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单元检测】(知识通关练)7注意事项:(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 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
2、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18 分)(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小题。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 x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篷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 rn 无比的生的意志。在这样一个巨人面前,还有谁不在内心深处顶礼一番?1.(3 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含 x() 坚 rn() 深邃()2.(2 分)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3、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3.(2 分)文中“凝重”的意思是。4.(3 分)将文段中画线句改成陈述句。学校开展“胸怀天下,心系人民”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胸怀天下 热爱祖国】“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对人民的敬重也是发自 内心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关心人民的疾苦,为之努力为之付出;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绘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胸怀天下、热爱祖 国最直接的表现。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 动力,也是广大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
4、根本保证。5(2 分)以上语段是小语同学为本次活动写的开场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语段中双引号的用法是表示直接引用。B语段中加点的“就”“都”“最”都是副词。C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D语段中画波浪线的三个词语都是褒义词。【活动二:心系人民 品味文化】6(3 分)舍是一位心系人民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时常能感受到他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与同情。请你阅读下面的文段,并参照批注示例,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从思想感情方面着手做批注。这一些是以前绝没想到自己能与洋车发生关系,而到了生和批注示例:“咬着牙,含着泪,上了这条到死亡之路”一句中“咬着牙,含着泪”承接上文,写出了
5、拉车人走上这条路的无奈和悲苦;用“死亡之路”来形容拉车人的生活,说 明这是一条没有任何希望的不归路,也预示了主人公祥子的希望最终会破灭。死的界限已经不甚分明,才抄起车把来的。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工匠,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的时候,咬着牙,含着泪,上了这条到死亡之路。这些人,生命最鲜壮的时期已经卖掉,现在再把窝窝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就是在同行的当中也得不到好气儿。他们拉最破的车,皮带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气;一边拉着人还得一边央求人家原谅,虽然你的批注: 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节选自骆驼祥子)【活动三:爱我中华 踔厉奋发】“杂交水
6、稻之父”袁隆平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李彦宏 说:“一个人想要成功,想要改变命运,有梦想是重要的。我觉得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梦,有胸怀祖国的 大志向,一旦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就认准了去做,不跟风不动摇。同时,我们不仅仅要自己有梦想,还应该用自己的梦想去感染和影响别人,因为成功者一定是那个用自己的梦想去点燃别人的梦想,并且还会时 刻播种梦想的人。”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3 分)以上是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的有关材料。请你认真阅读后,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梦想和你准备如何实现梦想。(不少于 30 字)二、阅读(52 分)(一)(12
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傅永列传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
8、耳。”【注释】露布公开的文告。8.(4 分)解释加点词语。(1)但当涉猎 (2)见往事耳 (3)寻复南奔 (3)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9(2 分)用“/”标出画波浪线句子的朗读停顿。(限断两处) 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10(4 分)说出画横线句子的意思。(1)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11(2)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二)(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材料一】童话与美是分不开的,并有助于美感的培育。没有美感,就不能想象有高尚的心灵和对他 人的不幸、悲伤和痛苦的真诚的同情心。借助于童话,孩子不仅用智力
9、而且也用心灵认识世界。同时不仅认识,而且对周围世界的事件和现象作出反响,并表达自己对善与恶的态度。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最初观念是从童话中汲取的,最初的思想教育也是借助童话进行的。只有当思想体现在鲜明的形象中时,儿童才能理解它。【材料二】有人担心,读太多童话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胡思乱想,不切实际?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我们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一切伟大而奇妙的发明,都是先有想象,再有现实。童话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文学形式,童话里荒诞、离奇、变形、夸张和狂野的想象能让孩子们脑洞大开,突破惯性的思维模式束缚,拓宽心灵的疆域,同时保持和激发出自身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人担心,一个读着童话长大的孩子, 成人后
10、面对世界是否容易产生幻灭感?其实,童话里不仅有美好和幸福、轻松和快乐,也有黑暗和邪恶、愤怒和悲伤,童话是带着隐喻意义的真实人生故事。童话以恰到好处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世界,理解真、善、美,理解爱和梦想,同时也理解人生的不完美和种种艰难。【材料三】我认为好的童话都是一些“无画的画帖”,或者又是一些没有诗的形式的诗篇。这些奇异的 画帖或诗篇具有一种魔力,尽管它们描绘的常常是不存在的事物和荒诞的境界,然而却能帮助人们看清和理解真实的生活,使人们想起前进和向上,不甘心沉没在平庸和丑恶的事物之中。好的童话歌颂理想,鼓励勇敢,故事中的那些主角们每每是为了寻找幸福和真理,而不惜千辛万苦地走遍天涯海角,无所畏惧
11、地上天入地。好的童话使人们相信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无论什么奇迹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过去的许多伟大作家就是这样运用这些特点为我们创作了许多美妙的故事,吸引我们一读再读。12(3 分)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童话有助于美感的培育,有了美感,就可以获得高尚的心灵和对他人的不幸的同情心。B. 最初的思想教育是借助童话进行的,通过将思想体现在鲜明的形象中的方式,让儿童理解它。 C想象力对发明创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切伟大而奇妙的发明,都是先有想象,再有现实。 D童话是带着隐喻意义的故事,其中不仅有美好和幸福,也有着与之对立的黑暗与邪恶。13(3 分)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说
12、说阅读童话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哪些作用。14(4 分)下面是家庭百事通杂志一项关于“小时候看过的故事,有没有一个影响你至今?”的调查反馈评论。请联系评论,结合材料内容,说说我们应当如何读童话。龙轲轲:小时候看这些故事,很少有人会像做阅读理解一样,去思考自己获得了什么,那种毫无防 备的共情能力和想象力,是很多成年人最求而不得的东西。云团团:我有个叫小鹤的朋友,小学时候看草房子,里面有个人物跟她同名。但那个人因为秃头,被人起了个外号叫“秃鹤”。小说里有一段写了“秃鹤”戴着一顶漂亮的帽子去上学,但被同学们起哄摘掉了,挂到旗杆顶上。“秃鹤”徒劳地追讨自己的帽子,在旗杆下号啕大哭的场景,给小鹤带来了极大的
13、震撼。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在班上起哄过谁的头大、谁的脚短。现在,小鹤为自己没参与其中而感到庆幸。(三)(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父亲的自行车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然而,对 我来说,这个世界上父亲是唯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父亲是建筑师,工地上所有的工人都怕他,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有一点差错也会招来父亲的痛斥。然 而,父亲在家里永远是慈爱的,他的好脾气甚至超过了母亲。在县城里,父亲的自行车众人皆知,每天早晚,他风雨无阻地骑着“吱吱嘎嘎”的破车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行车旁,穿
14、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一路上,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而父亲一直能一心两用,一边乐滋滋地听着,一边小心翼翼地避过路上数不清的坑坑洼洼。等到我上了初中,父亲的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两趟的奔波。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里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 他正在台灯下翻看一本发黄的相簿。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篮球的照片说:“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后已有好些白发了。父
15、亲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惨痛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父亲对儿子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便是妻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在办公室与家的两点一线间,生活得有滋有味。辅导儿子的学习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天的家庭作业父亲都要一道道地检查,认认真真地签上家长意见,每次家长会上他都被老师称赞为“最称职的家长”。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小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接到电报时,末班车已开走了,他跋山涉水徒步走了一夜的山路,然后冒险攀上一列运煤的火车,再搭乘老乡的拖拉机,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奇迹般地赶回了家。满脸汗水和灰土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
16、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 了一句。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与父亲在一起,沉默的时候居多,我却能感觉出自己那与父亲息息相通的心跳。离家后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很伤感的话:“还记得那辆破自行车吗?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杂物堆里去找,却锈成一堆废铁了。”我想了许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给父亲回信:“爸, 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 15.(6 分)家长会上老师称赞父亲是“最称职的家长”,请你找出其中的原因。16(3 分)文章语言真挚感人,意
17、蕴丰富,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满脸汗水和灰土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17(4 分)文章的题目是“父亲的自行车”,在文中有何作用?18(4 分)文章结尾处“我”给父亲的回信有何深意?(五)(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苔花如米小乔巨华近几日天空逐渐放晴,教学楼后面那些红砖缝里的青苔,也在渐渐地消失。房檐下,原本青苔最多、 最绿的地方,现在也只剩下几个绿格子。绿色的青苔把红砖纵横的边缘划分清晰,形成红和绿的搭配。砖地并不平整,所以积蓄的雨水时而 多,时而少。水分的量会影响红砖的颜色,吸水多的是深红,吸水少的是浅红。这
18、颜色的深浅关乎青苔的存亡。楼房挡住了阳光,加上有雨水的滋润,这里便成了青苔的家。雨季来临时,砖缝里那绿茸茸的线条 会变得很粗,如果天气连日晴朗,那线条就会变得纤细一些。这断断续续的变化,会一直从春天持续到深秋。昨夜的雨,让操场上的青苔又复活了。那绿,又纵横在红砖之间,绿得如此炫目。说青苔复活了是恰当的,这些小精灵从没有完全消失, 它们只是隐匿着,似有魔法一般,遁了形,在雨来临时才现形。我忍不住俯下身子,细看那些在夹缝中生存的精灵,雨水使它们重现生机。它们排成一队,像红砖地上摆着的一条条毛茸茸的绿布条。我真为它们感到高兴,它们弱小却满怀热情,在狭小的缝隙里努力地生长着,展现出勃勃的生机。清朝诗人
19、袁枚有诗曰:“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用米来形容苔花的小, 真是绝妙。可是,那矮到近乎没有高度的青苔真会开花吗?我隔着手机屏,放大拍摄的画面,镜头之下的青苔分明就是一畦绿叶的小青菜,谁说青苔没有高度呢?那些刚刚钻出地面的小苗,都生出了尖尖的嫩芽,齐刷刷地探着小脑袋在仰头看天呢。我还在砖地上发现了一个小坑,是缺了一角的红砖形成的,坑里长满了青苔,成了一个惹眼的绿色小坑。因为在雨天多蓄了一些水,所以这一丛青苔显得格外地绿,尤其是在晴天的时候,别的青苔变黄时, 它们的绿就更加显眼。从此,小绿坑成了我的牵挂之地,我下课后总想去看看它。我担心有一天这绿会消失,又深知惦记 也没用,万事万物都要遵循自
20、然的规律。这青苔真是顽强,隔了那么多个晴天,小坑里的绿居然没变黄, 也没变少,反而长得更加葱郁,我蹲下身才发现,它们填满了小坑,似乎还结出了谷穗一样的东西。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它们,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的花,但它们在那些挨挨挤挤的绿色中,像百合花一样淡雅, 真令人高兴。袁枚的诗句很唯美,写尽了青苔的执着。它虽然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它有它的淡雅和 高洁,它有它的隐忍和追求。青苔如此,人亦如此。(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9(3 分)说说文中“青苔”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长。20(4 分)请用简练的语言对第段画线句做批注。21(3 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青苔的成长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六)按
21、要求完成 22 题。(3 分)22.(3 分)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身鬼脸的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 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选段中的“他”是谁?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他的性格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说说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 原因。三、作文(50 分)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看似平凡其实不平凡的人,如朝夕相处的亲人、传道授业的老师、情同手足的朋 友甚至清洁工、看门人和小商小贩。他们没有特殊的
22、身份、显赫的地位、伟大的事业,他们平凡普通, 微不足道,如一粒尘埃,但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世间的真善美,体会到一种不平凡的力量。请以“并不平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书写工整,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任何文章,也不能从试卷中摘录句子拼凑成文。第一单元【单元检测】(知识通关练)21注意事项:(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5.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 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
23、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6.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7.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8.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运用(18 分)(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小题。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 x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
24、火一样篷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 rn 无比的生的意志。在这样一个巨人面前,还有谁不在内心深处顶礼一番?1.(3 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含 x() 坚 rn() 深邃()2.(2 分)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3.(2 分)文中“凝重”的意思是。4.(3 分)将文段中画线句改成陈述句。【答案】1.蓄忍su 2.篷勃蓬勃(3) 端庄;庄重(4) 在这样一个巨人面前,谁都会在内心深处顶礼一番。【解析】试题分析:1 字音重点
25、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如“邃”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蓄”“忍”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2.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蓬勃”就是双音节词 语。如“蓬”“篷”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3. 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
26、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 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达正确即可。“凝重”的语境义是端庄;庄重。也就是在文章中的意思。4. 考查句式变换。“还有谁不在内心深处顶礼一番?”是个反问句,要求改为陈述句。把否定副词变成“都”, 把问号去掉即可。变为“谁都会在内心深处顶礼一番”。学校开展“胸怀天下,心系人民”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胸怀天下 热爱祖国】“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对人民的敬重也是发自 内心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关心人民的疾苦,为之努力为之付出;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绘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
27、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胸怀天下、热爱祖 国最直接的表现。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 动力,也是广大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根本保证。5(2 分)以上语段是小语同学为本次活动写的开场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语段中双引号的用法是表示直接引用。B语段中加点的“就”“都”“最”都是副词。C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D语段中画波浪线的三个词语都是褒义词。【活动二:心系人民 品味文化】批注示例:“咬着牙,含着泪,上了这条到死亡之路”一句中“咬着牙,含着泪”承接上文,写出了拉车人走上这条路的无奈和悲苦;用“死亡之路
28、来形容拉车人的生活,说 明这是一条没有任何希望的不归路,也预示了主人公祥子的希望最终会破灭。这一些是以前绝没想到自己能与洋车发生关系,而到了生和 死的界限已经不甚分明,才抄起车把来的。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工匠,到了卖无可卖, 当无可当的时候,咬着牙,含着泪,上了这条到死亡之路。这些人,生命最鲜壮的时期已经卖掉,现在再把窝窝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就是6(3 分)舍是一位心系人民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时常能感受到他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与同情。请你阅读下面的文段,并参照批注示例,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从思想感情方面着手做批注。你的
29、批注: 在同行的当中也得不到好气儿。他们拉最破的车,皮带不定 一天泄多少次气;一边拉着人还得一边央求人家原谅,虽然 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节选自骆驼祥子)【活动三:爱我中华 踔厉奋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李彦宏 说:“一个人想要成功,想要改变命运,有梦想是重要的。我觉得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梦,有胸怀祖国的 大志向,一旦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就认准了去做,不跟风不动摇。同时,我们不仅仅要自己有梦想,还应该用自己的梦想去感染和影响别人,因为成功者一定是那个用自己的梦想去点燃别人的梦想,并且还会时刻播种梦想的人。”中华民族有一
30、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3 分)以上是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的有关材料。请你认真阅读后,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梦想和你准备如何实现梦想。(不少于 30 字)【答案】5D6. 示例:“现在再把窝窝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的意思是拉车人辛苦劳作获得的收入,却只够换取勉强 充饥的窝窝头,真实地写出了拉车人的生活极其悲苦,也表达了老舍对底层人民的同情。7. 示例:我的梦想是让农产品更加高产,让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为此我将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梦想 打下坚实的基础。【解析】5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D.“发展”是中性词; 故选 D。6本题考查批注,要求从思想感情方面做批注。示例:“他们拉最破的
31、车,皮带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气;一边拉着人还得一边央求人家原谅,虽然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意思是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工匠等这类到中年的人, 已经毫无退路,只能靠拉车来赚钱。他们卖力气讨生活,拉一趟车本就没挣什么钱,还要卑微地祈求客人原谅,体现了祥子等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的艰辛,控诉了旧社会的黑暗无情,表达作者对他们的同情。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梦想以及如何实现梦想,材料中“我觉得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 有梦,有胸怀祖国的大志向,一旦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就认准了去做,不跟风不动摇,因为成功者一定是那个用自己的梦想去点燃别人的梦想,并且还会时刻播种梦想的人
32、可知,应树立远大的志向,自己的梦想应与他人的梦想紧密相关。示例:我的梦想是救死扶伤,让人们远离疾病,为此我将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持之以恒,为实现我的梦想做好准备。二、阅读(52 分)(一)(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 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傅永列传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
33、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 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注释】露布公开的文告。8.(4 分)解释加点词语。(1)但当涉猎 (2)见往事耳 (3)寻复南奔 (3)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9(2 分)用“/”标出画波浪线句子的朗读停顿。(限断两处) 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10(4 分)说出画横线句子的意思。(1)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11(2)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答案】
34、8.(1)只 (2)罢了 (3)不久、随后 (4)责备9.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10(1)和人分别一段时间,就要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2)于是傅永就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11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解析】8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句意: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但,只。句意:了解历史罢了。耳,罢了。句意:不久又投奔南方。寻,不久、随后。句意:洪仲狠狠地责备他,不给他答复。让,责备。9.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 本句意思是:勇气
35、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飞快地奔跑。“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都是以傅永为主语的主谓句,因此断句为: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10.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 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 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三日,多日。更,重新。重点词语:乃,于是。涉猎,广泛阅读。11.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比较出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纵览两文,梳理各句之
36、间的内 在联系,抓住对两人的行为描写进行分析,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可从他们身份都是武将的角度, 从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并都有惊人进步的角度作答。根据“蒙辞以军中多务”和“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可得出: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 将、武夫);根据“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和“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分析,可知二人 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结果都有了惊人的长进。【点睛】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
37、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乙)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小的时候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进入魏国,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气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飞快地奔跑。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
38、洪仲,洪仲狠狠地责备他,不给他答复(帮他回信)。于是傅永就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 傅修期了。”(二)(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材料一】童话与美是分不开的,并有助于美感的培育。没有美感,就不能想象有高尚的心灵和对他 人的不幸、悲伤和痛苦的真诚的同情心。借助于童话,孩子不仅用智力,而且也用心灵认识世界。同时不仅认识,而且对周围世界的事件和现象作出反响,并表达自己对善与恶的态度。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最初观念是从童话中汲取的,最初的思想教育也是借助童话进行的。只有当思想体现在鲜明的形象中时,儿童才能理解它
39、材料二】有人担心,读太多童话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胡思乱想,不切实际?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我们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一切伟大而奇妙的发明,都是先有想象,再有现实。童话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文学形式,童话里荒诞、离奇、变形、夸张和狂野的想象能让孩子们脑洞大开,突破惯性的思维模式束缚,拓宽心灵的疆域,同时保持和激发出自身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人担心,一个读着童话长大的孩子, 成人后面对世界是否容易产生幻灭感?其实,童话里不仅有美好和幸福、轻松和快乐,也有黑暗和邪恶、愤怒和悲伤,童话是带着隐喻意义的真实人生故事。童话以恰到好处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世界,理解真、善、美,理解爱和梦想,同时也理解人生的不完美和
40、种种艰难。【材料三】我认为好的童话都是一些“无画的画帖”,或者又是一些没有诗的形式的诗篇。这些奇异的 画帖或诗篇具有一种魔力,尽管它们描绘的常常是不存在的事物和荒诞的境界,然而却能帮助人们看清和理解真实的生活,使人们想起前进和向上,不甘心沉没在平庸和丑恶的事物之中。好的童话歌颂理想,鼓励勇敢,故事中的那些主角们每每是为了寻找幸福和真理,而不惜千辛万苦地走遍天涯海角,无所畏惧地上天入地。好的童话使人们相信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无论什么奇迹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过去的许多伟大作家就是这样运用这些特点为我们创作了许多美妙的故事,吸引我们一读再读。12(3 分)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1、 )A. 童话有助于美感的培育,有了美感,就可以获得高尚的心灵和对他人的不幸的同情心。B. 最初的思想教育是借助童话进行的,通过将思想体现在鲜明的形象中的方式,让儿童理解它。 C想象力对发明创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切伟大而奇妙的发明,都是先有想象,再有现实。 D童话是带着隐喻意义的故事,其中不仅有美好和幸福,也有着与之对立的黑暗与邪恶。13(3 分)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说说阅读童话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哪些作用。14(4 分)下面是家庭百事通杂志一项关于“小时候看过的故事,有没有一个影响你至今?”的调查反馈评论。请联系评论,结合材料内容,说说我们应当如何读童话。龙轲轲:小时候看这些故事,很少有人
42、会像做阅读理解一样,去思考自己获得了什么,那种毫无防 备的共情能力和想象力,是很多成年人最求而不得的东西。云团团:我有个叫小鹤的朋友,小学时候看草房子,里面有个人物跟她同名。但那个人因为秃头,被人起了个外号叫“秃鹤”。小说里有一段写了“秃鹤”戴着一顶漂亮的帽子去上学,但被同学们起哄摘掉了,挂到旗杆顶上。“秃鹤”徒劳地追讨自己的帽子,在旗杆下号啕大哭的场景,给小鹤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在班上起哄过谁的头大、谁的脚短。现在,小鹤为自己没参与其中而感到庆幸。【答案】12A13. 有助于美感的培育,能够帮助孩子获得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最初的认识。能够让孩子们脑 洞大开,激发孩子们蓬
43、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带着充分的准备笑对人生 的不完美和种种艰难。14. 沉浸在童话世界中,与童话人物共情,享受童话奇特的想象与美好的世界;通过童话的熏陶,反 思自己的日常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更接近于正义;通过童话,获得探索未知的力量和勇气,勇往直 前地创造奇迹。【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三则材料深入探讨了童话的价值和意义。材料一强调童话对儿童美感、道德观与思想教育的启蒙作用;材料二突出童话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和帮助理解人生复杂性的教育意义;材料三则从艺术和理想角度,阐释了童话引领人们追求真理与幸福的精神内涵。整体内容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不仅揭示了童话对儿童心灵成长的
44、潜移默化影响,还传达了其深刻的人文关怀。设问贴近现实,引发思考。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A.有误,根据材料一“没有美感,就不能想象有高尚的心灵和对他人的不幸、悲伤和痛苦的真诚的同情心” 可知,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美感,就可以获得高尚的心灵和对他人的不幸的同情心”,该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 A。13.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材料一“童话与美是分不开的,并有助于美感的培育。没有美感,就不能想象有高尚的心灵和对他人的 不幸、悲伤和痛苦的真诚的同情心”“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最初观念是从童话中汲取的,最初的思想教育也是 借助童话进行的”可知,童话自身蕴含着丰富的美感元素,孩子在接触童话的过程中,这
45、种美感会潜移默化 地影响他们,使得他们心灵得到滋养,逐渐培育出高尚的心灵,对他人的境遇产生同情心。同时,童话里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承载着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观念,孩子通过阅读能直观地汲取这些观念, 开启最初的思想启蒙。所以,阅读童话有助于美感的培育,帮助孩子获得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最初认识结合材料二“童话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文学形式,童话里荒诞、离奇、变形、夸张和狂野的想象能让孩子们脑洞大开,突破惯性的思维模式束缚,拓宽心灵的疆域,同时保持和激发出自身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知, 童话的创作往往运用大量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如荒诞的情节、离奇的设定、夸张的形象等,这些元素与孩子天马行空的思维
46、天然契合。当孩子沉浸在童话世界时,他们的思维不再受常规的束缚,能跟随故事尽情畅想,心灵的边界不断拓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被充分激活,为日后的成长提供无尽的创意源泉。由此可见, 阅读童话能够让孩子们脑洞大开,激发孩子们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材料二“童话是带着隐喻意义的真实人生故事。童话里不仅有美好和幸福、轻松和快乐,也有黑暗和邪 恶、愤怒和悲伤,童话以恰到好处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世界,理解真、善、美,理解爱和梦想,同时也理解人生的不完美和种种艰难”可知,童话虽多以奇幻形式呈现,但它背后隐喻着真实的人生百态。孩子阅读 时既能感受美好,又能直面其中的黑暗面,这种全面的认知让他们提前熟悉世界的多样性,明
47、白生活不只有甜蜜,还有酸涩。当他们日后真正遭遇人生困境时,不会惊慌失措,而是能以在童话中汲取的力量和智慧,从容应对,乐观前行。因此,阅读童话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带着充分的准备笑对人生的不完美和种种艰难。14. 本题考查意见建议。结合材料一“孩子不仅用智力,而且也用心灵认识世界。同时不仅认识,而且对周围世界的事件和现象作出 反响,并表达自己对善与恶的态度”以及“龙轲轲:小时候看这些故事,很少有人会像做阅读理解一样,去 思考自己获得了什么,那种毫无防备的共情能力和想象力,是很多成年人最求而不得的东西”可知,孩子阅 读童话时,不是单纯地用理性去剖析,而是全身心投入,用心灵去感受童话里的人和事,就像材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