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毕业考点知识综合复习全面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拼音基础
1. 看拼音,写词语。
què bān cōng míng zhàng ài mǔ zhǐ yān hóu
jiù mìng qín shòu shú xi jīng xīn màn yóu
2. 读拼音,写词语。
xǐ zǎo jī xiè jiāo shòu huā pǔ
méi gui yán suān shí ruǐ lǐng yù
3. 看拼音写词语。
pí juàn fèi téng bèn zhuō chì zhà fēng yún
xiū sè jǔ sàng bào yuàn bù jiǎ sī suǒ
4. 看拼音写词语。
hàn ɡōnɡ wáng hóu pǔ sù wén zhānɡ kū qì
qī xī qīnɡ yínɡ wū yā mò mò hán qíng
正确读音选一选
5.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画“ ”。
燕山(yān yàn) 娱乐(wú yú) 暂时(zàn zhàn) 坚劲(jìn jìng)
鸿毛(hóng gōng) 抽噎(yē yè) 红锈(jiù xiù) 瞻仰(shān zhān)
6.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肆虐(nüè lüè) 耙地(bà pá) 铁锹(qiāo qiū)
排闼(tā tà) 盘踞(jù jū) 滥用(làn nàn)
7.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弗若(fú fó) 教诲(huǐ huì) 花圃(pú pǔ)
机械(xiè qiè) 弓缴(zhuó jiǎo) 华罗庚(huá huà)
8.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茂盛(chéng shèng) 喝住(hē hè) 堤坡(tí dī) 教诲(huǐ huì)
选中(zhōng zhòng) 折腾(zhē zhé) 呐喊(là nà) 颤抖(chàn zhàn)
选词填空
9. 选词填空。
晃动 挪动 摆动
1.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_________)。
2.春风吹拂着杨柳,细长的柳枝犹如一帘绿色的窗帘在左右(_________)。
3.现在开始换座位,请同学们(_________)自己的桌椅。
消逝 消失
4.轮船慢慢地驶离海港,(_________)在远方的地平线上。
5.我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_________),一派荒凉。
10. 选词填空。
爱戴 爱抚
1.想到我永远得不到伯父的(____)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了下来。
2.鲁迅先生受到了很多人的(____)。
昏沉 昏暗
3.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______)。
4.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______)的夜。
11. 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峻 严格
1.我们应该(______)要求自己,坚决不迟到不早退。
2.无论形势多么(______),父亲都坚持同敌人作斗争。
3.父亲的脸变得(______)起来。
4.任何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都应该受到(______)的惩罚。
12.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A.头晕目眩 B.垂头丧气 C.聚精会神 D.没完没了
1.他(______)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
2.他们一看见猫便住了嘴,装着(_______)地在地上刨虫子吃。
3.那些鸡(______)地叫着
4.他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______)了。
形近字词
13. 比一比,再组词。
抑(______) 蹄(______) 施(______) 券(______) 欺(______)
仰(______) 啼(______) 拖(______) 卷(______) 期(______)
14. 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_________) 捶(_________) 凿(_________) 焚(_________)
洛(_________) 锤(_________) 函(_________) 烫(_________)
15. 比一比,再组词。
伫(_________) 帕(_________) 孵(_________) 喙(_________)
贮(_________) 泊(_________) 卵(_________) 缘(_________)
16. 比一比,组词语。
薄(_________) 抡(_________) 屹(_________) 裁(_________)
博(_________) 伦(_________) 乞(_________) 载(_________)
句子强化
17. 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难道不是一件奇妙的事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时的许多趣事,都是我记忆中的珍贵。(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把下面句子改写为转述句。
1.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我担心你会渐渐忘记中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玛琪问托米:“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男孩马上跑到猫跟前:“请你告诉我,在哪里能找到小狐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按要求写句子。
1.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了一番苦功”和“能练出一手好字”连成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一个与画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 致、语意连贯的句子。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按要求改写句子。
1.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只年轻的雄鹅答道:“等一等!等一等!我就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21. 课外阅读。
鲁迅宽容文盲保姆
在上海时,鲁迅家里用了一个善良而又淳朴的老女工。凡工人有错误,鲁迅是不加呵斥的。老女工对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很慈祥,鲁迅要海婴叫她姆妈,从来不许直呼其名。
每逢鲁迅和许广平去饭厅吃饭的时候,姆妈就来到鲁迅写作兼卧室的一间房间里,做清洁工作,或带着海婴在这里玩耍。有一天,鲁迅吃完饭到房里一看,她和海婴玩得正欢,在朝马路的三楼阳台上和海婴一页页地吹纸片,说是放风筝。海婴看到纸片飞舞,忽上忽下,高兴极了,总是要求再来一个。看到二人如此欢乐,鲁迅走了过来。可走近了,却发现那纸片正是自己书架内的一本书,被撕去大半本做蝴蝶和风筝放飞。鲁迅连忙拦阻,才把后小半本收回。姆妈是文盲,不懂得鲁迅视书如命的脾气,又想博得小海婴的欢喜,就没顾得那么多。但鲁迅体谅她,没有加以责备,只告诫以后不可再做了。
另一次,鲁迅写完稿子还没来得及收起就去吃饭了,稿子就摊放在桌子上。姆妈来打扫房间,擦桌子时顺手把稿子扫到地下,当废物扫掉了。鲁迅回到房间一看:稿子为什么不见了?追问起来,才知是当废物扫掉,倒在楼外放垃级的箱里了。许广平赶紧跑到楼下,打开垃圾箱的门拾了回来。鲁迅也是笑笑,叹息了事。
不过,不认字的姆妈也曾帮鲁迅找到过一本好书。3年某天,鲁迅邻居搬走了,姆妈照往常习惯,仍然领着小海婴去玩,回来手内带着一本人家遗下不要的破书,准备给海婴玩。鲁迅接过来一看,被那精美的莱勒孚50多幅插图和原作者马克·吐温迷住了,爱不择手地翻了又翻。后来,鲁迅又托人翻译了全书,那就是《夏娃日记》。
1.选文主要围绕“____”词,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件事。
2.当鲁迅看到飞舞的纸片是他的书的时候,他心里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画线句子是对鲁迅的______描写,写出了鲁迅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海婴叫女工姆妈,不直呼其名,看出鲁迅对女工的尊重。
B.许广平“赶紧”下楼去找,写出了鲁迅非常节约,一点纸都要留着。
C.别人遗留的破书,鲁迅视如珍宝,表现出他对书的极端热爱。
5.文章题目是“鲁迅宽容文盲保姆”,为何多次写鲁迅视书如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阅读下面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莱畦(qí xí),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zăn cuá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鲁迅《朝花夕拾》
材料二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 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后,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二十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脖子上没有银项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鲁迅《故乡》
材料三
这去的三个月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留的阶级观念。……但著者的本意却是在表出“人生来是一气的,后来却隔离了”这一根本观念。
——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1.用“√”标出材料一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阅读材料一,用“ ”标出与“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相照应的一句话,从文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材料一第二段中,你觉得哪句话写得好?用“﹏﹏﹏”标出,并说说你的体会
4.简要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主要讲了什么。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一描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景色?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解材料二中画线句子中的“厚障壁”需要阅读材料_____和材料_____。
“厚障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厚障壁”是“可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阅读与理解。
百草之王——人参
人参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中国东北地区,为“关东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之首,亦见于朝鲜半岛,称“朝鲜参”“高丽参”。野生的称野山参,栽培的称园参;按加工方法不同,又分为生晒参、红参等。
人参的株高约40~50厘米,有纺锤形或圆锥形的肉质根,有细密的皱纹,色淡黄,常斜生,多须根。主根顶端有根状茎,根状茎很短,多不明显,俗称“芦”或“芦头”。轮生掌状复叶。初夏开黄绿色小花,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果实呈扁圆形,大小如豆粒,秋天成为鲜红色的浆果,内有两粒种子。
由于人参纺锤形的肉质主根及分枝根似人形,加之其多肥厚,如胖娃娃一般,所以人们常叫它“人参娃娃”。人参也是非常有灵性的植物,民间甚至流传说人参能够像动物一样行走呢!
人参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药用植物,人参在古代有许多别名和雅号,如神草、王精、地精、土精、黄精、血参、人衔、人微等。在中国的医药史上,使用人参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战国时代,良医扁鹊对人参的药性和疗效就有所了解;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把人参列为药中上品;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全书113方,用人参的就有21方;在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也有大量关于人参的记载。在中药学上,人参有大补元气、治疗久病虚脱、大出血、大吐泻等危重病症以及健脾益肺、生津安神等功效。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人参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原来人参含有多种皂苷、人参酸、多种氨基酸、糖类、维生素类、植物甾醇和挥发油等,具有抗衰老、抗肿瘤,加强大脑、心脏、脉管的活力和造血功能,能够刺激内分泌机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并可使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亢进等。中医还用“独参汤”挽救垂危病人,民间传为“救命汤”。正由于此,人参被称为“中药之王”“百草之王”,世界闻名。
在我国,有关人参的历史传说很多,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中都有大量描写。《红楼梦》中王夫人翻箱倒柜找人参,是人们所熟悉的故事。而在人参的故乡东北,有关人参神话般的有趣故事更多。在这些故事里,人参作为正义和善良的化身,有时是一个身穿红肚兜的聪明伶俐的小男孩,有时是一个头簪红花、身着绿袄的美丽姑娘,有时又是个童颜鹤发的慈祥老人,有时又是射出一缕豪光的北斗星。这些故事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依然是引人入胜。尽管这些传说不一,但都反映了人们对人参的了解、喜爱和珍视。
1.对第2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句话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果实为例子,写出了人参的特点。
B.这句话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人参的果实与豆粒作比较,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人参果实的大小。
C.这句话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果实中种子的数量。
D.这句话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多角度说明了人参的特点。
2.第6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连续列举了四个例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
A.说明人参变化莫测,具有人的品性。
B.说明关于人参的神话故事很多。
C.说明人们对人参的了解、喜爱和珍视。
D.说明人参常常作为正义和善良的化身。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重点介绍了人参的药用价值,突出了人参是“百草之王”。
B.本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人参的特点。
C.本文引用了许多人物形象,写出人参的神奇,是一篇有趣的神话故事。
D.本文列举了医药著作中关于人参的记载,体现了说明文的科学性。
4.第3自然段中,“人参也是非常有灵性的植物,民间甚至流传说人参能够像动物一样行走呢”一句中,能否把“流传”一词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参为什么被称为“百草之王”?请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课外阅读。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杨红缨
①连着三天,雨下个不停。在下雨天里读书是最惬意的。上次老爸送我的一本书还放在抽屉里,书名是《鲁滨孙漂流记》,书很旧很旧,封面已看不出颜色,还用透明胶带粘补过。
②翻开书,里面的纸已经泛黄了。扉页上有几行字,头两行是毛笔写的:
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赠维儿
③下面落名吴敬山。吴故山是老爸的爸爸,我的爷爷,那么这本书是当年我爷爷送给我老爸的。送书的时间是365年6月1日,现在推算起来,是我老爸12岁那年“六一”儿童节那天,爷爷送给他的。
④接下来的两行字是用钢笔写的,龙飞凤舞,一看就知道是老爸写的:
学生会存 赠缅儿
⑤下面落名是吴维。
⑥爷爷送给爸爸,爸爸送给我,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⑦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孙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岸。这座小岛荒无人烟,鲁滨孙长达4年的历险生活开始了。
⑧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⑨后来,鲁滨孙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养了一只鹦鹉做伴。他还做了家具,摆在他所住的山洞里。
⑩若干年后,鲁滨孙救下了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他就给这个俘虏起名叫“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⑪又过了好几年,鲁滨孙在孤岛附近发现一般英国船。他和“星期五”终于得到了离开孤岛的机会。
⑫我很喜欢《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事实上的确如此: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⑬我也非常喜欢鲁滨孙这个人物。我想象中的鲁滨孙是这个样子的:身着羊皮短衣短裤,腰间别一把小锯、一把斧子、肩上挂着弹药袋子,背上背一个篮子,挂一支鸟枪,头顶撑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像鲁滨孙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⑭我要好好地把这本书珍藏起来,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
(本文选自杨红缨《男生日记》,有改动)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鲁滨孙漂流记》,小说主人公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经历了长达4年的历险生活。
B.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C.这本书扉页上写有爷爷给“我”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D.这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
2.下面这句话插入文章______比较合适( )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A.第①自然段和②自然段之间 B.第⑥自然段和⑦自然段之间
C.第⑦自然段和⑧自然段之间 D.第⑪自然段和⑫自然段之间
3.吴缅非常喜欢鲁滨孙这个人物,是因为( )
A.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只有鲁滨孙活了下来。
B.鲁滨孙非常勇敢,救下“星期五”。
C.鲁滨孙身着羊皮短衣短裤,样子非常酷。
D.鲁滨孙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
4.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读书笔记可以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写的。
5.文章描写了“我”想象中的鲁滨孙样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6.先写出文中的一句名言,再结合你自己的经历或读过的书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25. 习作。
题目:____________,留在记忆深处
写一篇写人的文章,先补充文题,再进行写作,写出人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写作。
题目:我们之间
要求:这个“我们”可以是父子、师生、同学……注意不要把题目看得太死。内容具体,叙述清楚,表达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习作。
题目:爱就在身边
提示:读了《捐个微笑》这篇短文,我们感受到世界充满爱。其实,爱无处不在,爱在亲人之间,爱在师生之间,爱在同学之间……请以“爱就在身边”为题,用流畅的笔触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语句通顺连贯,抒发真情实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雀斑 聪明 障碍 拇指 咽喉 救命 禽兽 熟悉 精心 漫游
2、洗澡 机械 教授 花圃 玫瑰 盐酸 石蕊 领域
3、疲倦 沸腾 笨拙 叱咤风云 羞涩 沮丧 抱怨 不假思索
4、汉宫 王侯 朴素 文章 哭泣 栖息 轻盈 乌鸦 脉脉含情
5、yān yú zàn jìng hóng yē xiù zhān
6、nüè pá qiāo tà jù làn
7、fú huì pǔ xiè zhuó huà
8、shèng hè dī huì zhòng zhē nà chàn
9、晃动 摆动 挪动 消失 消逝
10、爱抚 爱戴 昏暗 昏沉
11、严格 严峻 严肃 严厉
12、B C D A
13、压抑 马蹄 施肥 入场券 欺骗 仰望 啼叫 拖拉 卷发 日期
14、联络 捶打 开凿 焚烧 洛阳 锤子 信函 烫人
15、伫立 贮藏 手帕 泊车 孵化 卵子 鸟喙 缘分
16、薄厚 抡起 屹立 裁剪 博大 伦理 乞丐 载物
17、
1.这是一件奇妙的事。
2.童年时的许多趣事,都是我记忆中的珍贵的回忆。
3.那只精巧的钢笔在我的文具盒里,洁净的方格纸在书包里,散发着墨香的《水浒传》在抽屉里。
18、
1.爸爸说,他正为这件事操心。他担心我会渐渐忘记中国语文。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我是不是父亲最大的孩子。
3.玛琪问托米,他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
4.男孩马上跑到猫跟前,请猫告诉他,在哪里能找到小狐仙。
19、
1.只有下了一番苦功,才能练出一手好字。
2.我们怎么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吗?
3.正月过去了,闰土不得不回家里去。
4.读太阳 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20、
1.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2.那只年轻的雄鹅答道,等一等!等一等!他就来。
3.潮水退了,有再涨的时候;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
21、
1.宽容 鲁迅告诚保姆不要撕书 保姆丢掉鲁迅书稿,鲁迅笑笑了事 保姆帮鲁迅找到过一本好书
2.示例:非常生气,更是非常心疼,但是想到保姆是为了哄海婴高兴,加上她又不识字,算了吧
3.神态 对保姆丢弃书稿后的无奈
4.B
5.鲁迅如此爱惜自己的书,在保姆给他撕掉书、扔了书稿后,他却只是告诫,一笑了之,更能表现出鲁迅对保姆的宽容。
22、
1.qí cuán
2.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对童年百草园的怀念,对美好童年生活的珍视。
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油蛉和蟋蟀写活了。
4.作者回忆童年时期的百草园以及发生在百草园的趣事。 作者儿时的伙伴已经从以前的充满生气到现在的沉默寡言、麻木拘谨,和以前判若两人。
5.春、夏、秋 从碧绿的菜畦可以看出是春天,鸣蝉可以看得出是夏天,可以摘覆盆子可以看出是秋天到了。
6.二 三 “障”,障碍;“壁”,墙壁。这里的“厚障壁”是指很深的隔膜,是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