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911871 上传时间:2025-04-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19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新会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 黄 坚 彤大纲: 1.老年人群和用药特点 2.老年患者的用药原则3.老年人常见药物合理应用老年人患有许多慢性疾病,她们自然比任何其它年岁的人使用更多的药物。老年人的生理储备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经过药物和急性或慢性疾病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了压力,往往呈相加状态。 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用药复杂,约1/41/3老年人同时服用46种药物。 老年病人比年轻病人对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与疾病相互作用更为敏感。这些反应在发作频率和程度上都和年轻病人不一样,而且耐受较差。一

2、老年人群和用药特点 1老年人群的特点: 生理功能逐渐衰退; 对药物的吸收、生物转化和排泄能力下降; 多种疾病的存在使病生理情况更加复杂,药物的体内过程也更复杂化。2老年人用药特点: 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多; 用药依从性差; 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多; 对药物作用敏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老年生理特点: 机体组成改变,体内水分减少,相对脂肪含量增加; 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神经细胞和脑重量减少,神经冲动传递速度减慢; 呼吸系统变化,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肺活量减少; 视力与听力下降,触觉、嗅觉、味觉减退; 循环系统的变化,心输出量减少,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升高,心律减慢; 消化系统的改变,胃液

3、和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缓,消化能力减弱; 肝脏和肾脏的功能下降; 内分泌系统功能衰退,对激素的反应性降低,对葡萄糖和胰岛素的耐受力下降;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4老年生理特点改变导致药物的体内过程发生变化 主要包括药代动力学改变和药效学改变。 药代动力学的改变主要是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改变。 药效学的变化主要包括:老年人对药物反应性的变化;老年人用药个体差异较大;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危险性增加。二、老年患者的用药原则 由于老年人机体的生理、生化的特点,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发生了改变,因而很难制定统一的给药标准,需要针对老年病人的具体情况,实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4、 用药简单原则; 用药个体化原则; 依从性原则; 注意饮食调节的原则。简单原则 用药应尽量简单,应用最少的药物。一般合用药物控制在34种以内,应尽可能少地与作用类型相同相似的药物合用;应尽可能少地与副作用相似的药物合用。在治疗中,应用最低有效量。个体化原则 明确是否需要用药,并根据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决定适当的用量,寻找最佳给药剂量;老年患者的用药剂量应由小逐渐加大,一般采用成年人的1/3-1/2或3/4的剂量,必要时应对老年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合理的调整剂量。应选择合适的剂型;用药时间的选择;合并用药的问题;以及考虑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处方开的正确而且合理,药物

5、的不良反应依然存在。如发现呕吐、丧失自主性、不舒适、跌倒或精神错乱,要首先查找近期的治疗方案或有无自行用药。依从性原则 能否按治疗方案进行用药是决定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老年人常常忘记服药或服错药,特别是有痴呆症状、抑郁症或独居的患者。 长期用药的老年患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下降的因素包括:缺乏护理和自我保健知识对医嘱理解不充分记忆力及视力下降用药多且复杂等提高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的途径有:简化治疗程序和方案;了解用药目的,与医生或药师有良好的联系;建立使用药物的日程表和备忘卡;多室隔开的给药盒;对患者准确而简短的依从性指导 饮食调节原则 老年人大多是

6、负氮平衡代谢,加之由于疾病,往往有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影响药物的治疗。为更好发挥药物的疗效,必须重视食物营养成份的选择和搭配。如老年性糖尿病人控制食物以保证降血糖药物的疗效;控制饮酒以避免摄入B族维生素量减少。增加食物营养,增加老年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力。三、老年人常见药物合理应用1.抗胆碱能药物 (如安定类、三环类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症药、抗组胺药、解痉药、东莨菪碱等) 不良反应:如排尿不畅、眼压增高、调节麻痹、幻觉、便秘等,对老年人应强调有出现神志障碍的危险。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抗胆碱能药物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 2. 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 多种治疗方法的使用和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使老年人出

7、血的危险性增大。 使用广谱抗生素常引起治疗失调。 对常摔跤或难以进行观察的老年患者(特别是记忆障碍或神经错乱者),不应使用口服抗凝药。 禁自行服用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巴比妥类药。 需联合用药时告知医生监测 INR,调整剂量,或咨询药师是否有相互作用。3. 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消炎痛等) 更易引起胃肠道和肾脏并发症的危险。 血容量减少的患者(如脱水、服用利尿药、限盐饮食和心衰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与利尿药或抗高血压药同用时可减弱疗效,与ACEI (普利类降压药)合用时要提防高血钾的出现。 与血浆蛋白结合紧密,可影响某些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特别是磺脲类降糖药(优降糖、格列吡嗪、格列齐

8、特等),容易引起低血糖。 和口服抗凝药(华法林)联合使用很危险,极易引起出血。4. 磺脲类降糖药(优降糖、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 若服用该类药后,近期出现神经或精神方面的症状,应考虑是是否低血糖。 产生低血糖的主要因素是进食减少、肾功能不全、药物相互作用。 用餐前即刻服用 胃胀、腹胀、肠鸣音亢进、排气增多5. 利尿药 利尿药可能的不良反应有水钠代谢紊乱、钾离子失调和急性肾功能不全。 老年患者同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消炎痛等)和ACEI(普利类降压药)有引起少尿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常测量体重、血糖、肌酐和血电解质浓度,并及时调整剂量甚至暂时停止治疗。 有行动困难或出现膀胱失括约时,利尿

9、药可能会引起小便失禁。 最好在早晨服药,以免夜间摔倒。 6.抗精神病药 老年人服用抗精神病药后经常出现不良反应(限于急性精神病和慢性妄想症)。 对于带有危险性地行为错乱、被迫害妄想症或幻觉的痴呆病人使用抗精神病药。 有三类抗精神病药可用于老年人:吩噻嗪类(奋乃静、氯丙嗪)、丁酰苯类(氟哌啶醇)和苯酰胺类(舒必利、泰必利)。 吩噻嗪类(奋乃静、氯丙嗪)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体位性低血压、精神错乱综合征和抗胆碱能作用; 丁酰苯类特别是氟哌啶醇较易导致帕金森综合征; 苯酰胺类(舒必利、泰必利)很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但多出现乳溢。黛力新有先兴奋后抑制作用(早上或中午前)7. 抗抑郁药 抑郁症在老年人中常见且

10、较为严重,但诊断往往很困难,它的形成能够没有明显的忧愁,并被许多主诉如头痛、腰痛、便秘、腹痛等所掩盖。 没有专治老年抑郁症的特殊立即见效的药物,在四周之前不能作出治疗无效的结论。当前倾向于将治疗抑郁症的疗程提高到六个月以上,即便是首次发生抑郁症。 三环类(丙咪嗪、阿米替林、多塞平)抗抑郁药常见,老年人中的不良反应比青年人更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是抗胆碱能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和心脏毒性作用甚至精神错乱综合征。老年人在开始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之前,做心电图以发现潜在的心律紊乱和传导方面的障碍。首次剂量应为成年人的三分之一,逐渐缓慢增加剂量。任何抗抑郁药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当抑郁症状持续时能够试用新的

11、抗抑郁药治疗。8. 镇静催眠药 老年人感觉较为迟钝,反应降低,应用镇静催眠药会比年轻人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老年人使用巴比妥类(鲁米那、速可眠)可延长其中枢抑制作用或发生兴奋激动,不宜常规应用。 老年人比年轻人对安定的中枢抑制作用更敏感。其在老年人体内的半衰期为年轻人的4倍,因此老年人给药的间隔要加长。9. 氨茶碱 氨茶碱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心源性哮喘。 肝脏代谢,酶活性下降使半衰期延长,易出现中毒反应。 与沙星类抗菌药合用时,应减少给药剂量或调整给药间隔,并监测血药浓度。 胃部不适或兴奋失眠时,可用胃舒平、安定等对抗或停药。老人用药禁忌1.忌生搬硬套 看别人用某种药治好某种病便

12、仿效之,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及病症差异。2. 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 病多缠绵不愈易出现“乱投医”现象。那些未经验证的处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酿成中毒,添病加害。3.忌朝秦暮楚 治病用药“跟着感觉走”,今天见广告中说这好,便用这药;明天见夸那,又改用那药。用药品种不定,多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出毒副作用。 什么是“好药”?- 新药?贵药?进口药?“好药”没有毒副作用?离开具体病情没法回答最适合病情的就是最好的药注意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用药注意事项 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 在服药期间及停药一周内不能饮酒,以免产生/增强毒性反应。果酸导致头孢菌素提前分解或溶化,不利于药物在肠内吸收,降低药物疗效,因此最好不喝果汁或含果酸的清凉饮料及食物。 服用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时,要少吃菠菜、胡萝卜、黄瓜、苏打饼干等碱性食物,因这些食物能减少这类药物的吸收。拜新同与心痛定(硝苯地平)心痛定(硝苯地平):普通片:短效;可咬碎;拜新同:控释片;长效;激光打孔,不能咬、嚼、掰断。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