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 10 月份阶段练习
高三地理
考生须知
1
2
3
.本卷共 9 页,包括 2 个大题,20 小题,满分为 100 分。练习时间 9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一部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15 道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
1
. 下图为大洋中两个岛屿。图中(
)
A. 两岛均位于西半球
B. 甲自转线速度大于乙
C. 两岛均位于大西洋
D. 甲岛日出东北时乙岛昼短夜长
雅万高铁(雅加达—万隆)是中国为东南亚建设的高铁项目,设计时速最高可达 350 千米。下图为雅
万高铁及所在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 图中(
)
A. 雅加达全年日出方向为东北
B. 万隆比雅加达昼夜长短变幅小
C. 该岛屿位于太平洋东部
. 雅万高铁(
D. 河流水量较丰富且流程较短
3
)
A. 全长大约 350 千米
B. 沿线地区日照时数 1 月较 7 月少
C. 全程落差超过 3000 米
D. 沿线地区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近年来,节能建筑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北京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 2020 年对该校教学楼进行研
究。下图中甲乙丙示意教学楼顶楼水平面、南墙、北墙单位面积接受太阳辐射量的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4
. 图中的甲、乙、丙依次代表(
)
A. 北墙、楼顶水平面、南墙
B. 楼顶水平面、北墙、南墙
C. 南墙、楼顶水平面、北墙
D. 楼顶水平面、南墙、北墙
5
. 乙各月太阳辐射量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5 月太阳辐射量多于 7 月,天气状况
B. 5 月太阳辐射量多于 7 月,太阳活动
C. 7 月太阳辐射量少于 8 月,太阳高度
D. 7 月太阳辐射量少于 8 月,白昼长短
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某日某半球的等昼长线示意图(单位:小时)。此刻,全球处于同一
天,甲、丙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乙、丁两地的纬度分别为 12°、7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此时北京时间为 8:00
B. 甲地位于丁地的西北方向
C. 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D. 该日乙、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为 45°
7
. 如果从乙地沿着最短距离飞往丁地,飞行方向是(
)
A. 先正南再转为正北
B. 先西北再转为西南
D. 先东南再转为东北
C. 先正北再转为正南
8
. 粮食安则天下安。中国粮食连年丰收,长期保持库存充足。粮食在含水量少和环境温度低的情况下,呼
吸强度微弱,害虫不易繁殖,对贮藏有利。下图示意我国建有粮库的四地位置,读图,图中粮库所在地
(
)
A. 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B. 夏季①地气温低于②地
C. ③地夏季易受焚风影响
D. ④地气候条件最适合建粮库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读图,完成下面小
题。
9
. 图中(
)
A. ②比①气温低
B. ④比①气压高
C. 海比陆的风力大
D. 海比陆气压垂直差异大
1
0. 图中(
)
A. 气流流向为:②→①→④→③→②
B. 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出现在夏季的夜晚
C. ③地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形成对流雨
D. 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
下图为某日海平面气压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诗词描述的时间与图示时间相符的是(
)
A.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B. 昼暑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C.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D.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1
2. 图中(
)
A. 甲地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B. 乙地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为西北风
C. 乙地此时出现极夜现象,适合观赏极光景观
D. 丙地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3. 2018 年 9 月 16 日 17:00 台风“山竹”在广东省登陆。下图为 16 日 8:00 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
帕)。读图,台风“山竹”(
1
)
A. 中心风力最大,破坏力最强
B. 使海南省需警惕发生地质灾害
C. 需用 GPS 卫星系统监测以准确预报
D. 易引发风暴潮,破坏沿海的基础设施
2
020 年“十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报道,选取代表性铁路线路,全景展示
“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4. 图示高铁(
)
A. 经过省级行政区最多的是①
B. 经过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是②
C. 沿途区域内人口数量少的是③
D. 连接省级行政中心最多的是④
1
5. 乘坐图①高铁从北京出发,沿途(
)
A. 横跨黄河上游、长江中游和珠江下游地区
B. 地势由第二阶梯过渡到第三阶梯
C. 典型植被从落叶阔叶林过渡到常绿阔叶林
D. 穿越阴山、秦岭和南岭山体隧道
第二部分
二、综合题(本部分共 5 道题,共 55 分)
1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时 41 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
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往太空。天问奔火,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一切顺
利的话,“天问一号”将在太空中飞行大约 7 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
火星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材料二:卫星发射窗口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影响。文昌
发射基地的发射窗口很窄。
材料三:我国四大航天基地示意图、海南岛地形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
(
(
(
1)据图说明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图中①地是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分析①地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
3)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的原因。
1
7.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于秋季学期天气晴好的某日到北京北部喇叭沟门地区进行地理研学。该地区森林
覆盖率为 57.2%。图 1 为北京地形图,图 2 为同学们利用手机软件查寻的喇叭沟门局部等高线图。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任务一绘制地形剖面图
(
1)某一时刻,两组同学分别到达 A 点标和 B 点标,判断当时同学们能否看到彼此所在的位置
_
_________,绘制地形剖面图____,说明判断理由____。
任务二探究气候差异
北京城区与喇叭沟门的气候信息如下表所示。
年均温
℃)
1 月均温
7 月均温
(
(℃)
(℃)
北京城
区
1
6
0~12
-5~-4
26~28
喇叭沟
门
~9
-12~-8
19~24
(
2)与北京城区相比,说出喇叭沟门的气温特征并解释原因。
任务三欣赏日落景观
同学们计划在考察当日下午登上喇叭沟门某地欣赏日落,通过提前上网查询得知该地日出时间为 6:
0
0,日落时间为 18:26。
3)简述之后一个月内该地太阳周日视运动特点的变化。
(
1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住韶关(24°48′N,114°E)的小李冬至日这天跟家长一起前往某低碳环保小区看房。冬至日这天小
李的手机显示韶关的日出时间是 7:06,而此时乌鲁木齐还是夜深人静。下图为我国韶关附近区域 1 月和
7
月等温线分布图。
(
(
1)推测甲处的地形部位,并简述理由。
2)在下图中绘制韶关当日的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并标出正午太阳高度数值和日出、日落时间。
(
3)从天文角度,分析冬至日韶关日出时,乌鲁木齐还是夜深人静现象的原因。
下图为他们所去低碳环保小区两种主要户型图。
(
4)从自然地理角度考虑,请你在两款户型中为小李家推荐一款并说明理由。
1
9. 读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
(
1)说出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气压的变化及 C 点风向的变化。
2)说出城市 A 经历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城市 A 的天气现象。
3)说出 9 月 10 日 6 时城市 B 附近的气压数值范围及控制该市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
2
0.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下图中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
1)比较上海、哈尔滨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试分析其原因。
(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 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2
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 10 月份阶段练习
高三地理
考生须知
1
2
3
.本卷共 9 页,包括 2 个大题,20 小题,满分为 100 分。练习时间 9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一部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15 道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
1
. 下图为大洋中两个岛屿。图中(
)
A. 两岛均位于西半球
B. 甲自转线速度大于乙
C. 两岛均位于大西洋
D. 甲岛日出东北时乙岛昼短夜长
【
【
【
答案】D
解析】
详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和 160°E组成的经线圈,由此可知,甲岛位于东半球,乙岛位于
西半球;A错误;由图可知,甲岛是北海道岛,乙岛是新西兰北岛,两岛均位于太平洋,C错误;地球自
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乙岛比甲岛纬度低,线速度大,B错误;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甲
岛日出东北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乙岛昼短夜长,D正确。故选 D。
雅万高铁(雅加达—万隆)是中国为东南亚建设的高铁项目,设计时速最高可达 350 千米。下图为雅
万高铁及所在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 图中(
)
A. 雅加达全年日出方向为东北
B. 万隆比雅加达昼夜长短变幅小
C. 该岛屿位于太平洋东部
D. 河流水量较丰富且流程较短
3
. 雅万高铁(
)
A. 全长大约 350 千米
B. 沿线地区日照时数 1 月较 7 月少
C. 全程落差超过 3000 米
D. 沿线地区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
【
【
答案】2. D
解析】
3. B
2 题详解】
由图中纬度信息可知,雅加达位于 6°S 附近,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其日出方向为东南,A 错误; 万隆
比雅加达的纬度较高,所以万隆的昼夜长短变幅较大,B 错误。 该岛屿是爪哇岛,位于太平洋西部,C 错
误。 由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该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河流水量较丰富;地形以山地丘
陵为主,河流流程较短且流速快,D 正确。故选 D。
【
3 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在经线上每纬度差 1°,距离是 110 千米。读图可知,雅万高铁南北跨度超过 1° ,但小
于 2° ,所以雅万高铁长度大于 110 千米,小于 220 千米,A 错误;沿线地区位于赤道以南,1 月份赤道低
气压带南移,1 月份降水较 7 月多,日照时数较 7 月少,B 正确;由图可知,雅万高铁经过地区地势较为
平坦,全程落差不超过 3000 米,C 错误; 该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沿线地区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D
错误。故选 B。
【
点睛】爪哇岛的自然环境特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水量
较丰富,河流流程较短且流速快;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
近年来,节能建筑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北京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 2020 年对该校教学楼进行研
究。下图中甲乙丙示意教学楼顶楼水平面、南墙、北墙单位面积接受太阳辐射量的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4
. 图中的甲、乙、丙依次代表(
)
A. 北墙、楼顶水平面、南墙
B. 楼顶水平面、北墙、南墙
C. 南墙、楼顶水平面、北墙
D. 楼顶水平面、南墙、北墙
5
. 乙各月太阳辐射量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5 月太阳辐射量多于 7 月,天气状况
B. 5 月太阳辐射量多于 7 月,太阳活动
C. 7 月太阳辐射量少于 8 月,太阳高度
D. 7 月太阳辐射量少于 8 月,白昼长短
【
【
【
答案】4. C
解析】
5. A
4 题详解】
我国位于北半球,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楼顶水平面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量大,而南墙与楼顶垂直,
所以夏季照射在南墙的太阳光线与南墙的夹角小,获得太阳辐射较小,而北墙位于背阴面,全年获得太阳
辐射量最小,所以甲为南墙,乙为楼顶,丙为北墙,C正确,ABD错误。故选 C。
【
5 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 5月份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量大于 7月,两个月份正午太阳高度相差不大,但是 7月份
为北京的雨季,降水量大,阴天多,所以获得太阳辐射量小,A正确,同一地点,纬度位置相同,B错
误;7月份太阳高度大于 8月,而太阳辐射小,主要是由于受天气影响所致,C错误,7月份白昼长于 8月
份,D错误。故选 A。
【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
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
一。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
区。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
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
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
量。
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某日某半球的等昼长线示意图(单位:小时)。此刻,全球处于同一
天,甲、丙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乙、丁两地的纬度分别为 12°、7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此时北京时间为 8:00
B. 甲地位于丁地的西北方向
D. 该日乙、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为 45°
. 如果从乙地沿着最短距离飞往丁地,飞行方向是( )
C. 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7
A. 先正南再转为正北
B. 先西北再转为西南
C. 先正北再转为正南
D. 先东南再转为东北
【
【
【
答案】6. D
解析】
7. A
6 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处于同一天,可以推测此时零时经线和 180°重合,即 180°经线对应时
间为 0:00 整。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根据时间计算公式“东加西减”可计算 120°E 和 180°之间时差为东
十二减东八等于 4h,因此北京时间为 24:00-4h=20:00,A 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甲、丙所在经线为东
西半球分界线,可以推测甲丙所在经线为 20°W,丁地位于 180°,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自西向东,为南
极点俯视图,因此甲地位于丁地的东北方向,B 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丁地(71°S)昼长 24 小时,且
丁地以南昼长不足 24 小时,说明丁地处于正好发生极昼的纬线,推测该日太阳直射 19°S(太阳直射的纬
线与正好发生极昼的纬线互余),C 错误;由材料可知乙地为 12°S,丁地为 71°S,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公式 90°减两地纬度差可计算,该日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可能为 83°,丁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38°,因此该日
乙、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可能为 45°,D 正确,故选 D。
【
7 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丁位于经线圈,经线圈是大圆,沿经线圈的劣弧走就是最短距离,如果从乙地沿着最短距
离飞往丁地,飞行方向是先正南,过了南极点再转为正北,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
点睛】西经 20°、东经 160°(20°W,160°E)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 20°以东,东经 160°以西之间
为东半球。东经 160°以东,西经 20°以西之间为西半球。如北京经纬度为:东经 116°,北纬 40°。东经
1
8
16°属于西经 20°以东,东经 160°以西之间,为东半球。
. 粮食安则天下安。中国粮食连年丰收,长期保持库存充足。粮食在含水量少和环境温度低的情况下,呼
吸强度微弱,害虫不易繁殖,对贮藏有利。下图示意我国建有粮库的四地位置,读图,图中粮库所在地
(
)
A. 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B. 夏季①地气温低于②地
C. ③地夏季易受焚风影响
D. ④地气候条件最适合建粮库
【
【
【
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地在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②在黄土高原,②海拔比①高,夏季气温
地低于①地,AB错误;③位于我国季风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③在秦岭以北,东南季风越过山脉
后,不断下沉升温,形成焚风,C正确;根据材料“粮食在含水量少和环境温度低的情况下,呼吸强度微
弱,害虫不易繁殖,对贮藏有利”,④在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温度高,害虫容易繁殖,不利于建粮库,D错误。故选 C。
【
点睛】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气温日较差、气象灾害等)地
形、土壤、水源。社会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法规、劳动力、科技、资金、历史文化、政治政策。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读图,完成下面小
题。
9
. 图中(
)
A. ②比①气温低
B. ④比①气压高
C. 海比陆的风力大
D. 海比陆气压垂直差异大
1
0. 图中(
)
A. 气流流向为:②→①→④→③→②
B. 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出现在夏季的夜晚
C ③地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形成对流雨
D. 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
【
【
【
②
答案】9. B
10. B
解析】
9 题详解】
海拔低于①,气温高,A 错;①位于同一等压面以上,④位于同一等压面以下,可知④地气压高于①
地,B 正确;水平方向海洋气压差异小于陆地,海比陆的风力小,C 错误;海洋垂直方向等压面更稀疏,
海比陆气压垂直差异小,D 错误,故选 B。
【
10 题详解】
图中③气压高于②,④气压高于①,气流流向为④→③→②→①,A 错误;夏季的夜晚陆地温度低,
海洋温度高,等压面分布状况可以出现在夏季的夜晚,B 正确;从上述分析可知,近地面③地气压高于②
地,因此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③地受来自陆地气流影响,C 错误;图中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是海
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南亚季风的成因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D 错误,故选 B。
【
点睛】气压与气温、海拔的关系:(1)一般来说:同一地区,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即高度越高,
气压越低。(2)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与气温呈负相关;同一水平面上,相对较热的地方是低压,相对较冷
的地方是高压。也有例外的,比如副极地地区因为冷暖气流相遇,气流抬升,反而形成低压,而副高所在
地区由于高空气压堆积,导致气流下沉,反而在热的地方形成了高压,这都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下图为某日海平面气压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诗词描述的时间与图示时间相符的是(
)
A.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B. 昼暑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C.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D.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1
2. 图中(
)
A. 甲地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B. 乙地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为西北风
C. 乙地此时出现极夜现象,适合观赏极光景观
D. 丙地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
【
【
“
答案】11. B
解析】
12. A
11 题详解】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描述北半球春分;“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描述北半球夏至;“燕将明
日去,秋向此时分”描述北半球秋分;“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描述的是北半球的冬至。读图可知,
该半球为北半球,此时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中心纬度较高,位于 30°N 以北,因此可以判断最接近夏至
日。故选 B。
【
12 题详解】
甲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A 正确;乙地受地转偏向力的影
响,极地东风风向为东北风,B错误;北半球,海洋上出现高压,为北半球的夏季,北极圈内部分(或全
部)地区出现极昼,没有极光,C错误;丙地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气候
特征不如亚洲东部典型,D错误,故选 A。
【
点睛】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是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在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
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水温相比陆地低从而形成高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势力。冬季地中海的水
温又相对较高,形成低压,吸引西风,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
1
3. 2018 年 9 月 16 日 17:00 台风“山竹”在广东省登陆。下图为 16 日 8:00 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
帕)。读图,台风“山竹”(
)
A. 中心风力最大,破坏力最强
B. 使海南省需警惕发生地质灾害
C. 需用 GPS 卫星系统监测以准确预报
D. 易引发风暴潮,破坏沿海的基础设施
【
【
【
答案】D
解析】
详解】台风“山竹”中心附近风力最大,中心处风力小,A 错误。台风对海南的影响较小,地质灾害发
生的机率小,B 错。需用 RS 卫星系统监测以准确预报,C 错误。台风风力强劲,易引发风暴潮,破坏沿
海基础设施,D 正确。故选 D。
2
020 年“十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报道,选取代表性铁路线路,全景展示
“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4. 图示高铁(
)
A. 经过省级行政区最多的是①
B. 经过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是②
C. 沿途区域内人口数量少的是③
D. 连接省级行政中心最多的是④
1
5. 乘坐图①高铁从北京出发,沿途(
)
A. 横跨黄河上游、长江中游和珠江下游地区
B. 地势由第二阶梯过渡到第三阶梯
C. 典型植被从落叶阔叶林过渡到常绿阔叶林
D. 穿越阴山、秦岭和南岭山体隧道
【
答案】14. A
15. C
【
【
解析】
14 题详解】
①是京广高铁,沿线经过的地区人口稠密,经过省级行政区最多,A 正确;连接省级行政中心最少的是④
成昆线,D 错误;经过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成昆高铁④,同时沿途区域内人口数量最少,
BC 错误,故选 A。
【
15 题详解】
乘坐高铁①从北京出发,沿途可看到典型植被从落叶阔叶林过渡到常绿阔叶林,C 正确;横跨黄河下游、
长江中游和珠江下游地区,A 错误;地势位于第三阶梯,B 错误;没有穿越阴山、秦岭山体隧道。D 错
误;故选 C。
【
点睛】京广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铁网纵向主通道之一,线路全长 2298 公里,纵贯北京、河北、河南、湖
北、湖南、广东 6 省市,连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域、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
干线地位十分重要。
第二部分
二、综合题(本部分共 5 道题,共 55 分)
1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时 41 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
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往太空。天问奔火,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一切顺
利的话,“天问一号”将在太空中飞行大约 7 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
火星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材料二:卫星发射窗口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影响。文昌
发射基地的发射窗口很窄。
材料三:我国四大航天基地示意图、海南岛地形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
(
(
(
【
1)据图说明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图中①地是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分析①地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
3)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的原因。
答案】(1)分布特点: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原因:南部比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获得的太
阳辐射多;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西南部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数长,
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中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日照时数短。
(
2)从纬度看,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可增加有效荷载;从交通条件看,濒临南海,有利于运输大型设
备;从安全性看,火箭残骸落入大海,造成危害的概率低。 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3)多雷电,强降雨天气;沿海,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较低;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夏季风影响时间
长,雨季长;容易受台风等灾害影响。
(
【
【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工业区位、气候特
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
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 1 详解】
由图可知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是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分析其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和天气两方
面分析,海南岛南部比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故南部的太阳辐射量高;由图可知,海南岛中部是
山地,沿海地区多平原,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南部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
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中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日照时间短,年太
阳总辐射量低。
【
小问 2 详解】
地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主要从初速度、海运、安全性等方面分析。该地位于 20°N 以南,纬度
①
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或者增加火箭的有效载荷;航天发射有些设备体积大、重
量重,临海有利于这些大宗物资采取海运运输至该地;三面环海,人烟稀少,火箭残骸不容易对居民造成
威胁,安全性强。
【
小问 3 详解】
由材料可知卫星发射窗口的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的影响。海南文昌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量
大,靠近海洋水汽较多,多强对流天气以及云雾较多,降低了能见度,不利于火箭及卫星的观测;文昌为
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雨季长,夏秋季节易受台风灾害的影响,都会影响卫星的发射。
1
7.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于秋季学期天气晴好的某日到北京北部喇叭沟门地区进行地理研学。该地区森林
覆盖率为 57.2%。图 1 为北京地形图,图 2 为同学们利用手机软件查寻的喇叭沟门局部等高线图。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任务一绘制地形剖面图
(
1)某一时刻,两组同学分别到达 A 点标和 B 点标,判断当时同学们能否看到彼此所在的位置
_
_________,绘制地形剖面图____,说明判断理由____。
任务二探究气候差异
北京城区与喇叭沟门的气候信息如下表所示。
年均温
℃)
1 月均温
7 月均温
(
(℃)
(℃)
北京城
区
1
6
0~12
-5~-4
26~28
喇叭沟
门
~9
-12~-8
19~24
(
2)与北京城区相比,说出喇叭沟门的气温特征并解释原因。
任务三欣赏日落景观
同学们计划在考察当日下午登上喇叭沟门某地欣赏日落,通过提前上网查询得知该地日出时间为 6:
0
0,日落时间为 18:26。
(
3)简述之后一个月内该地太阳周日视运动特点的变化。
【
答案】(1)
①. 不能
②.
③. AB 点
标之间有山脊,遮挡了视线。
2)喇叭沟门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年均温较低。喇叭沟门地处北京北部,海拔较高,森林覆盖率高,
夏季凉爽;南北走向的汤河河谷是冬季风南下的通道,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寒冷。
3)9 月初至秋分日前: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秋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秋分日后:日出东南,日
落西南。
(
(
【
【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京喇叭沟门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了 3 个小题,涉及到通视问题、气温特征及成
因、太阳周日视运动的状况等知识,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 1 详解】
不能看到彼此所在的位置。理由:AB 点标之间有一个小山脊,遮挡了视线。绘图方法:读出 AB 连线与
【
等高线之间的交点的水平距离和海拔,在图上确定水平距离和高度的比例尺,画出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纵坐标表示海拔高度,把各点标在图中相应位置,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
小问 2 详解】
读表格数据可知,与北京城区相比,喇叭沟门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年均温较低。形成原因:喇叭沟门地
处北京北部,纬度较北京高,海拔也在 1000 米以上,地势较高,森林覆盖率为 57.2%,森林覆盖率高,因
此夏季凉爽;南北走向的汤河河谷是冬季风南下的通道,受冬季风影响大,加之靠近冬季风源地,故冬季
更加寒冷。
【
小问 3 详解】
当日日出时间为 6:00,日落时间为 18:26,昼长为 12 时 26 分,故白昼稍长于夜晚;又因材料显示为秋
季学期某日,故推测地理学习小组本次研学的时间为 9 月初。之后一个月该地太阳周日视运动特点的状
况:9 月初至秋分日前: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
落正西;秋分日后: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1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住韶关(24°48′N,114°E)的小李冬至日这天跟家长一起前往某低碳环保小区看房。冬至日这天小
李的手机显示韶关的日出时间是 7:06,而此时乌鲁木齐还是夜深人静。下图为我国韶关附近区域 1 月和
7
月等温线分布图。
(
(
1)推测甲处的地形部位,并简述理由。
2)在下图中绘制韶关当日的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并标出正午太阳高度数值和日出、日落时间。
(
3)从天文角度,分析冬至日韶关日出时,乌鲁木齐还是夜深人静现象的原因。
下图为他们所去低碳环保小区两种主要户型图。
(
【
4)从自然地理角度考虑,请你在两款户型中为小李家推荐一款并说明理由。
答案】(1)山地(山脊)。位于河流的分水岭;7 月份气温比周围地区低。
(
2)
(3)乌鲁木齐比韶关纬度高,此时为冬季,黑夜时间更
长;乌鲁木齐位于韶关的西面,日出时间更晚。
(4)推荐户型:A;理由:韶关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大,户型 A 三室朝南,且有两个卧室朝南,采光好,
室内受光面积大,冬季室内相对温暖。而户型 B 只有一个卧室朝南,有两个卧室朝北,冬季采光差,室内
气温较低;户型 B 北部面积大于南部,冬季时受西北季风影响更大,室内气温相对更低。
【
【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部分区域 1 月和 7 月等温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水系形状与地形的关
系、正午太阳高度和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意义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
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
小问 1 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由水系的分布可知,甲位于河流水系的分水岭;由 7 月等温线的分布可知,甲地 7 月
份的气温比周围低,我国东部地区 7 月份气温普遍高温,影响气温的重要因素主要有地形等因素,甲地为
低温中心,故综合判断可知,甲地的地形应为山地(山脊)。
【
小问 2 详解】
由韶关的纬度(24°48′N)可计算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90°-(23°26′+24°48′)=41°46′;由韶关的经度(114°E)可
计算出当地正午的北京时间为 12:24;再由日出的北京时间 7:06 可计算得出日落的北京时间为
1
2:24+(12:24-7:06)=17:42;日出日落时刻的太阳高度都为 0°。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三个时刻的点连接起来即
可得出图形如下:
【
小问 3 详解】
乌鲁木齐纬度比韶关高,冬季白昼时间比韶关短,日出时间晚;乌鲁木齐的经度约为 90°E,位于韶关以西
约 24 个经度,地方时晚故日出时间晚,两方面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冬至日韶关日出时,乌鲁木齐还是夜深
人静。
【
小问 4 详解】
韶关气候中对住宅影响更大的是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气温较低,所以需要朝南面积尽可能的大,朝南有利
于采光,室内热量也更为充足,户型 A 三室朝南,且有两个卧室处在南方,朝南面积远大于户型 B,所以
冬季时房间内更温暖。另外户型 B 北部面积大于南部,且两个卧室、阳台位置处在北方,对生活造成不
便,冬季时受西北季风影响更大,室内气温相对更低。
1
9. 读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1)说出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气压的变化及 C点风向的变化。
2)说出城市 A经历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城市 A的天气现象。
3)说出 9月 10日 6时城市 B附近的气压数值范围及控制该市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
答案】(1)低气压向东移动,低气压中心增强(或中心气压值降低) 风向由东北风转向西北风
2)名称:冷锋。现象:风力增大,云量增加,出现降雨
3)范围:1012—1020百帕之间。特征:水平方向,逆时针方向辐散(或由中心向四周逆时针方向流
动);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
【
解析】
详解】(1)图中有锋面,锋面所在气压系统为低压系统,9 月 9 日时,该气压系统位于 110°E 的西部,中
心值为 996。9 月 10 日,位于 110°E 以东,说明该气压中心向东移动了。该气压中心值为 980,数值减小,
说明低气压中心增强。C 点的风向首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向左偏 30°到 45°即可,即风向由东北风转
向西北风。
(
(
2)由图中锋面符号可以判定,为冷锋。所以冷锋过境时,风力增大,云量增加,出现降雨。
3)B 处为高压系统,由前面低气压系统气压值计算可以得出每两根等压线之间的差值为 8,所以 B 处气
压值大于 1012,小于 1012+8=1020,即 1012—1020 之间。南半球高压系统水平上气流为逆时针方向辐散
运动,垂直方向上为下沉运动。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2
0.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下图中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
(
【
1)比较上海、哈尔滨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