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五).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958916 上传时间:2025-04-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五)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围绕《__镇中心学校20__-20__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强化教学管理为抓手,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强化责任意识,团队意识,研究意识,充分发挥教导处、教研组的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为我校本期申报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打牢基础,努力开创我校教学教研工作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抓住一个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要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教和学的水平. 1:落实好当堂达标、单元过关和各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并定期进行教学调度.监测结果将作为教育决策和指导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认真抓实、抓好. 2:切实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 本学期将落实毕业班的阶段考制度,由中心校办公室组织安排好全镇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制度,由办公室组织命题,并要做到及时认真批改,及时正确评价.同时大家要积极共同研究探讨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使用教学资源,尽力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坚持“课堂抓主流,课外抓辅导”的做法,加大六年级的培优补差力度,因人而异,讲求实效. (二)突出两个重点——课改实验和校本研修 1:深入实施课改实验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要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稳步推进新课程实验工作. (1)继续做好新课程教材的学习培训.立足校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教师参与学习培训;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与课改实验工作相关的业务培训与教学研讨活动,同时也要创造条件,邀请专家到我校讲学,进行课堂教学引领. (2)强化“五个一”的新课程教师成长档案制度.每位教师都应在教学业务档案中建立“五个一” (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论文;编一份较高水平的期末试卷;设计一节优秀;上一堂优质课)的教师专业成长专档.该专档作为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必查项目之一. (3)举办新课程教学现场研讨会,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市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整合资源,让资源利用最大化.积极开展新课程标准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40分钟即时效率.注重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及时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2:深入开展校本研修 科研是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本学期,要着重抓好以下两大工作: (1)深化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以教学技能不会的教师随时向会的教师请教,熟练的教师教不熟练的教师,以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为途径,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和能力;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课例为载体,教师分层(实践型、成长型、研究型)制定专业成长计划,教研组整合教师专业成长计划,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校本教研计划,并积极落实到位;继续开展教师读书分享活动,积极倡导教师将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继续开展优秀论文、案例和优质课评选活动,努力提高校本教研水平. (2)加强过程性管理,扎实推进各项课题的研究进程. 两个省市级课题及“自育自学”课题的研究,要按计划规范实施,保质保量做好这些课题的过程性工作,积累好原始资料,要努力让课题研究引领一批青年教师,锤炼一批骨干教师. 关于“自育自学”课题的研究,要做好“四个主人(做时间的主人、做集体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做评价的主人)”“引导自学”课型两项子课题的同时,按低、中、高年级段重点对“化整为零 积少成多 每天坚持 务成习惯”这项子课题,继续深入进行实验研究. (三)搭建三个平台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坚持以人为本,研训结合,以研促训,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学习交流平台——《阅读人生 智慧育人》教师读书分享活动要定期开展、编印《教苑絮语4》.这是一个融自主学习反思与同伴互助于一体的平台,让广大教师互学共进.教师的读书心得体会,教育教学的故事、论文、经验等都在这里交汇、碰撞,引领教师教育前沿理论,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2:专业引领、带动平台——骨干教师讲学(经验讲座或课堂教学展示)和“走出去”“请进来”的专家讲学.本学期,要大力挖掘校本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骨干力量的引领作用,开展课堂研讨、专题讲座、教师座谈等校本培训活动. 3:教学展示平台——__镇“第六届青年教师大奖赛”决赛、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及各种优质课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本学期要针对本校实际,结合教育局评优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相应的评选活动. (四)强化四项工作 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加强教学常规教研与管理,努力在管的科学上求突破. (1)从备课(提高有效性)、上课(体现时代性)、作业(加强精选性)、辅导(注重及时性)、评价(倡导发展性)等环节入手,修订、完善科学化、人文化、精细化的教学管理体系,为教学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奠定基础.各校要结合教师绩效考核,严格教学常规“月检”制度,积极开展自查整改和评比活动,使每一名教师扎扎实实做好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 校本部依靠学科教研组和年级组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全面开展电子集体备课.我们采用以下模式:①主备人提前备课→②主备人印发主备方案→③主备人在集备会上主讲授课思路→④同学科教师参与讨论→⑤对主备方案进行修订→⑥根据讨论意见,教师进行第二轮备课→⑦教师个人二次备课,在主备人二次备课的基础上,各备课教师结合集体智慧,在研讨深化的基础上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课时,既体现集体智慧结晶,又显现个人教学风格→⑧反馈后形成本年级组特色电子. 以__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资源为主,加强同科教师间的经验交流,改革教学方法,实施最大效能教学.同时,也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促进学科整合,整体提高教学效能.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要开齐学科,开足课时,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顺利实施.中心小学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加强教学“五环节”落实情况的检查,做好过程性的文字记载、情况反馈,整改跟踪等,不断规范教学管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保证教育教学有序运转. 2:加强教学常规监控与评价,努力在评的科学上求突破. (1)严格考试管理,强化过程性评价,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 (2)考试的综合比率(及格率、优秀率和巩固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上级主管部门考核我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影响社会与家庭对学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考核教师教学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综合比率较差的班级,学校将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教学调研与监控指导. (3)落实“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节节有记录,节节有反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努力在研的特色上求突破. (1)发挥备课组的职能作用,备课组既要加强组内研究,使备课组活动落到实处;又要注重组外交流,使教研组活动求得实效.工作中要不断阅读、不断学习,学理论文章,学他人实践,勤记录:做好文摘;善分析:理好所得. (2)本学期要完善“周教研日”制度,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主题研讨要做到六定:定主题、定时间、定参加人员、定组织者、定主讲人、定议程,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主题研讨的实施由教研组长安排.每位教师都要参与,都要发言,都能够把新课程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听评课活动由年级组长进行安排.英语教研组可进行英语教学经验交流沙龙,交流主题由教研组组长设定.活动要有记录,并尽可能详实,把握“研究”:有教有研,有教必研,以研促教,以研兴教. 4: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努力在基础加特长上求突破. (1)全面贯彻执行《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保证开齐学科,开足课时,特别要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切实做好“一、二、三”工程及“三个一”工程.本期在全镇范围内继续开展“三个一”工程(每班每周背一首诗,每晨一诵读,每天下午一练字)和“一、二、三”工程(每班藏书100册,每生阅读20册,每生写读书笔记3000字).开展“大周五”师生共读一节课活动;拟推广根据学段编写的校本诵读教材,全面提升师生国文素养.开展经典天天读、开办手抄报(展示)等活动,培植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举办第三届千人书法大赛、第二届图书漂流活动、第二届汉字听写大赛,要求力度更大,更规范、更精细、标准更高.同时,作为我校申报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的特色——“魅力阅读”,要严格按照《行魅力阅读 育魅力少年》的特色实施方案巩固已有成绩,夯实学生的读、背、写基础,彰显我校这一特色. (五)融入五项教育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教学是教师的主体工作,在其主体工作中,本期要求教师要把绿色环保教育、文明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防空防震防毒品教育等渗透到学科中,融入到课堂内,同时还要积极宣传廉政文化.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