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刘敬匣 曲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摘要: 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化,对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完善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 完善进行讨论,对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内控制度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进行了分析,结合事业单位现阶段内控制度薄弱环节进行了解析, 提出了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健全化、完善化的有效策略,实现了事业单位多元化变革发展,促进了内部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大 大提高了事业单位内部工作质量。
关键词: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健全;措施;规范化
185
引言
内控制度的完善性、健全性以及合理性是支撑事业单位改革 较为关键的部分。依托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实现事业单位多 项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以及标准化的同时,为事业单位转型、 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内控制度的完善性对事业单位发展起到的作用
内部控制制度是支撑事业单位运转、发展的核心要素。现代 化社会市场经济的推进下,社会事务纷繁复杂,事业单位面临着 较为迫切的转型与变革,传统的事业结构逐渐朝向多元化发展, 其职能范围下的管理工作,也从传统的管理形式,逐渐趋向多样 化、庞杂化。
二、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完善事业单位空空制度、体 系受到了事业单位的关注,但在实际过程中,仍存在较为突出的
(一) 内部控制制度意识较为薄。弱
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单位领导对于内控制度的建立意识较为薄弱。首先,诸多领 导认为内控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作用不大;其次,管理 人员认为内控制度与财务预算控制相同,因此忽视了内控制度的 建设;最后,管理人员认为内控制度不具备现实性意义,在浪费 时间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其过程较为庞杂,涉及的广 度、深度不一,因此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意识较为薄弱。出现 这类思想的主要因素在于领导阶层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缺乏认知, 简单化地将内部控制机制当作上级对下级的一种管理方式。由于
(二)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系统缺乏完善性
这种主观性、单一性的意识,导致了内部控制失去了平衡性。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没有将其责任清晰划分,部分工作人员对
自身职能缺乏认知。此外,还存在部分单位机制没有明确岗位职
能,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较为模糊,没有按照相应的章程进行,财 务的数目掌握缺乏完善性、准确性。财务制度在推行、贯彻的过 程中过于形式化、单一化,没有贯彻落到实处,主要体现在财务 制度缺乏完善性,其制度观点、制度思想过于传统,财务体系缺
(三) 监督力度欠缺
乏完善、清晰的标准、定位。
事业单位的监管归于国家制度以及上级部门,由于多项因素 的影响,导致实际过程中监管的力度以及监管的形式与预期目标 形成差异,且这一方式的监管力度较为薄弱,导致在过程中,设
(四) 执行能力较差
计资金数目较少,上级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较为薄弱。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内部结构体系中, 人员分工、人员职权分化较为模糊,诸多事业单位中,一人多职 的情况较为常见。处理财务工作的会计人员同时还担任出纳的工
(五) 会计核算缺乏规范性 。
作,导致了内控制度的建设受到影响 [2-4]
规范性、严肃性是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自身标准,但现阶段 部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缺乏重 视性,主要表现在单位凭证规定内容不全、发票的内容笼统,以 及部分票据没有售货单位的证明。且手续过于单一,购买凭证只 有领导人员的签批,没有验收人员的验收证明,管理人员签字过 于随意等问题,造成了内部控制制度较为混乱的局面。此外,部 分单位出现了自制凭证,其格式与内容不规范。同时,也存在不 同单位之间进行资产转移,未办理相关手续的问题。
三、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一) 会计制度的建设
提升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在全方位建立完善、科学的内控制 度的过程中,首先应将内部的会计制度进行完善,结合单位自身 发展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制度,实现事业单位的内部控 制在形式上、技术上以及方式上都能做到有理可循,让内控员工
明确自身职能。
内控经纬 INTERNAL CONTROL WARP/WEFT
(二) 积极落实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
预算制度是事业单位日常事务的货币表现,是单位财政支出 的主要凭证,无论是对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以及单位的自身发 展,都起到了现实性的重要作用。事业单位在现有的预算制度上 进行完善,不仅可以移动单位内控制度健康、规范以及标准的同 时,实现了企业的防控意识提升,对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有着较 为关键的现实意义。首先,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与有关活动预算 的联系进行整合,对事业单位的活动预算、资金把握到位,保障 单位的开支不可超出预算,强化单位预算意识,严格按照单位制 定的要求进行落实;其次,保障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部门预算 工作得到配合,明确化、明晰化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工作
责任,保障预算制度的严格化,提高人员的重视度。
(三) 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与监督工作存在直接性联系。由 于部分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缺乏完善性,导致在事业单位中,审计 工作与财务部门的联系性较高,这种现象不可避免对审计的准确 性、有效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于出现部分弄虚作假、虚假做 账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管理人员应在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基 础上,在现有的人员职务上进行重组、分离,以此实现职务分 离。通过职务分明的有效措施,很好地避免了人员职权交叉现 象,避免了财务工作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内部监督力度,提高 审计人员重视度,对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有着较为关键的促 进作用。管理人员应将审计部门作为单独机构,实现设计机构与 财务部门分离,确保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专业性以及严格性,通 过审查、监督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评估,依托评估机制 把握内部控制制度人员的情况,促使内部控制制度得到良好地
进行(。四) 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中提出了在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定期 对其进行分析、评估,结合有关活动的各项因素进行深度探析, 保持全面、客观的评价。如经济活动涉及因素有所改变,事业单 位需进行再次评估。因此,事业单位需在现有的风险评估体系上 进行完善,强化人员风险防控意识,提高人员风险防控能力,结 合风险评估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以及关键性问题的分析因素, 建立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严格规范控制活动,要求岗位职业、工 作范围明晰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授权审批流程,以此保 障活动的规范化、有效化以及严格化,严防腐败、贪污的出现, 合理减少内控中的风险。
四、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一) 提高人员内控意识
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是支撑整个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关键, 同时也是内控制度健康性、完善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重要因 素。鉴于此,应结合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薄弱情况,组织领
导阶层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强化事业管理人员控制意识,进而
在事业单位中将内控意识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实现了工作人员将 内控制度的指示精神铭记于心,提高人员的职业素养的同时,保 障了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完善性。领导阶层应对事业单位内部控 制保持高度认可、支持,构建良好工作氛围,发挥自身表率作
用,以此推进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全面化发展。
(二) 提高内部控制制度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在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政治修 养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会计学知识、技能。因此,作为事业 单位的内控人员,不仅要学习掌握有关方面的理论知识,更要掌 握良好的专业基础,在此基础上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 以及客观意识,进而将内控控制制度各项要求、审核标准化、规 范化。鉴于此,事业单位应针对内控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加强,只 有内控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才会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首先,强化人才选拔机制,在现有的人才选拔机制上进行完善与 创新,严格制定人才选拔机制,杜绝裙带关系;其次,内控制度 中,应结合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责任制工作,将内控制度完整合理 落到实处,将具体化责任切实落实在个人,以此保证内部控制制 度的有效性;最后,事业单位应开展有关培训机制,促使内控人 员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以及业务员工素养得到不断提升。事业单 位也可鼓励内控人员积极学习,通过现代化、信息化网络课程、 专刊咨询等方式提高自身内部控制工作能力。此外,在对待内控 人员考核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采取激励机制,强调奖惩机制, 以此强化、深化内控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意识,避免工作中出 现问题、错误。
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导致会 计信息质量出现问题的同时,对事业单位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鉴于此,事业单位应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给予足够的重视,通 过完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准确性 以及有效性起到保证。健全员工管理机制,改善传统单一的理 念,实现响应国家多项号召,进行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需管理 人员积极的配合,以此促进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盼盼 . 关于落实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J]. 财经界(学
术版), 2020 (05):26–27.
[2] 周舒 . 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J]. 大众投资指
南, 2020 (03):134+136.
[3] 樊宇玲 .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J]. 全国商情, 2016 (09):106– 107.
[4] 姜新红 .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J]. 中国乡镇企
业会计, 2016 (03):170– 171.
18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