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前段時间有些忙,抱歉。此外,我們考试時心理學都是考核册上的原題,哈哈
電大心理學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四)
作业一
一、名詞解释
1、人格: 综合中西方學者的观點,可以将人格界定為:构成一种人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這個独特的模式包括了一种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气质和性格:气质指的是人心理活動動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它体現為心理活動的速度、强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特點和差异的组合。性格是指個人對現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為方式上的心理特性。
3、认知風格:认知風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個体在认知活動中所体現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4、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可以定义為一种人對自已的身体状况、行為特點、人格特性、社會角色、社會关系和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的見解和观念的總和。
5、社會刻板印象:社會刻板印象是指人們對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見解。
6、亲社會行為:亲社會行為是指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积极影响的行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7、從众:從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為或行為变化。也就是說個人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已的观點,转变為采纳大多人的見解。
8、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心理健康定义為“一种良好状态”,在這种状态下,“個体认识到自已有能力应對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力從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可认為自已所处的小区做奉献”
9、适应性障碍和人格障碍:适应性障碍是一种以情绪障碍為主的主观痛苦体验或情绪紊乱状态,同步伴有适应不良行為或生理功能障碍。當個体所特有的人格特性持久而明显地偏离正常,并由此引起较严重的痛苦状态或明显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時,就是一种人格障碍。
10、心理辅导:心理辅导重要是指在學校中進行的,由心理辅导者与来访的學生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征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协助来访者對的认识自已,接纳自已,克服成長中的障碍,充足发挥個人潜能的過程。
二、简答題:
1、人格有哪些特性?狭义的人格构造重要有哪些成分构成?
答:(一)自然性与社會性的统一(二)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三)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四)独立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狭义的人格构造观认為,人格构造由气质、性格、认知風格和自我调控等心理現象构成。
2、简述不一样气质类型的重要心理特性及其在实践活動中的作用?
答:
胆汁质
直率、坚决、热情、内心外露、心境变化剧烈、精力充沛、反应迅速、易激動
多血质
活泼好動、敏捷乐观、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轻易转移、愛好易变更、轻率、浮躁
黏液质
安静、稳重、善于忍耐、脚踏实地、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 、注意稳定但难于转移
抑郁质
富于联想、善于察覺他人不易察覺的细节、情绪体验深刻、孤僻、胆小、多愁善感
3、简述性格的构造及其重要体現?
答:對性格构造的分析,著眼于性格的态度特性、性格的意志特性、性格的情绪特性和性格的理智特性四個方面。
a性格的态度特性:人對現实的态度体系是性格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性格最直接的体現。它与人的社會属性有关。
b性格的意志特性: 性格的意志特性是指個体在调整自已行為方式的過程中所体現出来的個人特點。
c性格的情绪特性:性格的情绪特性是指一种人在情绪活動中常常体現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性。
d性格的理智特性:人們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過程中体現出来的個别差异就是性格的理智特性。
4、請简要列出人格理论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重要观點,以及人格测评的措施?
答: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认為人格构造有三個构成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b人格特质學說代表人物是奥尔波特与卡特尔。人格是由多种彼此有关联、能互動的特质所形成的整体。
c人本主义心理學代表人物重要有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和其他學派最大的不一样是尤其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人的成長和发展,倡导以人為中心,培养完整的人,并相信任何人均有自我实現的潜能,可以朝著正面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d积极心理學代表人物重要有塞利格曼和奇克森特米哈伊积极心理學是指运专心理學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试验措施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學思潮。
5、简述自我概念的内容?
答:(1)物质自我、社會自我和精神自我(2)現实自我与假定自我
6、简述亲社會行為发生的過程?
答:1、知覺到需要2、個人责任3、权衡成本与收益4、决定怎样予以协助
7、有关袭击性行為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點是什么?
答:1. 习性學观點其代表人物是著名习性學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洛伦兹采用习性學观點對袭击性行為進行了论述。他认為袭击是人和動物的本能,它同喂食、逃跑、生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和動物的四大本能系统。人和動物的袭击驱力来自有机体内部,与外界刺激無关,伴随個体的袭击能量在有机体内不停积累,他必须借助于合适的外部刺激周期性地進行释放。袭击性行為之因此被以遗传的形式保留下来,原因在于它具有“护种功能”。
2、挫折-袭击理论20世纪30年代,多拉德等提出了“挫折-袭击”理论,认為人类的袭击行為不是来源于袭击本能,而是来源于挫折。博克维茨修正了挫折—袭击理论。
3、社會學习理论班杜拉從研究小朋友的袭击行為入手,引入认知中介過程讨论袭击行為的获得机制和发生過程,提出了袭击的社會學习理论。他认為小朋友的袭击行為重要通過两种途径获得:一是直接學习,二是观测學习或模仿。
8、影响人际吸引原因有哪些?亲密关系至少应當在那几种方面与其他关系有所不一样?
答:1、相似性与互补性2、熟悉与邻近3、外貌4、人格品质
亲密关系至少应當在六個方面与其他关系有所不一样,這就是:理解、关怀、信赖、互動、信任和承诺。
9、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乐观的意义?
答:心理健康的意义(一)心理健康是人类整体健康的一部分(二)心理健康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三)心理健康是個体实現良好社會适应的前提和保障(四) 心理健康是保障社會友好与安宁的重要条件
乐观的意义1、乐观有益于健康2、 乐观与成年時期良好的學业成绩、职业适应和家庭生活亲密有关3、 乐观具有保护作用
10、什么是沉浸体验?那些活動中轻易出現沉浸体验?
答:沉浸是由心理學家奇克森特米哈伊提出的用来描述人的高度投入状态的概念,例如在写作過程中出現的“一气呵成”、“才思如泉涌”的状态都可称為沉浸体验,它是個体幸福的一种重要来源。從事自已愛好的活動,参与体育运動、看電影等活動最轻易产生沉浸体验,而闲逛、休闲等活動中出現沉浸体验的時候非常少。
11、常見的心理障碍有哪几种?发展性辅导包括那些内容?
答:心境障碍、应激性有关障碍、人格障碍。发展性辅导的详细内容可包括學习辅导、生活辅导、人格发展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三、论述題
1、试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络?
答: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拾分亲密,在平常生活中,人們往往轻易混淆這两個概念的含义,有時把某些性格特性說成是气质,有時又把某些气质特性說成是性格。其实,性格与气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络。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首先,從来源上看,气质更多地受個体高级神經活動类型的影响,重要是先天的;而性格是後天形成的,在個体生命開始時是無性格可言的,它是個体在活動中与社會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反应了人的社會性。
另一方面,從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而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對性格的塑造是明显的,虽然是已經形成的性格,变化也要轻易些。
第三,气质仅影响個体行為的動力特性,如速度、强度、灵活性等,与行為的内容無关,因此,气质無好壞善惡之分;性格则波及行為的内容,体現個体与环境的关系,如有的人乐于助人,有的人自私自利等,因而性格有好壞善惡之分。
性格与气质的联络
性格与气质的联络是亲密而又复杂的。相似气质类型的人也許形成不一样的性格特性;性格特性相似的人也許气质类型不一样。详细地說,两者的联络有如下三种状况:
首先,气质使性格具有某种独特的色彩或体現形式。例如,同是勤快的性格特性,多血质的人体現出的是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粘液质的人则會体現的踏实肯干,认真仔细;同是友善的性格特性,胆汁质的人体現為热情豪爽,抑郁质的人体現出温柔细心。
另一方面,气质會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例如,同样形成自制力這种性格特性,抑郁质的人就比较轻易,而胆汁质的人往往需要通過极大的克制和艰苦努力,形成之後也不够稳定。
第三,性格會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會实践的规定。例如,從事精细操作的外科醫生应當具有從容冷静的性格特性,這种规定在职业训练中有也許掩盖或改造胆汁质者轻易冲動和急躁的气质特性。
2、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原因?
答:影响人格形成的原因。
a生物遗传原因
近年来,伴随生物技术的发展,多项研究已經证明,個体的遗传原因与人格的形成密不可分。個体神經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同步,身体外貌對人格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b家庭环境原因
許多研究表明,子女的人格特性与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亲密有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學习的楷模,他們在养育孩子的過程中,体現出了自已的人格特性,孩子通過随時随地模仿父母的言行,因而也形成了某些与父母相似的人格特性。
c初期童年經验
人格发展确实受到童年經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助于小朋友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會引起小朋友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两者不存在一一對应的关系,宠愛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點,逆境也可磨练出孩子坚强的性格。初期經验不能單独對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原因共同来决定人格。初期小朋友經验与否對人格导致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對于正常人来說,伴随年龄的增長和心理的成熟化,童年的影响會逐渐缩小、減弱,其效果不會永久不衰。
d學校教育經验
學校教育在培养學生健全人格方面发挥著重要作用。
首先,學校是同龄群体會聚的場所,班集体對學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拾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師的人格体現會潜移默化地對學生产生影响。
e社會文化原因
社會文化是一种深刻影响社會组员人格的社會存在。按社會文化的功能和其對社會组员影响力的差异,人們常将社會文化细分為社會主流文化、社會亚文化和社會生态文化等三种。三种文化在人格塑造過程中,饰演不一样的角色,交互影响和增進人格的发展。社會主流文化造就社會组员人格特性的趋同性。因受不一样亚文化的影响,社會组员的人格特點体現出差异性。正是由于生态文化對人的人格塑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我們在研究社會文化對人格影响時,不仅不能忽视并且应加以重视和关注這一原因,并设法有效地對其加以控制和优化。
综上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總体来說,人格是生物遗传原因与环境原因交互作用的成果。但究竟遗传与环境分别决定了人格的哪些方面?它們又是怎样起作用的?目前心理學界還很难确定,有关研究仍在继续。
3、试述影响态度变化的原因?
答:(1)宣传說服者特性
宣传說服者的可信度和吸引力等是影响人們态度转变的重要变量。說服者的高可信度可以更多地转变被试的态度,研究者认為,宣传說服者的可信性往往比信息自身的逻辑性与合理性更重要。研究者深入发現,越是信息不明朗,来自专家的观點比来自于非专家的观點就越有說服力。态度变化的這一原理常常被广告商所运用,在诸多药物、保健品广告中常常冠以“某某权威机构授权”、“某某专家推荐”。
(2)信息特性
信息自身的内容和组织對于态度的转变也有重要影响。首先轻易诱发的恐惊体验的信息會增進态度变化。大量试验表明恐惊、胆怯有助于态度变化。例如,多向青少年宣传吸引的危害,可以提高青少年對香烟的拒绝态度。另一方面,信息的组织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原因,假如信息中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即接受该信息後所产生的成果是极有也許实現的或可期待的,该信息就轻易引起态度变化。虚假广告常常运用這一點,宣称 “药到病除”、“神奇效力”等等,都是在“产品使用与疾病清除”之间建立了明确了因果关系链,以此诱导人們接受他們的药物。
(3)渠道特性
宣传說服有許多渠道,其中包括個体间說服和通過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說服。個体间的說服可以通過面對面交談、書信、電话、网络等形式的沟通。其長处是针對性强、互動效果突出,可以切实引起人的思索与关注。
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紙、杂志、广播、電视和网络,其長处是它可以迅速将信息传到达許多人,轻易产生群体效应。不過来自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有時由于缺乏系统全面的解释,轻易让人产生误解,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4)信息接受者特性
信息接受者特性包括信息接受者的智力水平、原有态度和认知需要等。智力水平高的人更轻易理解信息的意义,但他們接受新信息的程度受信息复杂性调整。對复杂而合理的信息,高智商的人更轻易被說服,對比较简朴的信息状况则否则。此外,新的信息能否被接受,与信息接受者原有态度与新信息的距离有关,在一定范围内,距离越大,态度转变的也許性越大;但假如超過一定范围,态度变化的也許性也會变得很小。态度转变還与個体的认知需要有关,具有高认知需求的個体一直保持著较高的认知加工倾向,假如說服信息有理有据,他們的态度就有也許变化。
4、結合生活实际,论述友谊在小朋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答:友谊在小朋友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為四點。
(1)友谊可為小朋友提供情感支持
友谊是一种充斥深情的友好关系,小朋友可以在這种关系中体验到真诚的关愛,因此可以消除小朋友的孤單感;在陌生場所或受到潜在威胁压力的状况下,有朋友在場可使小朋友感受到情感支持,增强信心和勇气。研究发現,友谊可以提高小朋友自我价值感,并深入增進小朋友的自豪感、自尊感和自我接纳的发展。
(2)友谊可认為小朋友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机會
小朋友的朋友越多,他們所拥有的交往和玩耍机會越多,從中体验到的快乐和愛好也就越多,這些快乐体验可以增進小朋友的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福特等人研究发現,让小朋友两两组合一起看電视卡通片,朋友组合的小朋友比非朋友组合的小朋友获得了更多快乐,研究者观测到,朋友组合者的大笑和微笑次数更多,朋友间有更多的交談和互相注视,也显示出更多的社會反应,如分享彼此的情感等行為。
(3)友谊可认為小朋友双方提供参照楷模,為小朋友提供获得基本的社會技能的机會
小朋友在交往過程中难免會出現矛盾和冲突,在矛盾冲突处理過程中,假如一方体現出谦让、分享、沟通、合作和道歉等行為,就會給另一方做出处理矛盾和冲突的楷模,小朋友從中可以學习到更多的亲社會行為。反過来,當小朋友体現出亲社會行為時,周围人的表扬、奖励以及冲突的有效处理都可以深入强化小朋友的积极行為。
此外处在友谊关系中的小朋友,有更多的直接交流思想、自我表露的机會,由此他們可以获得自我理解、建立自信、“去自我中心化”的社會技能,而這些技能對成人期稳定的恋愛和婚姻关系建立至关重要。
(4)友谊可认為小朋友提供社會支持和可靠的同盟
當小朋友碰到危险或外来袭击的時候,最有也許提供社會支持的是朋友。朋友會以同盟軍的身份站在小朋友身边,成為坚强的後盾。當小朋友感受到来自可靠同盟的支持時,會有更高程度的社會安全感。
5、結合生活实际,談談你對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原则的理解?
答:心理辅导工作者常常使用的心理健康描述性原则。
(一)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种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已的存在价值,既能理解自已,又能接受自已,他們對自已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陷能做出恰當、客观的评价,對自已不會提出苛刻的非份期望与规定;對自已的生活目的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對自已總是满意的,同步,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虽然對自已無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二)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承认他人存在的重要性。他可以被他人理解、接受,能与他人互相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友好。可以融入集体生活,既能享有与他人在一起的欢乐時光,也能独处而無孤單之感。在与人相处時,积极心理(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多于消极心理(如猜疑、嫉 妒、敌视等),有较充足的安全感。
(三)热愛生活,乐于工作和學习
心理健康的人愛惜和热愛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有人生的乐趣。他們把工作和學习看作是乐趣而不是承担,在工作和學习中勇于迎接困难和挑战,尽量地发挥自已的聰颖才智,使自已的學习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四)可以面對現实、接受現实,并可以积极地去适应和改造現实
可以客观认识和评价周围事物和环境,并能与現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現实的理想,又不會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對自已的能力有充足的信心,對生活、學习、工作中的多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很少埋怨自已"生不逢時"或“怀才不遇”。
(五)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积极情绪状态占据优势,虽然也會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能合适地体現和控制,并且一般不會長期。喜不狂、忧不惧、胜不骄、败不馁。在社會规范容許范围内满足自已的多种需求,對于自已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總是開朗的、乐观的;對于無法得到的東西不過于贪求。
(六) 人格友好完整
智力正常,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完整、友好,思索問題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用恰當灵活的态度,對外界刺激不會有偏颇的情绪和行為反应,可以与社會的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為一体。
(七)心理行為符合年龄特性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一样年龄阶段,均有相對应的不一样的心理行為体現,從而形成不一样年龄独特的心理行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為特性。
6、結合生活实际,談談增進幸福感的有效方略?
答:除保持身体健康外,還需要下面某些方略。
(1) 建立带給自已归属感的亲密关系
增進幸福感的人际关系不一样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只有那些可以進入到亲密关系,給人以归属感的人际关系才可以提高幸福感。研究发現与自已相似的,可以友好清晰地沟通,互相宽容谅解的人結婚,与大家庭保持频繁来往,和少数人保持亲密友谊、与熟人合作等都可以有效提高個人的幸福感。
(2)多接触带来积极情绪的自然环境
研究发現,强烈的积极情绪与自然环境紧密有关,但与人工环境没有有关。人們在有植被、水等風景优美的地方會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好的天气、阳光灿烂、温暖而不炎热的天气下人們汇报的积极情感更多。因此,多接触這些自然环境,人會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
(3)從事可以展示自已胜任力的工作
胜任知覺可以提高人的自我价值感,因此從事那些可以满足個人胜任需求的工作将有效提高幸福感。满足胜任的工作具有如下特點:任务富有挑战性,可以运用自身有内在乐趣的技能,在有趣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获得成功,工作任务具有内在一致的系列目的。
(4)适度休闲
与一群朋友参与合作性的休闲活動,如音乐、舞蹈、身体锻炼计划、兴奋性活動(如水上游览、冲浪等)可以带給人巨大的快乐,休息、放松,适度休假也可以让人享有宁静中的舒适,因此适度休闲是增進幸福的有效方略。
(5)對的看待得与失
在看待得与失的态度上,西方人赞赏“在巨大的成功和胜利面前只期許一點小小的幸福,在很小的损失和失败時就准备接受幸福的一种巨大減少”。我国的文化老式强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中西方都强调淡然看待得与失,即可以長期保持快乐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