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铸牢共同体意识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docx

上传人:秋水****色 文档编号:9931239 上传时间:2025-04-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铸牢共同体意识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铸牢共同体意识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铸牢共同体意识,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出战略安排。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为抓手,全面构筑起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昌都地处藏川滇青四省交界处,是祖国各地进入西藏的东大门,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摇篮:位于昌都城郊西南方向的卡若遗址中出土的文物,附有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相近的文脉信息;而蜿蜒于横断山脉间的茶马古道、唐蕃古道,则见证了西藏与祖国各地间长年频繁来往的车马印迹;洛隆县硕督镇的狮子舞、打月饼、腌泡菜等习俗,更是已经完全融汇到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丝丝缕缕、随时随地,我们都可以清晰回望到昌都各民族同胞和睦相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过往历史。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在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昌都各族人民继承和发扬一直以来的优秀传统,继续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和衷共济、奋楫争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今年6月,市委二届第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昌都市委员会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新时代昌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深刻总结过往历史得出的重要工作经验,也是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昌都篇章作出的重大举措,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昌都又身处“五期叠加”的复杂形势,保持现有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好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深刻认识昌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集全市80万各族儿女之力,实施“四大工程”“六项行动”,深入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工作,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全局活,持续巩固和发展好当前来之不易的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大好局面。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交融汇聚、多元一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把个体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进一步紧密彼此依存的情感纽带,强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苦难、化解危机、实现复兴的精神支撑;我们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力量、凝聚人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始终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的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昌都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们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四件大事”,主攻“四个创建”,按照市委“锚定七年、抓实三年、干好每年”的建设思路,朝着“副中心城市”的最新发展定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觉当好执行者和行动派,强力起势、纵深推进,把昌都副中心城市的蓝图变成实景,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归根到底要靠我们共同团结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主线意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昌都实践,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民族团结的磅礴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