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800题)
1、在婴儿期,儿童常常通过哭、喊、扔东西来吸引成人的关注。这反映了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 )。
A.模仿
B.操作学习
C.使用工具
D.习惯性
【答案】 C
2、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原有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这符合( )
A.基础性原则
B.兴趣性原则
C.发展适宜性原则
D.价值性原则
【答案】 C
3、教师和幼儿双方围绕一个问题或主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相互交流。该教师运用的是()。
A.讲解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谈话法
【答案】 D
4、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
A.记忆的潜伏期
B.回忆
C.客体永久性
D.习惯化
【答案】 D
5、以下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儿童动作的发育,受后天环境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
B.语言的发展是儿童对环境的反应
C.学前儿童的情绪是成熟和分化的结果
D.遗传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答案】 C
6、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它制约着个性的发展。
A.兴趣
B.自我意识
C.气质
D.能力
【答案】 B
7、根据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教育机构要制定正确的饮食制度,儿童进餐必须定时定量,开饭要准时,进餐时间间隔应该是( )。
A.1~2小时
B.2~3小时
C.3~4小时
D.4~5小时
【答案】 C
8、( )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答案】 B
9、人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答案】 B
10、电报句是( )。
A.由2个单词组成的完整句
B.由2~3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
C.由2~3个单词组成的简单句
D.由2~3个单词组成的完整句
【答案】 B
11、学前儿童语言的准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 )
A.简单发音
B.模仿发音
C.连续音节
D.发展音节
【答案】 B
12、将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的定点批发企业通报的部门是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答案】 A
13、皮亚杰将幼儿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的阶段有: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A
14、导致幼儿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A.先天储血不足
B.饮食中铁的摄入量不足
C.生长发育快
D.疾病的影响
【答案】 B
15、教师在给小朋友介绍大象的形象前,对大家说:“我们昨天看到了大象的照片。知道了大象的样子,大家还记得大象的样子吗?”在此,这位教师使用了()的方法。
A.温故导人
B.悬念导人
C.直接导入
D.情境导入
【答案】 A
16、领域活动是按儿童学习领域划分学前教育内容的一种课程类型,它是( ),使之既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又不失系统性。
A.把儿童的经验划归到不同的学科体系
B.把学科体系改造为儿童的经验体系
C.把性质相似的学科划分为一个综合学科
D.把社会问题与儿童的发展需要相结合
【答案】 B
17、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最能为幼儿提供交谈机会的组织形式是()。
A.小组活动
B.集体活动
C.全园活动
D.个别活动
【答案】 A
18、1.5~2岁左右的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 )。
A.单词句
B.电报句
C.完整句
D.复合句
【答案】 B
19、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 )。
A.结构游戏
B.表演游戏
C.角色游戏
D.智力游戏
【答案】 C
20、婴幼儿脑细胞能够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答案】 A
2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 )。
A.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B.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C.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D.参加游戏和其他各种活动,体验和同伴共处的乐趣
【答案】 C
22、关于5岁幼儿掌握空间方位阐述正确的是( )。
A.开始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
B.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C.开始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前后
D.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前后
【答案】 B
23、儿童最初的长时记忆系统的表现形式为( )。
A.自传体记忆
B.短时记忆
C.瞬时记忆
D.形象记忆
【答案】 A
24、教育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问卷法
D.作品分析法
【答案】 B
25、幼儿常常“好心办坏事”,如:将米洗好了放在锅里,却没有放水。这是幼儿思维的( )所致。
A.固定性
B.片面性
C.近视性
D.经验性
【答案】 B
26、儿童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扮演角色,进行创造性游戏属于( )
A.表演游戏
B.角色游戏
C.结构游戏
D.智力游戏
【答案】 A
27、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 )
A.社会性
B.自然性
C.共同性
D.差异性
【答案】 A
28、幼儿的认识活动主要以( )为特点。
A.具体性和逻辑性
B.抽象性和逻辑性
C.具体性和形象性
D.抽象性和形象性
【答案】 C
29、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称为( )
A.生活活动
B.教学活动
C.一日活动
D.一日生活
【答案】 D
30、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答案】 A
31、下列原则不是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的是( )。
A.安全保育
B.保教结合
C.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D.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
【答案】 A
32、婴儿对看得见而又拿不到的玩具,产生不愉快情绪,但当玩具在眼前消失时,不愉快情绪也很快消失。这是( )
A.情绪的内隐性
B.情绪的依赖性
C.情绪的受感染性
D.情绪的情境性
【答案】 D
33、下列几种关系中,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
A.教师与儿童的关系
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C.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D.家长与儿童的关系
【答案】 A
34、认为“充裕精力的无目的消耗”的游戏理论是()
A.精力过剩论
B.练习论
C.复演论
D.松弛论
【答案】 A
35、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 )的特点。
A.纯真美好
B.教育效果长期性
C.精神生产
D.多重角色
【答案】 D
36、广义的教育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 )。
A.幼儿园教育
B.社区教育
C.社会教育
D.终身教育
【答案】 C
37、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A.严格规则
B.系统规则
C.标准规则
D.系统程序
【答案】 D
38、在活动中,某幼儿想喝水,老师正确的做法是( )。
A.立即让幼儿离开座位去喝水
B.停止教育活动,敦促所有幼儿喝水
C.批评后再让其喝水
D.让幼儿坚持到下课
【答案】 A
39、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是( )。
A.福禄贝尔
B.格鲁斯
C.蒙台梭利
D.斯宾塞
【答案】 A
40、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是以( )为出发点的。
A.儿童中心
B.儿童生命
C.适应自然
D.反对成人化
【答案】 C
41、教师通常在班级设置许多活动区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选,这遵循的心理发展原则是( )。
A.阶段性原则
B.社会性原则
C.操作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答案】 D
42、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的是( )。
A.生活习惯与能力
B.保护自身安全
C.身体活动的知识和技能
D.能听懂并理解多种游戏规则
【答案】 D
43、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集体活动形式
B.小组活动形式
C.个人活动形式
D.集体与小组活动结合的形式
【答案】 A
44、适合幼儿发展的内涵是指( )。
A.适合幼儿发展规律与特点
B.跟随幼儿的发展
C.任其发展
D.追随幼儿的兴趣
【答案】 A
45、对幼儿的照料、教育就如同经线和纬线一样交叉在一起,这句话体现了( )
A.个别教育原则
B.因材施教
C.保教结合
D.集体教育
【答案】 C
46、以下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的是()。
A.同伴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B.保护自身安全
C.认识感官的结构与功能
D.了解红绿灯的作用
【答案】 B
47、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列昂节夫
C.鲁利亚
D.维果斯基
【答案】 D
48、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
A.识字
B.写字
C.阅读
D.写作
【答案】 A
4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部分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特制定本纲要。这说明了( )。
A.制定《纲要》的依据、原因、目的
B.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外部原则
C.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内部原则
D.指出了幼儿园教育自身的特点
【答案】 A
50、明明总是跑来跑去,在班级里也是非常活跃。他的行为主要反映其气质什么特征?( )
A.趋避性低
B.反应阈值高
C.节律性好
D.活动水平高
【答案】 D
51、 ( )、可观察的外部行为表现和内部心理体验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基本结构要素。
A.游戏时间
B.游戏情景
C.游戏空间
D.游戏伙伴
【答案】 B
5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代表人物是( )。
A.斯宾塞
B.孟禄
C.凯洛夫
D.利托尔诺
【答案】 B
53、福禄贝尔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 )。
A.遵循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
B.全面发展
C.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
D.发展儿童的“生命规则”
【答案】 C
54、 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合理的做法是( )
A.要求幼儿用胸腔式联合呼吸法唱歌
B.鼓励幼儿用最响亮的声音唱歌
C.鼓励幼儿唱八度以上音域的歌唱
D.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
【答案】 D
55、东东看动画片着迷了,饭也不吃,妈妈说“那你就看个够吧,别吃饭了”,东东就以为真的不用吃饭了。东东不能理解妈妈说的反话,这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
A.概括性
B.表面性
C.形象性
D.抽象性
【答案】 B
56、为了让幼儿在户外运动中一物多玩,最适合的做法是( )
A.教师集体示范
B.幼儿自主探索
C.教师分组讲解
D.教师逐一训练
【答案】 B
5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组织与实施”部分,第七条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这一条( )。
A.说明了幼儿园教育组织实施的根本原则
B.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形式
C.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
D.说明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原则
【答案】 B
58、婴儿在地上捡起一些物体就会往嘴里送,这是婴儿的( )
A.痛觉的探索方式
B.不良的生活习惯
C.触觉的探索方式
D.动觉的探索方式
【答案】 C
59、 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是()。
A.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B.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C.身体健康
D.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答案】 B
60、小儿伴随高烧而出现喷射性呕吐、抽风等,可能患(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一氧化碳中毒
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急性传染性肝炎
【答案】 A
61、( )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
A.裴斯泰洛齐
B.洛克
C.夸美纽斯
D.卢梭
【答案】 B
6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
A.0—1岁
B.1—2岁
C.2—3岁
D.3—6岁
【答案】 A
63、4~7岁的幼儿每分钟要呼吸()次。
A.16~20次
B.20~25次
C.25~30次
D.30~35次
【答案】 B
64、儿童基本具备想象的基础是在()。
A.2~3岁
B.1.5~2岁
C.1~1.5岁
D.4~5岁
【答案】 B
65、下列关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可以事先估计到儿童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B.活动的时间、地点固定不变
C.活动的过程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D.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
【答案】 D
66、婴儿手眼协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是()。
A.2~3个月
B.4~5个月
C.7~8个月
D.9~10个月
【答案】 B
67、 为避免儿童因模仿影视作品的反面人物而形成不良品德,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下列最恰当的做法是( )。
A.避免幼儿看此类影视作品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尽量选择反面人物少的影视作品
D.选择有正面榜样作用的影视作品
【答案】 D
68、妈妈给孩子出了算术题:“小宝第一锅吃了1个汤圆,第二锅吃了2个汤圆,一共吃了几个汤圆?”孩子说汤圆没有了,全吃掉了。这是()。
A.客观的理解
B.相对关系的理解
C.情绪性的理解
D.转导性的理解
【答案】 C
69、教师拟定教育活动目标时,以幼儿现有发展水平与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为依据,这种做法体现的是( )
A.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B.班社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D.布鲁纳的发展教学法
【答案】 A
70、2-6岁的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迅速增加,词性的先后顺序通常是( )
A.动词,名称,形容词
B.动词,形容词,名称
C.名称,动词,形容词
D.形容词,动词,名称
【答案】 C
71、儿童道德感已有一定的稳定性是在(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学初期
【答案】 B
72、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 )。
A.确保幼儿安全
B.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C.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D.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答案】 D
73、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这种方法是()。
A.演示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示范法
【答案】 D
74、( )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A.自我意识
B.生理自我
C.人格自我
D.社会自我
【答案】 A
75、讲述活动是发展幼儿()的教育方式。
A.对话语言
B.独白语言
C.描述语言
D.论述语言
【答案】 B
76、在幼儿园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不是以管理者身份高高在上,而是以多种形式参与幼儿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民主、平等地对待幼儿,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这是幼儿园班级管理( )的体现。
A.主体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高效性原则
【答案】 C
77、当代心理学家布朗芬?布兰纳关于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学理论”认为,()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是直接的、强烈的和持久的,它的责任与影响力是不可取代的。
A.学校
B.环境
C.家庭
D.社会
【答案】 C
78、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 )。
A.美学的知识
B.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技能
D.审美动机
【答案】 B
79、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 )中发生的。
A.游戏情境
B.语言情境
C.社会情境
D.家庭情境
【答案】 A
80、教师和幼儿双方围绕一个问题或主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相互交流。该教师运用了( )。
A.谈话法
B.讲解法
C.演示法
D.示范法
【答案】 A
81、幼儿园老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及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 )
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
B.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
C.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
D.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
【答案】 C
82、创建“活教育”体系的教育家是( )。
A.蒙台梭利
B.杜威
C.福禄培尔
D.陈鹤琴
【答案】 D
83、 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的原则。
A.发挥一生活的整体功能
B.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C.尊重幼儿
D.重视实践
【答案】 A
84、下列几种关系中,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
A.教师与儿童的关系
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C.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D.家长与儿童的关系
【答案】 A
85、幼儿园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是指( )。
A.主题教学不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B.分科教学不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C.只有综合教学才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D.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答案】 D
86、“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该目标属于幼儿全面发展的( )。
A.德育目标
B.智育目标
C.美育目标
D.体育目标
【答案】 A
87、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问题言语,另一种是( )。
A.情境言语
B.游戏言语
C.对话言语
D.交际言语
【答案】 B
88、在原始社会时期,幼儿教育是完全融合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其主要任务是( )。
A.使幼儿学到基础知识
B.使幼儿学会基本技能
C.保证幼儿的存活
D.使幼儿学会劳动
【答案】 C
89、某幼儿园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购置了多份游戏材料,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层次进行分层教育。这体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
A.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幼儿参与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答案】 B
90、婴儿吃奶期间开始长的牙齿叫作( )。
A.乳牙
B.恒牙
C.六龄齿
D.牙齿
【答案】 A
91、学前儿童的骨骼特点是( )。
A.有机物多,无机物少;硬度大,弹性小
B.有机物少,无机物多;硬度大,弹性小
C.有机物少,无机物多;硬度小,弹性大
D.有机物多,无机物少;硬度小,弹性大
【答案】 D
92、( )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勤俭办园。
A.开放性
B.发展适宜性
C.幼儿参与性
D.经济性
【答案】 D
93、教师拟定教育活动目标时,以幼儿现有发展水平与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为依据,这种做法体现的是( )。
A.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B.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D.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
【答案】 A
94、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师要将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这体现了教育的( )。
A.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的原则
B.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的原则
C.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D.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答案】 A
95、 午餐时餐盘不小心掉到地上,看到这一幕的亮亮对老师说:“盘子受伤了,它难过的哭了。”这说明亮亮的思维特点是( )
A.自我中心
B.泛灵论
C.不可逆
D.不守恒
【答案】 B
96、( )是指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等。
A.家长学校
B.家长专栏
C.家长座谈会
D.家访
【答案】 A
97、我国的幼儿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幼儿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B.幼儿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
C.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D.幼儿教育不属于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
【答案】 D
98、在大班幼小衔接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了“小学调查园”的主题墙。这主要是为了()。
A.激发幼儿良好的入学动机
B.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C.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D.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案】 A
9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婴儿晚期发展的内容?( )
A.坐、爬、站等动作形成
B.五指分工动作
C.言语开始萌芽
D.开始认生
【答案】 D
100、3岁儿童( )。
A.能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
B.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C.能辨别前后
D.能辨别上下
【答案】 D
101、 儿童分别扮演白蝴蝶、红蝴蝶、黄蝴蝶,一起进行“三只蝴蝶”的游戏属于()。
A.智力游戏
B.体育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答案】 D
102、皮疹是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脚掌更少)的疾病是()
A.皮疹
B.水痘
C.手足口
D.猩红热
【答案】 B
103、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油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这放映了小班幼儿()。
A.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B.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C.象征性思思维的特点
D.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
【答案】 B
104、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是指()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答案】 B
105、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表现的是( )。
A.面色蜡黄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表情呆滞、嗜睡
D.恶心
【答案】 D
106、2001年9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是( )。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
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
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
【答案】 B
107、多晒太阳,有利于补充(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答案】 D
108、“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 C
109、与教学活动相比,游戏与区域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
A.自主性
B.目的性
C.娱乐性
D.计划性
【答案】 A
110、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注意“教学做合一”,强调( )。
A.“学”是中心
B.“教”是中心
C.“做”是中心
D.“教”与“学”是中心
【答案】 C
111、在婴儿期,儿童常常通过哭、喊、扔东西来吸引成人的关注。这反映了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 )。
A.模仿
B.操作学习
C.使用工具
D.习惯性
【答案】 C
112、下列哪个阶段不属于皮亚杰划分的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
A.感觉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运算阶段
【答案】 D
113、在大班幼小衔接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了“小学调查”的主题墙。这主要是为了()
A.激发幼儿良好的入学动机
B.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C.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D.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案】 A
114、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答案】 C
115、 通过注射丙种球蛋白使儿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属于( )
A.自然自动免疫
B.人工自动免疫
C.自然被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答案】 D
116、3—6岁儿童使用的主要句型是()。
A.单词句
B.多词句
C.简单句
D.复合句
【答案】 C
117、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时,小班环境要有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等特点;中班环境在小班的基础上要突出操作性;大班环境要突出探索性和实验材料的丰富性。这主要体现了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原则中的( )
A.经济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动态性原则
D.开放性原则
【答案】 B
118、幼儿园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是指( )。
A.主题教学不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B.分科教学不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C.只有综合教学才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D.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答案】 D
119、 幼儿要学会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5-6岁幼儿一般连续看电视时间不宜超过( )。
A.15分钟
B.20分钟
C.25分钟
D.30分钟
【答案】 D
120、下列不是导致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的原因的是( )
A.缺少同伴交往
B.传统观念
C.特殊经历
D.家长—子女关系
【答案】 B
121、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是( )
A.角色游戏
B.智力游戏
C.结构游戏
D.表演游戏
【答案】 A
122、为了让幼儿在户外运动中一物多玩,最适合的做法是( )
A.教师集体示范
B.幼儿自主探索
C.教师分组讲解
D.教师逐一训练
【答案】 B
123、在商场4-5岁的幼儿看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时,已不像2-3岁那样吵着要买;他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语言安慰自己,“家里有许多玩具了,我不买了。”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4-5岁幼儿形成了节约的概念
B.4-5岁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进一步发展
C.4-5岁幼儿能够理解玩其他玩具同样快乐
D.4-5岁幼儿自我安慰的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
【答案】 B
124、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答案】 C
125、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的活动玩具被称为( )。
A.凡物
B.积木
C.恩物
D.念物
【答案】 C
126、幼儿在5岁以后,白天或者夜晚仍不能主动控制排尿,经常夜间尿床,白天尿裤,称( )。
A.遗尿症
B.尿床
C.大小便失禁
D.失调症
【答案】 A
127、 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教师为儿童创设有一定矛盾冲突的情境,让儿童身处矛盾、应对困难、反复练习,从而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水平。这种方法是()。
A.行为练习法
B.角色扮演法
C.游戏法
D.移情训练法
【答案】 A
128、幼儿园班级管理可分为三个环节,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的是( )。
A.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制订
B.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C.幼儿园班级工作的总结与评估
D.班级本学期工作主要目标的制订
【答案】 D
129、为了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幸福的童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和《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提出,( )是儿童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有责任为儿童实现这项权利积极创造条件。
A.受教育
B.游戏
C.被关爱
D.被平等对待
【答案】 B
130、在有关教育起源的理论中,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是( )的代表人物。
A.生物起源说
B.生存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 D
131、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 )。
A.自我评价的萌芽
B.自我体验的萌芽
C.自我控制的萌芽
D.自我意识的萌芽
【答案】 D
132、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这句是洛克著名的( )。
A.白板说
B.最近发展区
C.遗传论
D.认知论
【答案】 A
133、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 )原则。
A.优势兴奋
B.镶嵌式活动
C.建立动力定型
D.保护性抑制
【答案】 B
134、世界上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产生于( )。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答案】 B
135、卢梭认为,儿童在幼年时期应该在乡村的自然中进行教育,应该读的唯一的书是( )。
A.《格林童话》
B.《鲁滨孙漂流记》
C.《麦田里的守望者》
D.《安徒生童话》
【答案】 B
136、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要素,即( )
A.遗传、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B.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C.遗传、成熟、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D.成熟、社会性经验、学校学习的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答案】 B
137、幼儿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
A.负面教育的原则
B.全面教育的原则
C.侧面教育的原则
D.正面教育的原则
【答案】 D
138、下列属于按认知角度划分的游戏阶段的是( )
A.独自游戏阶段
B.平行游戏阶段
C.象征性游戏阶段
D.合作游戏阶段
【答案】 C
139、幼儿园歌唱活动中最为基础的目标是()。
A.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B.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
【答案】 A
140、关于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不正确的做法是( )。
A.重视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建构良好的文化氛围
B.教师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并与幼儿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
C.教师对待幼儿态度冷漠.言行粗鲁
D.教师幼儿之间互帮互助
【答案】 C
141、在儿童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做手工泥娃娃是属于( )的教学活动方法。
A.游戏法
B.操作法
C.直观法
D.发现法
【答案】 B
142、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答案】 A
143、以下关于儿童恐惧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儿童的恐惧是短暂的,随着儿童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恐惧会慢慢消失
B.儿童只会对具体事物感到恐惧,而对抽象概念则因无法理解,也就无所谓恐惧
C.对儿童恐惧症的矫治,在必要时可使用吓唬、威胁的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D.恐惧症是无法用“脱敏”法矫治的
【答案】 A
144、婴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依靠( )。
A.感觉
B.直觉
C.感知觉
D.知觉
【答案】 C
145、( )是幼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
B.啼哭
C.出声的笑
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答案】 D
146、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A.词语概括的出现
B.直观概括的出现
C.动作概括的出现
D.感知概括的出现
【答案】 A
147、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是指()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答案】 B
148、“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因素是( )。
A.环境
B.邻居
C.母亲
D.成熟
【答案】 A
149、“我跑得快”“我是个能干的孩子”“我会讲故事”“我是个男孩”,这样的语言描述主要反映了幼儿哪方面的发展?
A.自我概念
B.形象思维
C.性别认同
D.道德判斯
【答案】 A
150、小班幼儿在游戏时主要表现的特点是()
A.目的性强
B.兴趣稳定
C.自己能分配角色
D.重内容、轻规则
【答案】 D
151、班级中有幼儿突然流鼻血了,下列教师的应急措施中哪个是错误的?()
A.让孩子仰起头
B.让幼儿用口呼吸
C.捏住孩子鼻翼部几分钟
D.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
【答案】 A
152、儿童能根据物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