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历史必修三专题二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945508 上传时间:2025-04-14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6.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专题二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二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二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二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历史必修三专题二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疑难名师点拨,知能提升作业,课堂基础达标,基础自主学习,教师备课资源,目录,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疑难名师点拨,知能提升作业,课堂基础达标,基础自主学习,教师备课资源,目录,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

2、疑难名师点拨,知能提升作业,课堂基础达标,基础自主学习,教师备课资源,目录,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疑难名师点拨,知能提升作业,课堂基础达标,基础自主学习,教师备课资源,目录,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

3、据。,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62,1,“,假如诺贝尔奖在中国古代已经设置,各项奖金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科学知识水平,”,英国学者李约瑟,2/62,2,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3/62,3,附

4、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历程,时代背景,经典特征,夏商,奴隶社会繁荣,中华文明诞生,独具格调青铜制造艺术,先进历法(夏小正干支计日),秦汉,封建制度确立,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对外开放、国力强盛,中国文明开始走向西方,走向世界,形成“东亚文化圈”包含丝绸、冶金、水利技术等,隋唐,封建盛世、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对外开放、国力强盛,文化博大精深、全方面辉煌,形成影响全世界“中华文化圈”,宋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民族融合,对外开放,在隋唐文化基础上继续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技术外传,对其后整个世界面貌改变其了巨大作用,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发展迟缓,对外“闭关锁国”,中

5、国科技文化开始落后于西方,4/62,4,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一)四大创造,(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科技成就),1、造纸术,5/62,5,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龟甲和兽骨,青铜器,竹简,帛书,1竹木简牍沉重,2丝织品昂贵,6/62,6,【合作探究】1:我国当前发觉最早纸是哪一时期?造纸术以后怎样改进?,(1)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西汉早期纸,是现已发觉最早纸。,(2)至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植物纤维纸逐步取代竹木简成为古代中国主要书写材料。,7/62,7,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西汉纸地图,是现已发觉最早纸。,西汉纸,8/62,8,原料:,树皮、破渔网、麻头,制造工艺:

6、制浆制纸晾干,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便于书写植物纤维纸,取代了竹木简和帛,成为古代中国主要书写材料。为纪念蔡伦功劳,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9/62,9,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一)四大创造,(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科技成就),1、造纸术,10/62,10,造纸术外传,11/62,11,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一)四大创造,(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科技成就),2、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司 南,(战国),宋,指南针,今天指南针,12/62,12,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一)四大创造,(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科技成就),2、指南针和方向

7、测定技术,13/62,13,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一)四大创造,(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科技成就),2、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4/62,14,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一)四大创造,(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科技成就),3、火药创造和使用,火药,古代炼丹引爆图,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突火枪,火箭,15/62,15,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一)四大创造,(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科技成就),3、火药创造和使用,16/62,16,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一)四大创造,(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科技成就),3、火药创造和使用,17/62,17,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

8、发达表现,(一)四大创造,(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科技成就),4、印刷术进步,18/62,18,堆积如山,雕版,19/62,19,它印刷于公元,868年,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骗购。,被认为是世界上保留最早,有明确日期,雕版印刷品,。,金刚经,20/62,20,金刚经注套印本,我国世界上最早套色印本是于公元14世纪所刻金刚经注,用红、黑两色套印。经文用红色印成,注释用黑色印成。,21/62,21,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一)四大创造,(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科技成就),4、印刷术进步,22/62,22,北宋毕昇创造活字印刷术,毕昇,排版时用两块带框铁板,板上铺一层松脂、蜡、纸灰混

9、合物。先将泥活字依据需要排在一块板上,用火烤板底,混合物遇热熔化,再取另一铁板将字压平,待混合剂凝固,就能够印刷了。另一铁板接着排字,两版交替使用。第一版完后,再加热熔化药剂,将活字取下,另行排新字。,23/62,23,北京奥运会上活字印刷术再现,24/62,24,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一)四大创造,(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科技成就),4、印刷术进步,25/62,25,活字印刷术创造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即又传入了欧洲。,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改良了中国活字印刷术,形成,金属活字印刷术,。,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恩赐,使得,福音更能

10、传扬,”,。,印刷术外传,26/62,26,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一)四大创造,(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科技成就),影响,外传,创造过程,项目,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侯纸”,魏晋南北朝:成为主要书写材料,隋唐:,创造雕版印刷术;,北宋:,彩色套印技术;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利用,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传入欧洲,经阿拉伯传入西欧,廉价耐用纸张很快取代中世纪使用羊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推进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11、推进了,欧洲火药武器发展,,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觉时代,促进近代欧洲社会进步和社会转型,27/62,27,【经典题例】罗素说:“除了16世纪西班牙和美洲之间文明交流外,我认为在这以后一段漫长发展时期,没有任何一个两种文明交流例子能像中国和欧洲这两种文明交流那样经典。”这种文明交流表达在,四大创造传入欧洲蒸汽机车传入中国伏尔泰推崇孔子儒家思想孙中山建立三权分立政治体制,A B C D,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分析题有效信息提取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题干中时间及其限定,“16世纪”“这以后”“中国和欧洲这两种文明交

12、流”关键信息,由此能够断定错误,因为四大创造在16世纪以前就已传入欧洲,故排除含有选项。答案选D。,28/62,28,【经典题例】(天津河东一模)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士兵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解析:A。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四大创造时间:造纸术是东汉蔡伦改进,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创造,指南针创造在北宋时期,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利用军事,北宋时期制造出火器。中国古代四大创造都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在题干中时间限制内“公元751年”、“唐朝”,这一时

13、期 中国传入阿拉伯技术只能是造纸术。,29/62,29,【经典题例】(辽宁沈阳高三测二)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了中国辉煌灿烂历史文化。以下表述正确是(),A图为隋唐时期创造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B图为东汉时期蔡伦创造造纸术,促进了人类文化传输,C图为北宋时期山水画千里江山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D图为明清时期青花瓷,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象征,解析:C。从图中提取信息:主任表达了中西方文明交流和驰名世界中国丝绸。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创造,蔡伦改进造纸术,不是创造造纸术。山水画千里江山图特征有显著北宋画风气势宏伟,画风阳刚,写意格调。因为陶瓷技术进步,陶瓷从唐代起开始大量出口,取代

14、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象征。,30/62,30,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合作探究2: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三,马克思在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三项创造。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工具等等。,材料二,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些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四,鲁迅在电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15、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创造于何时?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区分方向功效?,(1)战国 生产、导航、迷信。,(2),应怎样了解材料三内容?材料四揭露了当初中国什么问题?,三大创造在促进近代欧洲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a印刷术推进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b火药炸毁了西欧骑士阶层,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c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觉时代。,旧中国愚昧落后,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充分发挥其推进作用。,31/62,31,【合作探究】3:列举1618世纪时四大创造对中国和对西方造成不一样影响。谈谈在中国和西方命运为何会有不一样

16、1)影响:,火药:中国,做爆竹敬神;西方,做子弹御敌。,指南针:中国,看风水;西方,航海。,远洋航行: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加强与诸国联络,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需求。但无益于国计民生。哥伦布远航,掠夺财富,开拓殖民地。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络。,结论: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科技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反应。,(2)原因:,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妨碍;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妨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西方: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增加,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进步。,32/62,32,【经典题

17、例】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进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主要作用,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明清时期社会变革,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初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解析:A。本题为因果选择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能力和辨析因果能力。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在西方和明清时期对社会变革作用不一样,根源于中西方经济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不一样,也就是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方式不一样,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不一样。另外,C、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与题干没有因果关系。,33/62,33,【经典题例

18、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测试)中国古代四大创造传入欧洲后,对推进欧洲“发觉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世界史”是(),A火药 B造纸术,C印刷术 D指南针,解析:D。此题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创造对世界影响。其中指南针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持,符合题目标要求。,34/62,34,【高考真题】(全国卷文综15)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时尚,B儒者地位快速提升,C技术进步推进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输,解析:C。解答此题,注意题中关键词“今(雕)板之幸也”,说明,是因为雕版印

19、刷术创造,推进了儒学发展。故C正确。,35/62,35,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附:(二)数学成就及影响,成就,影响,九章算术,成书年代:东汉,特点:采取十进位值制计数法,聚集了许多算术命题。,采取当初最先进运算方法,是当初世界上最先进利用数学著作。它问世,标志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数学形成了完整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主要地位,计算工具,算筹和算盘;珠算运算法歌诀。,人们能够用珠算法处理加减乘除和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问题。明朝时,珠算法已传输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其它地域。,36/62,36,【经典题例】(衡阳高中联考一)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应出中国

20、古代数学(),重视处理实际问题 与农耕生产亲密相关,重视理论研究 以计算为关键古代数学已形成完整体系,A B,C D,解析:D。古代中国科技是应用性科学,所以不是理论研究,包含数学也是如此。,37/62,37,算筹记数法(春秋战国):,38/62,38,模拟,“,算筹,”,表示数,用,纵式,表示个位、百位、万位,用,横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如遇,“,0,”,,则空位不摆算筹,十进位制,从右到左。,例子:137,练习:608379,39/62,39,1、,原因,:,我们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需要,,经过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步积累天文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天文学。,2

21、表现,:,(1)封建王朝重视,,设置专门天文观察机构,。,(2)有世界上,最早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统计;,(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星表,,石氏星表,;,(4)创制了许多先进天文观察仪器,,浑仪,和,简仪,等。,附:(三)天文学成就,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40/62,40,1、历法:,(1)历法发达原因:,古代农业发达,农业发展需要。,封建王朝政府重视。,(2)成就:,夏朝:夏小正,商朝:“殷历”,(干支纪年月日),元朝:郭守敬授时历,附:(四)历法、农学及医学成就,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41/62,4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

2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42/62,42,郭守敬在全国各地设置二十七个观察站,进行了大规模,“,四海测量,”,,编制了我国古代最先进,授时历,,它被沿用达,400,年之久。,授时历,准确度很高,以,365.2425,日作为一个回归年长度,这个值与现在世界上通用公历所采取回归年值完全一致,但,比现行公历颁行早了三百年,。,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43/62,43,2、农学:四大农书,时间,作者,成就,世界地位,氾胜之,氾胜之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农业科学著作,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一部农书,王祯,农书,详

23、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知识,徐光启,农政全书,抵达了传统农业科学顶峰,元朝,明朝,北魏,西汉,附:(四)历法、农学及医学成就,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44/62,44,【经典题例】(安徽马鞍山高三一检)以下对北朝时成书齐民要术表述,正确有 总结了11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域农牧业生产经验 介绍了当初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利用等方法 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很高综合性著作 是当初北方民族大融合在文化上反应(),A B,C D,解析:B。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北朝存在时间是公元386年581年,所以错误;齐民要术是世界上现存最早农书,所以错误。故选B。,45/62,45,3、医学:,(1)

24、中医:,西汉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之作,(3)针灸疗法,(2)中药:明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东方药品巨典,东汉,“,医圣,”,张仲景专著伤寒杂病论,万世宝典,附:(四)历法、农学及医学成就,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表现,46/62,46,针灸铜人,针灸疗法,人体经络和针灸疗法,金医针,47/62,47,【经典题例】(临沂质检)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一些治病古方,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以下信息不正确是,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品巨典”,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辩证施治方法,D表达了中国人与自然友好相处人生态度,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识

25、记认识能力。中医中药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表现之一,后世留下许多著名医学成就,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表达了中国人考究人与自然友好相处人生态度。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造性提出了辩证施治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基础;明朝李时珍药品学巨著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品巨典”。故B、C、D都是正确信息,而黄帝内经只是中医学奠基之作,故答案为A。,48/62,48,小结一:古代中国创造和发觉,古代中国科技成就,(产生时间、主要影响),数学,记数法:十进位置制(人类最美妙创造之一),计算工具:算筹算盘(计算机之前最先进运算工具),著作:东汉九章算术(标志中国以计算为中心数学形成完整体系),天文学,原因:古代农业文明发展需要

26、世界最悠久最系统天文统计(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哈雷彗星),最早星表:战国甘石星经唐石氏星表(现存最古老星表),天文观察仪器:浑仪(西汉)、简仪(元,郭守敬),成就,夏朝夏小正殷历(干支纪年月日),元朝授时历(最优异历法),四大农书(其中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农业著作。,包括种植耕作技术、畜牧养殖、园艺手工、农产品加工技术等,西汉黄帝内经中医奠基之作;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万世宝典”;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医药学体系总结,“东方药品巨典”;针灸疗法。,四大创造:,历法:,农学:,医学:,49/62,49,【经典题例】若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你能够看到哪些技术利用?,用活

27、字印刷术印刷麻纸书籍,利用火药开山采矿,利用指南针航海,翻阅授时历计算日期,A B,C D,解析:A首先排除,授时历是元朝郭守敬编写。,50/62,50,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隋唐基础上取得深入发展,其推进了我国传统科技发展,使伟大创造在当初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济繁荣,根因),北宋文化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促使了,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促使,指南针,在北宋时期,用于航海,。,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停,,这,促进了火器发展,。,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创造与发觉摇篮一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8、当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创造二分之一来自中国,北宋,”,探究一:,三大创造在北宋得以取得发展社会条件有哪些?,51/62,51,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52/62,52,材料二:,18世纪,,中国这一系列成就,同医学和药品学及其应用一样,主要是积累经验发觉,而不是系统或持久科学探索结果,(上等人)是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试验工作,,然而,正是理论、构思、试验和实践结合,产生了当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罗兹墨菲亚洲史,请回答:,1,、,依据两则材料,从研究内容、方法、目标、发展趋势等方面指出10世纪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发展上差异?,蒸汽机、电磁感应理论、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细胞学说、进化论,1

29、819世纪中叶(清),天文望眼镜、近代化学、力学、解释几何学、血液循环学说,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17世纪(明后期至清初),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本草纲目,16世纪(明中后),远洋航海技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远洋航海技术,1015世纪,(宋元到明初),欧洲,中国,时期,材料一:,【合作探究】4:阅读以下材料,53/62,53,项目,中国古代科技,西方近代科技,内容,方法,目标,发展趋势,是对生产经验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直接描述,缺乏理论探索(属,应用科学,),重视观察和试验与严密逻辑体系相结合(属,理论科学,),重视,整理,与,经验总结,重视,理论研究,与,观察试验,服务于,农业生产

30、和统治需要,服务于,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逐步落后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54/62,54,“李约瑟难题”,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创造和发觉远远超出同时代欧洲,这一点能够毫不费,力地加以证实。,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同,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材料三:,2、中国古代科技创造为何能长久领先?为何又落后了(中国古代发达科技为何没有转化为近代科学技术?)?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不足又给我们怎样启示?,

31、55/62,55,A、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原因,(1)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主流,长久相对,稳定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环境。,(2),生产力,不停发展促进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不但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3)各,民族间联络和经济文化交流,不停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4),教育和科举,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5),中华民族,含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6)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7)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止古代文明,,文化传承没有间断,。,56/62,56

32、科技发展原因规律性原因:,(1)政治原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政策等),(2)经济原因;,(3)开放原因(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4)个人原因(科学家智慧和劳动);,(5)历史原因(科技继承与创新);,(6)教育原因等等。,57/62,57,B、,中国古代发达科技没有转化为近代科学技术原因,政治,:当初中国,腐朽封建制度,妨碍,了中国当代科技产生,a、中国封建统治者实施,重本抑末,政策,不利于科技结果产生、推广和应用。,b、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发展,c、,“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东西方文化正常交流,经济,:明清时期,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33、限制了生产力发展,不能对科技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进力,科技结构,本身缺点,制约着中国科技发展,(,缺乏试验研究,缺乏对自然规律探索;缺乏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动力和机制,),根本原因,58/62,58,C、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不足给我们启示:,(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发展奠定雄厚物质基础;,(2)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要尊重人才,勉励知识创新。,(4)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指导意义,明确科学技术作用。,59/62,59,小结二、中国古代科技创造和发觉突出特点,第一,中国古代科技含有很强,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需要。,第二,中国

34、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直观描述,含有较强,经验性,。,第三,古代科学理论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带有,封闭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生产力。,60/62,60,【经典题例】(佛山质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成就却较少。造成种现象根本原因是,A 以小农经济为主农耕经济需要,B 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C 中国科学家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D 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答案:A。科学理论属于意识形态方面,它根源于经济基础。,61/62,61,【经典题例】(大连高三一模)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创造造纸术、火药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微弱。这反应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特点是(),含有较强经验性 重视实用技术,缺乏相对独立学科体系 重视以试验事实为依据,A B,C D,解析: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额特点。提取信息:题目总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形成一些条件,其中没有包含出现试验探索。“化学并不突出”一句表明了。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农业表明。物理成就不多,生物学理论和化学缺乏例子说明。,62/62,6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