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9976111 上传时间:2025-04-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是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地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别;但分的结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材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例题;并就其中的一种结果;揭示了两种不同的分的过程;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他各种不同的分法展开进一步讨论和交流;体会平均分的每一种结果可以从不同的分的过程中得到. “想想做做”中的题目进一步通过各种不同的情景下的平均分问题;有层次地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平均分本质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继续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铺垫准备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个圆片. ⑴提出要求:①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②把它们每4个一份的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⑵学生拿出自己的圆片动手操作;同时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分别操作上述两种分法. 2.提问:想一想;刚才自己是怎样分的;再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分出的结果;这两种分法的结果虽然不一样;但是它们在分的过程中也有同样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 3.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课始简单的操作;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不同分法;同时通过对操作的反思及两种分法的初步比较;使学生对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有了初步的体会;为下面两种分法的整合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 1.创设情景:兔妈妈拿来一些铅笔;准备将它们分给表现好的几个小兔子;数一数共有几枝?(出示12枝铅笔) 兔妈妈可以怎样去分这12枝铅笔呢? 2.明确要求 ①出示条件:把12枝铅笔平均分. ②提问: “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3.自主探索 ①你愿意来帮帮兔妈妈吗?想一想应该怎样分? ②拿出12个圆片来代表12枝铅笔;动手试一试. 4.初步交流;总结两种思路 ①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让一名学生展示他的结果;同时提问:他这样分对吗?为什么?还有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的吗? ②他们的结果都是这样的;都分对了;但是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教师先请上台展示的这位同学说一说;然后继续提问:其他同学的想法是不是都与他一样呢?不一样的说一说. ③小结:虽然结果相同;但他们所想的和刚才分的过程却可能并不一样;有的是“每几个一份地分”;有的是平均分成几份;最后;他们所分的结果都是每份铅笔的枝数相同;因此都符合 “平均分”. ④看一看你的分法;是否符合要求?想一想;如果别人和你的分法相同;他还可能是怎么想的? 5.小组内交流 ①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组内交流. ②小组讨论:除了小组内的几种分法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分法? ③小组内总结:你们小组共发现了多少种分法?把它们分别贴在小黑板上. 6.展示后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结果是每一份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要努力处理好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关系.学生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中明晰了平均分的两种基本策略;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为把握平均分的本质特征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三、巩固应用;内化概念 1.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 ①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知道都是平均分. ②想一想;他们分别可能是怎么分的?让学生在小组内从不同角度说一说分的过程. ③独立完成填空. ④在小组内校对. 2.“想想做做”第5题. ①出示图;学生仔细观察. ②一共有几本书?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如果是平均分的话;可以怎样分呢? ④独立完成填空. ⑤小结:像这样每份同样多;既可以看成是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也可以理解为是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 3.“想想做做”第6题. ①出示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②兔子是怎样分的?鸡是怎样分的呢?自己先说一说. ③和同桌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这里的每一个习题;都紧扣教学重点力图为学生创设说的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表述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同时树立自信;并学会尊重他人.]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发散练习:有15个小朋友;要分成几个人数相等的小组做游戏;可以怎样分?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下课以后去分一分.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课后的拓展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以形成.]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