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陶 瓷
保持陶瓷芷业质量管理傩系有效运行硇几个关键因素叫
杨辉 黄仲明
(1河南省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南信阳
(2宜兴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宜兴
464000)
214206)
摘要 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是每个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所共同关心和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社会有关各方
普遍关注的问题, 同时,它也是认证机构决定一个组织能否通过或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重要依据。笔者从如何保持
和提高有效性方面,对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久改进纠正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TQ1 7文4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2 — 2827021 (0 )10 — 0011一O3
TheKeyF oa rc st ofKee phienQgutaiyltManagementSystem co Ef Cn et er ra mp ri isetoEffei cotniveOperat
Yang h,uHiuangZhon gnmg i(1X ni yangQui at ly T8 Le chn o gl ySupe sroivniBurea Hu oe nf anPronvei,Henann,yXaing,
464000)(2Y xi ni gCityProQduuac lit ySupe sroivniandIns poenc, taJ ini gsu, Yn gi,x 2i 14206)
Abstract:Afowkeyfactor sOnbe ec do enddstie redforcontinuousa nvde ei fmfpe cmte in to an to iqf ua li tymanagemseynst—
t en ri nancompanywer ne ti roduced,an dc ae ds vo in howt Omiprouethemannagglei v ea lndqualitywarepnesented.
Keywords: Qt uy am la in age ms ey ns t em;Efvfeercutni;Conti mn up or uo vs ei ment;Corr eo cn tiveacti
前言
近几年,随着陶瓷行业的不断发展,通过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的陶瓷企业不断增加,建立了以顾客需 求为导向的陶瓷企业的价值与制度体系。但部分陶瓷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仍不如人意。其中重 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存在着模 糊认识。由于组织内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质量管 理体系的不适宜;由于过程未识别或已识别的过程未 充分展开,可能造成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充分;由于质量 方针和质量目标未能实现,会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
效性。
重l视质量文件的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组织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组
织文化的体现,起到正确、全面地阐述质量管理体系的
作用,为组织各部门和全体人员了解体系创造必要条
件,同时使组织的每项质量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保障组织沿着组织质量方针所指引的方向,有条不紊
地实现预定的质量目标、经营目标。随着体系的运行, 体系文件化的程序、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等应当不断修改和完善。如根据企业对体系标准理解
的逐步深入和客观环境变化,内审或认证复审中发现
了问题, 必须实施纠正和改进措施,都涉及到对文件的
修改,特别要废除那些形式上符合而与实际脱节的内
容,确保其过程得到有效的策划、运行和控制。
陶瓷企业应将修订、完善体系文件作为一项非常
重要的工作抓好,应有专人负责,制定计划,注重收集
汇总各部门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组织有关部门
和人员对修改意见进行研究,保证修改完善工作的正
常进行。另一方面,文件是过程运行所需的一种资源,
文件的使用有利于沟通彼此意图,统一行动,减少不必
要的损失,起到记录和证实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证实体
* 作者简介:杨辉(1973 ),大学,T程师;研究方向为质量管理。E — mai l:yhc ob nu t or ir @yahoo.cn
陶 瓷
2OlO.No.1O
系运行适用性的作用,不仅能有把握地指导质量活动 的实施,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对照文件衡量实施 结果,从而发现需要改进的信息。当采取改进措施后, 可对照文件中的计划要求和目标,衡量改进措施的有 效性和可信度;当确认改进措施切实有效时,可通过文 件化的标准工作程序,对原有文件进行修改和补充,确 保改进成果的保持和巩固。要使修改文件的过程成为 增值的活动,在修改期间要对体系的完整性不产生影 响,又能使文件的修改而付出的劳动和发生的费用降
至最少。
2 发挥过程的作用
现代质量管理是面向过程的管理,质量管理体系 是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来实施的。因此要正确地识别和 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所必需的大过程,每个大过程中包 含的子过程,确定每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接受输出的 对象和过程之间的接口,确定每个过程需要的资源和 信息及提供者,确定对过程的能力和输出结果的测量 准则和方法,确定过程的责任者,评估过程风险以及对 顾客、供方和其它相关方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对每 一个过程的输出建立目标管理,使管理者了解每一个 过程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价值状况,使各个过程彼此 协调一致,选择最佳的一组过程组合,探求过程运行的 最佳方式,使过程与顾客期望和组织的整体商业目标 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获取过程的增值效应,以“低成 本、高效率”运作,完成每个管理环节的绩效指标。质
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业务、技术要求的补充和完善。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过程方法”指出:将活动
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 期望的结果。每个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价值的增 值,由此可见,确保每个过程增值是组织应当关注的问 题,是必需的。过程如果不增值,就意味着会给组织带 来经营的风险和管理的浪费,意味着组织运作及管理 上可能存在问题。
因此,要将以职能为核心的传统组织改变为以过 程为核心的新型组织。通过对组织原有的业务过程的 重新塑造, 包括进行相应的资源结构调整,使组织在赢 利水平、生产效率、产品开发能力和速度、以及顾客满
意程度等关键指标上有一巨大进步,最终提高组织整
体竞争力;将组织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 以过程为中心的新型过程导向型组织,实现组织经营
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过程实施组织经营
战略,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从组织内部考虑:对组 织的活动进行分析, 将活动合并为过程,对过程进行分
析并选定哪些为顾客能够创造价值,或符合组织战略 方向的过程;从组织外部考虑:识别和理解顾客需求, 寻找组织满足顾客需求的活动和过程,对这些过程进 行分析, 从而确定哪些是需要的。显然,两个方法协调 使用将会使我们所需的过程定义更为清晰,因为从内 部和外部的不同起点出发,二者的交点就是最有说服 力的结果。这样会使组织从注重内部和职能转向注重 外部顾客和组织整体,从而使组织变为以顾客和市场 为导向,为顾客创造价值出发导致进行高附加值的改 进,使组织更加聚焦于真正意义上的过程;在内部可以 使不同部门和不同职能问的障碍变得最小化,而在外 部则能够提高市场的进入能力,客观上为组织的市场 能力添注能量, 增强体系的适宜性。
3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测量
测量是一种监视手段,不应单纯用于积累信息,组 织要识别测量的项目,针对过程的特性进行设置,明确 测量的目的,考虑采取适宜的措施,对过程的输入、输 出及活动进行高效、及时、有效的监视和测量,特别是 看产品的符合性、顾客满意与否、过程运行特性及其变
化规律和趋势等,根据其带来的增值对测量的必要性
进行评价,确认或证实过程是否具有实现所策划结果
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测量“为组织增值”,使组 织从每一项测量中获益,不断识别机会对过程进行改 进,以促进过程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使输入、输出的 价值之比大于一。测量是获得数据和信息的手段,但 测量本身并不能给组织带来增值。因此必须将测量得 到的客观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理 解和应用,使过程具有更多增值的机会,使组织获益。
4强化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力度
内审和管理评审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自我
激励机制,是实现体系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 企业能否
认真去做,对提高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①时间上应予以保证,做好内 审和管理评审的计划,并务必按期按计划进行。在时 间和资源分配上应突出重点,把重点放在产品质量的 关键过程上。②不断提高评审人员的素质,必须由有 足够经验、可以胜任的人员参加,不能滥竽充数,同时 要注意专业知识上的搭配,但要防止审核员审核与自 己有某种直接责任关系部门的情况发生。③必须加大 审核力度,保证评审的质量,对内审出现的不符合项必 须抓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落实及效果检查,通过 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实施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管理评审不仅是为了确定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的总
体是否有效,而且还要根据技术进步、市场、质量概念、
顾客需求等变化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做出评价, 以使企业永不落伍。
5 重视持续改进
“改善无极限”,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只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新起点,质量
管理体系必须不断完善和改进, 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出
原冈, 进行改进,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 化。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组织结构、资源以及每一项活 动、过程的每一次改进,都是一次飞跃。持续改进才能 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总是处在良性循环发展之中,
才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要开展持续 改进, 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将持续地对产品、过程和体
系进行改进作为组织及每一名员工的目标,并保持一
致的行动;②要周期性按照“卓越”的准则进行评价,以 识别具有改进潜力的区域,同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和目标,以指导和跟踪改进活动,并且对任何改进给予 规范,以确保持续改进过程的有效性;③要鼓励预防性
的活动,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积极寻求和准确把 握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着眼于问题的预防,而不是等 出了问题、造成了质量损失再去改进;④重要的是企业 领导层对质量改进要予以足够重视,创造必要的条件, 包括向每一位员工提供有关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方
面的教育和培训。
陶 瓷
6加强培训和教育
培训和教育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在企业
完成认证以后, 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和教育不应有丝
毫的松懈。①质量意识的提高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培
养。只有不断加强质量意识,才能使员工自觉地把自
己的工作同企业产品质量、成本、效益及顾客利益联系
起来,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②只有不断加强对
体系文件的学习和教育,才能使人人掌握体系文件的
要求,加强对八项原则和十二条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的
理解,消除各种误解,把文件化的标准与实际工作有机 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写到的就要做到”,消除常见的 “两张皮”现象。③应加强工作方法或操作技术方面的 培训和教育。包括对管理人员、内审人员、特殊工序检
验人员、操作人员的培训,要特别注意对骨干力量和后
备力量的培养。一支质量意识高,责任感强,且训练有
素的职工队伍,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最
重要的资源保证。
当然,企业认证之后,要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 效运行,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注意“领导作用”与“全员参 与”。领导者起模范带头作用,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 标,向员工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和在履行其职责和义务
方面的自由度,鼓舞、激励和承认员工的贡献,教育、培 训并指导员工等,不仅在贯标时重要,同时,在认证后, 对保持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也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i 李跃生.质量经营理论模型与巾国卓越企业的成功实
践.中国质量, 200 36 )(:15~18
2白鹏程, 牛宏旭, 侯书丽,等.对建立卓越质量经营模式
的探讨.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5(3):12~14
3 张新峰.企业怎样搞好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安装,
2005(4):8~iI
4 马林.激励、引导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巾周质量,
2002(4):9~12
5郝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硕士
学位论文].北京:北京T业大学,200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