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9945502 上传时间:2025-04-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如图为新石器时代城头山环壕村落的遗址,村落围有环壕外有农作区,内有生活区、墓葬区等分区。这可以用来说明()A村落是农耕文明发展的基础B社会贫富分化的产生C自然地理差异决定村落形态D人居环境的建设智慧2“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该材料反映了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提升个人修养B宣传“敬天保民”的思想C强化基层教化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3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

2、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民共用的设施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4北宋“安定先生”胡瑗设经义斋,专授六经,“恳恳为诸生言,其所以治己而后治乎人者”,让儒家修齐治平的理论,深植学生心中;又设治事斋,“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这些举措()A践行了“格物致知”的主张B表明程朱理学获得官方推崇C蕴含学术为现实服务的理念D适应了宋代崇文抑武的方针5明清时期,遍布全国的陕商经贸活动和名目繁多的境内庙会集市不但吸引着

3、秦腔走遍全国,而且使它深入到秦地的大小乡镇。会馆落成、神灵祭日、过年过节等都有秦腔演出, 甚至同业违反行规也要罚演秦腔。这种情况表明()A文化发展推动商帮形成B地方文化规范商业经营C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D商业发展影响文化传播6晚清时期,东北北部的东清铁路采用俄式1.524米轨距,运费按卢布结算;东北南部的南满铁路采用日式1.435米轨距,运费按日元结算;西南的滇越铁路,采用法式1米窄轨距,运费按法郎结算。这一状况()A阻断了国内南北之间商品流通B导致了地方军阀割据局面出现C是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的产物D折射出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71905年,英国人开设的“上海众业公所”,成为中国境内第一家以会员

4、制形式组成的证券交易所,其中中国会员占13%。该所除经营买卖外国公司的股票外,还经营外商在华公司的股票,如上海钢铁公司、上海电力公司、中国垦殖公司(煤矿)等股票。上海众业公所的开设表明()A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开始引入中国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C英国侵略者控制了中国关税主权D列强大肆从中国掠夺自然矿产资源8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的文明B都通过文明比较来重新定位传统文化C都对东西方文明有全面了解D

5、都深切感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先进性9如图为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宣传画赤脚医生遍山村,合作医疗气象新,该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农民互助以缓解缺医少药问题B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C城乡卫生条件的根本改善D社会成员健康意识的提高10下图为19902000年我国劳动力产业结构变迁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B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D民众就业观念转变11埃及南部出土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时期的很多文献,是用阿拉米语、埃及祭司体、希腊语以及阿拉伯语等7种文字书写的,除阿拉米语是帝国通用语外,其他6种都是当地族群用语。由此可知,波斯帝国()A

6、文明交流的形式多样B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C文化发展的多元并存D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削弱1215-16世纪,欧洲若干城市发生变化。在城市中建起了大量公共建筑,这些建筑外形雄伟华丽,表达了政府对整个城市的控制;军事设施也不再仅仅是为了防御,而是具有了更多的对外作战的功能。这些变化表明()A王权在逐步强化B工商业经济复兴C市民意识高度发展D城市自治普遍实现1315世纪,帕查库蒂开疆拓土、奠定帝国大业,重建南美洲古城库斯科。在库斯科的中央广场上,宏伟的太阳神庙耸立在金字塔形的台基上,国王每年在此举行盛大的太阳祭。沿中央广场四个方向修筑的数千米驿道,把库斯科与全国连接起来。重建的库斯科()A成为印加统治中心

7、B是玛雅城市建筑的典范C见证阿兹特克文明D借鉴了古埃及建筑风格141572年,三艘满载精美商品的中国帆船出现在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商品中最受欧洲青睐的丝绸、瓷器被西班牙商人抢售一空。作为“回报”,中国商人则带走了能带走的每一枚西班牙银元,这就是后来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路线。该贸易路线()A造成印度洋贸易衰落B加速西班牙社会转型C开启全球性物种交换D推动太平洋贸易发展15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车间和机器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工人一般每天工作13至14小时,在一整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这

8、一变化()A有利于优化手工工场的管理B反映人类劳作方式的重大变革C表明传统的农业已不复存在D导致人们逐渐摆脱了体力劳动16下图为1990年以来世界难民和寻求庇护者流向分布情况,这反映了()A中低收入经济体是难民主要输出国B新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局势剧烈动荡C高收入经济体缺乏吸纳难民的能力D中等收入经济体接纳了大部分难民二、论述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代兴起茶马古道,北宋与藏区建立“以茶易马”互市制度,史载:“(宋人与吐蕃)商人博易,甚有信而不受欺绍,商人有信则相与如至亲,借贷有所不吝,岁望其一来,不来则数数念之。”“乾道癸巳(1173年)冬,忽有大理人李观音得、董六斤黑、张般若师等皆有

9、礼仪。擎诵佛书,碧纸金银字相间。”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写道:“汉地的货物运到博(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 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摘编自张嘉琳、梁长平茶马古道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贡献与价值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三、材料分析题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07年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来华时,清政府依然禁教,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但是世界的格局已然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并开始海外扩张。而中国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没有及时与世界交流和学习。马礼逊来华时处于非

10、法传教阶段,随着鸦片战争中国国门洞开,更多传教士涌入中国。随着西方侵略势力在中国的增强,这些传教士也不只是在宗教方面活动,而是渗透到更多领域。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鸦片战争,协助西方侵略势力与中国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还参与到中国的政治改革中。他们为西方侵略势力及商人在华争取更多的商业利益,同时在中国强占或购买土地,为个人积累财富。新教传教士还在华译书办报,开办学校,开医馆做慈善,较明末清初时期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入。摘编自龚颖明末清初与晚清时期来华传教士角色变化之探析(1)根据材料,比较马礼逊来华传教时中西社会的差异。(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前后新教传教士在华活动的主要变化,并说明

11、其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口的流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政府主导的社会人口流动和社会人口的自发流动。1958年后的两年半内,由于工矿业发展而致2500多万人从农村流出。20世纪50年代末政府发动支边运动,仅在1959年和1960年就有17个省、自治区动员和安置支边青壮年及退伍兵99.7万人。同时,“农村分配上的某些平均主义”引起一部分农村人口自由流动。在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政府从1961年开始大力精减非农劳动力和城市人口,加强农业生产。到1963年7月精减工作结束时,全国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在“大跃进”中被动员支边的人

12、员也大批倒流回内地。摘编自赵入坤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的人口流动与管理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迁移流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省际流动人口不过几百万;全国流动人口小学学历占比接近40%;省际流动人口的流入地主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迁移原因多为婚姻迁入、家属随迁、投亲靠友等社会原因。到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2.47亿,此后流动人口数量开始缓慢下降,流动人口规模逐渐进入调整期。流动人口中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比都有明显上升。2017年,务工经商迁移流动人口比重达63.1%;2018年,东部地区净输入农民工达5398万,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都为农民

13、工净输出地区。人口迁移流动在给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面临着难以融入城市等问题,流出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留守老年人的家庭养老等问题逐渐凸显。摘编自高向东、王新贤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流动特征及趋势(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影响人口流动的政策性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发展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就我国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尝试提出解决建议。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新工党上后以后,主张“第三条道路”,平衡经济发展和城市社会环境的同步更新。1998年政庭成立“城市工作

14、组”,综合高品质设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政府治理等多方面的原则与描施。政府将工业遗迹改造为新的消费、创意空间,为工业化时期的“不良资产”注入后工业时代的新功能。政府推动以提升公共空间质量为目标的内城再美化运动,内城中心区得到改头换面的提升。政府意识到郊区化对发展经济的潜在价值:新城及“边缘城市”适于培育知识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郊区风情的文化产业,可以形成更具经济多样化及竞争力的“郊区增长极”。政府还提出“可持续城市设计”,核心主张是: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带动“绿色产业”发展.摘编自杨震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英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镜鉴(1)据材料,概括20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政府推

15、动城市更新的措施和特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新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试卷第7页,共7页参考答案: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石器时代城头山环壕村落的遗址,将农业区、生活区、墓葬区进行了区分,体现了原始人人居环境的建设智慧,D项正确;农业出现,人们定居,出现村落,因果关系颠倒,排除A项;材料无法看出社会贫富分化是否产生,排除B项;自然地理差异影响村落形态,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2D【详解】根据材料“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

16、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可知,礼乐的的主要社会功能是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从而维持国家统治秩序的稳定与和谐,D项正确;材料强调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即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A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项;材料未涉及“敬天保民”的思想,排除B项。故选D项。3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意可知,古代中国西北地区设置了许多驿站来维护交通的畅通,这就有利于国家政令的传播,所以说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排除D项;亭传邮驿在古代主要是官用,并非官民共用,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驿站的设立

17、并没有体现丝绸之路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基层治理的成效,排除C项。故选D项。4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胡瑗设经义斋,专授六经,教授儒家修齐治平的理论,设治事斋,教授学生治民、讲武、算历等知识,这些举措蕴含学术为现实服务的理念,C项正确;“格物致知”强调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程朱理学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的是学术为现实服务,没有强调宋代崇文抑武,排除D项。故选C项。5D【详解】根据材料,陕商经贸活动和庙会集市吸

18、引着秦腔走遍全国,“使它深入到秦地的大小乡镇”,可得出商业发展影响文化传播,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陕商经贸活动影响文化,不是文化发展推动商帮形成,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地方文化规范商业经营,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奢侈”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晚清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晚清时期,东北北部、南部和西南地区的铁路修建受到不同西方国家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因此材料中铁路的不同模式折射出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D项正确;“阻断了”说法绝对,排除A

19、项;晚清政府时期没有出现地方军阀割据局面,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影响,而不是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的结果,排除C项。故选D项。7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英国人创办的会员制证券交易所,中国会员占13%,不仅经营买卖外商在华公司的股票,还有经营买卖外国公司的股票,可见这家在华证券交易所的经营范围是世界性的股票交易,表明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就开始引入中国,排除A项;“上海众业公所”经营的是股票买卖,与关税主权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

20、股票买卖”,而“中国掠夺自然矿产资源”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西方。杜亚泉认为中国文明可救西方文明的弊端,陈独秀认为应该采取西方的方法,可知双方都在重新定位传统文化,项正确;杜亚泉强调要学习中国文明,排除项;项错在“全面”,排除项;杜亚泉主张学习中国文明,排除项。故选项。9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70年代赤脚医生体现出农村医疗的发展,项正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建立,排除项;赤脚医生并未让城乡卫生

21、条件得到根本的改善,排除项;材料中反映不出健康意识的提高,排除项。故选项。10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02000年(中国)。据材料可知,19902000年,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比在下降,第二产业劳动力占比基本持平,而第三产业劳动力占比持续增加,这主要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与推进,即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三大产业的占比增减情况,体现不出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情况,也无法体现产业升级情况,排除AB项;材料中是占比增减,无法体现观念的转变,排除D项。故选C项。11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

22、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波斯帝国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波斯帝国时期,埃及南部出土的很多文献使用多种文字书写,波斯帝国内文化发展的多元并存,C项正确;材料是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而不是文明交流的多种形式,排除A项;材料是文献书写用多种文字,但不能得出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君主专制制度的削弱,排除B、D项。故选C项。1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6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在城市中建起了大量公共建筑,这些建筑外形雄伟华丽,表达了政府对整个城市的控制;军事设施也不再仅仅是为了防御,而是具有了更

23、多的对外作战的功能。”可知公共建筑的华丽、对城市控制加强、军事设施的对外作战功能加强,都是王权强化的表现,王权强化往往伴随着对城市和领土的控制和对外扩张的意愿,A项正确;材料中更多强调的是政治和军事,没有直接提到经济,且复兴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强调王权加强,市民意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城市自治普遍实行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3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世界南美洲)。据材料“15世纪,帕查库蒂开疆拓土、奠定帝国大业,重建南美洲古城库斯科。”帕查库提是南美印加国第九任君主(14

24、38年1471年在位),在他统治期间,库斯科由一个小国逐步发展成一个广阔的帝国-“塔华廷苏育”意为“四方之国”,A项正确。材料体系的是城市建筑和城市的道路系统,B的描述不全面,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印加文明,排除C项;库斯科宏伟的太阳神庙耸立在金字塔形的台基上,国王每年在此举行盛大的太阳祭,这和埃及的建筑风格不同,古埃及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排除D项。故选A项。1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72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国开创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路线推动了菲律宾、西班牙和中国的贸易,因此推动了太平

25、洋贸易发展,D项正确;材料强调“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路线推动太平洋贸易发展,未涉及造成印度洋贸易衰落,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加速西班牙社会转型,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开启全球性物种交换,排除C项。故选D项。15B【详解】依据材料“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可以看出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劳作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B项正确;据材料“钟表、车间和机器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可知此时为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工厂的转变,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优化工厂的管理,排除A项;工

26、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但从世界范围来看,至今传统的农业仍旧存在,表述绝对,故排除C项;工厂制度下,人成为机器的附庸,工人仍旧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排除D项。故选B项。1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90年以来。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90年以来世界难民和寻求庇护者主要流向了中等收入经济体。D项正确;中低收入经济体是难民主要输入国,排除A项;“国际局势剧烈动荡”说法错误,1990年以来冷战结束,国际局势总体和平,局部动荡,排除B项;高收入经济体具备吸纳难民的能力,排除C项。故选D项。17【参考答案】示例:自古以来汉藏地区就存在密切

27、交流和往来。汉藏地区关系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存在密切的交流和往来。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入藏,两位公主入藏时,带去了中原地区的各种物产和生产技术,带去了各类文化书籍,特别重要的是还带去了许多能工巧匠。这样就促进了吐蕃农业、手工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吐蕃地区的牛羊马匹和其他土特产也通过茶马古道不断输入内地,从而活跃了汉族人民的经济生活。北宋时期,汉地与藏区建立“以茶易马”互市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汉地与藏区的联系。【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结论探究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汉地的货物运到博(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 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

28、民的心连在一起罢”并结合所学内容可得出论题:自古以来汉藏地区就存在密切交流和往来。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汉藏地区关系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存在密切的交流和往来。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入藏,两位公主入藏时,带去了中原地区的各种物产和生产技术,带去了各类文化书籍,特别重要的是还带去了许多能工巧匠。这样就促进了吐蕃农业、手工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吐蕃地区的牛羊马匹和其他土特产也通过茶马古道不断输入内地,从而活跃了汉族人民的经济生活。北宋时期,汉地与藏区建立“以茶易马”互市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汉地与藏区的联系。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18【参考答案】(1)差异:中国闭关锁国

29、西方海外扩张。中国禁止传教;西方传教自由。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发展。(2)变化:由秘密非法到公开活跃;由传播宗教到参与侵略;由宗教向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渗透。(任意2点)影响:助推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客观上推动西学传播和社会变革。【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的中国。根据材料“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开始海外扩张”可得出中国闭关锁国,西方海外扩张;据材料“清政府依然禁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禁止传教,西方传教自由。据材料“中国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没有及时与世界交流和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可

30、得出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发展。(2)本题是对比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马礼逊来华时处于非法传教阶段,随着鸦片战争中国国门洞开,更多传教士涌入中国”可得出由秘密非法到公开活跃;据材料“这些传教士也不只是在宗教方面活动”、“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鸦片战争,协助西方侵略势力与中国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可得出由传播宗教到参与侵略;据材料“不只是在宗教方面活动”、“参与到中国的政治改革中”、“争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为个人积累财富”、“在华译书办报,开办学校,开医馆做慈善”可得出由宗教向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渗透。第二小问影响,据第一小问,新

31、教传教士由传播宗教到参与侵略,可得出助推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宗教向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渗透,可得出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客观上推动西学传播和社会变革。19【参考答案】(1)特点:政府主导型流动和自发流动并存;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短时间内人口流动规模大。原因: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支边运动的发动;1960年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2)趋势:流动人口规模显著增加,逐渐进入调整期;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逐渐成为人口主要流入地;经济原因(务工经商)逐渐成为迁移的主要原因;流动人口文化程度显著提升。建议: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社区公共服务功能;

32、关爱人口流出地的留守人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口的流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政府主导的社会人口流动和社会人口的自发流动”可得出政府主导型流动和自发流动并存;根据材料“1958年后的两年半内”“在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可得出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材料“仅在1959年和1960年就有17个省、自治区动员和安置支边青壮年及退伍兵99.7万人”“全国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在大跃进中被动员支边的人员也大批倒流回内地”可得出在短时间内人口流动规模大。第二小问原因,

33、根据材料“1958年后的两年半内,由于工矿业发展而致2500多万人从农村流出”并结合题干时间可得出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末政府发动支边运动”可得出支边运动的发动;根据材料“政府从1961年开始大力精减非农劳动力和城市人口”并结合所学,60年代我国开始国民经济的调整可得出1960年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2)本题是对比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省际流动人口不过几百万”“到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2.47亿,此后流动人口数量开始缓慢下降,流动人口规模逐渐进入调整期”可得出流动人口规模显著增加,逐渐进入调

34、整期;根据材料“省际流动人口的流入地主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2018年,东部地区净输入农民工达5398万,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都为农民工净输出地区”可得出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逐渐成为人口主要流入地;根据材料“迁移原因多为婚姻迁入、家属随迁、投亲靠友等社会原因”“2017年,务工经商迁移流动人口比重达63.1%”可得出经济原因(务工经商)逐渐成为迁移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全国流动人口小学学历占比接近40%”“流动人口中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比都有明显上升”可得出流动人口文化程度显著提升。第二小问建议,根据材料可知,人口迁移带来了如“难以融入城市等问题,流出地留守

35、儿童的健康成长、留守老年人的家庭养老”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要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如针对留守老年人的家庭养老问题,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社区公共服务功能;针对流出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要关爱人口流出地的留守人群;针对融入城市难问题,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20【参考答案】(1)措施:成立专门机构规划设计;推动产业转型;郊区多样化提升;美化内城环境;提出可持续城市设计,发展绿色产业。特点:注重国家政策指引;注重经济和环境的平衡发展。(2)意义: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城市更新当关注民生;重视城市系统规划;城市更新关注可持续发展。【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1998年政庭成立城市工作组,综合高

36、品质设计、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政府治理等多方面的原则与描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政府推动城市更新成立专门机构规划设计。根据材料“政府将工业遗迹改造为新的消费、创意空间,为工业化时期的不良资产注入后工业时代的新功能。”可知英国政府推动产业转型。根据材料“政府推动以提升公共空间质量为目标的内城再美化运动,内城中心区得到改头换面的提升”,可知英国政府推动城市郊区多样化提升,美化内城环境。根据材料“政府还提出可持续城市设计,核心主张是: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带动绿色产业发展。”可知英国政府提出可持续城市设计,发展绿色产业。特点:根据材料“综合高品质设计、经济发展、

37、环境保护、政府治理等多方面的原则与描施”,“政府推动以提升公共空间质量为目标的内城再美化运动”,“政府意识到郊区化对发展经济的潜在价值”,“政府还提出可持续城市设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政府推动城市更新的措施注重国家政策指引。根据材料“政府还提出可持续城市设计,核心主张是: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带动绿色产业发展。”可知英国政府注重经济和环境的平衡发展。(2)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政府推动城市更新的特点是注重国家政策指引,注重经济和环境的平衡发展,所以对中国而言,在城市更新方面,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城市更新关注可持续发展。根据材料“政府意识到郊区化对发展经济的潜在价值:新城及边缘城市适于培育知识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郊区风情的文化产业,可以形成更具经济多样化及竞争力的郊区增长极。”可知城市更新应重视城市系统规划。根据材料“平衡经济发展和城市社会环境的同步更新。”可知城市更新应当关注民生。答案第7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