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富经验 Zhifujingyan都昌县红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74 -占美栋 1一、都昌县红薯生产现状红薯是都昌县的传统作物, 在都昌县已有 400 多年的种植 历史。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都昌县是红薯生产大县,广大农民 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是农民的“半年粮”,常年生产面积 5 万亩左 右,高峰期超过 10 万亩。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红薯种植面积和 总产量锐减。近年来红薯的功能和用途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以 生活主食和养殖饲料为主逐渐演变为目前以加工副食、 鲜食和 强调其保健功能为主, 红薯种植面积有所回升。 特别是今年年 初,县委、县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薯业,扎实推进
2、红薯产 业精准扶贫,进行重点培育发展,红薯种植面积得到快速发展, 红薯产业将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1、规模不断扩大由于都昌县具有独特的红壤湖滨种植红薯优势,安徽省、河 南省、福建省、黑龙江省等地的种植大户或企业纷纷来都昌县承 包旱地种植红薯,例如江西红壤薯业有限公司(由福建林云功等 人投资)在南峰镇种植600 余亩食用型红薯,并带动合作社及农 户种植 400 余亩。 安徽人武春辉江苏赵兵、福建陈佛光、宜春余 辉才、上饶同友义等均在南峰或芗溪种植 200 亩以上,并带动了 当地几十户农民扩大规模种植。农民种植红薯积极性越来越高, 南峰镇、芗溪乡、万户镇、西源乡、周溪镇、大沙镇、和合乡等
3、多个 乡镇规模种植红薯面积在 30000 亩以上。2、土地增效目前都昌县的土地种植效益总体水平不高, 水田每亩年产 值 1500 元左右,亩纯收入 400 元左右。 旱地亩年产值不足水田 的一半,亩纯收入更低。 旱地发展红薯生产,毎亩年产值基本达 到 2000 元以上,通过机械化生产服务,亩纯收入提高到 800 元 左右,土地种植效益翻翻。3、农民增收都昌县农民的主要收入基本上来自务工, 农业收入在家庭 收入中的比重很低。 通过红薯产业的发展, 一个农户如果种植 30 亩50 亩红薯,冬季还可以种植一季蔬菜或油菜等,正常年份 收入达 7 万元8 万元,可以成为家庭增收的主导产业。 在有专 业合
4、作社机械耕整、机械挖薯专业化服务的前提下,夫妻二人种 30 亩50 亩红薯是比较轻松的。4、发展前景广阔红薯除食用外还可广泛用于化工、医药、纺织、塑料、染料等 行业,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红薯鲜食及制品深加工有较大市场 潜力。专家预测,今后 10 年全球仅生物塑料用量就将达到 3000 万 t。 近几年来,红薯淀粉价格走高,每吨红薯淀粉在 6000 元以 上,鲜红薯每吨可达千元。二、红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昌县红薯产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的同 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任期发展将成为制约该产业进一步做大 做强的瓶颈,必须正确认识,未雨绸缪。1、红薯品种来源广,潜在病虫害风险由于外商各自根
5、据自己的销售渠道引进红薯种植 品种,如 食用型品种有天目山小香 薯、西 瓜红、紫罗兰、济薯 26、龙薯 9 号、苏薯 8 号等,加工型品种有商薯 19、济薯 25、广薯 87 等,品 种来源涉及海南、广东、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有的是薯种,有的 是薯苗, 均没有进行植物检疫, 今年有的地块已出现红薯病毒胡叶开 2病,如不加强管理,病虫害的交叉感染不可避免。2、农资使用管理杂、乱、滥,潜在品质下降风险有机肥基本不用,无机肥市场“五花八门”,为追求高产,在 无科学指导下,滥用防控、增产肥、膨大素等将对产品质量、地力 保护造成严重威胁。 尤其是除草剂,市场上更是“鱼目混杂”,且 违禁使用不少。3、红
6、薯粗加工造成环境污染加工淀粉型红薯种植大户, 一般在当地种植当地进行洗粉 粗加工,废水未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将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 活环境,随着规模不断扩大, 若不严加规范,将直接造成产业无 法发展。4、基础设施配套不够都昌县旱地大 部分地势不平整,且地块小,无机耕道,机械 化操作难度大;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水库机 站渠道淤积,防洪排涝抗旱能力弱,伏旱会严重影响红薯生产的 产量和品质。都昌县红薯贮藏保鲜设施缺乏,没有大中型保鲜仓 库,造成红薯低价急售效益低下、存放腐烂损失巨大。三、做大做强都昌县红薯产业的对策及建议根据红薯习性,都昌县具备丰富、优质的地域资源。 认真规 划、科
7、学指导、积极培育、严格监管,红薯将可能成为具有地域特 色的标志性产品,是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一是增强危机意识当前都昌县的红薯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 规模,且势头发展强劲,农民种植积极性高。 但潜在制约发展因 素多,因此,做大做强红薯产业要在 看到有利的方面同时,对潜 在的风险更要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认真研判形势,坚持绿色发 展理念,做到健康长续发展。二是明确目标定位,搞好产业规划。目前都昌县的红薯产业 仍属群众自发生产状态。 如何提升产品档次、扩大基地规模、优 化发展环境、推广实用技术,要做出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明确 的目标,以指导全县红薯产业发展。规划要切实可行,紧贴县情, 不能好高骛
8、远,偏离实际。当前,要重点对薯业发展定位、专业市 场建设、生产标准化、加工仓储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按照农业现 代化发展要求做好规划,力促红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专业合作组织是带领农民进入市 场、降低经营风险的有效载体。目前迫切需要有一批新型经营主 体参与,尽快组建薯业协会或合作组织,依靠协会沟通市场与种 植大户、加工企业,规范行业生产经营秩序。四是发展品牌兴薯。品牌是提高产品市场份额的保证。尽快 培育都昌特色优良红薯品种,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坚持绿色 发展理念,改善生产环境,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强化检测体系, 严格市场监管,以保证产品质量,创建品牌,赢得市场主动权。五是加大扶持促发展。 红薯生产可以发挥都昌县滨湖丘陵 的优势,按照高标准生产的要求建设红薯生产基地。同时规划建 设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一批高温愈合、低温糖化仓贮设施。 采 取土地整理扶持、设施建设补助、龙头带动奖励等政策,吸纳相 关科研院所、经营企业来投资发展红薯产业。创造优化宽松的投资环境, 确保红薯产业沿着健康轨道发 展。(作者单位: 1.332600 江西省都昌县农业农村局; 2.332600 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农技综合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