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基础过关800题.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999287 上传时间:2024-04-10 格式:DOC 页数:163 大小:3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基础过关800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基础过关800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基础过关800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基础过关800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基础过关800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基础过关800题第一章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 )。A、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B、环境质量的技术标准C、环境质量的基础标准 D、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2、对环境标准工作中的技术术语、符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作统一规定,这类环境标准称( )。A、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B、国家环境基础标准C、国家环境总局标准 D、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熟悉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3、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般可以分为( )的环境

2、影响评价导则、各专项或专题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等。A、各学科 B、各行业 C、各环境要素 D、 各部门了解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4、关于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在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 B、执行上,国家环境标准优先于地方环境标准C、执行上,地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执行上,国家污染排放标准优先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了解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下列关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分类的,分别对应于相应的环境功能区,

3、处在高功能区的污染源执行严格的排放限制,反之,则相反 B、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以区域为依据C、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不一定一一对应D、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一一对应了解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下列关于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排放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 B、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专项排放标准C、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D、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有时可交叉执行。 、下列关于各类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方法标准是制定、执行环境

4、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技术依据之一 B、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手段、措施C、环境基础标准是为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确定总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D、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最主要依据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1、我国环境标准可分为( )。A、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B、地方环境保护标准C、环境保护基础标准 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2、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的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可以分为( )。A、地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B、地方环境质量标准C、 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D、

5、地方环境标准样品标准3、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可以分为( )。A、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B、国家环境基础标准C、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国家环境质量标准E、国家染污物排放(控制)标准4、下列关于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A、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需报经国务院批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5、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包括

6、( )。A、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分析方法的统一规定 B、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测定方法的统一规定C、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采样方法的统一规定 D、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数据处理的统一规定6、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包括( )。A、标准中需要统一的信息编码 B、编制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的基础数据C、标准中需要统一的符号图形 D、标准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7、下列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标准是( )。A、地方监测方法标准 B、地方环境质量标准C、地方环境基础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8、下列有权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机构是( )。A、自治区人民政府 B、自治州人民政府C、

7、省人民政府 D、直辖市人民政府 E、省环保局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9、下列关于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质量一般分类别,环境功能区分等级 B、一般情况下,高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比低功能区环境质量严格C、目前,我国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 D、目前,我国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不一定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 B )。A、 调查阶段,报告书(表)编写阶段,报告书(表)

8、修订评审阶段 B、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C、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阶段,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阶段,评估环境影响报告(表)阶段 D、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阶段,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阶段,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阶段2、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要求,公众意见调查应该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的( B )进行。A、准备阶段 B、正式工作阶段C、报告书编制阶段 D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阶段3、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要求,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应该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的( A)进行。A、准备阶段 B、正式工作阶段C、报告书编制阶段 D、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9、(表)阶段熟悉不同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评价要求4、环境影响评价的各单项环境要素评价划分为()工作等级。A、个 B、个C、个 D、个、一般情况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以上的单项影响评价。A、个 B、个C、个 D、个、对于()的建设项目,不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只需填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A、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均低于第三级 B、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均低于第二级C、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有一半低于第三级 、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均低于第一级、一般情况下,建设项目的每个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相同。A、一定 B、完全C、不一定 D、一定不、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在划分各评价项目的

10、工作等级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或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等情况可作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上下不应超过()。A、三级 B、二级C、一级 D、四级、对于建设项目中个别评价工作等级低于()的单项影响评价,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叙述、分析或不作叙述、分析。A、第四级 B、第一级C、第二级 D、第三级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内容及要求。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中,报告书的全部内容包括( )方面。A、7个 B、8个 C、9个 D、101个11、建设项目要进行多个厂址优选方案的论述时,其内容应放在报告书中的( )部分。A、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B、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

11、规划的建议C、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D、工程分析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2、工程分析时,当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能够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和精度要求时,( )引用。A、直接 B、直接或间接 C、间接 D、应通过复核校对后熟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13、所有的建设项目均应分析( )所产生的环境影响。A、建设过程 B、生产运行阶段 C、服务期满阶段 D、退役阶段14、对随着时间的推移,( ),可将生产运行阶段分为运行初期和运行中后期,并分别按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进行分析。A、环境影响有可能增加较小的建设项目,同时它的评价工作等级、环境

12、保护要求均较高时B、环境影响有可能增加较大的建设项目,同时它的评价工作等级、环境保护要求均较高时C、环境影响有可能增加较大的建设项目,或者它的评价工作等级、环境保护要求均较高时D、环境影响有可能增加较大的建设项目,同时它的评价工作等级、环境保护要求增较低时15、所有建设项目在分析生产运行阶段所带来的环境时要分析( )。A、正常排放 B、不正常排放C、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 D、正常排放或不正常排放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对象及要求。16、厂地的开发利用是指通过了解拟建项目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和( )间的关系,以分析厂地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影响。A、建设项目 B、功能区 C、环境 D、当

13、地居民区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17、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是( )。A、工艺过程 B、资源能源的储运 C、交通运输D、厂地开发利用 E、非正常工况18、工程分析应以工艺过程为重点,并不可忽略( )。A、厂地开发利用 B、资源能源的储运 C、交通运输 D、不正常排放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与特点。19、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中,( )要求时间长,需投入的工作量大,所得结果较准确。A、系统分析法 B、物料平衡计算法 C、类比分析法D、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20、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中,( )以理论计算为基础,比较简单。A、系统分析法 B、物料平衡计算法 C、类比分析法D、查阅参考资料分析

14、法21、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中,( )的计算结果有时偏低。A、系统分析法 B、物料平衡计算法 C、类比分析法 D、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22、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中,( )最为简便,但所得工程分析数据准确性差。A、系统分析法 B、物料平衡计算法 C、类比分析法D、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熟悉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23、环境现状调查时,首先应( ),当这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A、搜集现有的资料 B、现场调查 C、现状测试 D、遥感调查掌握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24、当建设项目( )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全部或部分地简述土壤相关的内容。A、不进行与土壤间接有关

15、 B、只进行与土壤直接有关C、不进行与土壤直接有关 D、进行与土壤部分有关掌握主要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及特点。25、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是( )。A、类比调查法 B、现场调查法 C、收集资料法 D、遥感的方法26、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是( )。A、类比调查法 B、现场调查法 C、收集资料法 D、遥感的方法27、通过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是( )。A、类比调查法 B、现场调查法 C、收集资料法 D、遥感的方法掌握常用的建设项目

16、环境影响预测访求与特点。28、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很多,首先应考虑的是( )。A、类比调查法 B、专业判断法 C、数学模式法 D、物理模型法29、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中,属于半定量性质的方法是( )。A、类比调查法 B、数学模式法 C、物理模型法 D、专业判断法30、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中,属于定性的方法是( )。A、类比调查法 B、数学模式法 C、物理模型法 D、专业判断法31、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中,定量化程度高、再现性好的方法是( )。A、类比调查法 B、数学模式法 C、物理模型法 D、专业判断法掌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和预测环境影响时段。32、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 )情况的

17、环境影响。A、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 B、不正常排放C、正常排放 D、正常排放或不正常排放33、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时,如果评价时间较短,评价工作等级又较低时,可以预测环境对影响衰减能力( )的时段。A、较好 B、一般 C、最差 D、最好掌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及内容。34、一般情况下,环境影响预测范围( )现状调查的范围。A、等于 B、略小于 C、等于或略小于 D、大于35、对评价项目环境影响的预测,是指对能代表评价项目的( )变化的预测。A、常规质量参数 B、特征质量参数 C、各种环境质量参数 D、重要质量参数掌握单项评价方法的含义及其应用原则。36、单项评价方法是以国家、地方的

18、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评价项目的( )的环境影响。A、多个质量参数B、单个质量参数C、单个环境要素D、多个环境要素37、单项评价进行预测时,预测值未包括环境质量现状值(即背景值)时,评价时注意应( )环境质量现状值。A、叠加 B、评估 C、考虑 D、监测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编写的原则、要求及内容。38、报告书的结论在编写时要在概括和总结全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客观地总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的( )与当地环境的关系。A、生产活动 B、生产和生活活动 C、生活活动 D、经营活动39、报告书的结论应客观地总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 )的关系。A、当地居民 B、当地功

19、能区 C、当地环境 D、当地自然环境40、报告书的结论就是( )工作结论,编写时要在概括和总结全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客观地总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当地环境的关系。A、部分评价 B、各环境要素评价 C、各专题评价 D、全部评价41、报告书的编写结论应该文字简洁、准确,同时最好( ),以便阅读。A、分条叙述 B、分环境要素叙述 C、分专题叙述 D、分章节叙述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1、环境评价工作程序中的准备阶段主要完成的内容是( )。A、研究有关文件 B、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C、筛选主要的影响评价因子,明确评价

20、的重点,并确定回头客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 D、编制评价大纲 E、初步的公众调查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可以分为( )。A、建设项目分析阶段 B、准备阶段 C、正式工作阶段D、报告书编制阶段 E、评审阶段掌握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是( )。A、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B、工程投资 C、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D、评价等级 E、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4、下列属于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的是( )。A、工程性质、规模 B、能源及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C、物料平衡 D、工程建设的范围和时段 E、污染物排放特点5、下列属于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的是( )。A、

21、生态系统功能与特点 B、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环境状况C、环境质量现状 D、生态影响的物质和程度 E、环境敏感程度熟悉不同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评价要求。6、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在划分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时,根据( )等情况可作适当调整。A、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B、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C、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D、工程投资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内容及要求。7、下列关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总体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B、文字应简洁、准确,并尽量少采用图表和照片,利用阅读和审查C、原始数据、全部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出,必要时可编入附

22、录D、所参考的主要文献应按其发表的时间次序由远至近列出目录E、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另编分项报告书8、下列关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总体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文字应简洁、准确,并尽量采用图表和照片,以使提出的资料清楚,论点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B、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C、原始数据、全部计算过程等必须在报告书中列出,不必编入附录D、所参考的主要文献应按其发表的时间次序由近至远列出E、涉及的主要的技术问题无需另编专题技术报告9、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依据应包括的内容是( )。A、各种法律、法规文件 B、评价大纲及其审查意见 C、评价标准D、项目

23、建议书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E、评价委托书(合同)或任务书10、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的“环境影响预测”应包括的内容是( )。A、预测环境影响的时段 B、环境保护措施投资估算C、预测内容及预测方法 D、预测结果及其分析和说法 E、预测范围1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的“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应包括诉内容是( )。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性质 B、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C、如要进行多个厂址的优选时,应综合评价每个厂址的环境影响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D、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征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当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

24、和设计等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能够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和精度要求时,应通过复核校对后引用 B、整体性原则C、对于污染物的排放量等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应通过分析尽量给出定量的结果D、一致性原则熟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13、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包括( )。A、调查阶段 B、建设过程 C、运行阶段 D、服务期满阶段14、是否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应视( )等因素确定。A、事故后果 B、工程性质 C、工程规模D、评价工作等级 E、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对象及要求。1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对象包括( )。A、厂地的开发利用分析 B、资源、能源的储运分析C、交通运

25、输影响分析 D、工艺过程分析 E、非正常工况分析16、非正常工况分析是指对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的( )等情况时的污染物不正常排放进行分析,找出污染物排放的来源、种类与强度,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的频率等。A、退役 B、开车 C、停车 D、检修 E、一般性事故和漏泄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17、工程分析时,资源、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及厂地开发利用是否分析及分析的深度,应根据( )决定。A、当地的环保要求 B、工程的特点 C、投资金额D、评价工作等级 E、环境的特点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与特点。18、建设项目目前采用较多的工程分析方法有( )。A、现场调查法B、物料平衡计算法C、类比分析法D、

26、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掌握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19、下列属于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是( )。A、动、植物与生态 B、人群健康状况 C、工业与能源D、振动 E、土壤与水土流失20、下列地理区域或现象属于“珍贵”景观的是( )。A、古墓葬 B、温泉 C、自然保护区 D、风景游览区 E、石窟、寺庙21、若需要进行生态影响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时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的是( )。A、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B、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C、物质循环状况D、本地区主要的动植物分布 E、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22、当需要进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时,环境现状调查时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的是( )。

27、A、土壤一次、二次污染状况 B、土壤的物质性质 C、土壤结构D、水土流失的原因、特点、面积、侵蚀模数元素 E、土壤的化学性质掌握主要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及特点。23、常用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有( )。A、类比调查法 B、现场调查法 C、收集资料法 D、遥感方法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原则。24、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已确定的评价项目,都应分析、预测和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生产的影响B、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均应根据其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的特性、当地的环保要求而稳定C、预测环境影响时应尽量选用通用、成熟、简便并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方法D、应尽量考虑预测

28、范围内规划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掌握常用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与特点。2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预测方法有( )。A、数学模式法 B、物理模型法 C、类比分析法D、遥感方法 E、专业判断法掌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和预测环境影响时段。26、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按照此项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划分为( )。A、建设阶段 B、运行初期 C、服务期满后 D、生产运行阶段27、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时,一般情况下,应该考虑( )。A、影响的衰减能力最差的时段 B、影响的衰减能力一般的时段C、影响的衰减能力较好的时段 D、影响的衰减能力好的时段掌握建设项目环境影

29、响预测的范围及内容。28、环境影响预测范围的大小、形状等取决于( )。A、评价工作等级 B、工程特性 C、当地的环保要求 D、环境特性29、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中,环境质量参数包括( )。A、常规参数 B、一般参数 C、特征参数 D、其他参数30、各评价项目应预测的环境质量参数的类别和数目上,与( )有关。A、评价工作等级B、工程特性C、环境特性D、评价技术E、当地的环保要求掌握单项评价方法的含义及其应用原则。31、有关单项评价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项评价方法应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评价项目的多个质量参数的环境影响B、单项评价方法应对各预测点在不同情况下该参数

30、的预测值均进行评价C、单项评价方法应有重点 D、单项评价方法应面面俱到32、单项评价应有重点,对影响较重的环境质量参数,应尽量评定与估价影响的( )。影响较轻的环境质量参数则可较为简略。A、特性 B、范围 C、大小 D、重要程度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编写的原则,要求及内容。33、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一般应包括( )。A、概括地描述环境现状,同时要说明环境中现已存在的主要环境质量问题B、简要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情况C、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影响源及污染源状况D、概括总结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结果E、对环保措施的改进建议第三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大气环境标准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3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1、大气环境评价工作分级的方法是根据( )计算确定。A、推荐模式中的ADMS模式 B、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C、等标排放量的公式 D、推荐模式中的AERMOD模式2、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Pi = (Ci C0i )109,其中C0i在一般情况下选用GB3095中第i类污染物的( )。A、年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B、日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C、1h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D、1h平均取样时间的一级标准浓度限值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 Pi = (Ci C0i )109 ,

32、其中的Ci是指第i个污染物( )。A、单位时间排放量(g/s) B、达标排放后的排放浓度(mg/m3)C、估算模式计算出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D、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4、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中,如果GB3095中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则C0i 可取( D )。A、年平均浓度限值 B、日平均浓度限值C、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二倍值 D、日平均浓度的三倍值5、大气环境一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条件是( B )。A、Pmax80%或D10%5km B、Pmax80%,且D10%5kmC、Pmax60%或D10%3km D、Pmax60%,且D10%3km6、大气环境三级评价工作分

33、级判据的条件是( C )。A、Pmax 10%且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B、Pmax 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C、Pmax 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D、Pmax 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7、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甲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为50%,D10% 为6 km,乙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70%,D10%为5.5 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B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8、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甲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为50%,D10% 为5 km,乙污染物的最

34、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82%,D10%为4 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B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9、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为8%,D10% 为3 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9%,D10%为2 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C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10、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为15%,D10% 为1.2 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 km,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1.3 km,

35、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C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11、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为15%,D10% 为1.2 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 km,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1.2 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B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12、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 A)。A、可低于一级 B、为三级C、不低于二级 D、不高于二级13、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

36、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 C )。A、不高于二级 B、为一级 C、不低于二级 D、不能确定掌握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14、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根据( C )确定。A、项目周围敏感目标 B、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C、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 D、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15、大气环境所有评价等级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 B )。A、小于2 km B、小于5km C、小于6km D、小于8km16、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 C )范围。A、100 m B、300 m C、200 m D、40

37、0 m17、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6 km,则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 C )。A、以6 km 为直径的圆B、以主导风向为主轴的12 km 为边长的矩形C、以12 km 为边长的矩形D、应根据评价等级来确定18、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6 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 B )。A、26 km 为半径的圆 B、25 km 为半径的圆C、周长50 km矩形区域 D、边长52km矩形区域19、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 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 C )。A、2 km 为半径的圆 B、周长4 km 矩

38、形区域C、25 km 为半径的圆 D、边长4 km 矩形区域20、大气环境评价范围的( D )。A、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4 km B、直径或周长一般不应小于5 km C、半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 km D、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 km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21、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应包括( A )。A、项目的所有污染源 B、评价区的工业污染源C、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D、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污染源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及要求。22、大气环境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时,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周期

39、性排放系数取值为( A )。A、01 B、12 C、0100 D、110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与监测制度。23、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应进行( B )。A、一期 B、二期 C、三期 D、四期24、对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可取( A )。A、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应作二期 B、二期C、三期 D、一期有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作二期25、对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是( B )。A、作一期监测 B、可不作监测,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C、作一期不利季节 D、作一期有利季节26、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应进行二期,二期是指( C )。A、冬季、春季 B、秋季、冬季C、冬

40、季、夏季 D、据实际情况确定27、每期监测时间,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的( D )有效数据。A、3天 B、5天 C、6天 D、7天28、每期监测时间,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的( D )有效数据。A、4天 B、5天 C、6天 D、7天29、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一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1小时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 C )小时浓度值。A、4个 B、5个 C、8个 D、10个30、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二级和三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1小时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 A)小时浓度值。A、4个 B、5个 C、8个 D、10个31、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一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1小时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当地时间( B )时浓度值。A、02,04,07,12,14,16,18,20B、02,05,08,11,14,17,20,23C、01,04,07,09,12,14,16,20D、02,06,08,12,14,18,20,2432、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二级或三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1小时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当地时间( C )时浓度值。A、02,12,17,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