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4年湖北省技能高考大纲(机械类).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9970869 上传时间:2025-04-1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2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湖北省技能高考大纲(机械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24年湖北省技能高考大纲(机械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 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技能高考 机械类技能考试大纲 (湖北省技能高考机械类专业委员会制定) 一、考试性质 2024 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技能高考,机械类技能考 试(含专业知识、技能操作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 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相关专业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机械类技能考试的专 业知识、技能操作考试,应当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依据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 大典 2015 版》(人社部发〔2015〕76 号)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1.职业(工种)名称:车工,职业编码:6-18-01-01 (1)职业定义:操作车床,进行工件旋转表面切削加工的人员。 (2)职业技能等级:初、中级(五、四级)。 (3)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具有较强的空间感和形体知 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2.职业(工种)名称:铣工,职业编码:6-18-01-02 (1)职业定义:操作铣床,进行工件平面、沟槽、曲面等型面切削加工的人员。 (2)职业技能等级:初、中级(五、四级)。 (3)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感,形 体知觉及色觉正常,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准确。 3.职业(工种)名称:工具钳工,职业编码:6-18-04-06 第 1 页( 共 37 页) (1)职业定义:使用钳工工具和设备,加工、装配与调试工具和样板的人员。 (2)职业技能等级:初、中级(五、四级)。 (3)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学习、表达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 形体知觉及较敏锐的色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4.职业(工种)名称:焊工,职业编码:6-18-02-04 (1)职业定义:操作焊机或焊接设备,焊接金属工件的人员。 (2)职业技能等级:电焊工,初、中级(五、四级)。 (3)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分析及表达能力, 良好的视力, 基本的辨别颜色及识图能力;手指手臂能灵活、协调地操作焊接设备。 (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 职成厅函〔2014〕11 号)和《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教职成〔2021〕2 号)。 1.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专业代码:660101(原 051100); 2.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专业代码:660102(原 051200); 3.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专业代码:660103(原 051400); 4. 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专业代码:660108(原 051500); 5. 中等职业学校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专业代码:660105(原 052200); (三)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确定和最新颁布施行的机械加工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常用标准见附件 1)。 三、考试方法 机械类技能考试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试两个组成部分。 技能考试总分 490 分,其中专业知识考试 150 分,技能操作考试 340 分。 用计算机辅助进行专业知识考试(简称“机考”),考试时间 60 分钟。在实训场 地进行技能操作考试,分为车工、铣工、钳工、焊工 4 个不同工种,由考生报名时自 主选择其中 1 个工种参加考试,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2 页( 共 37 页) 四、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 以形成的中职毕业生从业能力为立足点,实现技能考试内容与中职毕业生从业技 能的需要相互兼容,在识记、理解、运用、综合运用各个层面,充分融合专业知识和 技能操作的职业技能要素,合理运用专业知识考试、技能操作测量手段,将专业知识 融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将技能操作融入专业知识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机械制造专业知识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 一、机械制图与机械识图 (一)制图基本知识 1.识记内容: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幅、标题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注法(含简 化注法)等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理解内容:正多边形、斜度和锥度、圆弧连接和椭圆等简单平面图形的画法。 3.运用内容:会简单平面图形的作图与尺寸标注。 (二)投影基础 正投影作图基础 1.识记内容:投影法的分类、应用;正投影法的概念、投影特性、基本性质;三视 图的概念、投影轴、投影面名称(简称、字母)。 2.理解内容:三视图的形成过程、投影对应关系、投影规律、方位对应关系。 3.运用内容:会简单形体三视图作图。 点、线、面的投影 1.识记内容(无)。 2.理解内容:点的坐标表示法,点的三面投影规律,重影点的表示方法;各种不同 类型直线的投影特点;平面的表示方法,不同位置平面的投影特点。 3.运用内容:点的位置及重影点可见性判别;直线上的点的判断,两直线位置关系 的判断;平面上的点和直线的判断。 立体及其表面交线 第 3 页( 共 37 页) 1.识记内容:基本体的概念及分类;立体表面交线(截交线、相贯线)的概念。 2.理解内容:基本体投影的画法;平面与常见立体截交线的画法;立体与立体相交 相贯线的画法;回转体正交与相贯线特殊情况。 3.运用内容:立体表面取点、取线及可见性判断。 轴测图 1.识记内容:轴测投影的概念、投影特性和轴测图的种类。 2.理解内容:轴测图的基本作图方法;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 3.运用内容:会简单形体正等轴测图的识图。 组合体 1.识记内容:组合体的概念、组合形式。 2.理解内容:组合体三视图的表达及尺寸注法;组合体三视图的形体分析法、线面 分析法。 3.运用:会组合体三视图的识图。 (三)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1.识记内容(无)。 2.理解内容:六个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包括局部放大图)、斜视图的画 法和注法;剖视图的画法和注法;断面图的画法和注法;机件常用的简化表示画法和 注法。 3.运用内容:工程图样的识图、补图、补线。 (四)常用件和标准件的表示法 1.识记内容(无)。 2.理解内容:螺纹、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的画法、注法;键、销及其连接的规定画 法、注法;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画法及啮合画法;滚动轴承的画法(含通用画法、特征 画法、规定画法)、注法。 3.运用内容:常用件和标准件的识图。 (五)零件图 第 4 页( 共 37 页) 1.识记内容:零件图的内容、作用及视图选择原则。 2.理解内容:零件图的合理视图、常见工艺结构表达、识图方法;零件图尺寸基准、 尺寸标注、极限与配合、表面结构、几何公差、技术要求的含义和注写。 3.综合运用内容: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识读。 (六)装配图 1.识记内容:装配图的内容、作用。 2.理解内容:装配图的常用表达方法、尺寸注法、配合注法、技术要求;零部件序 号编写、明细栏填写;装配图拆分画零件图的方法。 3.运用内容:简单装配图的识读;车工、钳工、铣工简单配合件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的识读。 二、机械基础 (一)常见机械连接 1.识记内容:螺纹主要类型、特点、应用;键、销连接分类、特点与应用;常用联 轴器功用、类型、特点和应用;常用离合器功用、类型、特点和应用。 2.理解内容:普通螺纹的标记;螺纹连接主要类型、应用、结构特点、标注方法、 防松方法和拆装要领;平键、销的选用方法、结构形式、主要失效形式、平键和销的 标记。 3.应用:普通螺纹连接中移动件移动方向的判定。 (二)常用机械传动 1.识记内容:带传动工作原理、特点、类型及应用;普通 V 带传动主要参数、结 构特点和选用原则;齿轮失效形式与常用材料,齿轮传动特点、分类及应用。 2.理解内容:带传动安装、维护和使用方法;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主要几 何尺寸计算公式;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标准安装方法和正确啮合条件。 3.运用内容:带传动的平均传动比计算;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的计 算;简单的定轴轮系(齿轮传动)传动比计算。 4.综合运用内容:齿轮测量与修复计算。 第 5 页( 共 37 页) (三)支承零部件 1.识记内容:轴的分类、结构特点、常用材料;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结构特点、 代号。 2.理解内容:常用轴的结构对轴上零件的固定、轴的加工、轴上零件的装拆以及减 少应力集中的要求;滚动轴承的内外径配合要求、预紧方法及拆装方法。 3.运用内容:简单轴系的结构分析。 (四)机械的密封和润滑常识 1.识记内容:常用密封装置分类、特点及应用;机械常用润滑剂及选用原则。 2.理解内容:机械典型零部件的润滑方法及管理。 3.运用内容:日常生活中常见零部件的润滑方法选用。 (五)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 1.识记内容:机械对环境的污染;机械装置的危险部位和危险零部件;了解机械制 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AQ/T7009-2013)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T33000-2016)。 2.理解内容:机械污染的成因及防止措施、三废减少及回收处理等;机械伤害的成 因与安全防护措施。 3.运用内容:技能操作考试现场的安全防护。 三、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1.识记内容: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定义和相关标准;几何公差的项目、分类、符号 或代号、注法;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注法、意义。 2.理解内容:基准制、配合、公差等级及配合的分类;几何公差及公差带含义;常 用通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量缸表、万能角尺等)及专用量具(如螺纹规、 样板等)的校准、维护。 3.运用内容:极限尺寸、偏差、公差的简单计算和配合性质的判断;量具的正确使 用;零件的测量与合格性判断。 第 6 页( 共 37 页) 四、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1.识记内容:强度、塑性、硬度的概念;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含义。 2.理解内容:常用金属热处理的方法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时效处理 的目的、应用;金属表面处理的一般方法。 3.运用内容: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的识读;合理选择常用热处理、表面处理工艺。 (二)金属切削和刀具的一般知识 1.识记内容:切削运动概念;常用刀具材料及其适用范围;切削液的常用种类及适 用范围;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后的可切削性。 2.理解内容:切削用量三要素选用原则;常用刀具的主要角度及其作用;切削过程 中的基本规律,如切屑层的变形、切屑的类型、积屑瘤形成机理及控制、切削热及切 削温度、刀具磨损及刀具寿命等。 3.运用内容:切削用量三要素简单计算;常用刀具材料选择与常用角度选择。 (三)常用金属切削机床及应用 1.识记内容:常用机床如车床、铣床、刨床、磨床、钻床的型号及含义。 2.理解内容:常用机床的加工特点、范围及精度。 3.运用内容:根据加工要求选择正确的机床类别。 (四)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识记内容:生产过程、工艺过程、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工序、工步等概念;常 用定位方法及定位元件的合理选择基本知识;典型表面(内外圆、孔、平面加工方法、 成形表面等)的加工方法及选择加工方案的基本知识。 2.理解内容:定位基准的选用原则及工件安装的基本要求;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主 要因素及控制措施;拟定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3.运用内容:简单零件工艺流程(卡)的编写;简单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合理性判 定;典型多工种复合加工的工艺流程(卡)的阅读。 第 7 页( 共 37 页) (五)数控加工技术 1.识记内容:数控加工的安全操作规程;数控机床的基本构成;机床坐标及工件坐 标系;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 2.运用内容:能编制由直线、圆弧、斜面等要素组成的二维轮廓数控加工程序;能 进行对刀并确定相关坐标系;能设置刀具参数。 3.综合运用内容:能对数控机床进行正确操作和常规保养;能根据给定零件的图 样,按要求合理选择毛坯、刀具、确定切削参数,编制工艺文件,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五、(车工、铣工、钳工)工种操作知识 (一)车工操作知识 1.识记内容:车工图纸识图相关知识;典型工艺流程(卡)的识读相关知识;车床 认知与操作、安全用电、钳工基础、常规保养等相关知识;安全文明生产、劳动保护 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质量管理知识;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理解内容:车削用量、切削液的选择和断屑措施;常用车削刀具及材料的选择、 使用、刃磨;常用量具的选择、使用、保养;工件的安装、找正方法;典型车工技能 要素如轴、套、切断和车沟槽、内外圆锥面、特形面、(单线)普通螺纹和梯形螺纹、 表面修饰(光整和滚花加工) 、细长轴、薄壁套、偏心、畸形工件等的加工方法与测量 方法。 3.运用内容:车加工技能要素的加工运用。 4.综合运用内容:车加工工艺方案的制定;车加工零件精度控制和不合格原因分 析。 (二)铣工操作知识 1.识记内容:铣工图纸识图相关知识;典型工艺流程(卡)的识读相关知识;铣床 认知与操作、安全用电、钳工基础、常规保养等相关知识;安全文明生产、劳动保护 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质量管理知识;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理解内容:铣削用量、切削液的选择;铣削刀具的选择、安装、使用;常用量具 的选择、使用、保养;工件的安装、找正方法、测量方法;机床零位的调整方法;典 第 8 页( 共 37 页) 型铣工技能要素如平面和连接面、台阶和槽(沟槽、键槽、V 槽、T 型槽)、切断、 坐标孔系等的加工方法与测量方法;分度头的使用及加工直齿圆柱齿轮、花键轴、角 度面、刻线的方法;简单的钳工操作如划线、锉等。 3.运用内容:铣加工技能要素的加工运用。 4.综合运用内容:铣加工工艺方案的制定;铣加工零件精度控制和不合格原因分 析。 (三)钳工操作知识 1.识记内容:钳工图纸识图相关知识;钳工典型工艺流程(卡)的识读相关知识; 钻床认知与操作、常规保养等相关知识;安全文明生产、劳动保护与环境保护等相关 知识;质量管理知识;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理解内容:钳工常用工具、刀具、辅具等的选用;切削用量、切削力和切削液的 选用;量具的选择、使用、保养;工件的安装、找正;钳工技能要素如一般工件的平 面划线和立体划线、锉削、锯削、錾削,孔及螺纹加工、刮削和研磨、铆接和粘接、 校正和弯曲、装配等的加工方法与测量方法。 3.运用内容:钳加工技能要素的加工运用。 4.综合运用内容:钳加工工艺方案的制定;钳加工零件精度控制和不合格原因分 析。 六、试卷结构、答题要求、评分办法 1.专业知识考试用计算机辅助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在考生向系统提 交答卷时自动完成机考,满分为 150 分。 2.专业知识考试的组成内容、分值分配、题型题量如下表所示: 专业知识考试(车工、铣工、钳工) 考试内容 科目 题型题量 分值 判断(2 分/题) 选择(3 分/题) 基础知识 机械制图与识图 6 11 45 机械基础 6 6 30 第 9 页( 共 37 页)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3 3 15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6 6 30 工种知识 (车、铣、钳)操作知识 9 4 30 合计 30 30 150 七、题型示例或考试样卷(详见附件 2 、附件 3 、附件 4 、附件5) 第二部分 机械制造技能操作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 一、车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 根据零件图纸,合理选择加工刀具、量具、夹具、切削用量、调整机床,安装工 件,使用工具、量具,操作车床(CA6140A)完成零件加工。考试内容如下: (一)操作基础 1.加工图纸的识读:读懂轴、套、盘类和圆锥、螺纹及圆弧等零件图和简单配合件 加工图。 2.合理编排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顺序。 3.正确选择和使用加工工具、刀具、量具、夹具、切削用量、切削液等。 4.正确操作和简单维护车床。 5.能对已加工工件进行自检自评,并按要求填写相关表格。 6.安全文明生产。 (二)操作技能要素及要求 1.车削外圆、端面、台阶轴 (1)外径尺寸公差 IT8。 (2)台阶长度公差等级 IT9。 (3)表面粗糙度 Ra1.6μm。 2.切断和车沟槽 (1)直进法切断,切入深度:钢料为不大于 22mm ,铸件为不大于 25mm ,切 断面平面度误差小于 0. 1mm。 第 10 页( 共 37 页) (2)内沟槽、外沟槽、直形或圆弧形槽,符合图样要求。 (3)槽直径尺寸公差 IT8 ,槽宽尺寸公差 IT10 ,表面粗糙度 Ra3.2μm。 3.车削圆锥面 (1)用转动小拖板法车制常用内、外圆锥面。 (2)用万能角度尺或角度样板检查锥体斜度、锥度,公差为AT9;或用圆锥量 规作涂色检验(要求接触面积不少于60%)。 (3)表面粗糙度 Ra3.2μm。 4.螺纹(单线)加工 (1)车制普通三角形螺纹(螺距不大于 3.0mm) A .普通螺纹精度 8 级,用螺纹量规检查合格。 B .螺纹顶径精度 IT10。 C .表面粗糙度 Ra3.2μm。 (2)能用板牙和丝锥套、攻螺纹 A .普通螺纹精度 8 级,用螺纹量规检查合格。 B .螺纹顶径精度 IT10。 C .表面粗糙度 Ra3.2μm。 5.孔的加工 (1)钻孔精度 IT10 ,表面粗糙度 Ra6.3μm。 (2)钻、扩、铰工艺加工孔时孔径精度 IT8 ,表面粗糙度 Ra3.2μm。 (3)盲孔车削深度不超过 40mm ,尺寸公差 IT9 ,表面粗糙度 Ra3.2μm。 6.成形面的(手动)加工 (1)表面粗糙度 Ra6.3μm。 (2 )用 曲线样板检测轮廓度误差不超过±0.2mm ,测球的直径公差不超过 ±0. 15mm。 (3)不得用锉刀、砂布。 7.综合零件加工 第 11 页( 共 37 页) 7.1 车削多台阶轴零件 (1)车床主轴类台阶轴。 (2)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螺纹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 (3)同轴度误差小于 0.05mm(用百分表测量)。 7.2 车削套(孔)类零件 (1)简单套(孔)类零件。 (2)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螺纹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 (3)同轴度误差小于 0.05mm(用百分表测量)。 (4)端面对孔轴线垂直度误差小于 0.03mm/100mm。 7.3 车削简单圆盘类零件 (1)机床端盖类简单零件。 (2)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螺纹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 (3)同轴度误差小于 0.05mm(用百分表测量)。 (4)端面对孔轴线垂直度误差小于 0.03mm/100mm。 7.4 车削成形面 (1)凹凸圆弧、单球手柄。 (2)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螺纹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 (3)不得用锉刀、砂布。 7.5 孔轴配合件加工 (1)轴与套的简单配合加工。 (2)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螺纹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 (3)直径方向配合间隙小于 0.05mm。 (4)长度方向配合尺寸小于 0.05mm。 (5)锥面配合接触面积不少于 60%。 (6)螺纹配合在全螺纹长度内旋合自如。 第 12 页( 共 37 页) (三)安全文明生产及其他 1.设备设施的正确使用、维护与保养。 2.职业道德及安全文明生产。 二、铣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 根据零件图纸,合理选择加工刀具、量具、夹具、切削用量、调整机床,安装工 件,使用工具、量具,操作铣床(X8126)完成零件加工。考试内容如下: (一)操作基础 1.加工图纸的识读:读懂带斜面的矩形体、带槽或键的轴、套筒、带台阶或沟槽的 多面体等零件图、简单正等轴测图和简单配合件加工图。 2.合理编排简单零件的铣削加工顺序。 3.正确选择和使用加工工具、刀具、量具、夹具、切削用量、切削液等。 4.正确操作和简单维护铣床。 5.能对已加工工件进行自检自评,并按要求填写相关表格。 6.安全文明生产。 (二)操作技能要素及要求 1.平面和连接面的加工 (1 )铣矩形工件时:尺寸公差等级 IT9;垂直度和平行度 8 级;表面粗糙度 Ra3.2μm。 (2)铣斜面和角度面时:尺寸公差等级 IT11;倾斜度公差为±10′。 2. 台阶和槽的加工 (1)台阶、沟槽、键槽:尺寸公差等级IT9;特形沟槽尺寸公差等级 IT11。 (2)表面粗糙度 Ra3.2μm。 (3)平行度 7 级,对称度 9 级。 3.刻线与工件切断 3.1 工件刻线 (1)尺寸公差等级 IT9。 第 13 页( 共 37 页) (2)对称度 9 级。 (3)角度公差±6′。 3.2 工件切断和窄槽铣削 (1)尺寸公差等级 IT9。 (2)对称度 9 级。 (3)表面粗糙度 Ra3.2μm。 4.坐标孔系的加工 (1)轴线平行的孔系(两孔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孔)。 (2)孔径尺寸公差等级 IT9; (3)孔距公差 0. 1mm; (4)表面粗糙度 Ra3.2μm。 5.综合零件加工 5.1 技能要素的组合加工 (1)直角沟槽、直角凸台、斜面、V 型槽、键槽、坐标孔系等要素的组合加工。 (2)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 5.2 配合件加工 (1)直角凸凹模配合件的加工。 (2)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 (3)配合位置间隙小于 0.05mm。 (三)安全文明生产及其他 1.设备设施的正确使用、维护与保养。 2.职业道德及安全文明生产。 三、钳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 根据加工零件图纸,合理选择加工工具、刀具、量具、夹具,正确安装工件,使 用工具、量具,用手工及钻床(Z516)完成零件加工。考试内容如下: 第 14 页( 共 37 页) (一)操作基础 1.加工图纸的识图:读懂钳工常见的零件图及简单配合件加工图。 2.合理编排加工工艺(工序与工步)流程。 3.正确选择加工工具、刀具、量具、夹具、切削用量等。 4.正确操作钻床。 5.能对已加工工件进行自检自评,并按要求填写相关表格。 6.安全文明生产。 (二)操作技能要素及要求 1.一般工件的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 (1)借助高度尺、游标卡尺、角度尺、划规、划针、样冲、平尺等划线。 (2)借助分度头的简单分度、划线。 2.锉削 (1)在 100mm×80mm 的范围内锉削加工角度样板、镶配件。 (2)平面度公差等级 IT9 ,平行度 IT9。 (3)表面粗糙度 Ra3.2μm。 3.锯削 (1)在 60mm×60mm 的范围内或Φ40mm 圆钢。 (2)平面度公差小于等于 0.8mm ,尺寸精度 IT12。 4.錾削 (1)能錾削 20mm×3mm×2mm (长×宽×高)的沟槽。 (2)尺寸精度 IT12。 5.孔的加工 (1)在同一平面内钻、铰(手铰)二、三个孔,孔径小于等于 10mm。 (2)钻削尺寸公差等级 IT9 ,表面粗糙度 Ra6.3μm。 (3)铰削尺寸公差等级 IT8 ,表面粗糙度 Ra1.6μm。 (4)位置度公差Φ0.2mm。 第 15 页( 共 37 页) (5)孔距公差 0.2mm。 6.螺纹的加工 (1)手动方式攻或套加工螺纹。 (2)螺纹精度等级 IT8。 (3)表面粗糙度 Ra3.2μm。 7.综合零件的加工 7.1 能制作简单几何图形的零件,并达到精度要求 (1)平面、直角、斜度、曲线、螺纹、孔等要素组成的零件加工。 (2)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螺纹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 7.2 燕尾块、半燕尾块、多角度样板、曲线样板等配合件的加工 (1)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螺纹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应满足单项技能要素要求。 (2) 配合间隙小于 0.05mm;按图纸有对应互换要求时,配合间隙不大于 0.08mm。 (三)安全文明生产及其他 1.设备设施的正确使用、维护与保养。 2.职业道德及安全文明生产。 四、机械制造技能操作评分办法(车工、铣工、钳工) 1.技能操作考试成绩由试件分和现场分两部分组成,其中试件分 320 分,现场分 20 分,共计 340 分。 2.试件分是考评员针对考生完成的试件进行评分,分值由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 几何精度、配合精度、自检自评五项组成,合计 320 分;其评分依据是国家标准,按 加工的精度等级不同设定 A 、B 、C 、D 、E 五档,权重分别为 1 、0.85 、0.7 、0.6 、0。 3.现场评分考查学生的安全文明生产内容,分值由规范穿戴、文明礼貌、设备操 作、工量具使用、清理摆放五项组成,每项各 4 分,合计 20 分;同时,为保证考试 与考生安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考生有事故隐患,视情节扣 1-20 分。 4.技能操作考试按命题需要,试件可以是 1 件或相互独立的 2 件,也可以是配合 第 16 页( 共 37 页) 件,试件的评分标准及分值分布如下: 考试 工种 工件评分 (320 分) 现场评分 (20 分) 合计 试件 类型 尺寸 精度 表面 粗糙度 几何 精度 配合 精度 自检 自评 安全文明 生产 车工 配合件 180 100 ——— 35 5 20 340 铣工 单 1 件 175 105 35 ——— 5 20 340 钳工 配合件 120 40 100 55 5 20 340 五、机械制造技能操作考试样题(详见附件6) 六、技能操作考试仪器设备和工具图示(详见附件9) 第三部分 焊接技术专业知识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 一、机械识图 (一)制图基本知识:与车工、铣工、钳工要求相同。 (二)投影基础 正投影作图基础:与车工、铣工、钳工要求相同。 (三)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与车工、铣工、钳工要求相同。 (四)专业图样识读 1.识记内容:焊接装配图的规定画法、代号标注方法等。 2.理解内容:焊缝符号、坡口的基本形式表示方法、焊接结构件的一般公差标注; 焊接装配图的技术要求的含义和注写。 3.综合运用内容:简单焊接装配图的识读。 二、机械基础 (一)常见机械连接 1.识记内容:螺纹主要类型、特点、应用;键、销连接分类、特点与应用。 2.理解内容:普通螺纹的标记;螺纹连接主要类型、应用、结构特点、标注方法、 防松方法和拆装要领。 第 17 页( 共 37 页) 三、相关知识 (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1.识记内容:强度、塑性、硬度的概念;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含义;铁碳 合金相图。 2.理解内容:常用金属热处理的方法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时效处理 的目的、应用。 (二)电工常识 1.识记内容:直流电和电磁基本知识;正弦交流电、三相交流电基本概念;变压器 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电流表和电压表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三)冷加工常识 1.钳工常识:平面划线、錾削、锯削、锉削的基本知识。 2.钣金工基础知识:放样与号料、矫正、钻孔、成形加工。 四、焊接工艺基础 (一)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 1.识记内容: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焊接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知识;消防相关知识。 (二)焊接电弧及弧焊电源知识 1.识记内容:焊接电弧的引燃方法及直流电弧弧柱温度分布;电弧静特性曲线的意 义,电弧电压和弧长的关系;对弧焊电源的基本要求;常用交、直流弧焊机的构造、 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方法。 (三)常用电弧及弧焊工艺知识 1.识记内容:焊条电弧焊的工艺特点、焊接参数选用和焊接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 寸;焊接区域中气体(氢、氧、氮、一氧化碳等)的危害。 2.理解内容:气体保护焊的工艺特点、焊接参数;电弧焊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 止方法。 第 18 页( 共 37 页) (四)常用焊接材料知识 1.识记内容:药皮的作用及类型;焊剂的作用。 (五)焊接接头及焊缝形式知识 1.识记内容:焊接接头的分类及接头形式;坡口形式、坡口角度和坡口面的含义; 焊接位置的种类;焊接参数对焊缝形状的影响;焊缝符号表示法。 (六)焊接用工具、夹具、量具、辅具设备知识 1.识记内容:焊接中常用装焊夹具的结构及使用特点;焊接变位机械的结构及使用 特点;其他焊接辅具的构造及应用。 (七)气焊与钎焊基础 1.识记内容:气焊与钎焊设备原理与应用;气焊与钎焊常用气体;气焊与钎焊常用 器具及材料;气焊与钎焊操作技术;气焊与钎焊安全要求及操作规程。 (八) 自动化焊接基础 1.识记内容:自动电弧焊(埋弧焊)原理、种类及特点; 自动电弧焊(埋弧焊)设备、 工具、夹具的安全检查要求; 自动电弧焊(埋弧焊)工艺要领; 自动电弧焊(埋弧焊)工 件清理及装配要求;自动电弧焊(埋弧焊)工件接头表面清理方法;自动电弧焊(埋弧焊) 设备、周边设备操作规程。 (九)智能焊接基础 1.识记内容:智能焊接特点、基本应用;弧焊机器人系统组成、技术特点及应用。 五、焊接操作知识 1.识记内容:焊接件图纸识图相关知识;常用电焊设备和气焊气割设备安全操作知 识;焊接常用工具、装焊夹具、辅具等的认知、使用、常规保养等相关知识;钳工基 本知识;GB9448-1999《焊接与切割安全》的相关知识;劳动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等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理解内容:焊工设备常见故障的排除;正确选择、使用、保管焊接材料;焊条、 焊剂与焊丝的工艺性能试验;常见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参数选用。 3.运用内容:焊件图纸、工艺流程(卡)的阅读;普通焊接方法的应用;焊件外观 第 19 页( 共 37 页) 质量控制、焊缝质量不合格原因分析与返修。 4.综合运用内容:焊工工艺方案的制定;熟练使用直流或交流焊条电弧焊机、气焊 气割设备,焊件达到一般外观尺寸要求。 六、试卷结构、答题要求、评分办法 1.专业知识考试用计算机辅助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在考生向系统提 交答卷时自动完成机考,满分为 150 分。 2.专业知识考试的组成内容、分值分配、题型题量如下表所示: 专业知识考试(电焊工) 考试内容 科目 题型题量 分值 判断 (2 分/题) 选择 (3 分/题) 基础知识 机械制图 4 4 20 机械基础 2 2 10 相关知识 4 4 20 焊工工艺基础 10 10 50 工种知识 焊工操作知识 10 10 50 合计 30 30 150 七、题型示例或考试样卷(详见附件7) 第四部分 焊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 一、焊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 根据加工图纸,合理选择和使用工具、量具、夹具、焊接材料等,合理调整工艺 参数,正确使用焊接设备完成焊接件加工。具体考试内容如下: (一)焊接技能操作基础 1.加工图纸的识图:读懂简单的焊接件图及技术要求。 2.合理编排加工工艺(工序与工步)流程。 3.正确选择焊接工艺参数等。 4.常用焊接工具、量具(如钢直尺、焊缝万能量规等)、夹具的合理使用与维护。 第 20 页( 共 37 页) 5.焊接设备的使用、维护、一般故障排除。 6.焊接材料的使用、装配、保管与性能试验。 7.劳动保护与安全文明生产。 (二)焊接操作技能要素及要求 1.焊前准备 (1)焊接设备正确选用和使用焊接设备。 (2)正确使用打磨工具;打磨和清理坡口 20mm 处油污、水渍及铁锈;坡口尺 寸质量符合要求。 (3)正确选用劳动保护用品、工具及夹具的安全检查、焊机的安全检查。 (4)焊接设备调试:焊钳的正确使用、焊机各按钮、旋钮的正确使用及调节、 焊机调试。 2.焊接装配定位 2.1 焊接装配定位(平板对接焊件) (1)正确使用打磨工具打磨焊缝正反面两侧 20—30mm。 (2)正确预留坡口装配间隙、正确控制错边量、正确预留反变形角度。 (3)正确选择焊条、正确选择定位焊焊接电流。 (4)正确选择定位焊缝施焊部位、定位焊缝尺寸符合标准、定位焊缝修磨。 (5)装配质量检查。 2.2 焊接装配定位(平角接焊件) (1)正确使用打磨工具打磨焊缝两侧 20—30mm。 (2)严格按图纸规定位置进行点焊。 (3)正确的装配方式、正确预留反变形角度。 (4)正确选择焊条、正确选择定位焊焊接电流。 (5)严格按图纸规定位置进行点焊,定位焊缝长度符合规定要求。 (6)装配质量检查。 3.焊接质量检验 第 21 页( 共 37 页) 3.1 平板对接焊件质量检验 (1)正确使用焊接检测量具。 (2)坡口装配间隙检查。 (3)钢板反变形量检查。 (4)错边量检查。 3.2 平角接焊件质量检验 (1)正确使用焊接检测量具。 (2)装配定位焊缝位置、长度检查。 (3)钢板垂直度检查。 4.焊接件的加工 4.1 平板对接焊件的加工 试件尺寸为 300mm×125mm×12mm(长×宽×厚)的低碳钢板(Q235A)板对接焊缝, 在平焊位置进行手工焊条电弧焊操作,试件开 V 形 60±2 ゜坡口,钝边量和间隙自定, 单面焊双面成型,并达到质量要求。 (1)焊缝外观质量: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气孔、机械损伤或 电弧擦伤、焊瘤和未焊透缺陷;焊缝与成形美观,焊纹均匀、细密,高低、宽窄一致。 (2)焊缝外形基准尺寸:焊缝宽度 16-20mm ,焊缝宽窄差≤3mm ,焊缝余高 0-2mm ,余高差≤2mm ,背面凹坑小于 25%的壁厚,且小于 1mm。 (3)焊后变形错位:焊后变形量角变形≤3° , 错边量≤1mm。 (4)所有根部焊道背面和盖面焊道表面,不允许打磨修饰。 4.2 平角接焊件的加工 试件尺寸为 300mm×125mm×12mm(长×宽×厚)的低碳钢板(Q235A)两块,在平 焊位置进行手工焊条电弧焊操作,试件为 I 形坡口。 (1)焊缝外观质量:焊缝表面不得有严重裂纹、未熔合、夹渣、气孔、机械损 伤或电弧擦伤、未焊透缺陷;焊缝与成形美观,焊纹均匀、细密,高低、宽窄一致。 (2)焊缝外形基准尺寸:焊脚尺寸 8~10mm ,焊脚尺寸差≤2mm ,焊缝凸度 第 22 页( 共 37 页) 0-2mm ,垂直度≤2mm。 (3)平角接焊件组装应严格按图纸要求位置进行定位焊固定。 (4)焊接完成后,工件表面、焊缝及定位焊表面,不允许打磨修饰。 (三)安全文明生产及其他 1.工具、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与保养 (1)常用工具的合理使用与保养;正确使用夹具,做好保养工作。 (2)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焊接设备;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辅助设备。 2.职业道德及安全文明生产。 (1)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按文明生产的规定,做到整洁,工件、工具摆放整齐。 二、焊接技能操作评分办法 1.技能操作考试成绩由试件分和现场分两部分组成,其中试件分 290 分,现场分 50 分,共计 340 分。 2.试件分是考评员针对考生完成的试件评分,分值分布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初级电 焊工技能鉴定考试标准中焊缝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