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石化仓储基地二期工程
储罐充水试验方案
目录
一、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检查内容 2
四、组织机构 2
五、充水设备及管线布置 4
六、充水试验前储罐应达到的条件 4
七、充水试验过程控制 4
八、充水试验过程检查 6
九、充水试验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7
十、充水注意事项 7
十一、充水时间安排 8
一、概况
xx石化仓储基地二期工程共建造4台30000m3储罐、1台20000m3储罐、2台10000m3储罐、2台2000m3储罐。根据设计要求,储罐制作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充水试验。各罐参数如下:
罐号
T501\T502
T503\T504
T505\T506
T507\T508
T509
储罐直径
φ14.5m
φ28.3m
φ44m
φ44m
φ37m
罐壁高度
14.279m
16.6m
22.01m
22.01m
20.58m
充水高度
13.47m
15.97m
21.5m
21.5m
19.58m
罐顶试验压力
不要求
不要求
不要求
2156/-1470Pa
2156/-1470Pa
充水量
2223m3
10040m3
32675m3
32675m3
21042m3
沉降观测点数量
4个
12个
24个
24个
16个
罐体材质为Q345R和Q235B,内浮盘材质为铝合金,本着节约用水并保证质量的原则,对于内浮盘储罐进行两次充水试验,第一次在铝合金内浮盘安装之前,用海水试验罐体的强度、严密性和罐底严密性,进行基础的沉降观测,试验合格后进行储罐内防腐工作。第二次在铝合金内浮盘安装完成后,用自来水进行内浮盘的升降试验。
本方案只针对第一次充水试验而编制。
二、编制依据
1.xxxx纺织原料有限公司xx石化仓储基地二期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2.《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05
3.《钢制储罐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473-2008
4.《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28-2005)
三、检查内容
1.罐底严密性
2. 罐壁强度及严密性
3.固定顶强度、稳定性及严密性
4. 内浮顶的升降试验及严密性
5.基础的沉降观测
四、组织机构
为保证充水试验安全有序进行,充水试验前成立充水试验领导小组,下设运行组、观测组、检查组和保运组。领导小组由xxxx人组成。
领导小组
运行组
观测组
检查组
保运组
1.各职能组的职责
1)运行组
组织和协调上水、排水及倒罐用水前的条件检查确认。
组织泵的运行操作,满足上水、排水的曲线要求。
做好试水期间供、排水管道及泵及阀门和盲板的操作。
做好与检查组,保运组,观测组的横向工作协调。
2)观测组
负责组织各施工单位检查人员和检测人员按时到位上岗,确保沉降观测任务的顺利完成。
负责对观测中使用的仪器及标尺进行验证,确保是检定有效期内。
负责在试水期间对各罐沉降观测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及时报告工作。
负责检查罐基础原始沉降点是否按图纸要求已作好,并数量齐全。
负责在各罐充水前,对各沉降原始观测点基准值的观测并做好记录,记录表格按GB/T128-2005规定。
负责各罐沉降过程中全部观测数据测量值的准确性控制,做到记录齐全、准确、真实。
负责完成按设计规定和试水方案要求对各罐沉降过程中数据及时整理和报告。
负责记录表格的准备工作。
3)检查组
依据设计文件和相应规范对储罐试水期间进行检查,并完成相应的记录及签署。
负责编制罐区工程的收尾施工计划,并组织按计划实施,并将各项完成情况报告领导小组。
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小组并做相应的问题分析及处理办法。
4)保运组
负责组织和协调试水期间的机泵、管道、阀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负责协调业主对上水期间出现的异常情况的报告及处理。
负责对运行组、观测组及检查组的支持。
每周综合其它组的完成情况向领导小组报告。
五、充水设备及管线布置
近年来我国在沿海地区建造了很多油罐,为了节约用水,大都采用海水进行充水试验,新的规范也支持使用海水。所以,我们的充水试验拟采用海水进行,在码头栈桥外安装一台200m3/h离心式水泵一台,利用从码头至库区的一条DN300工艺管线输送至各储罐。
六、充水试验前储罐应达到的条件
1.充水试验前,所有附件及其他与罐体焊接的构件应全部完工,并检验合格;
2.充水试验前所有与严密性试验有关的焊缝均不得涂刷涂料;
3.充水试验水温不得低于5℃;
4.罐充水前组织三方联合检查,确认合格签字封孔;
5.沉降观测采用的水准仪和经纬仪,应是计量部门鉴定合格的测量器具,测量精度为Ⅱ级水准。
七、充水试验过程控制
(一) 基础沉降观测
1. 沉降观测要求与控制标准:
1) 沉降观测点个数按设计要求设置,土建施工时已做在罐基础上。
2) 充水预压前罐基除设置垂直沉降观测点外, 尚应在正东南西北向设置四个水平位移观测点。
3) 基础沉降观测应包括:基础完工后, 储罐充水前, 充水过程中, 充满水稳压阶段, 放水后的全过程。
4) 沉降观测应定时进行, 每天至少1次, 并认真做好记录(精度宜为 级水准测量)。
5) 30000m3和10000m3储罐沉降观测按设计给出的表一和表二《充水预压加荷设计表》参数充水,按严格控制地基沉降速率, 每级荷载垂直变形速率, 应在 15mm/天 范围以内。
6)2000m3和20000m3罐体充水试验按下列要求进行:储罐按 2m/天的速度上水,充水到 1/2、3/4罐高及满罐时进行沉降观测。当不均匀沉降量小于 5mm/天时,方可继续充水,如不满足要求,应暂停充水,继续观测直到满足要求后继续上水。充满水并保持 48h后进行观测,当沉降量无明显变化即可放水。 放水速度不大于 3m/天。
7) 在充水预压过程中, 如发现异常现象(如罐体有较大倾斜、沉降差超过规范要求), 应立即停止充水, 并及时采取适当卸荷措施和通知设计单位处理。
8) 罐充满水后, 满载预压至少持续设计给出的稳压天数而且沉降量应达到最终沉降量的65~70%才能放水, 放水速度不大于2m/天. 并注意做好基础回弹量观测记录。
9)各稳压点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检查确认,满水后稳压点还应通知xx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和xx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xx分院到场检查。
10) 充水预压结束后, 应将现场沉降观测记录等整理好, 并分送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各一份以备存档并作为验收依据。
表一 30000m3罐充水预压加荷设计表
级数
参数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第4级
第5级
第6级
第7级
第8级
分级加水高度(米)
4
3
3
2
2
2
2
1.8
(满水)
分级加荷时间(天)
4
3
3
2
2
2
2
2
分级稳压时间(天)
1
1
2
2
2
2
2
20
共计时间(天)
52
表二 10000m3罐充水预压加荷设计表
级数
参数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第4级
第5级
第6级
分级加水高度(米)
4
3
3
2
2
2
分级加荷时间(天)
2
2
2
2
2
2
分级稳压时间(天)
1
1
2
2
2
5
共计时间(天)
25
10)充水试压后,油罐基础必须满足任意直径方向的沉降差不得大于下表规定,沿环墙周长 10米两点的沉降差不得大于 25mm。
11)当第一台储罐基础沉降量符合要求时,其他相同构造和结构的储罐充水试验,可直接充水至最高操作液位进行观测。
(二)、罐壁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罐壁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充水至设计最高液位并保持48h后,罐壁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合格。发现渗漏时应放水,使液面比渗漏处低300mm左右,并进行相应处理,直至合格为止。
(三)、罐顶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
本试验仅T507、T508、T509适用。
罐顶的强度及严密性在充水试验过程中进行,当罐内水位升至设计液位之下1m时,封闭罐顶管口后继续缓慢注水,当试验压力达到2156Pa时立刻停止注水,用肥皂泡检查焊缝,焊缝无渗漏、罐顶无变形为合格。试验结束后立即打开罐顶透光孔与大气连通。
(四)、罐顶的稳定性试验
本试验仅T507、T508、T509适用。
罐顶的稳定性试验在储罐放水前进行,罐内充水到设计最高液位,罐顶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已经合格。放水前封闭罐顶管口,试验时应缓慢放水,当试验压力降至-1470Pa时立即关闭放水阀门,认真观查罐顶无异常变形视为合格。
八、充水试验过程检查
罐基础沉降期间,必须设专人定期检查及测量,且人员固定,无特殊情况不得更换,并保证24小时值班。
要求罐基础观测人员,每小时巡回检查一次,每班检测一次,每天检查充水高度及基础沉降量,更要注意恒水时检测,沉降观测记录按GB/T50128-2005附录做好记录并绘制曲线图。
观测人员应坚持岗位,不得擅自脱岗,发现基础不均匀沉降超标及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充水,及时向试水领导小组报告。
检查罐底大角缝及底板与基础之间是否有渗漏现象。
检查罐壁是否有异常变形及渗漏。
各罐基础沉降情况,每天即时上报项目部,沉降观测应包括基础完工后复查,充水前,水过程中,充满水后,放水后的全过程。
充水试验结束后,向项目部试水领导小组申请放水报告经批准按排水曲线图要求的速度放水,沿上水管线将水直接排入大海。
罐内应清扫干净,对罐底板凹凸变形进行检查,同时对照施工图纸对附件进行检查,排水系统不得泄漏。
罐充水试验后,对所有对接焊缝及底圈壁板与罐底边缘板的内外角焊缝进行磁粉或渗透探伤检查。
任意直径方向的沉降差不得超过规范允许值,罐基础沿罐壁圆周方向任意10m弧长内沉降差不超过25mm。
九、充水试验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储罐充水及排水过程中,壁板及底板发生渗漏,异常变形,基础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量超标,上水线严重串跑水等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充水试验过程中,壁板发生异常变形、响声等应停止上水,上报试水领导小组,具体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再进行试验工作。
壁板及底板发现渗漏,应停水补焊(按GB/T50128-2005相关规定处理),要求渗漏处比液面高出300mm左右。
充水试验过程中,基础不均匀沉降量超出5mm/d,罐基础沿罐壁圆周方向任意10m弧长内沉降量超过25mm时,应停水沉降,每天定期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排水时,按放水曲线图要求速度降水,每天定期观察基础回弹情况,发现回弹量过大,应减缓排水量及停止放水观测。
上水线发生严重串跑水应紧急处理,要求除阀门控制节流外增加盲板控制,充水试验过程中不得随意跑水。
试水期间成立保运小组,发现问题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十、充水注意事项
储罐充水试验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健全安保体系,发挥每个安全人员的管理职能,创造良好的罐充水试验施工环境,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对试水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技术交底,严格按储罐充水试验方案操作及执行。
严格遵守甲方和项目部的各项安全规定,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动作阀门、仪表,加强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即时向负责人报告。
确保试水区域的照明,保证夜间巡查人员的安全。
储罐充水及放水24小时作业时,明确值班人员职责不得随便离岗。
水压试验完后,打开罐顶透光孔,进行放水作业,避免产生负压。在放水时,应作好排水工作,使水流至业主指定的地点,符合HSE要求。
十一、充水时间安排
为尽量缩短充水试验时间,合同安排储罐充水顺序是关键。由于30000m3和10000m3储罐设计要求分级预压,30000m3储罐进水速度为1m/天,每台罐每天进水量为1520m3,采用的离心泵的设计出水量为200m3/h,取有效工作70%,30000m3每台罐每天进水时间需要11小时,先安排T506、T507两台30000m3罐同时进水,不足时间利用分级稳压时间段机动调配。待T506、T507罐满水后,随即安排T505、T508罐进水,T501、T502、T503、T504罐可在T506、T507充水试验完毕后,利用临时管线进行倒罐,T501、T502可直接利用与T506、T507倒罐平衡至满水位,T503、T504可利用与T506、T507倒罐平衡至第5级充水(14m液位),第6级充水利用水泵在T505、T508稳压时间段内进行补充。
具体安排见充水进度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