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9930519 上传时间:2025-04-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凉山州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题 物理、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背面上方填涂座位号,同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收回。 本试卷为化学、物理合卷。试卷分为第I卷、第Ⅱ卷,全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Cl-35.5 Ca-40 Fe-56 以下各题计算中均取g=10N/kg,ρ水=1×103kg/m3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凉山非遗文化绚烂多彩,彝族刺绣、银饰、漆器、会理绿陶都是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过程中明显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用针线制作刺绣 B. 用锤子敲打制作银饰 C. 将木材制成各种形状的木质漆器胎体 D. 用孔雀石配釉烧制绿陶 2. 吸烟有害健康,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禁止吸烟”的图标是 A. B. C. D. 3. 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点燃酒精灯 4. “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1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 分子停止了运动 C 水烧开时,壶盖被顶开 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 氧气可供给呼吸,臭氧却不能 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A A B. B C. C D. D 5.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6 C. 维生素C相对分子质量是176g D. 维生素C由20个原子构成 6. 对主题知识的整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整理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能源 B.化学与安全 ①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但不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①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②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物质的鉴别 D.物质的除杂 ①鉴别白醋和白酒:闻气味 ②鉴别氯化钾和氯化铵:分别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①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 ②除去CO2中的水蒸气: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固体 A. A B. B C. C D. D 7. 我国计划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CO2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是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参加反应的CO2、H2的分子个数比为1:4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 C. 图中共涉及到3种化合物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t1℃时,乙、丙的溶解度相等 B. 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成t3℃时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甲>乙>丙 C. 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乙>甲>丙 D. 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9.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表示足量的红磷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 表示足量的Mg、Al、Fe粉末分别同时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C. 表示在室温时,向一定质量的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CaO) D. 表示向一定质量含H2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0分) 化学部分(共32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10. 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我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上一部极有价值的科技著作,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西川有火井,事甚奇……”,火井中有天然气产生,请写出天然气中甲烷的化学式_____。 (2)“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即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请标明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请写出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___________。 11. 凉山是一块绿水青山的宝地。近年来,全州各级党政部门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 CO2 B. NO2 C. SO2 D. CO (2)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生活中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2. 《“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中明确凉山州13个县(市)要建设50个粮油千亩高产片,涉及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的种植。 (1)大米、玉米、面粉、马铃薯等主要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水肥一体滴灌技术”既可节水,也可节肥。若农作物叶片发黄,则需要补充含___________元素的化肥。 13. 2024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九个航天日。我国空间站的建设、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等,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航天实力。 (1)我国液体捆绑式火箭用到了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做推进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请写出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研发的舱外航天服用到了涤纶,涤纶属于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 天然纤维 B. 合成纤维 (4)嫦娥六号月球车的红外成像光谱仪采用了二氧化碲(TeO2)晶体,下图是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①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②碲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2 ③碲原子与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5)镁铝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大量的镁是从海水蒸发结晶得到粗盐后的苦卤水中提取的,下图是工业制镁的主要流程。 ①请写出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已知试剂a是一种常见的酸,请写出它的名称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题,共5分) 14. 尿素[化学式为CO(NH2)2]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工业上制备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理论上生产120kg尿素需要氨气(NH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15.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氯酸钾固体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___(选填装置的字母代号)。 (3)实验室利用B装置,采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选填“①”或“②”)端通入。装置B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16.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振荡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继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剂并振荡,也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据此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2)同学们将(1)操作后烧杯内的溶液命名为M溶液,并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M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酚酞试剂的成分除外) 查阅资料: 【猜想与假设】 猜想1:NaCl 猜想2:NaCl、HCl 猜想3:NaCl、NaOH 通过分析,猜想3明显不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实验一】 乙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 操作①: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内倒入适量的M溶液。 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结论:猜想___________正确。 操作②:向装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的试管内倒入适量的M溶液。 观察到:___________。 【实验二】 丙同学采用数字传感器、氢氧化钠溶液对M溶液进行探究。 他按照图1所示进行操作,并分别测定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pH值及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图3所示),据图分析可知: ①图1中胶头滴管内的试剂为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 氢氧化钠溶液 BM溶液 ②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为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反思与评价】对于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以通过证明反应物的消失、测定溶液pH值的变化等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