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2、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
A.金鱼适应不同的环境 B.我国水域辽阔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3、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 )
A.为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 B.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为无机物
C.固定空气中的氧气 D.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4、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属、种
B.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C.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动物和植物的分类都以生理功能为主要依据
5、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是鸟类特有的特征
B.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是不利的
C.蜘蛛是一种节肢动物,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
D.长颈鹿为躲避敌害快速奔跑,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6、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海葵 B.虾 C.乌贼 D.珊瑚虫
7、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 )
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 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
8、下面是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卵巢内进行的
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子宫内完成的
C.胎儿的性别,决定于怀孕的那一刻,与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种类有关
D.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
9、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出错误的一项是( )
A.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甲图③④所代表的物质分别通过叶脉的导管和筛管运输。
C.图乙的M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10、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11、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
12、下列方法一般不会产生变异的是( )
A.杂交 B.有性生殖 C.无性生殖 D.射线照射
13、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4、下列对四种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鲫鱼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B.青蛙的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转动
C.扬子鳄栖息在淡水中,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D.狼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犬齿发达可撕咬猎物
15、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阳光 C.空气 D.水
16、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
A.双向流动,逐级递减 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循环流动,逐级递增 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7、辛弃疾的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实际上是指( )
A.雄蛙的鸣叫 B.雌蛙的鸣叫 C.雌蛙和雄蛙的鸣叫 D.蝌蚪的鸣叫
18、袁枚在《苔》中写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下列关于苔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苔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B.苔藓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
C.苔藓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苔藓植物能开出米粒大小的花
19、下列动物中都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A.甲鱼和鳄鱼 B.海豚和海马 C.娃娃鱼和章鱼 D.鲨鱼和比目鱼
43. 20、下列属于种子萌发条件的是( )
①充足的光照 ②适宜的温度 ③肥沃的土壤
④具有生命活力的胚 ⑤充足的空气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④
21、如果某性状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最可能在( )
A.常染色体上 B.性染色体上
C.X染色体上 D.Y染色体上
22、下列人类疾病与激素分泌无直接关系的是( )
A.甲亢 B.脚气病 C.糖尿病 D.肢端肥大症
23、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
A.能够生长和发育 B.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24、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 )
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分部
C.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D.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25、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
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它是生物体结构和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2、珊瑚虫等动物的特征是,有口无____________, 这些动物称为__________.
3、鱼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鳃呈现红色是因为鳃丝中布满丰富的__________。
4、学习行为是指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__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5、运动系统所需能量有赖于___________系统、___________系统、___________等系统的协调配合。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小明放学回家,路过某居民小区时不慎被一只流浪猫抓伤了手。请结合如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小明被猫抓伤时,手立即缩回,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2)小明在完成缩手反射后,感到被抓伤的手非常疼痛。疼痛是在_________产生的。
(3)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个小区时,小明的心跳和呼吸都会不由自主地加快,当听到有人说到“猫”也会紧张,小明能够听到“猫”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_内,产生听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听到有人说到“猫”会紧张的行为是人类特有的________中枢参与的结果。
(4)小明被抓伤后,家人立即将其带到医院注射了狂犬疫苗,注射的疫苗属于______,产生的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学校生物种植园内的花生为对象,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下是他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种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能够为花生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合理密植能够提高花生产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花生植株是由图甲中的__________发育而来(填序号);由图乙可以看出花生具有独特的__________现象。
(3)花生的根瘤内有根瘤菌。与花生细胞相比,根瘤菌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根瘤菌的固氮功能由固氮基因控制,要使寄生在玉米根内的某种放线菌也具有固氮功能,简要的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量发现,花生种子开始萌发到出土前,幼苗干重逐渐减少;幼叶长出后,植株干重会迅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如图是在做“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所观察到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_______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
(2)图中1是蚯蚓的______端,2是蚯蚓的_______,3是蚯蚓的___________。
(3)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腹面处,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摸到蚯蚓的_______了,它具有_________的功能.
(4)在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是为保证蚯蚓能正常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应该如何处理蚯蚓?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
1、为探究子叶能否为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提供营养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①取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分为5组,每组100粒,漫水相同时间,使其萌发。
②对各组萌发的种子进行不同的处理,两周后,收集所有幼苗,烘干、称量干重,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处理方法
两周后平均干重(克/株)
甲
没有除去子叶
4.3
乙
萌发的第4天除去子叶
0.7
丙
萌发的第7天除去子叶
1.8
丁
萌发的第10天除去子叶
4.0
戊
萌发的第13天除去子叶
4.3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哪几组是实验组?______。找出其中的一个实验变量______。
(2)戊组和乙组相比,两周后平均干重增加了______克/株。
(3)如果每组只用1粒种子做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D
3、B
4、C
5、C
6、C
7、A
8、D
9、D
10、C
11、C
12、C
13、A
14、D
15、A
16、D
17、A
18、D
19、D
20、A
21、D
22、B
23、D
24、C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细胞
2、肛门 腔肠动物
3、毛细血管
4、遗传因素 环境 生活经验
5、消化 呼吸 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①→②→⑤→⑥→⑦ 大脑皮层 耳蜗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语言 抗原 特异性免疫
2、无机盐 充分利用太阳能(或提高光能利用率) 1、2、3、4 双受精 无成形的细胞核 将固氮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与放线菌的基因拼接组合,然后转入放线菌细胞内,让固氮性状得以表达 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增强,子叶内的有机物被分解;幼叶长出后,因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增多
3、相似体节 前 环带 肛门 刚毛 协助运动 呼吸 把它放回土壤
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
1、乙丙丁戊 除去子叶的时间 3.6 不可靠 存在偶然性,影响实验结果 子叶能为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9 /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