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工长岗位工作标准
39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新 兴 铸 管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炼铁部值班工长岗位工作标准
编号: XWHD/LT-GB
版本: 2/修改: 1
受控状态: 受控
-3-10发布 -3-11实施
批准: 李晓东 审核: 顾凤年
炼铁部高炉值班工长岗位工作标准
1. 岗位简介:
高炉值班工长是当班高炉生产的直接组织者、 指挥者和操作者, 对当班炉前、 上料、 看水、 热风、 喷煤各工种的工作进行协调、 监督和检查, 并负责当班高炉生产信息的记录和传递。
2. 岗位工艺流程:
高
炉
本
体
煤气管网
铁 水
炉 渣
煤气
上料系统
喷煤系统
铸管
炼钢
铸铁
水渣外售
热风系统
冷却系统
工长岗位
3.岗位职责:
3.1负责当班生产、 安全、 质量、 技术方面的管理, 是当班高炉生产过程的直接组织者、 指挥者和操作者。
3.2负责安全、 正点出铁时间的确定, 对高炉放渣、 出铁全过程进行协调、 监督和检查。
3.3负责及时掌握高炉的生产及炉况的变化, 根据炉况及原燃料的变化及时调整, 保持炉况稳定、 顺行, 生产节奏均衡; 在外围生产条件有重大变化时, 及时汇报并协商处理, 避免各类事故发生。
3.4负责填写原始记录并及时准确输入微机, 计算生产技术指标要准确、 完整、 清晰。
3.5负责监督、 检查上料情况, 确保当班生产不错料、 不亏料、 不待料。
3.6负责监督、 检查热风干除尘系统工作, 确保满足高炉风温使用和送风压力波动要求。
3.7负责监督检查水工工作, 控制合适的冷却强度, 搞好中部调剂, 随时掌握冷却系统各部位温差的变化, 并根据温差调整冷却强度, 确保高炉生产安全、 稳定、 顺行。
3.8负责放渣、 出铁、 休复风及出现事故故障时的一切对外联系和按程序操作。
3.9 负责组织开好班前会, 做好交换班工作, 解决交换班中出现的问题。
3.10负责组织、 协调当班各工种或岗位之间的工作, 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3.11负责上高炉炉顶人员签字的监督。
3.12负责贯彻执行事业部、 工部及调度的指示和指令, 向有关部门及时传递各种信息。
4、 工作权限:
4.1有权对当班不服从指挥或违规操作者进行考核, 对严重威胁职工生命安全, 扰乱生产秩序行为者有权立即停止其工作。
4.2有权向上一级部门或领导反映和拒绝执行不符合规程的要求和可能造成生产、 质量、 设备、 安全、 环保等事故的指挥或指令。
4.3有权对发现的安全、 设备、 质量、 环保等隐患或存在的问题向各管理部门反映或提出改进建议。
4.4有权知晓公司、 事业部、 工部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 考核办法、 会议精神, 及奖金分配情况。
5. 能力及素质要求
5.1身体素质: 年满18周岁, 身体健康, 能适应中等强度体力劳动。
5.2文化素质:
5.2.1文化程度: 有高中以上学历, 从事相关岗位( 炉前、 称量) 工作2年以上经验, 或钢铁冶金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实习期满者。
5.3应知应会:
5.3.1 应知:
5.3.1.1熟悉炼铁生产的工艺过程及高炉生产与有关单位的联系。
5.3.1.2熟知高炉的基本操作制度。
5.3.1.3原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5.3.1.4熟悉高炉本体的构造, 上料设备、 炉顶设备、 喷吹设备和炉前设备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上料系统工作程序。
5.3.1.5熟知高炉生产技术及安全规程。
5.3.1.6洗炉料的种类、 使用方法。
5.3.1.7熟知精料对高炉强化冶炼的意义。
5.3.1.8熟知原燃料的性质对炉顶布料的影响及装料制度的选择。
5.3.1.9高压操作的原理及对冶炼的影响。
5.3.1.10高炉、 热风炉烘炉曲线的意义。
5.3.2应会:
5.3.2.1能正确填写高炉日报表和变料单, 会指标计算和简单变料计算。
5.3.2.2会工长基本工作程序和方法。
5.3.2.3会做一般配料计算。
5.3.2.4对高炉冶炼过程进行分析, 并提出改进操作的意见。
5.3.2.5高炉冶炼过程的调剂方法及对特殊炉况的处理
5.3.2.6高炉长期休风、 送风程序。
5.3.2.7高炉紧急情况下的休风程序。
5.4培训:
5.4.1岗前培训:
5.4.1.1安全教育: 公司实行四级( 公司、 生产部、 工部、 班组) 安全教育制度, 公司安全教育培训由安全生产部负责, 培训2课时; 生产部安全教育由安全办负责, 培训8课时, 主要培训炼铁安全操作规程; 工部安全教育由工部主任负责, 培训8课时, 主要培训本岗位危险源和安全注意事项, 班组安全教育由班长负责, 结合岗位工作标准进行培训, 培训8课时, 每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级。
5.4.1.2厂规厂纪: 由生产部劳资主管负责培训, 主要培训内容为员工手册、 职工请销假制度、 公司和生产部对违反劳动纪律的考核标准等内容。
5.4.1.3岗位工作标准培训: 生产部由工艺工程师、 设备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综合工程师培训, 培训16个课时, 工部由工部主任、 副主任负责, 培训12课时, 班组由班长负责, 培训12课时。
5.4.2适应性培训
5.4.2.1体系培训: 每年参加质量体系、 环境体系或职业健康体系知识及运行情况的培训2课时。
5.4.2.2技能培训: 每年由生产部和工部提出培训需求, 参加由公司统一组织的本专业工种知识的培训或技能鉴定。
5.4.2.3提升培训: 每年参加现场管理、 成本管理或设备管理等相关培训2个课时以上。
6.质量控制点
序号
控制点
控制要求
控制等级
来源
1
炼钢铁水[S]
≤0.07%
一级
监控部
2
炼钢铁水[S]( 特钢)
≤0.035%
一级
监控部
3
管坯部铁水[S]
≤0.035%
一级
监控部
4
铸管铁水[S] ≤0.025%合格率
≥98%
一级
监控部
5
铸管铁水[Si]≥0.9%合格率
≥90%
一级
监控部
6
铸铁块[S] ≤0.07%合格率
100%
一级
监控部
7
出格铁
0
一级
监控部
7.危险源
序号
活动/服务( 工序)
危害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风险类别
1
设 备 点 检
劳保穿戴不齐全
人身伤害
低度
2
防护栏杆腐蚀、 开焊
摔伤
低度
3
上下梯子未扶牢、 踩稳、 下雨下雪打滑
摔伤
中度
4
消防器材的失效或缺失
火灾
重大
5
观察风口, 出铁与取样等日常操作
取渣样、 铁样炉渣喷溅
烫伤
低度
6
观察风口窥视孔跑风
烧伤
低度
7
观察风口时煤气外溢
中毒
低度
8
未执行摘挂牌制度
机械伤害
重大
9
灭火器用空或过期
火灾
低度
10
撇渣器过铁放炮
烧伤
低度
11
取铁样工具潮、 凉
爆炸
重大
12
出铁时横跨渣铁沟或撇渣器
烫伤
重大
13
高 炉 休 风
更换风口、 渣口套直吹管滑落
碰伤, 烫伤
中度
14
更换风口渣口套高温焦碳, 炉渣喷溅
烫伤
中度
15
更换风口、 渣口套弯头掉下
轧伤
中度
16
更换风口、 渣口套高温热风吹出
烧伤
中度
17
更换风口、 渣口套未戴手闷子抓高温工具
烫伤
中度
18
开关人孔未带面罩时塌料喷火
烧伤
重大
19
煤气区域作业未带报警器, 未执行监护程序
中毒
重大
20
休风炉顶点火未站在人孔上风口
烫伤
中度
8.环境因素
序号
活动/产品/服务
环 境 因 素
环境影响
重要程度
1
设备检查
棉纱消耗
资源减少
否
2
劳保手套的废弃
资源减少
否
3
出铁操作
冒大烟
大气污染
是
4
空压风的消耗
资源减少
否
5
水的消耗
资源减少
是
6
电的消耗
资源减少
是
7
高炉煤气的外漏
大气污染
是
8
办公、 生活
照明灯管的废弃
土地污染
是
9
电池、 充电电筒废弃
土地污染
是
10
纸张的消耗
资源减少
否
11
废弃纸张的收集与处理
土地污染
否
12
生活垃圾的排放
土地污染
是
13
生活污水排放
土地污染
否
9.工艺标准
9.1原材料质量标准
序号
原材料名称
要求
采用标准
1
焦炭
灰分≤12.5%
公司内控标准( 一级)
硫S≤0.60%
水分≤4.0%
挥发份≤1.8%
抗压强度M25≥90%
耐磨强度M10≤7%
小于12mm粒度≤5.0%
2
喷吹煤粉
灰分≤11.5%
公司内控标准( 二级)
硫≤0.65%
3
球团矿
全铁( TFe) ≥62.0%
公司内控标准( 二级)
亚铁( FeO) ≤1.5%
Al2O3≤0.9%
粒度( 10-16mm) ≥85%
抗压强度≥1800N
抗压强度1800N比例≥80%
4
烧结矿
品位≥56.5%
公司内控标准( 一级)
品位波动≤0.5%
亚铁( FeO) ≤10%
硫( S) ≤0.05%
碱度波动≤0.08
Al2O3≤1.65%
转鼓强度≥73%
5
萤石
CaF2≥65%
公司内控标准
SiO2≤18.5%
粒度5-80mm≥90%
6
硅石
SiO2≥90%
公司内控标准
粒度大于60mm和小于10mm的部分均不得超过总量的10%
7
硅铁粒
Si≥60%
公司内控标准( 二级)
Mn≤0.40%
粒度大于5mm的部分不得超过总量的10%; 小于1mm的部分不得超过总量的20%
8
生矿
品位≥60%
公司内控标准( 二级)
SiO2≤4%
Al2O3≤2.2%
S≤0.3%
H2O≤7%
9.2对上道工序要求标准
序号
名称
标准
上道工序
名称
单位
标准范围
1
水温差
炉身一水温差
℃
15-20
水工
2
炉身二水温差
℃
15-20
水工
3
炉身三水温差
℃
15-20
水工
4
炉身四水温差
℃
15-20
水工
5
炉腰水温差
℃
15-20
水工
6
炉腹一水温差
℃
15-20
水工
7
炉腹二水温差
℃
15-20
水工
8
炉缸水温差
℃
1-3
水工
9
渣口小套
℃
1-2
水工
10
渣口中套
℃
1-1.5
水工
11
风口带水温差
℃
1-3
水工
13
炉前出铁
出铁正点率
%
≥95
炉前工
14
出铁均衡率
%
≥90
炉前工
15
热风炉换炉
换炉风温波动
℃
≤10
热风工
16
换炉风压波动
Kpa
≤6
热风工
17
上料
上料准确率
%
100
上料工
18
原燃料入炉含粉
%
≤5
上料工
19
喷煤
喷吹误差
%
≤±3
原料工部
20
倒罐时间
min
≤2
9.3本岗位工艺参数
9.3.1高炉正常操作参数:
序号
工艺参数
单位
标准范围
1
热风压力
Kpa
190-210
2
透气性指数
Kpa/m3/s
220-245
3
热风温度
℃
≥1130
4
顶压
Kpa
90-110
5
顶温
℃
≤280
6
铁水Si含量
%
0.30-0.60
7
铁水S含量
%
0.025-0.050
铸管[S]≤0。025
8
炉渣碱度( R②
倍
生产铸管铁1.05, 生产炼钢铁1.0
9
炉渣MgO
%
9.50-11.0
10
炉渣Al203
%
≤14.5
11
炉基第二点温度
℃
430-480
9.3.2 高炉操作调剂的经验数据:
序号
因 素
变动量
影响焦比
影响产量
备 注
1
干风温
±100℃
干5%
±5%
800-900
2
干风温
±100℃
干4.5%
±4.5%
900-1000
3
干风温
±100℃
干 3~4%
±3~4 %
1000-1100
4
生铁含硅
±1%
±40~60Kg/t
干7%
(Si)低取下限
5
生铁含锰
±1%
干14-20Kg
干3%
6
煤气中CO2量
±1%
干20-25Kg/t
干3.5%
7
炉顶温度
±100℃
±30Kg/t
8
炉顶压力
±0.01MPa
干0.5%
±3%
9
熟料比
±10%
干4~5.4%
10
矿石品位
±1%
-2%
±3%
11
烧结矿碱度
±0.1%
-3.8%
±4.3%
12
焦炭灰份
±1%
±2%
干3%
13
焦炭含硫
±0.1%
±1.2~2%
干2%
14
烧结矿含末
±1%
±4~7%
干6~8%
15
入炉灰石量
+100Kg/t
+30Kg/t
-5~7%
16
富氧率
±1%
干0.44%
±4~5%
17
煤比
±1Kg/t
干0.7~0.8Kg/t
18
碎铁
100kg/t
40kg
7%
19
炉渣碱度
0.1
2.5%
2.5%
9.3.3常见风口直径及截面积参数:
风口直径(mm)
105
110
115
风口截面积(m②
0.00866
0.0095
0.0104
风口直径(mm)
90
95
100
风口截面积(m②
0.00636
0.00709
0.00785
9.3.4常见简易计算公式及参数:
9.3.4.1标准风速(V标)
V标=Q(1-r)/f m/S f:风口总截面积 r:漏风率(取15---25%). Q:风量m3/S.
9.3.4.2实际风速(V实)
V实=V标*(273+T)*101/(273*(101+P)) T:热风温度℃ P:热风压力Ka.
9.3.4.3简易理论焦比的计算
焦比(K)=1000/(负荷*品位%*1.05)
9.3.4.4吨铁耗风量计算(Q).
Q=3.066*(0.85K+0.65M) m3/t铁 K:焦比Kg/t铁 M:煤比Kg/t铁.
9.3.4.5富氧率计算
富氧率=0.78×氧气流量÷冷风流量表流量×100%
鼓风机冷风流量=冷风流量表流量-氧气流量
9.3.4.6冶炼周期计算
t=24V效/n*V*(1-c) t:冶炼周期(小时); V效:由料线到风口的容积; n:每天跑料批数;
V:每批料体积; c:炉料在炉内的压缩率(%).一般为10~12%;
l 一般常见炉料填充到风口的料批数来表示: 则=V效/V*(1-c)批
9.3.4.7风温.富氧.喷煤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
风温每升高100℃理论燃烧温度升高约80~90℃; 富氧率增加1%可提高理论燃烧温度42~60℃, 保持理论燃烧温度不变,可提高喷煤量15~20Kg/t; 1Kg/t煤比可影响理论燃烧温度约2~3℃
9.3.4.8风口前适宜的回旋区深度L计算:
d-(d-② /d=n d为炉缸直径(360m3以下n取0.55~0.65,炉容大取下限反之取上限)
9.4为下道工序服务标准
序号
名 称
标 准
下道工序
1
炼钢铁水[S]
≤0.07%
炼钢部
炼钢铁水[S]( 特钢)
≤0.035%
炼钢部
2
管坯铁水[S]
≤0.035%
管坯部
3
铸管铁水[S]
≤0.025%
铸管部
4
铸管铁水[Si]
≥0.8%
铸管部
5
铸管铁水微量元素
符合标准
铸管部
10.岗位工艺操作
10.1工艺操作系统示意图
开
关
0
50
100
放风阀室内操作
放风阀现场手动操作
位置: 风机房与热风炉之间管道上)
手柄逆时针旋转为开
开
引气关
切气开
停止
炉顶
南放散
引气关
切气开
停止
炉顶
北
放散
炉顶煤气放散室外电动操作
操作
引气关
切气开
停止
小
放散
切
气
引
气
停止
遮断阀
重力除尘室外电动操作
操作
注: 1) 位置在重力除尘器平台上
2) 现场手动操作时, 两人配合, 一人松抱闸, 一人用摇柄摇, 逆时针摇为开, 顺时针摇为关
运行
启动
停止
运行
启动
停止
炉低强冷风机 位置: 炉台下
炉底强冷风机
炉台
备用系统
1#: 截止阀 2#: 减压阀 3#: 快速切断阀
4#: 调节阀 5#: 止回阀 6#: 流量孔板
7#: 截止阀 8#: 截止阀( 一般常开) P1、 P2、 P3: 压力表
位置: 操作台顶 位置: 计算机内
冷风管道
P1
P2
总阀
6#
1#
2#
3#
4#
5#
8#
7#
P3
富氧阀门站
去2#炉
使用
切断
切断阀
阀
阀
流量调节阀( )
10.2交接班
序号
项目
程序
标准
注意事项
1
更换劳保
到浴室更换劳保, 穿工作服、 劳保鞋、 戴安全帽后到岗位
工作服扣好钮扣, 安全帽系牢下额带。
劳保穿戴齐全
2
班前检查
检查设备
①检查放散阀
②检查遮断阀
③检查放风阀
④检查炉底风机
⑤检查灭火器
① 平台干净无杂物整洁
② 设备完好, 无积灰, 无油污, 见本色
③灭火器用空或指针在红色区表示失效, 立即汇报工部更换
①注意防护栏杆腐蚀、 开焊
②上下梯子扶牢、 踩稳、 防雨雪天打滑
③检查设备卫生时防误操作
检查风口状况
① 风口工作是否正常
② 风口是否有漏水
③ 风口是否能看清
①风口均匀活跃, 明亮而不耀眼, 无挂渣生降现象
②根据风口套判漏标准
③风口镜片干净, 无跑风
不要长时间正面对风口, 防煤气
检查原燃料外观质量
①检查原燃料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②检查原燃料粒度、 含粉及水分情况
③检查原燃料体积
①烧结矿正常的铁青色, 没有生矿粒; 球团红球比例不超过5%; 焦炭黑头焦少
②目测含粉及水份达标( 按9.1的标准)
③与经验数进行比较
站位正确, 注意地面有其它易滑物, 防摔伤
检查区域卫生
①检查主控室地面卫生
②检查工长操作台卫生
③检查中控室正下方铁道周边
①无积灰、 无杂物、 室内摆放整齐、 无垃圾积存
②无积灰、 电话机、 计算机清洁干净
③铁道周边无垃圾
了解上班操作情况
①了解上班的工作情况, 有什么遗留问题。
②察看炉况是否正常
①遗留问题记录清楚
②炉况正常标志:
●全风量, 全风温操作;
●压量关系: 正常, 透指220-245
●顶温: 两点或四点相近, 处于正常的范围
●料尺: 均匀, 无呆滞、 滑尺、 塌料、 悬料现象
●炉喉煤气: 煤气流稳定, 煤气曲线合理
●炉墙温度: 没有大的波动, 各部位水温差在规定范围内或符合近期操作方针
●铁水和炉渣成分: 在9.3规定范围内或符合近期操作方针
2
①检查原燃料理化指标
①理化指标符合9.1的要求, 波动小
3
交接班
对口交接
接班时检查出的问题由上班解决, 上班不能解决汇报工部主任
4
组织班前会
①班前15分钟点名, 画考勤
②检查当班人员劳保穿戴情况和精神面貌
③班前讲话:
●上班工作完成情况, 存在哪些遗留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生产部、 工部工作安排;
●本班工作任务;
●本班安全注意事项;
●本班设备管理、 工艺管理注意事项;
●本班环保及现场治理注意事项;
●询问当班人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④组织班前学习
●学习《冶金安全》重点篇目内容;
●由会议主持人抽查《岗位工作标准》掌握情况。
①如实考勤
②劳保穿戴齐全, 精神状态良好, 班前四小时未饮酒
③班前讲话认真记录清楚
10.3班中操作:
序号
项目
程 序
标 准
注意事项
1
核料
①进行核料计算, 检查上班核料是否准确
②与上料工核对料序和车重
①核料表计算数据和经验数据结合
②实际料序和车重与设定要求一致
2
制定当班操作方针
①综合分析原燃料、 炉温和碱度、 炉况顺行度、 外围保证等各方面情况的变化
② 结合理论计算, 确定当班合理的装料制度、 送风制度、 热制度、 造渣制度及外围生产组织方针
③调整幅度大时先汇报工部主任后调整
①接班后30分钟内完成
②根据9.2的经验计算数据
③调整幅度超过10%需要汇报工部主任
3
出铁组织
①检查铁水罐是否到位, 罐容是否够
②检查炉前出铁准备情况
③正点时安排炉前打开铁口
④检查铁口深度、 角度是否达标
⑤取前、 中、 后期的3个铁样和中期的1个渣样, 目测Si]、 [S]和R2情况。出现炉温和硫磺波动大, 堵口后可在撇渣器进口取一个综合样。
⑥将目测[Si]、 [S]情况及时如实通知操作工长和调度
⑦出铁完毕后, 将铁水罐号、 估产量和铁水质量、 去向汇报调度, 并录入相关的记录表和数据库
①铁水罐不到位或罐容<50吨不能安排出铁
②检查下渣沟是否有水、 是否通畅, 沙墙是否挡好, 撇渣器是否结盖
③提前15分钟安排炉前钻铁口和烤铁口
④铁口深度1300-1500mm, 角度根据工部规定
⑤前期为刚打开铁口时, 中期为出铁后15-20分钟, 后期为刚来风时
⑥目测 [S] ≥0.07%及时通知调度, 控制出铁量不超过25吨, 调度安排送其它高炉冲罐。无法冲罐, 先询问炼钢是否让步接收, 炼钢不要, 直接铸铁。
①禁止直接钻开冒大烟
②过铁水沟要走过桥, 禁止横跨撇渣器
③取铁样时样勺和模子要烤干, 冬季要预热, 防放炮喷溅
④出铁时严禁正面对铁口或靠近下渣沟, 防止铁口喷或撇渣器过铁放炮烫伤
⑤长流水、 无人长明灯, 电扇空转, 空压风、 高炉煤气泄漏现象及时纠正和整改
4
调整炉温( 铁水[Si])
①准确判断现有炉温基数及发展趋势
②分析炉温波动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③炉温高需要降炉温: 炉况顺行时以加负荷为主, 炉况顺行不理想时可减风温和煤量, 连续3炉[Si]>0.5%, 认真查清原因, 调整负荷一次到位。
④炉温低需要提炉温:
●[Si]<0.3%时查明原因, 适当调负荷, 必要时减风控制料速。
●[Si]<0.2%时必须减风控制住料速, 立即集中补净焦处理。
①正常[Si]: 0.3-0.6%, 连续2炉接近或超出上下限值必须进行调整, 特殊炉况炉温高另行对待, 如出现炉热和炉凉, 按炉热和炉凉进行处理。
②炉温高减风温不超过100℃, 时间不超过2小时, 煤量调整不超过500kg/小时, 降炉温幅度合适
5
调整铁水[S]
①连续2炉铁水[S]处于规定的上限或下限值时要进行调整
②取烧结矿、 球团矿、 焦炭、 煤粉最近两个生产样和入炉样的分析数据, 确定正在使用料的成分, 带入核料计算表
③分析造成铁水[S]高的原因
●[S]负荷高将炉温和碱度控制在上限[Si], 仍控制不了汇报工部主任, 考虑停用高硫料
●炉渣碱度低提高碱度
●炉温低造成提高炉温
①炼钢铁水[S]: 0.03-0.050%
铸管铁水[S]: 0.02-0.045%
②硫负荷达到5Kg/t铁时为硫负荷较高, [Si]上限0.55%, 碱度上限1.05
③不能同时大幅度提高造成炉况难行
6
调整炉渣碱度及( MgO) 、 ( Al2O3)
①连续2炉炉渣碱度、 ( MgO) 、 ( Al2O3) 超出范围要进行调整
②根据核料计算确定熔剂调整量
③不能经过调整熔剂量来调整的, 调整原燃料结构, 要考虑品位等的变化调整负荷
④将变料结果通知上料工, 保证准确无误
⑤将原燃料成分异常变化汇报调度联系处理
①R2<1.00或 R2>1.10; MgO>11.5%或<9.0%, Al2O3>15%
②按计算量和生铁含硫调剂.对于趋势性变化要及时调整调碱系数, 考虑R3使R3达1.30±0.05
7
调整装料制度( 变料)
①煤气流分布出现异常时可临时改几组倒装或缩矿批
②亏料时间长赶料线时要调整装料制度
③需要提高煤利用时也可进行装料制度调整
④所有装料制度的调剂应考虑负荷的调整, 调整负荷的同时要考虑炉温基数
⑤炉况转顺或料线正常后, 恢复正常的装料制度
⑥装料制度调整工长必须在上料报表上签字确认
①临时改倒装不超过2小时,比例不超过20%, 比例超过20%汇报工部主任,30%以上必须汇报生产部长
②空料线时间〉30分钟或深度〉2.5米
③提高煤气利用调整装制, 一次加正装1个, 扩矿批500kg以内, 超出规定范围汇报工部主任, 第二次调整必须在2个周期以后
④增加1个正装或500kg矿批按降焦比5kg/t铁调整负荷, 下达后再进行调整
8
调整送风制度
①出现以下情况要考虑堵部分风口:
●煤气流局部发展形成管道气流减风或坐料无效时
●连续两次坐料恢复困难时
●大风机和小风机短时间倒换使用时
②出现以下情况要考虑调整风口面积:
●长时间边缘发展采用上部调剂不奏效时
●长时间中心过吹采用上部调剂不奏效时
●喷煤量将长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时( 如改全焦冶炼)
③风口面积调整要核算标准风速和鼓风动能的变化, 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每个风口套使用前要测量直径
④调整送风制度必须汇报工部主任批准
⑤正常后及时调回原送风制度
①在边缘过重未减轻之前, 不宜过分堵塞中心气流, 以防炉况难行
②按标准风速和鼓风动能的控制范围, 风口直径与标定误差要不超过2mm
9
控制合理的冶炼强度
①原料质量恶化时,适当取疏松边缘或缩小矿批( 50-200kg) , 同时退负荷0.08-0.45, 减富氧量
②连续2小时超过正常料批数或亏料线半小时内不能恢复正常料线时停氧、 减风控制冶强
③当某种原因不能正常上料时,炉顶温度超出500℃不能尽快恢复时停氧、 减风控制冶强
④当炉温下行幅度较大(或向凉)时停氧、 减风控制冶强, 控制住下行趋势并逐步恢复正常炉温, 分析[Si]下行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
⑤连续崩.塌料时停氧、 减风控制冶强, 并加焦
①达到正常的跑料批数.疏松边缘的装料超过40批,并补加净焦.
②亏料到料线不明( >2.5m) , 必须减风, 补加一定量的焦, 恢复到正常料线时及时恢复风量
③联系出铁, 减风到炉顶温度规定的范围内(否则联系切煤气)控制, 不能亏料超过2.5米, 否则请示工部领导做休风准备
④[Si]<0.2%
⑤根据炉温基数、 塌料深度和次数确定补加焦炭量
10
中部调剂
①分析水温差和炉墙温度超出正常范围的原因
②必要时安排水工做热流强度分析
③调整冷却水流量, 上部或下部调剂不合理的及时纠正, 直至水温差恢复正常
④水温差低并判断为炉墙结厚, 控制冷却水流量, 同时, 采取发展边缘或洗炉的措施
⑤水温差高判断为渣皮脱落或边缘( 局部) 气流发展, 增加冷却水流量, 或加正装
⑥休风>2小时必须通知水工减水
⑦水温差正常后逐步恢复正常冷却水流量
①正常水温差标准按9.2
②减水量根据休风时间, 水工掌握
11
检查原燃料质量
①每2小时检查原燃料仓存情况, 出现异常及时通知调度
②每2小时目测一次入炉原燃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出现异常及时通知调度
③每班做一次入炉烧结矿、 焦炭的筛分
①仓存不低于1/2
②目测粒度、 水份、 含粉、 料车体积有无变化, 参照班前检查原燃料标准
③烧结矿5-10mm≤45%, 含粉≤5%
①上下梯子扶牢站稳
②检查和取样时身体不得靠近转动部位
③取样时不得将铁锹伸入转动的皮带系统
12
检查上料情况
①检查矿石配用情况
②检查上料的准确性
③查看称量.卷扬的料批循环是否正确
①按配比拉料.每次必变矿必须在上料报表上签名确认
②上料准确率要达到100%
③每班检查不低于2次
13
看风口
①检查风口窥视孔, 是否跑风, 看不清楚或有跑风通知水工立即处理或更换镜片
②检查风口喷煤是否均匀, 煤枪是否磨风口套
③检查风口套或附近的冷却壁是否漏水
④看风口分析炉况
①每小时看一次风口
②煤枪堵塞或喷煤不均匀立即通知水工调整
③外沿有水迹、 风口暗红或挂渣要注意是否有漏水
④各风口工作应均匀, 风口愈明亮炉温愈高, 愈暗红炉温愈低, 见生降表明炉料下降和气流分布不正常, 也可能是粘结物脱落, 风口前有挂渣、 涌渣表示大凉, 风口前焦炭跳动迟缓显示鼓风动能不够, 难行、 悬料或风压过低时, 风口前焦炭呆滞
①如有跑风不要正面对窥视孔防烫伤
②不要长时间逗留在现场放煤气泄漏
14
富氧调节
①调节4#阀, 增减氧气
流量, 观察压力表与流量表的数值变化, 直至流量表显示在控制范围
②短时间停氧时, 先汇报调度, 调度同意后, 关4#阀, 再关3#阀( 计算内操作)
3) 长时间停氧和长时间停氧后送氧, 按照12.3的程序操作
①富氧对产量等指标影响计算按9.3.2的标准
②以下情况必须停富氧:
炉况不顺, 塌料频繁
设备故障, 慢风作业
难保铸管, 控制冶强
正常休风, 提前停氧
炉内憋风, 有悬料征兆
恢复炉况, 不能用氧
15
仪表监视
①观察计算机显示屏高炉本体画面上各仪表数据是否正常以及波动情况, 出现异常或波动及时分析和调整
②检查上料、 热风操作画面
①参照9.3.1标准
风压和风量的数值互相适应, 仅有微小波动, 透指稳定;
炉身温度均匀稳定; CO2曲线与基本操作制度的经验值相符; 各尺料位相同, 无停滞, 滑尺或陷落, 下料时间间隔均匀; 炉顶压力向上或向下的尖峰很小; 炉顶温度随装料前后而均匀波动
16
各工种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①检查督促各工种的工作, 对查出的问题或操作不达标的行为及时纠正, 严重的列入考核提交工部
②对违章违纪, 不服从命的人员提出批评, 仍不改正的进行考核, 汇报工部停止其工作
③对各工种反映的问题, 查明原因, 及时协调解决, 需要工部以外协调的, 通知调度
④对外单位反映的工部或班组内部问题, 及时纠正, 不能及时纠正的说明原因并汇报工部
①卷扬上料准确率100%, 入炉含粉不超标, 原料混料为0, 热风炉换炉压力波动≤10Kpa, 水温差在控制范围内, 炉前铁口合格率100%, 正点出铁、 铁量差<6吨
17
亏料线的处理
①亏料线超过半小时减风控制及时组织消除亏料线原因
②因上料系统不能上料, 顶温高且故障暂时排除不了, 及时休风
③炉温基数低或炉况失常引起亏料线, 赶料线应先补加焦炭
④恢复风量
①减风20%或更多
②顶温不超过350℃
③炉温正常、 炉况正常的情况下, 料线不明时补焦≥3车, 料线3米左右补焦2车, 2米左右补焦一车, 2米以内不叫500kg
④料线赶至2米以内方可恢复全风操作
18
荒煤气温度高的处理
①荒煤气温度接近280·C, 立即减风控制
②减风控制不了, 组织出铁后休风
③异常炉况不能休风, 但能上料的情况下, 切煤气, 向焦炭内打水降顶温
①焦炭内打水以不流水为准
控制切煤气时间, 减少大气污染
19
连续塌料处理
①减风至不塌料
②及时组织出尽渣铁
③炉温基数低时补加焦炭, 或适当轻负荷
④分析连续塌料的原因采取措施
①减风20%或更多,
②加焦量根据炉温基数、 塌料深度和停煤时间, 严禁加风温
③料柱透气性变坏, 可增加倒装比例, 亏料及时赶上
20
操作记录填写和生产指标计算
①各项操作记录及时、 正点、 准确、 清楚填写或录入计算机
②与调度室核对每天的产量、 铁水去向、 休慢风时间等数据
③与上料工、 自动化工部核对每天的原燃料消耗数据
①保证记录和核算数据的准确性
10.3.2班后部分
序号
项目
程序
标准
注意事项
1
填写当班炉况分析和下班注意事项
①记录当班炉况主要的调剂情况
②记录当班炉况的特征
③提醒下班的注意事项和前两炉炉温、 碱度情况
①补加焦炭、 调整熔剂的数量和时间, 中部调剂的情况等
②最后一炉[Si]、 [S]情况要如实反映
节约用纸, 废弃纸张回收送垃圾箱
2
责任区卫生清扫
①煤气放散阀平台卫生
②主控室地面卫生
③工长操作台卫生
④中控室正下方铁道周边卫生
⑤炉底风机卫生
无垃圾、 无积灰
①废弃照明灯管, 电池、 充电电筒回收送仓库
②废弃纸张、 生活垃圾放分类垃圾箱
③节约用水、 用电
空调设定温度不超标
⑤废旧灯管、 电池回收交仓库
⑥生活垃圾放入分类垃圾箱
⑦节约使用棉纱, 用过的废弃含油棉纱和手套送分类垃圾箱
3
交班
①按接班内容认真准备
②向接班者认真、 逐项介绍当班工作情况
4
组织班后会
及时处理各岗位在交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处理问题公正果断, 按制度办
10.4异常情况判断及处理方法
10.4.1原材料标准异常的处理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