理方法。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化学处理法有氧化(还原)处理法,中和处理法,凝聚沉淀法等,以及把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方法。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在国内外均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有较长的使用历史。国内对化学处理法有较为成熟的设计和运行经验。它具有操作方便,试剂来源广,适用范围广,能承受大水量和高浓度负荷冲击,效果稳定可靠等优点。缺点是对处理后产生大量污泥的综合利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化学处理法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此外,如何提高处理后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向闭路循环方向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开发和研究。 含铬废水的处理 1、亚硫酸盐还原法 亚硫酸盐还原处理法也是国内常用的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之一,它主要优点是处理后能达到排放标准,并能回收利用氢氧化铬,设备和操作也较简单,沉渣量少且易于回收,因而应用较广;但亚硫酸盐货源缺乏,国内有些地区不易取得,当铬污泥找不到综合利用出路而存放不妥时,会引起二次污染。 用亚硫酸盐处理电镀废水,主要是在酸性条件下,使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调整pH值,使其形成氢氧化铬沉淀而除去,废水得到净化。常用的亚硫酸盐有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 技术条件与参数: (1)废水的酸化 亚硫酸盐还原六价铬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当pH值≤2.0时,反应可在5min左右进行完毕;当pH值在2.5~3.0时,反应时间在30min左右;当pH值≥3.0时,反应速度很慢。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控制废水pH值在2.5~3.0,反应时间控制在20-30min为宜。 (2)亚硫酸盐投加量 表3.1为亚硫酸盐与六价铬的理论投药比与实际投加量的情况。 表3.1 亚硫酸盐与六价铬的投量比 序号 亚硫酸盐种类 投量比(质量比) 理论值 实际使用量 1 Cr(Ⅵ)∶NaHSO3 1∶3 1∶4~5 2 Cr(Ⅵ)∶Na2SO3 1∶3.6 1∶4~5 3 Cr(Ⅵ)∶Na2S2O5 1∶2.74 1∶3.5~4 (3)废水经酸化、还原反应后,加碱调整废水的pH值,使氢氧化铬沉淀,一般控制pH值为7~8,其反应时间为20min。 (4)沉淀剂的选择 常用氢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钠等均可使三价铬成为氢氧化铬沉淀。采用石灰,价格便宜,但反应慢,且生成泥渣多,泥渣难以回收。采用碳酸钠,投料容易,但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成本高,但用量少,泥渣纯度高,容易回收。因此一般采用氢氧化钠作沉淀剂,浓度取20%。 2、铁氧体法 铁氧体沉淀法是在硫酸亚铁处理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处理方法。它就是使废水中的各种金属离子形成铁氧体晶粒一起沉淀析出,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铁氧体处理法主要的优点是硫酸亚铁货源广,价格低,处理设备简单,处理后水能达到排放标准,污泥不会引起二次污染;缺点是试剂投量大,相应产生的污泥量也大,污泥制作铁氧体时的技术条件难控制,需加热耗能较多,处理成本也较高。 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是向废水中投加硫酸亚铁,使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投碱调整废水pH值,使废水中的三价铬以及其他重金属离子(以 Mn+表示)发生共沉淀现象。在共沉淀时,溶解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入铁氧体晶体中,生成复合的铁氧体。 采用铁氧体法一般侧重于处理六价铬、镍、铜、锌等重金属离子废水 。 3、硫酸亚铁-石灰法 硫酸亚铁是一种强酸弱碱盐,水解后呈酸性。硫酸亚铁与六价铬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价铬,当用石灰提高PH值至7.5~8.5时,即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当pH值>3时,Fe3+即生成大量沉淀,生成的氢氧化铁有凝聚作用,有利于其他沉淀物的沉降。 硫酸亚铁处理含铬废水的运行条件见表3.2。反应时间为,连续处理时不小于30min;间歇处理时为2~4h。 表3.2 硫酸亚铁处理含铬废水的运行条件 序号 Cr6+/mg/l 加药前调pH值 投药量(质量比)Cr6+∶ FeSO4•7H2O 反应后 调节 pH值 通气时间min 备注 1 ≤25 <4 1∶40~1∶50 7~8 搅拌混匀即可 所需压缩空气量为0.2m3/min.m3(废水),压力80~120kPa。 2 25~50 1∶35~1∶40 10~20 3 50~100 1∶25~1∶35 15~30 4 ≥100 1∶16~1∶30 15~30 硫酸亚铁-石灰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特点是:除铬效果好,当使用酸洗废液的硫酸亚铁时,成本较低,处理工艺成熟,但产生的污泥量大,占地面积大,出水色度偏高。 4、钡盐法 钡盐法处理含铬废水是利用固相碳酸钡与废水中的铬酸接触反应,形成溶度积比碳酸钡小的铬酸钡,以此除去废水中的六价铬。经碳酸钡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残余钡离子,可用石膏(CaSO4•2H2O)进行除钡,生成溶度积更小的硫酸钡。 技术条件和运行参数: (1)采用钡盐及其投加量:一般采用碳酸钡,也可采用氯化钡。碳酸钡不易溶于水,可一次性向反应池中投加较多的碳酸钡,其后陆续补加直至不能使用时全部更新。其理论投量比为Cr6+∶BaCO3为1∶3.8(质量比),实际采用为1∶(10~15)。氯化钡易溶于水,反应速度比碳酸钡快,为液相反应,其理论投量比为Cr6+∶BaCl2为1∶4.7(质量比),实际采用为1∶(7~9)。 (2)搅拌和反应:空气或机械搅拌,反应时间采用碳酸钡时为10~20min,采用氯化钡时为10min左右。 (3)废水的pH值;用碳酸钡为试剂时,反应时废水的pH值一般控制在4~5。用氯化钡时,反应时废水的pH值一般控制在6.5~7。 钡盐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特点为:方法简单,出水水质好,但货源、沉淀分离以及污泥二次污染问题较大,污泥清除周期较长。同时,由于钡盐有毒,因此,如采用这种方法时,对调节池、反应沉淀池等地下构筑物应做好防渗漏、防腐蚀等措施,并加强管理,防止由钡引起的污染。 含锌废水的处理 1、碱性锌酸盐镀锌废水的处理 锌为两性金属,在碱性条件下,根据pH值的不同存在 ZnO22-和Zn(OH)2,当pH值调整到8~10时,主要以Zn(OH)2形式存在。对含锌废水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对废水pH的控制,使废水中的Zn2+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以沉淀、气浮、过滤等固液分离方式,或投加适量的混凝剂,结合凝聚、共沉等原理,达到去除污染净化废水之目的。 一般挂镀锌清洗废水的含锌浓度为10~30mg/l,pH值=10~12。镀锌前,酸洗废水中往往由于挂具清洗不干净等原因也会带入锌,其浓度一般为5~20mg/l,含铁量为5~8mg/l,pH值=2~3。所以处理含锌废水应包括以上两部分清洗废水。这两种废水的混合处理,不但可处理锌,而且还利用了酸洗废水,中和了含锌废水中的碱,同时其中铁所形成的氢氧化铁,还起到凝聚作用,是十分有利的。 技术条件和参数 (1) 废水进水浓度 一般废水含锌浓度不大于50mg/l。 (2) 反应时的pH值 废水进水的pH值为9~12,反应后最佳pH值为3.5~9.0,可利用酸洗槽的废盐酸来调整pH值。 (3)凝聚剂投加量和混合反应时间 凝聚剂可采用碱式氯化铝,投加量为10~15mg/l(以Al计)。混合反应时间宜采用5~10min。 (4) 补充水量 在运行过程中,循环水中的含盐量会不断增加,含锌、氯离子会不断积累,为了改善循环水水质,每天应排放累计处理水量的10%~15%的循环水,补入纯水。 2、铵盐镀锌废水的处理 (1)石灰法处理铵盐镀锌废水 当废水pH=10时,氨三乙酸与锌离子配位的稳定性比钙离子大,而pH=12时则相反,氨三乙酸与钙离子络合的稳定性比锌离子大,因此,利用这个机理来提高废水pH值,增大钙离子浓度,有利于配位剂与钙离子配位,使锌离子释放出来,然后形成氢氧化锌沉淀。据试验最佳pH值为10.95~11.2,钙盐用CaO,投加量为Ca2+/Zn2+=(3~4)∶1,废水起始含锌浓度在150mg/l以下时,处理后Zn2+浓度小于5mg/l。 处理时可用石灰(按计算量)和氢氧化钠调整pH值到11~12,搅拌10~20min,然后经沉淀、过滤。在运行中应注意pH值不能超过13,否则由于羟基配合物的溶解度 增加,使氢氧化锌重新溶解,使出水锌含量升高。工程实践证明,加石灰调整废水pH=12时,锌仍以氢氧化锌的形态存在。 (2)铵盐镀锌混合废水处理 将铵盐镀锌废水与含铜、镍、铬和预处理的酸性废水等混合后,在酸性条件下,用化学沉淀法能去除锌和其他金属离子,处理后水达到排放标准。其基本原理可能是由于氯化铵是中等配位强度的配位剂,能与锌、铜、镍等金属离子配位,但在酸性的混合废水中配位能力较弱,加碱时形成金属氢氧化物的速度又高于形成配合物的速度。 主要技术参数: a 废水含锌浓度 控制在小于100mg/l,这样处理后的废水含锌浓度可小于5 mg/l,而且其他金属离子也能符合排放标准。 b 废水的pH值 处理前混合废水必须为酸性,反应时pH值调整到9。 c投试剂量 如混合废水内含六价铬,则必须投加硫酸亚铁做还原剂,用时也可起到凝聚的作用,投加量根据六价铬浓度及废水中存在的亚铁离子确定,助凝剂采用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的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5~10mg/l。 3.2 离子交换处理法 在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离子交换是将废水中的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进行交换而被除去,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饱和后进行再生。再生是利用再生剂中的离子在浓度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将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洗脱下来,使离子交换树脂恢复其交换能力。 电镀含铬废水由于电镀工艺的不同,废水中的六价铬浓度不同,其他金属离子和各种阴离子等的成分和含量也有所不同。废水中的六价铬,在接近中性条件下主要以CrO42-存在,而在酸性条件下主要以Cr2O72-存在。由于废水中六价铬是以阴离子状态存在,因此,可用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除去,OH型树脂交换吸附饱和失效后,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再生,恢复其交换能力。废水中的其他金属离子,如Ni2+、Ca2+、Cu2+、Cr3+等(Mn+)可用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H型树脂交换吸附失效后,可用盐酸(或盐酸)再生,恢复其交换能力。 镀锌废水处理中,可选用强酸阳离子(R-SO3Na)或弱酸阴离子(R-COONa),硫酸铜镀铜废水可选用弱酸阴离子(R-COONa)。 用Na型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电镀废水时,废水中的阳离子与树脂上的Na离 子进行交换,树脂饱和后用硫酸钠再生,当采用Na型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时,再生用硫酸,并用氢氧化钠转型。 离子交换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浓缩方法。离子交换前废水的离子浓度(单位为mg / L)一般为几十至几百,而吸附饱和后树脂再生洗脱液的离子浓度被浓缩到几万,再生液的体积一般占处理水体积的10%~15%。因此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时,必须事先考虑再生液的处理问题。 离子交换法的优点是,选择性高,可以去除用其它方法难于分离的金属离子,可以从含多种金属离子的废水中选择性的回收贵重金属;既可去除废水中的金属阳离子,也可以去除阴离子,可以使废水净化到较高的纯度。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离子交换树脂价格较高,树脂再生时需要酸、碱或食盐等,运行费用较高,再生液需要进一步处理。因此,离子交换法在较大规模的废水处理工程中较少采用。 3.3 电解法 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也属于化学处理法的范畴,它主要是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阴,阳两级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成无害物质;或利用电极氧化和还原产物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然后分离去除,电镀含铬废水的电解处理就是属于这种类型;或通过电解反应回收金属,如从电镀含银,铜等废水中回收金属就是一例。国内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试验研究,用电解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20世纪70年代起在全国兴起,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改进,从原来的坐式迂回式改进为不易短路的挂式翻腾式,后有改进为节能的双极性小极距电解法。现在又出现了节约铁板阳极的不溶性铁屑的内电解法。目前已由定型,系列处理设备供应。优点:电解法流程简单,生产占地少,另外操作也很简便与电镀工艺类似,易于被操作工人掌握,而且回收的金属纯度也高,特别是和用于对贵金属的回收。缺点:电解法耗电多,污泥也多,对于污泥的处理与化学法一样难以处置。 3.4生物法 由于传统治理方法有成本高、操作复杂、对于大流量低浓度的有害污染难处理等缺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生物治理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法能够较好地处理电镀综合废水,使废水中的六价铬、铜、镍、锌、镉、铅等有害离子得到有效处理, 同时形成沉淀,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处理方法简单适用,污泥量少。随着耐重金属毒性微生物的研究进展,采用生物技术处理电镀重金属废水呈现蓬勃发展势头,根据生物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机理不同可分为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生物化学法以及植物修复法。 生物絮凝法 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谢物。一般由多糖、蛋白质、DNA、纤维素、糖蛋白、聚氨基酸等高分子物质构成,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能使水中胶体悬浮物相互凝聚沉淀。至目前为止,对重金属有絮凝作用的约有十几个品种,生物絮凝剂中的氨基和羟基可与Cu2+、 Hg2+、Ag+、Au2+等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鳌合物而沉淀下来。应用微生物絮凝法处理废水安全方便无毒、不产生二次污染、絮凝效果好,且生长快、易于实现工业化等特点。此外,微生物可以通过遗传工程、驯化或构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菌株。因而微生物絮凝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吸附法 生物吸附法是利用生物体本身的化学结构及成分特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金属离子,再通过固液两相分离去除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的方法。利用胞外聚合物分离金属离子,有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蛋白质,能使溶液中可溶性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而去除。生物吸附剂具有来源广、价格低、吸附能力强、易于分离回收重金属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 生物化学法 生物化学法指通过微生物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将可溶性离子转化为不溶性化合物而去除。硫酸盐生物还原法是一种典型生物化学法。该法是在厌氧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通过异化的硫酸盐还原作用,将硫酸盐还原成H2S,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以和所产生的H2S反应生成溶解度很低的金属硫化物沉淀而被去除,同时H2SO4的还原作用可将SO42-转化为S2-而使废水的pH值升高。因许多重金属离子氢氧化物的离子积很小而沉淀。有关研究表明,生物化学法处理含Cr 6+浓度范围为30—40mg/L的废水去除率可达99.67%—99.97%。有人还利用家畜粪便厌氧消化污泥进行矿山酸性废水重金属离子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赵晓红等人用脱硫肠杆菌(SRV)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铜离子,在铜质量浓度为246.8 mg/L的溶液,当pH为4.0时,去除率达 99.12%。 植物修复法 植物修复法是指利用高等植物通过吸收、沉淀、富集等作用降低已有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的重金属含量,以达到治理污染、修复环境的目的。植物修复法是利用生态工程治理环境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生物技术处理企业废水的一种延伸。利用植物处理重金属,主要有三部分组成:(1)利用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从废水中吸取、沉淀或富集有毒金属;(2)利用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降低有毒金属活性,从而可减少重金属被淋滤到地下或通过空气载体扩散:(3)利用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将土壤中或水中的重金属萃取出来,富集并输送到植物根部可收割部分和植物地上枝条部分。通过收获或移去已积累和富集了重金属植物的枝条,降低土壤或水体中的重金属浓度。在植物修复技术中能利用的植物有藻类、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 藻类净化重金属废水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对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利用藻类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褐藻对Au的吸收量达400 mg/g,在一定条件下绿藻对Cu、Pb、La、Cd、Hg等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达80%—90%,马尾藻、鼠尾藻对重金属的吸附虽然不及绿海藻,但仍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 草本植物净化重金属废水的应用已有很多报道。凤眼莲是国际上公认和常用的一种治理污染的水生漂浮植物,它具有生长迅速,既能耐低温、又能耐高温的特点,能迅速、大量地富集废水中Cd、Pb、Hg、Ni、Ag、Co、Cr等多种重金属。有关研究发现凤眼莲对钴和锌的吸收率分别高达97%和80%。此外,还有很多草本植物具有净化作用,如喜莲子草、水龙、刺苦草、浮萍、印度芥菜等。 木本植物具有处理量大、净化效果好、受气候影响小、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等优点,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同时对土壤中Cd、Hg等有较强的吸附积累作用,由胡焕斌等试验结果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合同范本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