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力勘测设计成品校审制度 DLGJ159.7-2001
2001 年 北京
电力勘测设计成品校审制度 DLGJ159.7-2001
主编单位: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国电力设计规划协会
施行日期: 2001 年 9 月 1 日
2001 北京
目 次
前 言 ( 264)
1 范围 ( 265)
2 总则 ( 265)
3 成品校审程序 ( 265)
4 各级岗位主要校审内容 ( 267)
5 成品分级 ( 269)
6 各级校审签署范围 ( 269)
附录 A 图纸分级清单 ( 273)
附录 B 计算书分级清单 ( 291)
前 言
根据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规计( 1998) 23 号文《关于下达 1998 年度电力勘测 设计科研标准化、 信息计划项目的通知》, 东北电力设计院对《电力勘测设计成品校 审制度( 1993 年版)进行了修订。 1998 年 9 月完成了修订的编制大纲, 2000 年 9 月完成送审稿。 2000 年 10 月,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审查了送审稿。根据审查纪 要编制本《电力勘测设计成品校审制度》 (报批搞) (以下简称本制度) 。
本制度与 1993 年版相比主要作如下修改:
1 为简化电力勘测设计成品校审程序, 强化各级校审人员的质量职责, 在本制 度中将 1993 年版的七级校审程序改为四级校审程序但不得少于三级。
2 在本制度中,对计算机绘图、竣工图的校审,注册建筑师、结构师、造价师 的签署作了补充规定。
3 由于改为四级校审程序,在表 4.1 “图纸校审表”、表 4.2 “计算书校审表” 及表 4.3 “说明书校审表”中,校审者由不同级别的人员改为校核人、审核人、批 准人,并按表 6.0.2 “电力勘测设计成品审签范围”的要求,在相应栏内签署。
表 4.1 中的“主要校审内容”亦作了适当的调整、合并,由 11 项改为 9 项。
由于规定了主任工程师签署一级计算书(见表 6.0.2 ),故在表 4.2 中取消了主 任工程师对重要计算项目抽查的规定。
4 在表 6.0.2 “电力勘测设计成品审签范围”中,对不同级别的人员,规定了 对不同等级的勘测设计成品的自校,校核、审核和批准的签署范围。
例如 “初步设计说明书总的部分” 由总工程师批准, 院长不抽查; “概算总的部 分”“校核”栏由科长或主任工程师两者之一签署; “设备及主要材料清册”的“批 准”栏的签署总工程师改为设计总工程师。
施工图设计的一级图纸,科(组)长不在“校核”栏签署,主任工程师和设计 总工程师在“审核”栏签署。二级图纸的“审核”栏由科(组)长及主任工程师均 须签署, 除施工图级图纸外, 不同设计阶段其图纸的 “校核”栏由校核人或主设 (专 业负责)人的两者之一签署。
本制度为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的推荐性技术管理标准,各电力设计院可按照本制 度的基本原则,结合各自的管理模式制定本院的电力勘测设计成品校审制度。
执行本制度时,应按《电力勘测成品质量评定办法》及《电力设计成品质量评 定办法评定勘测设计成品的质量。
本制度颁发实施后原《电力勘测设计成品校审制度》 ( 1993 年版)即行废止。
本制度由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
本制度的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本制度起草人:李 萍 金克明
1 范 围
本制度规定了电力勘测设计全过程的各项成品的校审程序及校审内容,适用于 单机容量 50MW~600MW 机组火力发电厂工程(简称“发电工程” ), 200kV~500kV 电 压等级的送电线路工程(简称“送电工程” )和变电所工程(简称“变电工程” ),以 及调变通信的新建扩(改)建工程。其他容量机组的发电工程及其他电压等级的送 电、变电工程可参照使用。
2 总 则
2. 0. 1 为了提高电力勘测设计质量,应认真进行电力勘测设计成品校审工作。
2. 0. 2 勘测设计成品校审范围
1 电力勘测设计全过程的各项成品: 前期工程设计文件 (系统规划、 系统设计、
发电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及发、送、变电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送、变电和 调度通信工程的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文件。
2 标准典型、通用、定型参考)设计成品、科研报告、环评报告等。
3 套用图纸。各级校审人员对套用图纸的校审, 应特别注意套用条件相同与否。
2. 0. 3 计算机软件程序, 须经技术鉴定方能使用。 当使用与移植其他单位程序时, 应考核或验证后,慎重采用计算机 CAD 绘图的校审程序、内容和签署范围按《电力 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成品校审及归档管理规定( DLGJ132- 1987 )执行。
2. 0. 4 压力容器成品的校审与签署,由取得设计、校核、审核资格的专门人员进 行。
2. 0. 5 注册建筑师、结构师、造价师按有关规定要求对勘测设计成品进行校审和 签署。
2. 0. 6 竣工图的校审按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电建( 1996) 666 号文《火力发电厂 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执行。
3 成品校审程序
3. 0. 1 设计成品由设计人自校修改后,应经有关人的校审和批准人签署后,方可 出院。核审程序见设计成品校审程序框图 3.0.1。
3. 0. 2 勘测成品由勘测人自校修改后,应经有关人的校审和批准人签署后,方可 出院。核审程序见勘测成品校审程序框图 3.0.2。
3. 0. 3 各级校审人,应将意见填入勘测、设计成品校审单中(校审意见《电力勘
测成品质量评定办法》和《电力设计成品质量评定办法》的附录) 。当发生意见分歧 时,专业内部问题,由该专业领导逐级处理;专业间的问题,由设计总工程师协调 处理,必要时由总工程师裁定。
图 3.0.1 设计成品校审程序
注:
1 设计人自校修改后,连同计算书、原始资料等送校核人。
2 校核人将校核意见填入校审单,退设计人一次修改。
3 设计人一次修改后,送校核人核对修改情况。
4 校核人签署后送审核人。
5 审核人将校审意见退设计人,二次修改。
6 设计人二次修改后,送审核人核对修改情况。
7 审核人评定质量等级并签署后送批准人校审。
8 批准人将校审意见填入校审单退审核人组织修改后,批准人评定质量等级并签 署。
图 3.0.2 勘测成品校审程序
注:
1 勘测人自校修改后,连同计算书,原始资料等送校核人。
2 校核人将校核意见填入校审单,退勘测人一次修改。
3 勘测人一次修改后,送校核人核对修改情况。
4 校核人签署后送审核人。
5 审核人将校审意见退勘测人,二次修改。
6 勘测人二次修改后,送审核人核对修改情况。
7 审核人评定质量等级并签署后送批准人校审。
8 批准人将校审意见填入校审单退审核人组织修改后,批准人评审质量等级并签
署。
4 各级岗位主要校审内容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4. 1 图纸校审
图纸校审见表 4.1 的内容按各自职责有所侧重。
4.1 图纸校审表
主 要 校 审 内 容
设计内容明确,依据落实,符合同家法令、法规和有关规 范、规程及合同规定的要求。
远近结合,规划合理,本期工程建设规模和建没标准恰当, 遵守安全、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原则。
系统合理,自动化水平适度,设备选择落实,调度灵活, 安全可靠。积极慎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系统、新设 备、新材料,未通过技术鉴定者不准使用。
布置紧凑合理,整体协凋,符合工艺流程和生产运行需要。 便于施工和安装,运行维护方便,满足检修起吊要求。
生产和生活场所安排适度,有必要的交通运输通道,适当 的设备检修场地。检修设备、仪表适度。
设计界限明确,符合专业间配合资料要求,内容深度满足 要求,无错、漏、碰、缺,综合质量好。
满足环境评价、防火、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等规定要求。
技术先进,经济指标合理,工程造价控制严格。
图面正确,符合制图标准,数据完整,清晰美观。
校核人
√
√
√
√
√
√
√
√
√
审核人
√
√
√
√
√
√
批准人
√
√
√
√
√
4. 2 计算书校审
序 号
1
2
3
4
5
6
序 号
1
2
3
4
5
6
7
计算书校审见表 4.2 的内容按各自岗位职责进行。
表 4.2 计算书校审表
主 要 校 审 内 容
符合有关规范、规程、规定。
原始资料和数据 (含电算原始数据 )正确可靠。
计算项目齐全完整。
计算公式正确,电算程序需经鉴定。
运算准确,并判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计算书齐备清晰。
4. 3 说明书校审
说明书校审见表 4. 3 的内容按各自职责有所侧重。
表 4. 3 说明书校审表
主 要 校 审 内 容
设计依据落实,设计原则明确。
方案论证内容详实,论据有力,论述清楚,结论明确。
情况介绍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叙述简练。
存在问题交代清楚,不遗漏,提出解决问题措施。
编排组织有条理,内容完整。
说明书内容、数据等与图纸、计算书相符。
文字通顺,用词确切,标点符号及单位使用正确,字迹 清晰。
5 成品分级
5. 1 图纸分级
校核人
√
√
√
√
√
√
校核人
√
√
√
√
√
√
√
审核人
√
√
√
√
√
√
审核人
√
√
√
√
√
√
√
批准人
√
√
√
√
√
批准人
√
√
√
5. 1. 1 一级图应按下列原则确定:前期工程及初步设计的全部成品,施工图设计 的综合性工程总图、各专业主体系统图和布置图、重要标准设计总图等。
5. 1. 2 二级图应按下列原则确定:专业系统图及布置总图,新技术和标准设计的 主要图纸等。
5. 1. 3 三级图应按下列原则确定:专业辅助或次要系统图及布置图,主要的组装 图等。
5. 1. 4 四级图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辅助设备、 附属机械安装图及设备次要组装图、 端子排图等。
5. 1. 5 五级图应按下列原则确定:零件、一般构件、元件等。
5. 1. 6 压力容器图纸分级应按下列原则确定:压力容器总图和筒体图为“审核” 级;压力容器零件图为“校核”级。
图纸分级见附录 A。
5. 2 计算书分级
5. 2. 1 一级计算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确定主要设计原则和方案,主要系统和设 备选择、重要建(构)筑物结构,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
5. 2. 2 二级计算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确定工程辅助系统、分部系统的出力和设 备选择,以及部件、构件的计算。
5. 2. 3 三级计算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零件、次要构件的计算,以及不属于前两 级计算书的。
5. 2. 4 标准设计、采用的新技术等、工程条件复杂的。送电线路途经重冰区或地 质构造复杂等计算,等级和相应提高一个级别。
5. 2. 5 压力容器计算书均为“审核”级。 计算书分级见附录 B。
5. 3 说明书分级
5. 3. 1 一级说明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前期工作报告、初步设计说明书总的部分 及专业部分,以及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5. 3. 2 二级说明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施工图设计专业部分说明书和其他的一般 性说明书。
5. 3. 3 压力容器使用说明书为“校核”级。
6 各级校审签署范围
6. 0. 1 勘测设计成品一般经勘测设计人自校、校核人、审核人及批准人四级校审 签署,但不得少于三级。
6. 0. 2 按勘测设计成品级别,规定各级岗位人员的校审职责。各级岗位人员的校 审职责,按下列原则划分:
1 系统规划、 系统设计、 初步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及环境影响 评价报告书,应由院长批准;
2 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总的部分, 以及一级图, 应由总工程师批 准;
3 二级图纸由设计总工程师批准,一级计算书由主任工程师批准;
4 三级、四级、五级图纸和二级、三级计算书,由科(组)长批准。主任工程 师认为有必要时,可抽查一级图纸,但不签署。
电力勘测设计成品审签范围见表 6.0.2;
6. 0. 3 校核人对勘测设计成品负全面校核的责任。勘测设计人编制的设计成品, 一般由主设人(专业负责人)负责全面校核。必要时,也可由科(组)长指定具有 一定技术经验者担任。
6. 0. 4 竣工图由设计人(修改人) 。核核人签署、综合性的图纸可由设计总工程 师批准。
6. 0. 5 压力容器成品的校审与签署见表 6.0.5。
表 6.0.5 压力容器成品审签范围
压 力 容 器
零件图及使用说明
√
√
总图及筒体图
√
√
√
计 算 书
√
√
√
核 核 计
审 校 设
签署级别
成品名称
成 品 名 称
院 总
长 工
设 备 规 范 书
表 6.0.2 各岗位审签勘测设计成品范围
审
签
责
任
签署人
项目经理 (设总)
主 任 工
室主任或专工
主设 (专业负责) 人
校 核 人
(勘测)设计人
初步可
行性研
究报告
说 图
明
书 纸
○
△ ○
√ △
√ △
*
√
*
可行性
研究报
告
说
明
书
○
△
√
√
*
图
纸
○
△
△
√
*
勘测
报告
报
告
书
○
△
△
√
*
图
纸
○
△
△
√
*
初 步 设 计
环 保 评 价 报 告 书
说明书
总 专 的 业 部 部 分 分
概 总 的 部 分
图 纸
算 专 业 部 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
备
及
主
要
材
料
清
册
○
△
√
*
○
√
*
说明书
○
*
总 的 部 分
专 业 部 分 说 明
○
△
√
*
施
一
级 图 纸
○
△
△
√
√
*
审签符号说明: ○
△ √
*
表示批准签署
表示审核签署
表示校核签署
表示编制与自校
注: 1、变电所工程选所报告按可行性研究规定
2 、设备规范书含技术条件书等。
3 、标准化设计二级及以下级别图,按表中
4、压力容器图纸及计算书审签,由取得资格专门人员
附录 A
图 纸 分 级 清 单
A. 1 测量专业
A. 1. 1 一级:
1 工程测量报告
2 控制网布置及图幅分幅图
3 送电线路方案图(大线路)
4 微波通信站站址及路由图
5 特殊测量(变形观测等)各种图及成果
6 厂址地形图
A. 1. 2 二级:
1 灰管(铁路、公路、索道)带态地形图
2 厂区地下管线图及成果图
3 水下地形图(沿河长度 200 米以下为三级图)
4 灰场地形图
5 坝体地形图(低坝为三级图)
6 坝址平、剖面图(低坝为三级图)
7 变电所进出线图
8 送电线路平、剖面图
9 大跨越塔位地形图
10 特殊交叉跨越平、剖面图
11 控制点成果图表
12 弧垂观测成果图表
13 各种管线方案地形图
A. 1. 3 三级:
1 灰管(铁路、公路、索道)地形剖面图
2 河床剖面图
3 洞室剖面图
4 建(构)筑物图表
5 洪痕平面位置图表
6 水文高程系统引测、校测图表
7 瞬时水面线图表
A. 1. 4 四级:
1 河床纵横比降大剖面图表
2 简易小汇水面积图
3 流域长度坡度图表
4 流域出口大剖面图
5 塔基剖面图
6 固定桩位置图
7 水准点位置图
8 钻孔、探坑、地质点、探槽图表
9 其他一般地形图或剖面图
A. 2 岩土工程专业
A. 2. 1 一级:
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A. 2. 2 二级:
l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 综合工程地质图
3 工程地质分区图
4 地貌图
5 基岩顶面等高线图
6 XX 高程岩性切面图或立体投影图
7 工程地质剖面图
8 大型原体试验方案及试验点布置图
9 岩土工程整治方案
A. 2. 3 三级:
1 综合地层柱状图
2 原位测试成果图表(如:平板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
十字板剪切试验、旁压试验、现场剪切试验、波速测试等)
3 原体试验成果图表(如:桩基试验、复合地基试验等)
4 土工试验成果图表
5 抽水试验、注水试验成果图表
6 水分析成果表
7 物探成果图表
A. 2. 4 四级: l 柱状图
2 坑、井、槽展示图
3 土工试验原始曲线
A. 3 水文地质专业
A. 3. 1 一级:
1 供水水文地质勘测报告
A. 3. 2 二级:
1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 综合水文地质图
3 地貌图
4 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5 抽水试验综合图表
6 压水试验及注水试验成果图表
A. 3. 3 二级:
1 含水层等厚线图
2 承压含水层顶板等高线图
3 地下水水化学图
4 基岩顶面等高线图
5 水文地质剖面图
6 综合地质柱状图
A. 4 工程水文气象专业
A. 4. 1 一级:
1 水文气象报告
A. 4. 2 二级:
1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
2 水位相关曲线图
3 流量相关曲线图
4 水面纵比降曲线图(含河床纵比降线)
A. 4. 3 三级:
1 厂区位置图
2 断面流速分布图
3 设计洪水过程线图
4 最大(小)流量频率曲线图
5 大剖面图
6 库容曲线图
7 洪痕平面位置图
A. 4. 4 四级:
1 水位过程线图
2 流量过程线图
3 含沙量过程线图
A. 5 系统专业
A. 5. 1 一级:
l 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
2 电力系统原则接线图
3 电力系统负荷分布及潮流图
4 电力系统动力资源及流向图
5 电源及主网网架规划图
6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设备配置图
7 电力系统短路阻抗计算图
8 负荷曲线图
9 电力系统稳定计算曲线图
A. 6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专业
A. 6. 1 二级:
l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图
2 电力系统简化接线图
3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原理接线图
A. 6. 2 三级:
1 电力系统稳定计算曲线图
A. 6. 3 四级:
1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屏面图
2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端子排图
A. 6. 4 五级:
l 零部件安装图
A. 7 运动专业
A. 7. 1 一级:
1 远动化范围圈
2 远动系统配置图
A. 7. 2 二级:
1 运动通道组织图
A. 7. 3 三级:
1 运动装置原理接线图
2 远动装置外部接线图
3 直流电源逆变器接线图
A. 7. 4 四级:
1 远动装置及变送器屏转接屏端子排
2 变进器屏及远动转接屏屏面布置图
A. 7. 5 五级:
l 零部件安装图
A. 8 调度通信专业
A. 8. 1 一级:
1 电力系统调度组织图
2 电力系统运动保护通信通道组织接线图
3 通信干线和通信网架图
4 通信方式方案比较图
A. 8. 2 二级:
1 载波通信通道原理接线图
2 系统通信机房平面布置图
3 载波通信频率分配图
A. 8. 3 三级:
l 通信电源接线图
2 载波通信系统图
A. 8. 4 四级:
1 通信配线架端子排
2 通信室内电缆联系图
3 通信电源盘盘面布置图
4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布置图
5 电话机安装地点表
6 通信机房支吊架图
A. 8. 5 五级:
1 零部件安装图
A. 9 热机专业
A. 9. 1 一级:
l 热力系统图
2 燃烧系统图
3 主厂房布置图
A. 9. 2 二级:
l 烟道布置图
2 施工图设计热机设备及主要材料清中
3 启动锅炉房布置图
4 主蒸汽管道布置图
5 再热蒸汽管道布置图
6 高压给水管道布置图
7 燃油(天然气)电厂油(气)系统及布置总图
8 热风道、制粉管道和送粉管道布置图
9 工业水系统图
10 汽机本体系统及布置图
11 保温油漆说明书
12 设备安装首页图
A. 9. 3 三级:
1 中、低压汽水管道布置图
2 原煤管道、冷风道
3 锅炉点火系统及布置图
4 非标设备制造组装总图
5 疏放水及排污系统图
6 起吊设施布置图
A. 9. 4 四级:
1 压缩空气系统及布置图
2 其他次要工艺系统布置图
3 辅助设备及辅机安装图(300MW 以上机组的列八三级)
4 平台扶梯总图
5 复杂支吊架组装图
A. 9. 5 五级:
1 一般支吊架组装图
2 零部件图
A. 10 除灰专业
A. 10. 1 一级:
1 除灰系统及布置图
A. 10. 2 二级:
l 施工图设计除灰专业主要设备及材料清册
2 沉灰(渣)池布置图
3 除灰设备及管道布置图
A. 10. 3 三级:
1 分册管道布置图
2 设备制造总图
3 灰渣泵房布置图
A. 10. 4 四级:
1 除灰辅机安装图
2 灰渣沟镶板布置图
3 除灰切换阀门井布置图
4 复杂支吊架组装图
A. 10. 5 五级:
l 一般支吊架组装图
2 部件组装图
3 零件图
A. 11 运煤专业
A. 11. 1 一级:
1 运煤系统平、部面总图
2 运煤系统工艺流程图
A. 11. 2 二级:
1 转运站布置图
2 施工图设计运煤专业主要材料、设备清册
3 卸煤设备布置图
4 贮煤设备布置图
5 运煤设备布置图(指皮带机布置图)
6 碎煤机室布置图
A. 11. 3 三级:
1 干煤棚设备布置图
2 辅助设备安装图
3 非标设备组装图
4 压缩空气系统及布置图
A. 11. 5 五级:
1 支吊架图
2 零部件图
A. 12 化水专业
A. 12. 1 一级:
1 化水处理系统及布置图
A. 12. 2 二级:
1 补给水及凝结水处理系统及布置图
2 循环水处理系统及布置图
3 施工图设计化水专业设备及主要设计材料清册
A. 12. 3 三级:
1 制氢站、油处理、加氯、加硫酸亚铁、炉水给校正处理、热力系统汽水
取样、酸碱库及压缩空气站等
2 管道安装图
3 厂区沟道图
4 设备安装图
5 非标设备制造组装图
A. 12. 4 四级:
1 平台、支吊架安装图
2 水处理系统管段图
A. 12. 5 五级:
1 零部件图
A. 13 热控专业
A. 13. 1 一级:
1 单元集中控制室布置图
2 DCS 系统组态图
A. 13. 2 二级:
1 施工图热控部分设备材料清册
2 锅炉、汽机、除氧给水控制检测系统图
3 调节框图
4 程控保护联锁框图
5 数据采集系统组态图,模入,开入测点清单
6 机、炉、给水除氧控制盘(台)正面布置图
7 辅助车间检测控制系统图(程控)
8 电缆主通道布置(走向)图
9 电源配置图
A. 13. 3 三级:
1 辅助车间检测系统控制系统图(无程控)
2 辅助车间控制盘(台)面布置图(有程控属二级)
3 保护、联锁、控制、信号原理接线图
4 CRT 各种画面及打印清册
A. 13. 4 四级:
1 各种单元接线图
2 仪表及变送器安装图
3 盘(台)背面接线图
4 电缆清册
5 电缆导管连接或敷设图
6 计算机屏幕及接线图
7 端子排出线图
A. 13. 5 五级:
1 一次元件安装图
A. 14 电气专业
A. 14. 1 一级:
1 电气主接线图
2 电气设施总平面布置图
3 厂用电原理接线图
A. 14. 2 二级:
1 施工图设计电气部分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2 6kV 以上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
3 主控制楼(网络控制室)布置图
4 高压厂用电配置接线图
5 厂用配电装置布置图
6 全厂防雷接地布置图
7 200MW 及以上发电机变压器组继电保护原理图
8 电气计算机方框布置阁
9 直流系统图
10 主厂房 PC、 MCC/中央盘、车间盘配置接线图
11 辅助车间 PC/中央盘配置接线图
12 发电机封闭母线布置图
13 同期系统原理接线图
14 电气进人 DCS I/O 清单
A. 14. 3 三级:
l 辅助车间 MCC/车间盘接线图
2 发电机出线小室布置图
3 弱电控制室屏面图
4 运煤集中控制室及屏面布置图
5 化水集中控制室及屏面布置图
6 照明系统图
7 厂区照明布置图
8 主厂房、主控制楼、机炉电集控室照明布置图
9 厂区及主厂房电缆通道布置图
10 发电机封闭母线主要结构图
A. 14. 4 四级:
1 锅炉直流系统图(小机组)
2 二次线接线原理图
3 设备安装图
4 蓄电池室布置图
5 主控制室小母线布置图
6 盘面布置图
7 辅助车间专用盘接线及布置图
8 全厂通信布置及通信室布置图
9 沿线安装图
10 辅助设施照明、电缆、接地布置图
11 各卷册中的设备、材料、电缆汇总表
12 二次回路端子排及安装接线图
13 全厂火灾报警接线图
A. 14. 5 五级: l 电缆清册
2 电缆敷设平、剖面图
3 部件组装图
4 零件图
5 电缆支架图
A. 15 土建专业
A. 15. 1 一级:
1 厂址地理位置图
2 全厂总体规划
3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4 全厂鸟瞰图
5 主厂房建筑总平面图
6 主厂房基础布置图
A. 15. 2 二级:
l 厂区管线综合布置图
2 厂区坚向布置图
3 厂区土石方工程量
4 厂区挡土墙及护坡
5 厂区铁路
6 厂外铁路
7 厂内外道路及地坪
8 施工组织设计
9 主厂房建筑装修图
10 主厂房地基处理及基础图
11 厂区沉降观测布置图
12 主厂房框架及各层楼结构布置图
13 主厂房钢结构总图
14 主厂房外侧柱结构布置图
15 主厂房屋面结构布置图
16 主厂房零米地下设施布置图
17 汽轮发电机基础
18 汽动给水泵基础(构架式)
19 汽机房吊车梁
20 烟囱基础、地基处理及筒体结构图
21 锅炉基础、钢筋混凝土炉架图
22 单元(集中)控制室布置图
23 主(网)控制楼结构布置及建筑总图
24 化学水处理室结构布置及建筑总图
25 启动锅炉房结构布置及建筑总图
26 运煤系统结构布置图及建筑总图
27 钢筋混凝土油罐
A. 15. 3 三级: l 汽车运煤
2 电子轨道衡
3 变压器搬运轨
4 生产、行政办公楼布置图
5 主厂房钢结构节点详图
6 锅炉房电梯竖井布置图
7 主厂房墙板布置图
8 主要辅助设备基础
9 电气除尘器支架布置图
10 主厂房主楼梯
11 原煤斗、粉煤斗
12 汽机房加热器平台
13 烟道、引风机室布置图
14 从渣泵房布置图
15 主(网)控楼及生产办公楼至主厂房天桥布置图
16 汽机房 A 排外构筑物
17 主厂房山墙布置图
18 汽机房 A 排外偏屋
19 厂区管道支架
20 卸煤栈台、运煤综合楼布置图
2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