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企业物流外包管理体系探讨.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9907520 上传时间:2025-04-13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1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物流外包管理体系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企业物流外包管理体系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物流外包管理体系探讨 76 2020年5月29日 文档仅供参考 摘 要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外包已经作为很多企业扩大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物流外包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使企业享受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而且能够减少资本投入,使企业能够集中资源与精力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生存发展。虽然物流外包有诸多好处,可是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企业物流外包管理进行详尽的研究,尽可能避免物流外包所带来的风险,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的进一步探讨,期望能够为企业物流外包决策提供一些有用的方法和建议。 本文基于核心能力理论及交易费用理论对物流外包理论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从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阐述了企业物流外包的市场发展现状,并对中国企业物流外包市场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本文主要研究了企业物流外包的管理体系,包括企业物流外包的动因分析、企业物流外包的适应性分析、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选择依据、企业实施物流外包的决策模式研究、企业物流外包的准备、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关系管理、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管理及完善中国企业物流外包的对策建议这一系列的管理过程。运用企业物流外包的管理体系,我们就能科学地进行物流外包管理,不断改进企业物流外包的市场现状,使企业能够科学地进行物流外包管理。 本文还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个案的角度,以点概面,突出本文主题。本文对江铃汽车实施VM发动机物流外包进了分析与评价,从本文建立的企业物流外包管理体系的角度,详尽分析了江铃汽车的物流外包管理。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物流外包;核心竞争力;外包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logistics outsourcing has as many enterprises to expand revenu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means, logistics outsourcing can reduce the cost of enterprise, so that enterprises enjoy a professional 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s, and reduce the capital investment, so that enterprises can focus its resources and energy in their core busines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ompetition of the enterprise advantage and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 logistics outsourcing has many benefits, but also has the very big risk,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enterprise logistics outsourcing management conducted exhaustive research, as far as possible to avoid the logistics outsourcing risk, stimulative enterprise to develop well and quickl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y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outsourcing management further discussion, hope can provide enterprises logistics outsourcing decision-making provide some useful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re competence theory and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to the theory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 is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two angle elaborated the enterprise logistics outsourcing market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o our country enterprise logistics outsourcing market are analysed the causes of existing problems.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the enterprise logistics outsourcing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on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outsourcing, logistics outsourcing, adaptability analysis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outsourcing based on selection,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outsourcing decision model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outsourcing, preparation, 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 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enterprise logistics outsourcing risk management and consummates our country enterprise logistics outsourcing strategy suggest that a series of management process. Application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outsourcing management system, we can scientifically analyze the logistics outsourcing managemen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outsourcing market situation, so that enterprises can carry out scientific logistics outsourcing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also has carri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the case 's point of view, to the point of almost, highlight the theme of this paper. The JMC implement VM engine into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 from the angle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outsourcing management system, a detailed analysis of JMC logistics outsourcing management. Key words:Third party logistics;Logistics outsourcing;Core competitiveness;Outsourcing management. 目 录 1.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随着交通运输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企业对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密切关注,促使现代物流开始向专业化服务方向发展。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降低物质消耗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对物流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自有或协作的物流方式可能无法满足一些企业的需求,产生新型物流需求的企业越来越多,这就成为促使企业物流外包的动因。 近年来,由于物流理论及其实践在中国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对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物流外包能够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发展主业、节省费用、加速商品周转,减少库存,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企业形象及降低管理难度,提高管理效率。可是在实践中,由于企业物流外包活动的复杂性,企业物流外包的过程也存在诸多风险,许多企业在实行外流外包时,没有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与管理,而产生了相当大的经营风险,造成了原来能够避免的损失。 本文经过对企业物流外包理论的研究,立足于实践,探讨物流外包中的模式选择、企业成本控制、风险控制及实效评价,并经过案例研究来设计物流外包管理体系,与全文的理论研究相呼应,为企业物流外包活动提供借鉴,促进中国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迅速发展。 1.1.2本文研究意义 (1)应用前景 从应用前景来看,首先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研究有助于把中国企业物流外包活动纳入有序的轨道,有利于降低企业物流外包活动中的风险,加强风险防范。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和规划过程中构建全面的、综合的、优化的物流系统提供参考。其次,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企业在物流外包活动中进行参考,如何选择物流外包的模式,怎样控制物流外包活动成本,及进行风险防范和进行物流外包实效评价,督促物流外包服务商的活动,实现经济效益与顾客满意度高的双赢局面。基于此,相关企业借鉴参考,能够促进企业物流外包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促进中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科学意义 从科学意义方面来看,本文提出的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物流外包及物流领域的研究。 (3)理论价值 本文基于交易费用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对物流外包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而且对物流、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对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的研究,首先是经过需求与供给了解了当前市场企业物流外包的现状,基于此,本文建立了物流外包的管理体系,从企业物流外包模式选择,到企业物流外包成本控制,再到风险防范,最后进行实效评价,丰富了相关理论。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物流外包的动因 国外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Richardson(1990)认为,经过物流外包,可减 少库存,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减少合同,改进服务,并可获得更多的专业服务。Troyer Cooper(1995)提出,第三方物流能够促进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关系。Boyson(1999)在对30个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所做的调查研究发现,物流外包可帮助企业快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增加效益,改进顾客的服务水平。Lie等(1993)提出,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够降低经常性物流成本约31.20%。 (2)物流外包的策略选择 Ellam(1995)等经过”拥有总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的概念来说明外包决策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并经过成本的增减来衡量要素的重要性,而得到企业的拥有总成本,需要将各成本分为管理、配送、服务、沟通能力、价格与品质等六种形态。 McGinnis和Kohn(1993)认为,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时,除了受到企业竞争敏感度、环境对立、环境变动的影响因素外,还需要考虑价格、配送能力、错误率、问题反应力、管理能力、多样附加值活动、任务达成能力、良好的计算机系统、发货中心个数等九个因素。 Jenkins(1999)的研究在具体阶段、步骤方面很有代表性,她认为应按以下五个阶段进行:第一,决策决定阶段:决定公司是否需要专业物流服务;第二, 制定选择准则及目标阶段:预设公司所要达到的目标并依此制定选择准则,此时 最好利用群体来帮助公司制定相关准则,并缩小可能的合作伙伴范围;第三,淘 汰阶段:将基本要求寄发给各可能公司,挑选出合适的两、三家侯选公司,然后 制定详细的报告以提供给这些可能候选公司,这一报告应包括公司档案、组织图、 运输要求、专案描述、产品流程、交易信息、信息系统、服务成本、品质、配送 能力、文化相容性、财务稳定性等项目;第四,判断最佳候选公司阶段:依据上 述的各评选项目决定最佳的合作对象,关键项目是与公司有相似的价值观和目 标,该公司有符合要求的先进的信息技术,该公司的管理值得信赖,互相尊重并 有发展共同合作关系的意愿;第五,建立伙伴关系阶段:此阶段着重沟通,经过 内部、外部以及对顾客的沟通,了解双方的合作关系是否如预期的到达目标,如 果有任何未达到目标之处,双方都应随时针对问题加以改进。 博劳(Ballow,1999)提出了一个二维决策标准。她认为自营还是外购服务决策主要是基于两个因素: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程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程度较高,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相对较低则采用第三方物流;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较低,同时企业物流的能力也教低,则外购公共物流服务;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教高,且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也高,则用自营的方式。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寻求物流子系统自身的战略平衡是她建立的决策标准的最大特点。 (3)物流外包绩效方面 Memon(1998)运用相关矩阵理论提出根据与物流绩效相关的因素来进行评估,这包括价格、是否符合契约要求、是否具有创造力、财务的稳定性、是否达到品质要求与绩效水准、是否准确送达、高级主管的承诺、较少的失误率和对突发问题的反应能力等九项因素。 1.2.2国内研究现状 (1)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选择 传统物流外包过程中对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缺乏统一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主要以定性评价为主。王娟( )提出需要经过l0个步骤合理 正确的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1)首先应该组建一个工作组,提出明确的目标。(2)了解用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3)建立一个潜在的物流公司候选人名单。(4)征询备选取对象意愿。(5)开发将征询方案发出。(6)彻底复查最后入围的物流公司的资格。(7)经过比较分析选定合作伙伴。(8)清楚自己真正所需求的。(9)计划实施需要额外的时间、资源。(10)消除沟通上的障碍。 由于定性评价的主观程度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骆勇平( )提出利用物元理论这种定量的考核方式来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首先确定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然后确定待评的物元,并确定相应的权重,再计算待评标本与各个评价等级的关联度,最后将计算的结果进行大小排序,选择综合实力最强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本企业的外包物流服务提供商。 利用单纯的定性理论或者单纯的定量理论来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由此胡健、史成东( )提出一种选择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综合方法,该方法由两部分组成:(1)物流服务提供商选指标体系的约简、优化;(2)构造对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选择的BP智能神经网络。该方法还能够使决策者更好地了解有关指标之间存在的冗余关系,从而为改进决策的可靠性提供参考。伏小良( )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来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首先构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再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进行评价,使企业在实际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中定性与定量结合选择最优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总的来说,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选择物流服务提供商,都首先应该从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其次是任何一个优秀的物流供应商都应该以能快速响应生产企业需求、能主动帮助生产企业进行信息收集、能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能提供让生产企业满意的物流价格为衡量标准。 (2)物流外包风险 国外对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问题的研究始于1991年,中国从 开始关注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问题。物流外包风险是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结果及变动的不确定性。由于企业物流业务外包过程中的物流活动时间性强、环节多、参与主体复杂、业务间的相互影响大,局部微小的偏差可能导致整个物流链的脱节或崩溃。因此企业对物流外包风险要有充分的意识,深入分析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所可能面临的物流外包风险对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物流外包可能产生的风险,根据文献现总结出下列8种: (1)管理风险。洪怡恬、李晓青( ),李智彬、胡琳( ),勾昱、白士强( )以及李诗华( )提出所谓的物流外包管理风险是指企业物流外包的管理决策,以及企业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后,外包企业的企业管理模式与第方物流服务商的企业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着差异.由此造成合作上的管理风险。主要包括决策时机风险、合同风险,以及外包企业与物流服务供应商管理模式之间也存在差异,由此造成相应的管理风险。 (2)财务风险。洪怡恬、李晓青( )以及单联宏( )认为在物流外包初期,企业缺乏对物流成本核算的全面了解和对物流市场变动的合理预测,物流外包实施之前的财务预算分析并不能准确预测未来业务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费用,许多企业直到整个物流外包业务完成后才清楚所花费的总费用。而这种差额越大越不利于企业决策目标的实现,还可能出现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投入缺失的风险。 (3)信息风险。李桂艳( ),洪怡恬、李晓青( ),李诗华( )以及单联宏( )认为信息风险主要包括企业在实施物流外包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的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及商业机密泄漏的风险。即企业物流外包合作过程中,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之间沟通不畅、信息反馈滞后、信息失真等,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物流外包合作的信息不对称性。一旦合作企业不愿信息共享,将导致整个物流外包合作的信息不顺畅,以及在信息共享过程中的信息泄露,信息风险随之形成。 (4)市场风险。单联宏( )以及李诗华( )认为企业把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运作后.企业物流创新能力有所降低,企业物流市场风险就形成了。主要包括:①环境风险,如对物流外包的认识不足,市场有限;物流行业不够完善,难于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供应商;还有容易被竞争者模仿和赶超等。②价格风险.是指资金净值因投资目标的市场价格波动而随之起伏所造成的投资损失。企业把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运作后,必须面对物流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5)物流外包服务商的选择风险。勾昱、白士强( ),刘怡君、易秀娟( ),李桂艳( )提出物流外包决策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问题,外包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一般是为了降低企业的运营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使企业能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以实现财务状况、质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务的改进和提高。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丧失。因此,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是企业实施物流外包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必须有一套有效的决策机制来支持,并要谨慎,有系统地实施外包。 (6)降低用户的满意度。李智彬、胡琳( ),刘怡君、易秀娟( ),单联宏( )认为企业过于依赖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又无法控制或影响她们,使企业不能取得所需的用户需求信息,导致信息失真及”牛鞭效应”,影响企业对其核心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慢慢失去市场的占有率,由于对物流活动的失控,可能阻碍核心业务与物流活动之间的联系而降低用户满意度。 (7)合作的依赖风险。刘怡君、易秀娟( ),李智彬,胡琳( )提出现代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合作往往不再是短期或一次性的合作。而是倾向与建立一种长期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可是选择独家供应商则容易使其滋生自满情绪而让企业难以控制。 (8)企业内部员工的抵制。李智彬、胡琳( ),勾昱、白士强( )企业物流外包往往会影响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企业要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对不同的部门进行整合。这个过程很可能对所有员工都产生影响,受到企业内部员的抵制而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3)物流外包的风险对策 当前中国物流外包的发展状况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意到物流外包过程中的风险.而且充分考虑到各种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潜在影响。李智彬、胡琳( ),勾昱、白士强( )根据上述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可能遇到的风险,提出五种物流外包的风险防范措施。分别是: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选择正确的外包合作伙伴、物流外包活动的控制、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双赢”为原则,巩固合作关系。 另外,刘怡君、易秀娟( )还提到,经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减少物流外包所带来的风险。(1)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散。企业适度的、恰当的投资组合(或项目组合)能够降低机会成本并能分散风险。即选择相应的几个候选外包服务商,当一个外包服务商出现问题时不会影响到整个外包活动.或者能够马上将物流活动接上。(2)物流外包的风险转移。企业能够经过保险来转移物流外包的风险。(3)利用第四方物流和第五方物流整合外包管理。第四方及第五方物流是”供应链的集成商”、”领衔物流服务商”。它们不只是停留在提高仓储效能或最大限度的降低运输等作业成本上,关注的是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有效运作。它经过其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能力,将整个企业的供应链完全集成在一起,经过提高运作效率、改进操作流程以及发挥供应链职能中的整体”外包”,实现整体资源的节省,为其客户实现更大的价值。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本文研究内容 (1)企业物流外包基础理论的研究。本文基于交易费用理论、核心能力理论来探讨物流的定义及种类、物流外包的定义、种类及第三方物流的定义解析。经过文献研究法及相关理论归纳法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这为以后的企业物流外包决策模式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企业物流外包市场发展现状的研究。本文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对企业物流外包市场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企业物流外包存在的问题从内部约束条件和外部环境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这为后续的提出的针对中国企业物流外包的解决对策奠定了基础。 (3)企业物流外包管理体系的研究。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企业物流外包管理体系的建立,大致从以下八个方面来研究:首先是对企业物流外包的动因进行分析,要明确企业为何要选择物流外包,物流外包有何益处;其次是物流外包的适应性分析,探讨制定企业物流外包策略所要考虑的因素,如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等;然后是根据核心能力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实施物流外包的决策模式进行研究;紧接着是对企业物流外包的内容和选择依据进行研究,确定企业物流外包什么,为什么选择该业务,选择该业务的依据是什么;然后是企业做好物流外包的准备;其次是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进行管理,探讨如何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应该怎样建立物流服务关系、正确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及如何进行绩效监督,激励与考核,进行实效评价;再次是对企业物流外包进行风险管理;最后是针对前面提出的中国企业物流外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4)个案的研究。该部分主要是起到一点概面的效果,经过案例分析来验证我们之前的提出的理论方案。首先是进行案例的背景介绍,其次是根据企业的情况,进行企业物流现状及问题分析,其次是进行企业物流外包设计,最后是进行企业物流外包实效评价。 1.3.2本文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经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经过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学者对于物流及其物流外包的定义及其对物流外包相关问题的研究。还了解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物流外包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这有利于我们掌握企业物流外包的全貌,能够从客观科学的角度正确分析企业物流外包问题。 (2)定性分析法 在对企业物流外包进行市场分析的时候,我们首先采用了定量分析法。根据中国几年来经济的变化,国名生产总值的变化,及其物流外包需求量的变化,我们能概括地看出中国未来快递业需求量的发展趋势。这为我们下一步进行数据预测提供感性的判断。 (3)定量分析法 对中国企业物流外包需求的预测我们采取了定量分析法,根据现有的相关数据,利用科学的模型,进行了客观的预测。 (4)图表法 对中国企业物流外包进行市场现状分析的时候,根据<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报告>和相关的数据,我们绘制成图表,经过图表的形式来揭示问题的所在。 (5)个案研究法 本文首先是进行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的流程,最后是经过个案研究,以点概面,证实本文的研究。 1.4研究方案与技术线路 1.4.1本文研究方案 中国企业物流外包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企业物流外包管理体系 个案研究 给出结果、提出建议,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本文研究方案如下: 1. 收集国内外关于企业物流外包的文献,梳理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理论,总结和提取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经验,为研究作理论铺垫。 2. 收集关于中国企业物流外包的市场发展现状的资料,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中国企业物流外包市场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国企业物流外包市场发展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3. 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在取得文献资料和相应的数据的前提下,以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理论为指导,经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建立企业物流外包管理体系。 4. 个案研究。经过案例分析来验证前面的理论研究,对案例进行物流外包设计,以点概面,突出本文研究主题。 1.4.2技术线路 背景分析与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 物流外包研究的不足 问题的提出 交易费用理论 核心能力理论 企业战略选择 企业物流外包管理体系建立 案例分析研究 结论与展望 2. 物流外包基础理论分析 2.1相关理论综述 2.1.1交易费用理论 (1)交易费用理论的实质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 (Ronald·Cosas)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能够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Cosas指出,市场和企业都是两种不同的组织的方式(即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企业组织劳动分工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劳动分工的费用。一方面,企业作为一种交易形式,能够把若干个的所有者和产品的所有者组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易,从而减少了交易者的数量和交易摩擦,因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被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因此,企业替代了市 场。由此可见,无论是企业,还是市场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的交易费用;而企业替代市场,是因为经过企业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比经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低。 在Cosas的基础上,Oliver Williamson(1975)深化了交易费用的分析,她认为决定市场交易费用的因素能够归纳为人的因素(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和交易因素(市场的不确定性、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以及资产专用性程度和交易频率)两组因素。Williamson认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是人类左右交易费用的两个特点,它们是交易中各种风险和限制的主要来源。 在交易因素中,Williamson认为资产的专用性在对交易的管理结构的选择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专用性资产是指投资于支持某项特定交易的资产,如果不牺牲该项资产的一些生产率或增加使该资产适用于新交易的成本,专用性资产就不可能被用于另一交易中。专用性资产主要包括场地资产专用性;物质资产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及专项资产。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一旦形成很难用作它用。因此,交易双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方违约将使另一方产生巨大的交易风险。 在Williamson看来,当资产的专用性程度和交易频率都很高,且产出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时,关系专用性资产则应被纳入一体化的层级组织中。当交易是一次性 的,且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较低,则市场交易就是合适的,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本 身依靠合同或法律对交易双方提供保护。 Williamson的主要贡献在于,她指出在企业和市场之间存在复杂多样的组织形态,认为中间组织是比市场更有效,比企业更灵活的协调方式。 交易费用理论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的节省,由于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导致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因此节省交易费用就成为市场经济中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产生与变化的决定因素。 (2)交易费用理论与物流外包的关系 从交易的全过程看,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与其它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 关系,有助于减少与物流伙伴之间的交易费用。由于与物流伙伴之间一般建立的合作关系较长,双方沟通紧密,可使搜寻交易对象的信息费用大为降低;基于物流伙伴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所建立起的合作关系,也可减少各种履约风险。即使在服务过程中产生某种冲突,也会为了维持长期的合约关系,经过协商加以解决,从而避免无休止的讨价还价,甚至提出法律诉讼而导致的费用。 从交易主体—人的行为来看,物流外包合作关系的建立,将会促使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织学习",从而有助于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知能力,减少因”有限理性"产生的交易费用;同时,合作关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又能够抑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因为一次性的背叛和欺诈在长期合作中会导致”针锋相对”的报复和惩罚。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能就会失去物流业务,因此,会使因机会主义而产生的交易费用降到最低程度。 从交易特性的三个方面来看,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也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意义。经过将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企业就能够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产、人力资源等专用性资产,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等,企业只需支付较低的可变成本即可。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多变性以及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很容易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经过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显然能够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及减少相关费用。 2.1.2核心能力理论 (1)核心能力理论的实质 1990年,Prahalad & Hamel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标志着核心能力理论的诞生。Prahalad & Hamel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一种稀缺的、难以模仿的、有价值的、可延展的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在企业资源积累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企业特有的能力,是企业的最重要的战略资产。 Collis(1991)年指出,不论核心能力的概念是什么,核心能力指的是关于企业战略地位的基本资源。 Quinn(1992)指出,企业应该持续地在具有核心能力的业务上进行投资,而将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进行外包。外包非核心活动可使企业更加提高管理注意力,加大对绩效显著工作的资源的分配,而对相对劣势的工作交给外部组织承担。同样,企业专注于具有核心能力的产品生产或服务,而将非核心业务或职能,如经过第三方物流公司将物流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不但能够降低成本,而且能够提高质量。 此后,Alexander等人从四个方面对核心能力进行了界定: (1)具有悠久历史、传统上由企业内部控制的业务流程和资源。 (2)对企业绩效和运作有关键性作用的业务流程和资源。 (3)能产生现有和潜在竞争优势的业务流程和资源。 (4)驱动企业迸一步发展、创新和恢复活力的业务流程和资源。 尽管对于核心能力的界定有各种不同说法,但它们无一例外的都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 核心能力理论强调的是:企业必须成为产业价值链中的某一环节,特别是关键环节上最优秀的生产厂家,这样企业才能把握竞争的主动权,确保自己在行业中的强者地位。因此,企业应该努力创造在产业价值链关键环节上的独特优势,把握这一生产经营环节的核心技术,从而获得这一关键环节中间产品的最大市场份额。而对于那些非核心的业务则应该以外包的方式生产。这是一种借用其它合格厂家的生产能力来完成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 企业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为企业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发展提供动力。根据企业资源观,核心能力之因此能够带来持续竞争优势,是因为它能产生持续租金。能够说,核心能力是企业关键的战略资产。源自战略资产的租金取决于以下特征:互补性、稀缺性、难以交易性、不可模仿性、有限替代性、独占性、耐久性。核心能力的这些特性都很强,因此它能够产生持续租金,成为持续竞争优势之源。 (2)核心能力理论对物流外包的解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存在于人、组织、环境、资产及设备等不同的载体中。一般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等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物流方面,她们为了发挥自己在主营业务上的特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必然要将她们不擅长的物流业务外包,以集中精力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自己的物流业务能力、自己在物流方面的专业能力,以及在物流资产、设施、设备、人才上的优势。经过将物流业务外包这种方式,在物流业务上稍微欠缺的企业就能够花费最小的代价去弥补在物流业务能力上的不足。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核心能力理论是研究物流外包的一个重要理论。我们将企业的活动分为:(1)企业核心活动(所有和企业生存相关的必须活动);(2)核心附近的活动(直接和核心活动有关系);(3)远离核心的活动(支持活动);(4)可任意处理的活动(一般可用性)。从核心能力的角度看,外包的目的和制造渗透程度密切相关,外包伙伴是所有可能的外包提供者。在此情况下,供应商是很广泛的概念,供应商也可能是一个内部提供者,例如,企业内部一个独立的业务单位。 2.2物流外包概述 2.2.1物流的定义及种类 物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能够追溯到有组织贸易的最早形式,至今仍在不断地演变和完善中。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学术团体,不同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所给出的物流的定义均有所不同。 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1981年编写的(物流手册)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 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流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 动。从物流范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 送等诸种活动。 欧洲物流协会1994年公布的物流术语中,给出的物流定义是:”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或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物流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过程中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