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4年陕西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考试形式为开卷。你可以参考自带的课本和相关资料,但不能互换。
3.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4.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5.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首次提出( )
A. 习近平文化思想 B. 习近平外交思想
C. 习近平经济思想 D. 习近平强军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时政,解析略。
2. 小秦将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为主题,播报一组中国科技新闻。下列可以采用的素材是( )
①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也是新时代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常年考察站。
②2024年3月20日,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发射升空,将架设地月新“鹊桥”,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等任务提供地月间中继通信。
③2024年5月1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驶出造船厂,赴相关海域开展为期8天的首次航行试验。
④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开启了世界首次月背“挖宝”之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科技创新成就。
②③④:鹊桥二号中继星、嫦娥六号探测器,体现了“上九天揽月”;福建舰首次航行,体现了“下五洋捉鳖”,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①:南极秦岭科考站正式开站,既不属于航空航天,也不属于深海探测,因而没有体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主题,故①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 2023年10月18日,在北京举办的主场外交活动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这场活动是( )
A.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B.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
C.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D.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时政,解析略。
4. 2024年5月6日,陕西省教育厅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陕西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这一文件的出台( )
①旨在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③体现对学生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④解决了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①②③:题文中陕西省教育厅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文件,是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专项行动计划。因此这一文件的出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旨在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学生的特殊关爱和保护。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解决了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夸大了这一文件出台的意义,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5.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蝙蝠喜欢在野马身上叮咬吸血,有的野马因此被折磨致死。动物学家研究发现,蝙蝠所吸的血量非常少,野马的死因并非蝙蝠的叮咬,而是被叮咬后的暴怒与狂奔。这启示我们( )
①人的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复杂的
②情绪会相互感染,要用恰当方式表达
③不要因为一些微小的事情而大动肝火
④暴怒不能解决问题,要学会调节情绪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学会表达情绪。
③④:题文中体量庞大的野马之所以被小小的蝙蝠“杀死”,是因为“被叮咬后的暴怒与狂奔”,可见暴怒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伤害自己。启示我们要学会调节情绪,不要因为一些微小的事情而大动肝火。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观点正确,但题文中未体现情绪的特点和情绪会相互感染,故①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 小秦和同学们从漫画中悟出了深刻的寓意。下面观点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
①小秦:国家应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②小峰:社会应当搭建平台,创造机会
③小倩:企业应该主动应变,创新发展
④小艳:个人应当不急不躁,坐等观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如何面对发展机遇。
①③:漫画中“机会就在眼前,看你如何对待”一句,从国家的角度看,告诉我们当前中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应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作为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也要主动应变,创新发展。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题文中“机会就在眼前”,说明我们不是缺少机遇,而是缺乏应对机遇的勇气。因此社会应当“创造机会”的观点不符合题文主旨,故②不符合题意;
④:机遇稍纵即逝,坐等观望,往往会错失良机。因此面对机遇,任何人都不能坐等观望,而是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奋勇前进,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7. 在陕西的田间地头、社区街巷,活跃着一些“法律明白人”。他们借助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依法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法治宣传、法律帮扶。他们的做法( )
①能确保全面实行良法之治 ②有利于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③有助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④严厉惩办了违法犯罪分子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厉行法治的要求。
②③:题文中的“法律明白人”依法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调解矛盾纠纷、进行法治宣传和法律帮扶,有助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确保”错误,夸大了“法律明白人”的做法对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故①说法错误;
④:惩办违法犯罪分子,不是“法律明白人”的权限,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8. 下面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工作报告的内容摘录。
◆2021年至2023年,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
◆2023年审结外逃人员回国受审案件371件,坚决打破腐败分子“一人逃亡、全家得利”的迷梦。
◆2023年加大拖欠薪资案件审判执行力度,帮助农民工追回21.8亿元“辛苦钱”。
上面材料说明,人民法院( )
A. 积极行使检察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B. 行使国家监察职能,依法开展廉政建设
C. 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干涉
D. 坚持司法为民,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民法院的性质及职权、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A: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而非检察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故A说法错误;
B: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没有监察职能。国家监察机关行使监察职能,依法开展廉政建设,故B说法错误;
C:题文中未体现人民法院行使职权时不受行政机关干涉,故C不符合题意;
D:题文中人民法院宣告正当防卫行为无罪、帮农民工追回辛苦钱,体现了司法为民;宣告正当防卫行为无罪、帮农民工追回辛苦钱、坚决打击腐败分子,体现了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故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9.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宪法( )
①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②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③规定国家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④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重要性。
①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是因为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观点正确,但说明的是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是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0.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75年来,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民政协( )
①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作为国家机关积极行使职权
③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①③:依据教材知识,人民政协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依据教材知识,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故②说法错误;
④:依据教材知识,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要对人大负责,并受人大监督,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1. 2024年4月19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成立大会上强调,信息支援部队是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的关键支撑,在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和打赢现代战争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成立这支部队,是因为( )
①现代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
②中国的发展,需要一支现代化的人民军队保驾护航
③国际形势严峻,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日益迫切
④维护国家安全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人人可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①②③:从题文中可知,我国之所以成立信息支援部队,是因为现代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适应严峻的国际形势变化,我国急需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成立这支部队;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中国的发展需要一支现代化的人民军队保驾护航。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观点正确,但题文要求说明成立这支部队的原因,“维护国家安全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人人可为”说明的是怎样维护国家安全,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2. 小秦所在班级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读书分享活动。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内容摘录
我的理解
A
一位优秀的围棋手,必然能够审时度势,合理布局。
党中央从全局出发,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B
近代以后,国家衰落、民不聊生,梦想的种子在中国人民心中深深植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C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不好,中国人民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
D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现中国之治。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如同一盘围棋棋局,“优秀的棋手能够审时度势,合理布局”,体现了党中央从全局出发,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故A说法正确;
C:“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中国人民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故C说法正确;
D:“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说明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故D说法正确;
B:“近代以后,国家衰落、民不聊生,梦想的种子在中国人民心中深深植根”,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故B说法错误;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
13.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1997年颁布以来,历经四次修订。修订的总体思路和价值取向始终是要正风肃纪,健康党的肌体,增强党的活力。这体现了党中央( )
①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没有变
②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没有变
③制定宪法法律的权力没有变
④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没有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
①②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历经四次修订,旨在正风肃纪,从严治党,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没有变、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没有变、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没有变,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但党中央没有直接制定宪法和法律的权力,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4. 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可将基因编辑、生物育种、人工智能设计等前沿育种技术融合发展,形成新的育种技术。秦岭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是一座“天然实验室”。陕西如何用好这个实验室,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下面做法可行的是( )
①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食用菌种质资源库
②使用传统的植物栽培技术,扩大种植规模
③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展药用植物种质创新
④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珍稀动物繁育基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高质量发展。
①③④:从题文中“前沿育种技术”等词语中可知,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的特征。因此利用数字化技术、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发展农业,有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故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使用传统的植物栽培技术,没有体现新质生产力高科技的特征,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5. 近期,一些西方国家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的出口,指责我国产品出口量大,抛出所谓的“产能过剩论”,抹黑中国。事实上,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仅占产量的12.7%,而美国生产的芯片80%用于出口,德国、日本生产的汽车80%和50%用于出口。下列观点能反驳上面指责的是( )
①美、德、日三国生产的一些产品,其出口的比重远超中国
②这一指责是典型的“双标”行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行径
③这一指责是西方国家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伎俩
④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
①②③:“中国的电动汽车出口量仅占产量的12.7%”,美国生产的芯片80%用于出口、德国日本生产的汽车80%和50%用于出口。这些数据说明美国、德国、日本生产的一些产品,其出口比重远超中国。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这一指责是西方国家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伎俩,更是典型的“双标”行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行径。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观点正确,但题文中未体现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本部分共3题,计50分。
2024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要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小秦所在学校围绕这一要求,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6. 展现青春作为
【做文化传播者】
2024年5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互赠书籍时,想起了5年前马克龙送给他法文版《论语导读》时的场景:马克龙谈到“孔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伏尔泰等人,为法国启蒙运动提供了启迪”。
(1)请你谈谈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为了让来陕的外国朋友充分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你打算怎样做?(至少答出两点)
【做安全监督员】
2024年2月23日,某市发生因电动车起火引发的重大火灾,事故造成至少15人死亡,40多人受伤,令小秦震惊。为此,他搜集了以下资料。
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比2022年上升17.4%。80%的电动自行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90%的电动车起火致人伤亡案例发生在门厅、过道及楼梯间。
小秦所在社区根据相关法规,发布了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楼内的通告。但某业主仍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道内充电。
(3)请结合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秦劝说这位业主。
【做社会观察员】
(4)小秦“五一”假期外出旅游,在体验节日热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出游的烦恼。为此,他进行了调研。请你帮他完成调研报告。
关于2024年“五一”假期旅游现状的调研报告(部分)
成绩
成绩表现
据报道,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
据报道,全国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6%、14.7%;2575场大型活动安全顺利举行。
得出结论
①
②
问题
问题表现
游客在一些景点参观、就餐、如厕时需长时间排队。
原因分析
③
改进建议
④
【答案】(1)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中国文化对世界影响深远;当今世界是开放的、紧密联系的,中国积极与世界交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例答:带他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带他去体验汉服文化等。
(3)例答:①生命是宝贵的、不可逆的。电动自行车停在接内充电易引发火灾危害生命财产安全。②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发,社区制定相关规则、保障居民安全。我们应按规则办事。②公民在行使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使用电动车时,不得给公共安全埋下隐患。
(4)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等等。②公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管理措施得力;社会秩序越来越好;全面依法治国取得成效。③景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管理不到位;游客选择景点过于集中,出现扎堆旅游现象。④有关部们加大投入,完善景区配套措施;景区加大管理力度,维护良好秩序;游客自觉遵守景区规则,或多关注景区的游览信息,错峰出行。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世界文化多样性、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当今世界的特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的特点、自觉遵守规则、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全面依法治国。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道德修养、责任意识。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当今世界的特点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习近平主席与马克龙互赠书籍→可链接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当今世界是开放的、紧密联系的,中国积极与世界交往;
关键词②:“孔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伏尔泰等人,为法国的启蒙运动提供了启迪”→可链接中国文化对世界影响深远;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陕西省的优秀传统文化,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小问3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生命的特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行使权利的界限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某市因电动车起火引发重大火灾,造成数十人伤亡→可链接生命是宝贵的、不可逆的。电动自行车停在接内充电易引发火灾危害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②:小秦所在社区根据相关法规,发布了通告→可链接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频发,社区制定相关规则、保障居民安全。我们应按规则办事;
关键词③:全国接报的电动自行车火灾,多是在充电时发生的,致人伤亡案例大多发生在过道及楼梯间。社区发布通告后某业主仍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道充电→可链接公民在行使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使用电动车时,不得给公共安全埋下隐患。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4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全面依法治国、自觉遵守规则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2024年“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的数据→可链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等;
关键词②:2024年“五一”期间全国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可链接公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管理措施得力;社会秩序越来越好;全面依法治国取得成效;
关键词③:“游客在一些景点参观、就餐、如厕时需长时间排队”的原因→可链接景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管理不到位;游客选择景点过于集中,出现扎堆旅游现象。
关键词④:如何改进问题→可链接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完善景区配套措施;景区加大管理力度,维护良好秩序;游客自觉遵守景区规则,多关注景区的游览信息,错峰出行。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7. 彰显青春风采
【善学习的中学生】
小秦将下面两句古语作为座右铭,写在道德与法治课本上。
古语一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明]陈献章《白沙子·与张廷实》
古语二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
(1)上述古语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示?(请你任选其中一句作答)
【讲诚信的中学生】
小秦在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回家后发现手机扫码支付未成功,便立即返回,重新扫码支付。他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店主的称赞。
(2)请从诚信的角度点评小秦这一举动。
【懂感恩的中学生】
小秦在班里组织开展感恩父母活动,倡议同学们给父母(或其他亲人)写封信。
(3)请你完成这封信。
要求:①写出感激之情和感恩行动;②不得透露姓名、校名、地名等个人信息;③字数在100字左右。
亲爱的___________:
您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24年6月23日
【答案】(1)古语一:在学习中,要敢于质疑,敢于表达不同观点,培养批判精神;古语二: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
(2)这一举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良好的个人品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恪守了社会道德规范,遵守了民法原则,保障了店主的合法权益。
(3)亲爱的妈妈:
您好!
明天就是您的生日,现在我坐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学习,想通过这封信表达我对您的爱。
亲爱妈妈,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您就全力以赴地照顾我,把我从一个小婴儿抚养长大。十几年的培养,您教我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我的心目中,您是我最熟悉、最亲近、最敬爱的人。以前,我不够懂事,总惹您生气,今天我诚恳地对您说一声“对不起”!请您原谅我平时的任性。孩子长大了,我懂得了您的不易。从现在开始,我要多理解您,多倾听您的教诲,认真学习,不让您为我操心。
亲爱的妈妈,您看我的实际行动吧!
此致
敬礼
爱您的孩子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培养批判精神、在实践中学习、诚信的重要性、孝亲敬长的要求。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培养批判精神、在实践中学习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学习的启示→可链接在学习中,要敢于质疑,敢于表达不同观点,培养批判精神;
关键词②:“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对学习的启示→可链接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运用诚信的重要性的有关知识,从评价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购物回家后发现未支付成功,便返回店里重新支付→可链接这一举动是诚信的表现。从道德角度看,这一举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良好的个人品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恪守了社会道德规范。从法律的角度看,遵守了民法原则,保障了店主的合法权益。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书信,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18. 贡献青春力量
【铸就青春之魂】
材料一 105年前,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心怀家国之情,掀起了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爱国运动。新时代,广大青年发出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最强音,并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1)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简要分析国家为什么要颁布这一法律。
【扬起青春之帆】
(2)在毕业典礼上,校长寄语全体同学,要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成为挺膺担当的有为青年,最后送给同学们下面四句话。请写出你落实这四句话的具体行动。
【答案】(1)①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之一。②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有利于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有利于凝聚价值共识,涵养家国情怀;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有利于凝聚全面建设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等。
(2)①我会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和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长期和短期梦想,并将其细化为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积极寻找与梦想相关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例如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实习或者志愿活动,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朝着梦想的方向稳步前进。
②我会为实现梦想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轻易放弃。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每天坚持完成一定的任务,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我会定期回顾自己的进展,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行动。
③我会注重自我形象和仪态的塑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各种社交和团队活动,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断锻炼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面对挑战时,我会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从每次的成功和失败中汲取力量,增强自信心。
④我会主动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明确法律红线。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无论是在交通出行、网络活动还是社会交往中,都做到依法行事。同时,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法律知识,倡导守法的良好风气。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民族精神、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实现梦想、自信、树立法治意识。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健全人格。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民族精神、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可链接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关键词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通过→可链接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有利于凝聚价值共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磅礴力量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实现梦想、自信、树立法治意识等,是开放性主观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