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实训室“6S 管理”标准
6S 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 (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六个项目实施现 场管理,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革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 的习惯(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 , 养成遵守规定的习惯, 养成自觉维护实训现场环境整洁明了的良好习 惯,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一、标准
内容
将物品区分为有用的和无用的, 并将无用的
物品清除掉。
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将所有物品放置整齐有序, 并进行必要的标
识。
彻底清除工作场所内的垃圾、灰尘、污迹。
按标准维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保持
工作场所清洁。
对所操作的设备进行保养; 同时检查安全隐
患
强制规范学生,按标准规定要求实习实训;
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 养成良好
工作行为习惯。
重视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
念,防范于未然。
标准
无用的物品清除掉;
设备定期维护,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物品摆放要分类、整齐、有序;
贵重设备工具有明显标识;
地面每日都拖,台面脏了就抹,工具
用完就擦;
保持各区清洁,每次作业后恢复场地
设备原状,保养检查设备;
熟悉 6S 标准,有强烈的 6S 管理意识;
牢记操作步骤,坚决执行,不断改进;
做好原始工作记录,下班前对照自查;
自我规范约束,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建立起安全的工作环境,所有的工作
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项目
整理
整顿
清扫
清洁
素养
安全
二、实施和操作步骤
第一步,整理
整理实习实训现场,使现场无杂物,通道畅通,增大作业空间并 且可以减少碰撞,保障实训安全。保证实训场所内无废料、垃圾,改 善实训场所环境。
整理的步骤:第 1 步:现场检查;第2 步: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 品;第 3 步:清理非必需品;第4 步:非必需品的处理;第5 步:每 天循环清理现场。 确定废弃物及其处理方法, 对工作场所的所有物品 进行检查和区分。区分和处置方法为: a.不能用的、不用的—— 折旧
/报废/扔掉;b.不再使用—— 移到指定区/移交他处使用; c.很少用、 可能会再使用 (1 年内)—— 放置较远的存储区; d.几个月左右用 1 次 —— 放置较近的存储区; e.经常用、 每天或每周用 1 次—— 放置工作 场所旁边/随身携带; f.不明原因—— 查清用途。
第二步,整顿
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现场彻底地进行整顿; 确定各物品 (如用于各 专业操作实习实训的材料、各种规格的工、量具等)的放置场所;规 定其放置方法; 进行标识; 将寻找物品的时间减少为零; 异常情况(如 丢失、损坏)能马上发现;
第三步,清扫
每次实习实训下课后,彻底清扫现场,建立清扫基准,人人参与; 责任到人,不留死角;杜绝污染源,点检所用物品,对所操作的设备 要进行保养。
清扫的步骤 :
第 1 步:安全教育;各实训设备基本操作、保养知识教育;第 2 步:从实习实训岗位开始扫除一切垃圾、灰尘;第3 步:清扫点检实 训设备;第 4 步:检修在清扫中发现有问题的地方;第5 步:查明污 垢的发生源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 6 步:实施区域责任制,责任到 人;第 7 步:制定相关清扫基准。
第四步,清洁
对学生加强教育管理,始终保持清洁状态,也就是坚持下去,使 清洁、 有序的实习实训现场成为日常行为规范的标准。 每次实习实训 下课后,彻底清扫现场,建立清扫基准,人人参与;责任到人,不留 死角;杜绝污染源,点检所用物品,对所操作的设备要进行保养。
确定清洁责任和清洁区域, 除彻底清扫工作场外, 还应着重进行 对设备和工具的彻底清洁、润滑,杜绝污染源如漏水、漏气、漏油和 噪声等,同时应注意检查安全隐患。
第五步,素养
培训学生的 5S 管理意识,强制规范学生按标准规定要求实习实 训;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从而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让 学生自觉自愿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贯彻这些非常基本的准则和规范, 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形成一种风尚。
第六步,安全
重视成员的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 防范于未然。 建立起安全的工作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