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脱毒红薯种植推广及红薯淀粉加工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9980508 上传时间:2025-04-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毒红薯种植推广及红薯淀粉加工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脱毒红薯种植推广及红薯淀粉加工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毒红薯种植推广及红薯淀粉加工示范可行性研究报 告 项目开发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红薯又名甘薯红苕等是我市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估计达 20 万 亩以上几乎每户农家都有种植现主要用作饲料我市传统的红薯品种有南水苕红 心苕等耐瘠耐旱能力强丰富性一般但因淀粉含量不高而不适宜加工为了改造和 提升我市传统薯业使之更好地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2002 年以来我市 引种高产高淀粉红薯品种豫薯王获得成功推广面积已达 2000 多亩该品种丰产耐 旱抗病淀粉含量高一般亩产 7000 斤以上高产达 10000 斤以上淀粉含量 22 以上通 过坛岔镇小山村种植豫薯王并配套小型淀粉加工的实践表明种一亩红薯按最低 亩产鲜薯 7000 斤计算可加工淀粉 840 斤以上并有大量的薯藤薯渣用于养猪等仅 淀粉一项按每斤淀粉 1 元计可增加收入 840 元以上如果以高产高淀粉红薯的种植 与淀粉加工为切入点配套养猪沼汽等形成猪沼薯等多种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 于提高农村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产业化模式对促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合我市实际本项目开发的主要目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本项目开发是调整我市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和现实手段农 业农村农民问题其核心是农民增收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 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大力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增加农民收入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措 施之一当前就我市而言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严重传统种植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 献相对泛力就其对策一是要解决高效农作物推广问题二是要解决如何配套提高 产业化程度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重要性在我市高梁作物订单生产和二合早熟蔬 菜种植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而本项目也正是基于高效产业化这两个基点的能大 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种一亩高产高淀粉红薯配套小型淀粉加 工仅卖淀粉收入就在 840 元以上这还是最保守的测算随着产业链的拉后农民收 入更加可观且种红薯投入少技术要求不高农民易接受利于做大同时当前农村青 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家劳动力以老人妇女为主种红薯比起种烤烟蔬菜甚 至玉米小麦来说技术要求和劳动强度等都低得多种红薯正适应了当前广大农村 的这一现实状况 2 本项目开发是促进养殖业大发展实现种养加有机结合的突破口大力发展 畜牧养殖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生态畜牧大市是我市的既定目标高产 高淀粉红薯淀粉含量达 20 以上配套淀粉加工可提取其中 22 左右的淀粉其余的淀 粉残存在薯渣中所以薯渣是养殖业很好的能量饲料来源实践证明通过农户小型 淀粉加工后所产薯渣适口性非常好而且贮存几个月不变质是上佳的能量饲料另 外每亩红薯还可产薯藤 5000 斤以上也是很好的青饲料来源由此可见大力推广高 产高淀粉红薯种植可有效规避粮价上涨给养殖业带来的制约增加养殖业效益促 进养殖业大发展 3 本项目开发是与我市有机高梁种植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共赢互补的现实选 择有机高梁种植是我市农业的一大特色是我市广大农户增收的一大途径也是国 酒茅台的第一生产车间 2004 年种植面积达 15 万亩全部实现了订单化生产其意义 十分重大但同时也应看到高梁种植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技术瓶颈问题如高 梁种植过程中的瘦土问题高梁种植影响养殖业饲料来源的问题高梁套种其它作 物时如何保证有机种植的问题等针对这些技术关键我市开展了一系列旱地宽带 宽厢高梁套作高产高淀粉红薯的试验示范实践证明只要种植规范套作后高梁和 红薯产量都不受大的影响并且红薯种植与高梁种植对肥水管理方面的要求相近 从而有效解决了高梁套作的有机种植问题通过套作高梁瘦土问题得到很大程度 的缓解通过套作单位面积收入大幅度提高养殖业饲料来源得以保证深受群众欢 迎 4 本项目开发可培育附加值更高的下游产业项目本项目产业链延伸性强下 游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可发展红薯粉条方便粉丝等绿色食品可发展薯渣饲料生产 在本市及其带动种植面积即资源总量达到相当规模的时候可利用我地白酒业的 技术和设备优势发展酒精生产 二项目开发的主要技术内容 本项目以贵州省仁怀市致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项目承担单位进行市场化 运作实施本项目主要技术内容有 1 良种繁殖推广在现有 2000 亩豫薯王种质资源的基础上以贵州省农科院为 技术依托建立脱毒原原种生产基地和一级种扩繁基地 2000 亩地点选择在中枢盐 津村附近推广种植豫薯王进度计划 2006 年推广种植达 10000 亩 2007 年推广种植达 100000 亩 2008 年推广种植达 200000 亩 建立一级种扩繁基地使薯农能不断使用保持优良种性的豫薯王换种维持我 市强大的红薯生产力 2 淀粉加工示范 本项目的产品加工采取薯农小型机具加工部份粗粉和淀粉生产线集中加工 部份精粉相结合的办法以产品的加工与销售推动良种红薯的发展薯农的小型淀 粉加工机械采用配套补助的办法 三技术来源成熟可靠性和关键技术 1 红薯脱毒育种技术本项目承担单位已与贵州省农科院达成协议依托该院 脱毒马铃薯组培中心培养脱毒红薯原原种并指导进行脱毒原种和一级种扩繁该 项技术成熟可靠 2 薯种贮藏技术借助传统的薯种贮藏技术与经验引种豫薯王以来通过几年 实践已能很好掌握可保证薯种的安全保存 3 高产高淀粉红薯种植技术通过几年的种植推广和大量的试验示范已总结 出一整套高产栽培的技术和经验并制定了 《高产高淀粉红薯栽培技术规范》 及其 远程教育课件和培训光盘 4 红薯淀粉加工技术农户的小型淀粉加工技术简单很好掌握小型加工淀粉 机械约 500 元一套可几家人共买一套农民容易接受淀粉厂工程建设从日产 5 吨淀 粉加工鲜薯每小时 15 吨带烘干成套设备到日产 30 吨薯类淀粉全机械工艺一条龙 生产线和土洋结合的方法生产用设备等都有成套设备供应和配套的成熟可靠的 加工技术 四市场预测与分析 -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市场调查与分析 红薯在世界上分布较广但以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栽培较多总面积 2 亿亩以 上其中亚洲栽培面积约占全世界栽培总面积的 90 我国是世界红薯栽培面积最大 产量最多的国家主要甘薯生产省份有山东四川河南广东河北安徽等各省栽培面 积一般都在一千万亩以上由于红薯是一种易于稳产保收的良好的先锋作物因此 很受我地农民的欢迎有宁种六月苕不种六月荞的说法种植红薯对我国这样一个 泱泱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开发的产品除薯农用作粮食饲料的鲜薯处主要是红薯淀粉国内外生 产红薯淀粉或以红薯淀粉生产深加工产品的企业较多国家及出口特定国家的红 薯淀粉卫生和质量指标等都有标准有价有市价格稳定市场需求巨大可实现订单 化生产 二本项目产品市场预测及开拓方案 本项目实施期内主要生产红薯淀粉含薯农加工的粗粉和项目承担单位生产 的精粉实施期内销售渠道有两个一是我市各地都有不少加工菜用苕粉的私人作 坊淀粉需求量不少而我省传统红薯的淀粉含量低加工的红薯淀粉十分稀少比较 紧缺如 2005 年我市在坛厂镇小岔村扶贫开发时所产的十多吨淀粉就被独山县的 客商问迅而来以高价购走二是在重庆四川等地近年来发展了不少以淀粉为原料 的企业对红薯淀粉的需求量大增淀粉供应经常断档如四川绵阳的光友薯业年需 红薯淀粉 5 万吨原料供应十分紧张现已委托我市作他们的淀粉供应基地本项目 实施期内年生产淀粉 5000 吨左右市场开拓方案以依托这些企业实行订单生产确 保薯农收入不受影响 三项目风险预测及采取的措施 1 薯农承担的市场风险预测及采取的措施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民承担的工作有四个环节一是红薯种植二是红薯留 种和用作饲料等三是加工淀粉四是红薯及其淀粉销售 在红薯种植环节农民按订单落实种植面积除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薯农无 风险留种与用作饲料是传统做法无风险薯农配套小型淀粉加工机械一学就会一 般农村照明电就可满足加工加工电耗较少每度电能加工 400 斤红薯该环节用水 量较大应有节约用水措施红薯淀粉订单保护价全部收购薯农无风险薯农可根据 情况将所产的红薯用作饲料或加工淀粉或以鲜薯卖出比较主动对薯农只有好处 没有坏处 2 项目承担单位承担的市场风险预测及采取的措施 在本项目实施期内项目承担单位担负着良种繁育推广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以及产品的市场开发等重大任务因红薯深加工季节性很强产品的回收比较集中 这是农产品加工项目的一大特点这对项目产品组织单位的资金量要求比较大如 果安排不当即存在很大的资金风险解决资金风险的办法一是逐步培育资金力量 雄厚的龙头企业二是与产品需求企业落实好合同充分利用其资金为本项目服务 三是争取当地银行的大力支持使本项目产品的市场开发能正常进行 五经济效益预测 一生产规模或设计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 5000 吨红薯淀粉 二预计经济效益 单位万元 时 间 产 值 税 金 利 润 2006 年 11 月 试产期 146 45 2007 年 01 月 投产期 1400 310 128 2008 年 01 月 达产期 1750 388 160 二主要技术工艺路线 1 隔氧法制取精白红薯淀粉的主要技术工艺路线 1 原料选择首先要建好鲜薯生产基地选择耐旱抗病力强产量高出粉率高的 优良品种进行培育种植其二要选择最佳的收获时期过早或过迟收获加工都会影 响淀粉得率其三在收获时要彻底除去须根蔓蒂泥砂利于加工 2 鲜薯清洗与输送采用漏斗式洗薯清洗旋筒输送兼具洗薯和输送功能鲜 薯在旋筒中一方面沿筒壁作圆周运动一方面沿轴线作直线运动加长了清洗距离 鲜薯洗净度高并可部分去皮泥沙石块皮渣通过栅条缝和壳底排污口自动排出 3 分离淀粉由曲网挤压型薯类制粉机分离淀粉采用多级粉碎多级淘洗多 级过滤多级挤压的独特工艺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使淀粉和水充分与纤维分离减少 与氧接触时间 4 沉淀取粉流入流槽中的淀粉乳液边流动边沉淀含蛋白质等非淀粉物质的 废液从流槽的尾端排出当流槽的淀粉达到一定程度时迅速将淀粉块取出放入淀 粉处理池内马上加注清水覆盖水深为池子的1/3流槽尾部的油粉或次黄粉在 溢流池内以便后期处理 5 清洗过滤待淀粉沉淀后抽掉上面的废水清除上层的油粉黄粉加注清 水开启搅拌机将淀粉完全搅起然后启动淀粉破碎机用水泵将淀粉乳液抽到淀粉 破碎机里滤去细渣及其它大颗粒物质过滤机的筛网要保证 100~120目将经 过细滤后的淀粉乳液抽进淀粉净化器进行除沙除沙后流沉淀池让其自然沉淀该 工艺可重复 2~3 次以便淀粉纯度更高 6 脱水经过几次清洗净化后可将淀粉取出吊滤有条件的地方可用脱水 机脱水 7 干燥若用来加工粉丝则不必进行干燥若为了便于贮藏和运输则应对 淀粉进行干燥 2 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 1 工艺原理 借助一定的机械装备采用科学的加工工艺在不需要添加任何脱色剂的前提 下彻底分离淀粉中的蛋白质果胶及酚类物质杀灭活跃的微生物和细菌抑制淀粉 褐变反应特别注意在处理过程中的淀粉少与或不与空气接触防止被氧化然后采 用快速方法将淀粉烘干即可得到洁白如玉的精白淀粉用隔氧法从红薯中提取淀 粉主要原料是新鲜红薯 2 工艺流程 红薯 →清洗 → 曲网挤压型薯类制粉机 →流槽沉淀 → 净化 → 二次沉淀 → 脱 水机 →烘干机 →淀粉 →包装 →成品入库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指 标 备 注 质 量 指 标 1 水分%mm ≤1020 2 细度%mm ≥9978 3 灰分干基 mm ≤049 4 酸度中和 100g 纯干淀粉消 耗 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的毫升数 ≤956 5 蛋白质干基 mm ≤ 016 6 二氧化硫%mm ≤000015 7 白 度 蓝 光 反 射 率%mm ≥900 8 外观 白色或微带浅黄色阴影的粉末具有 光泽 9 气味 具有甘薯淀粉固有的特殊气味无异味 10 斑点 个㎝~2 ≤20 11 大菌群 MPN100g ≤ 30 12 致病菌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 不得检出 经 济指标 1 生产规模吨年 5000 2 工业总产值万元 1750 3 工业增加值万元 9269 4 年 销 售 收 入 万 元 1750 3500 元吨 5 年交税总额万元 38811 6 年净利润万元 1076 七资源及原材料分析 分 类 名 称 年需求量 吨 来 源 稳定情况 鲜红薯 25000 仁怀市中枢坛厂镇 与农民签约生产鲜红薯原料供应稳 定 仁怀市致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05 年建有豫薯王脱毒红薯原原种 生产基地 15 亩有 3000 多平方米的 20 个脱毒红薯原原种繁殖标准大棚建有豫薯 王脱毒红薯一级种繁殖基地 2000 亩并且推广种植豫薯王脱毒红薯 3000 亩 2006 年豫薯王脱毒红薯一级种繁殖 120 亩推广种植豫薯王脱毒红薯 10000 亩能生产 35000 吨鲜红薯而且本公司与农户签订了25000 吨红薯原料的收购合同完全能满 足本公司年产 5000 吨红薯淀粉的需要 八生产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实施地点 贵州省仁怀市中枢街道办事处盐津村即仁怀市致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豫薯 王脱毒原原种生产基地旁空地 二企业基本情况 现有人员构成 资产构成万元 上年效益情况万元 企业总人数 18 固 定 资 产 原 值 300 主要产品 120 技术人员 5 固定资产净值 270 年 销 售 收 入 120 管理人员 3 年折旧基金 15 年 税 金 9 工 人 10 自有流动资金 36 年 利 润 21 其它人员 上年负债情况 0 年创节汇万美元〕 0 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1 新增土建部分 序 号 土建项目 名 称 单位造价 元/ m2 面 积 m2 总 投 资 万 元 1 厂房 800 1000 80 2 库房 800 500 40 3 锅炉房 600 100 6 4 污水处理站 600 100 6 5 变配电房 600 50 3 6 办公楼 600 200 12 7 生活设施 600 200 12 合 计 2150 159 2 新增设备部分 序 号 主要设备名 称 数 量 台 型 号 单 价元/台 总 价 万元 生产厂 1 洗薯机 1 QSJ- 15 40000 4 河南省固得威集团 2 曲网挤压薯类制粉机 1 CCJ- 15 20000 20 河南省固得威集团 3 淀粉破碎搅拌器 1 QXL- 15 50000 5 河南省固得威集团 4 淀粉除沙净化器 1 CM840 60000 6 河南省固得威集团 5 水泵 6 ZXS-850 2000 12 河南省固得威集团 6 搅拌器 7 XL-516 10500 735 河南省固得威集团 7 真空吸滤机 1 XDL- 10 230000 23 郑州精华实业有限公司 8 气流干燥机 1 DG60 250000 25 郑州精华实业有限公司 9 高效淀粉筛 1 GDS 160000 16 郑州精华实业有限公司 10 自动包装机 1 525Kg 90000 9 郑州精华实业有限公司 11 电控及自动化控制系统 1 114000 114 郑州精华实业有限公司 12 锅炉 1 2th 170000 17 四川大足锅炉厂 合 计 14495 3 配套设施及其它费用 1 工厂公共配套设施 300KVa 变压器及配电堆放场地估算 10 万元 2 其它费用设备安装费工程设计费用及不可预见费用估算 5 万元 配套设施及其它费用共需 15 万元 四产品成本分析 单 位万 元 类 别 序 号 项目名称 单 位 单 耗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备 注 可 变 成 本 1 鲜红薯 吨 02 1000 2 水 M3 000252 126 7 万 M3 3 电 万 kwh 000192 96 24 万度 4 燃 煤 吨 000568 284 1420T 5 工资 00026 1296 计 件 小 计 02127 106356 固 定 成 本 1 固定资产折旧费 9569 2 修理费 64 3 摊销费 10 4 技术开 发研究费 20 5 管理费 7875 6 销售费 8750 小 计 29834 工 厂 成 本 1 可变成本 106356 2 固 定 资 产 折 旧 费 9569 3 修理费 64 4 摊销费  10 6 管理费  5 技术开发研究费 20 7875 小 计 12744 销 售 成 本 1 广告费 50 2 展览费 10 3 运输费 15 4 房租费 125 小 计 875 总 计 13619 九环境及基础条件分析 一资源条件 仁怀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背靠历史名城遵 义面向川南地区是黔北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的连接点该市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 型多样气候土壤植被等垂直差异较大属于典型的立体农业市全市现有农业人口 近 50 万人有耕地 42 万亩其中种植红薯 18 万亩红薯已成为 我市传统农业中主要农作物品种现正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基地建 设初具规模有充足的红薯资源本公司充分利用仁怀市自身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 发展红薯生产及深加工其目的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仁怀市被列 为省级优质生猪肉羊生产基地应抓住契机利用红薯加工的副产品为饲料带动养 殖业的发展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通运输条件 仁怀市中心距历史名城遵义 125 公里距省城贵阳市 246 公里仁怀市致远科技 开发有限公司位于遵义至仁怀交通枢纽旁有较为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仁怀市现 有公路网是以 S209S208 线两纵省道为骨架通过县道乡村道连接全市 19 个乡镇和 171 个行政村社区全市已建成公路通车里程 16325 公里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 09 公里含未列养公路出境道路由 3 条增至 9 条逐步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2004 年 全市交通运输部门完成货物周转量 5000 余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 8683 万人公里 三建设用地及公用工程条件 本项目实施在仁怀市致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脱毒红薯原原种生产基地内已 预留的场地上进行不需新征用地新建厂地址在仁怀市电网自来水管网覆盖之中 排污管道已与中枢城区污水管网联通能满足该项目及全厂污水处理的要求 以上建设条件使本项目的实施能大大节约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投资并使整体投 资的产出效益尽快体现 四社会协作条件 仁怀市已建成至遵义全数字一级干线通路和二级干线通路光缆通信网仁怀 城区至各乡镇均已开通程控电话光缆通信网实现数字光缆传输已建成以固定网 数据网个人移动通信为一体的多元通信网通讯条件十分优越已开通 200 多个国 家和地区的直拨电话全市电话号码升至七位进入全国电话程控交换网 2004 年完 成电信业务收入 3000 余万元全市固定电话容量 50000 门其中农村用户 27000 户 电话普及率达 672 部万人移动电话用户达 3 万余户 生产厂距市中心区 2km 有各种交通车辆往来公交公司在厂大门附近专设了 候车站职工上下班较为方便镇上教育医疗餐饮金融商贸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为 职工提供了生活方便社会协作条件较好 五投资环境及政策条件 仁怀市委市政府将红薯列为后续支柱产业之一加以重点培育和扶持仁怀市 委市政府出台了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狠抓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一系列政策 二○○三年科技部批准贵州省仁怀市为全国首批科技特派员试点县 市 政 府选派仁怀市科技局局长龚远见同志进驻仁怀市致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帮扶企 业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创新充分发挥自已的特长亲自到项目开发第一线力争把一 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做大做强切实为老百姓增收致富干点实事 请省 农科院专家作技术后盾在城郊租用 18 亩土地建起了占地 3000 多平方米的 20 个 标准大棚对豫薯王等高淀粉红薯品种进行脱毒处理培育和推广脱毒良种目前已 取得显著成效 2005 年仁怀市大旱然而 10 月收红薯时致远科技开发公司的红薯基 地种出的红薯亩产高达 3500 公斤是对照本地品种产量的 331 最大单个重达 7 公 斤 种脱毒红薯每亩收入 3500 公斤按每公斤 04 元计能收入 1400 元比起常规品种 每亩增收 1000 元以上如果全市 18 万亩红薯都推广该品种将每年为农户创收 18 亿元以上 实施本项目将配套完善红薯淀粉加工业将能把脱毒高淀粉红薯种植项 目做大做强 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国家省市的各级部门非常关注仁怀市致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发展经常给 予关心指导和帮助并从政策资金信息人才培训等各方面给予扶持因此本项目建 设具有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条件 十项目资金概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概算 单位万元 项目内容 年 度 金 额 备 注 土 建 费 2006 159 设备费 2006 14495 含设备安装费 铺 底 流 动 资金 2006 106 不可预见费 2006 15 含技术咨询费 合 计 42495 二项目资金筹措 单 位 万 元 年 度 总投资 申请省星火专项资金 银行贷款 部门匹配 自 筹 备 注 2006 34015 30 31015 2007 848 848 合 计 42495 30 39495 十一项目经济分析 一投入产出比 ROI 回报投资总额 9555079624÷42495 412 本项目投资 42495 万元预测五年内可创利税总额 175174 万元投入产出比为 1 ∶412 二投资利税率 投资利税率 利税总额÷投资总额× 100 35035÷42495×100 8245 投资 42495 万元平均每年创造利税 35035 万元投资利税率为 8245 投 资回报高 三产值利税率 产值利税率 利税总额÷工业总产值× 100 35035÷1750×100 2002 实施本项目的产值利税率为 2002 实现的利润税金总额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较高 五不确定性分析 1 盈亏平衡分析 l 产量盈亏平衡点 X0 FPVT 318950350021300461372 接近基准收益率说明本项目有一定的抗市 场风险的能力 十二项目实施内外部条件 -企业现有生产条件 贵州省仁怀市致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2 年主要从事豫薯王脱毒 甘薯种生产推广及深加工该公司位于贵州省仁怀市中枢街道办事处盐津村 占地 12000m2 约合 18 亩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00 万元 拥有豫薯王脱毒红 薯原原种生产基地 15 亩建有豫薯王脱毒红薯一级种繁殖基地 2000 亩并且推广种 植豫薯王脱毒红薯 3000 亩已成为仁怀市最大的脱毒红薯推广和加工龙头企业 二项目实施主要人员 姓 名 职 务职 称 主要负责项目的工作内容 张忠琥 经理法 人代表 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和协调 龚世涛 副经理工程师 负 负 责 项 目 实 施的技术工作 龚远见 科技特派员总工程师 负责项 目实施 的全面 技术 工作 王 铁 工程师 负责基建设备采购 杨芳福 高级农艺师 负责脱 毒红薯种植推广 陈建明 高级农艺师 负责脱毒红薯种植推广 三项目实施能够得到哪些部门的协调和支持 仁怀市委市政府非常关注豫薯王脱毒红薯产业的发展将脱毒红薯作为 政府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产业从政策资金信息人才培训等各方面给予扶持 2003 年选派市科技局局长龚远见同志为科技特派员牵头发展脱毒红薯产业 邀请贵州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专家为技术顾问对脱毒红薯良种繁殖进行技术 指导 在启动本项目时还得到仁怀市农业办公室仁怀市农业局仁怀市水利局仁怀 市电力局仁怀市国土资源局仁怀市环保局等单位大力支持 四水电气基本能源情况 1 燃料 本项目需新增原煤 1420 吨与仁怀市相邻的习水县煤碳资源丰富且具有低硫 低灰分发热值高的特点运距在 100km 左右可以保证供应 2 电力 仁怀市建设有较多的小水电站电力较为丰富近年已与国家电网联网中枢街 道已建有 110kv35kv 园区变电站一座供电裕量富足电力供应有保证 3 供水 仁怀市中枢城区有配套完善的公用设施水源为市政自来水管车间生产及生 活用水利用室外水压直接供给日供水能力 800m3 水质达到自来水饮用标准能满 足本项目日需水量 280 m3 确保生产和锅炉用水 十三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 1 推广种植豫薯王脱毒红薯可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仁怀属于立体农业从低河谷地区到高海拔地区田少旱地多适宜种植脱毒红 薯 2005 年示范推广辐射带动面积达 3000 亩增加产值近 300 万元不仅促进了仁 怀市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缓解了贫困山区农户短缺粮 食的问题还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当地红薯品种每亩产量 1000 公斤按每公斤 04 元计算能收入 400 元而脱毒红薯每亩产量 3500 公斤按每公斤 04 元计能收入 1400 元比起常规品种每亩增收 1000 元以上如果全市 18 万亩红薯地都推广种植豫薯王 品种每年能为农民创收 18 亿元以上 2 缓解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压力 年产 5000 吨红薯淀粉的加工企业每年可收购 25000 吨红薯需要种植豫薯王 脱毒红薯 7200 亩与 3600 农户签约种植红薯能稳定农村 15000 个劳动力从事脱毒 红薯种植业同时红薯淀粉加工厂内能吸收 36 个就业岗位可促进城乡居民的就业 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轻政府和社会的就业压力 3 带动红薯下游产业的发展 实施本项目促进畜牧产业的大发展实现种养加有机结合的突破口大力发展 畜牧养殖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生态畜牧大市是我市的既定目标豫薯 王脱毒红薯淀粉含量达 25 以上配套淀粉加工可提取其中 22 左右的淀粉其余的淀 粉残存在薯渣中所以薯渣是养殖业很好的能量饲料来源实践证明通过农户小型 淀粉加工后所产薯渣适口性非常好而且贮存几个月不变质是上佳的能量饲料另 外每亩红薯还可产薯藤 5000 斤以上也是很好的青饲料来源由此可见大力推广高 产高淀粉红薯种植可有效规避粮价上涨给养殖业带来的制约增加养殖业效益促 进养殖业大发展并且还可带动仁怀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包装业运输业服务业的发 展实现较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和技术的示范及推广意义 1 企业经济效益显著 实施本项目年需要红薯原料 25000 吨年产红薯淀粉 5000 吨年创产值 1750 万元投资利润率 2532 投资利税率 8245 说明项目盈利能力较强投资回报期 3 年 7 个月可以较快收回投资完成该项目后企业每年可增加净利润 1076 万元每年为国 家上交税金 2805 万元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公司实行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生产模式将当地丰富的红薯资源就地加 工成高附加值商品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其种粮积极性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 实现农业产业化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同时解决了 36 人就业当地红薯品种每亩 收 1000 公斤按每公斤 04 元计算能收入 400 元而脱毒红薯每亩收入 3500 公斤按 每公斤 04 元计能收入 1400 元比起常规品种每亩增收 1000 元以上如果全市 18 万亩红薯都推广该品种每年能为农民创收 18 亿元以上 3 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仁怀市致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农业科研单位合作开发优良红薯品种为农 户提供薯类良种栽培技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农户传授豫薯王脱毒红薯种 植新技术使农户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 平将高产豫薯王脱毒红薯品种代替当地低产红薯品种不仅使农民学会了脱毒红 薯种植新技术而且将带动成千上万农户参与种植加工使农村劳动力得到合理安 排 4 满足社会对红薯淀粉的需求 近年来红薯淀粉在国际国内市场的销售一直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其原 因 a 红薯淀粉的需求量非常大广泛用于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建材轻工饲料农业环 保化工生物工程等行业 b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的淀粉以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小 麦淀粉为主而红薯淀粉所占的比例相对少一些 c 红薯淀粉具有保健大了功能这 种淀粉它是一种粗纤维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 的营养使得红薯淀粉的产量开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d 红薯淀粉是一优质淀粉食 用价值很高红薯淀粉做成食品以后它的口感很细腻很筋道口感比较好与同类淀 粉相比它比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大米淀粉的口感都细腻柔软滋润 仁怀市致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每年生产红薯精淀粉 5000 吨可供应纺织 造纸医药食品建材铸造轻工石油能源饲料农业环保化工生物工程等行业的需要 劳动就业及人员培训计划 年 度 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