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十二五”规划
一、 指导思想
以学校”十二五”期间”巩固办学规模、 加强内涵建设、 完善办学功能、 提高办学水平”的总体规划思路为指导。按照学校教学工作在未来5年推进和实施”13454”的工程。即: 坚持一个方向: 一体化教学改革; 加强三个建设: 师资队伍、 课程体系、 实训条件; 抓好四项工作: 课堂教学、 教改科研、 技能大赛、 师资培训; 落实五条措施: ”1034”教学规范、 ”1277”课程模式、 1264教学模式、 2666师资工程、 1310争光工程; 实现四个一流: 一流的师资队伍、 一流的教学质量、 一流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流的教学软硬件设施。结合我系实际, 着力推进教学改革与建设, 深化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内涵发展为核心, 树立育人以学生为主体, 系部发展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 狠抓教育质量, 钻研教学方法, 以质量创特色, 以特色创品牌, 以品牌促发展。经过教学改革, 实现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教育教学工作制度化、 规范化 。
二、 已有基础
1、 基本情况
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成立于 8月, 现开设建筑工程施工、 工程测量、 工程造价、 电脑艺术设计、 计算机平面设计、 计算机动漫与制作六个专业。在校学生729人。其中建筑专业498人, 艺术专业231人。教职工26人, 专职教师22人, 其中专业课教师19人, 文化课教师3人。①建筑类专业方向现有专业教师11人, 研究生2人, 高级讲师2人, 1人取得一级建造师证书, 2人取得二级建造师证书, 其中6人为 和 我校新进教师。②艺术类专业方向现有专业教师9人, 其中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方向专业教师4人, 平面设计方向专业教师5人。专业教师均为青年教师, 其中7人为 和 新进教师, 讲师1人, 助理讲师1人。有1名教师获得”平面设计双师型教师”证书, 有1名教师获得”计算机操作员高级工”证书, 有2名教师在读硕士研究生。现有12万元工程测量实训设备, 2个专业机房。
2、 专业现状
工程测量专业开设于1996年, 十五年来,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和测绘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改革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加强实训条件建设, 注重师资队伍培养, 在专业办学上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300多名测量人才, 在校学生201人。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开设于 , 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是为承钢天工集团订单培养。 开始招第二届, 现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80多名建筑施工人才, 现在校生251人。
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开设于 , 是我院 根据建筑市场需求新开设的专业, 现有在校生46人。
平面设计专业和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两个专业方向, 在校生234人, 其中09级学生包括高职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28人, 高职艺术设计27人, 中职广告设计与装潢44人, 中职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29人, 10级包括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93人, 高职艺术设计13人。
三、 规划目标
1、 发展规模和专业建设。加强内涵建设, 深化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建成建筑工程施工、 工程测量、 平面广告设计3个工学结合紧密、 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省级骨干专业; 在保证现有专业的基础上, 五年内开设建筑装饰与装潢、 暖通工程2个新专业。五年内学生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建筑专业和艺术类专业各建成5个一体化工作站( 材料检测、 建筑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施工基本技能、 工程测量、 砌筑施工、 平面设计工作站、 印刷品设计制作综合实训工作站、 动画制作工作站、 游戏美工实训工作站、 动画实训工作站)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公共服务平台, 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为社会提供各类培训。
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①生师比例达到20: 1, 再进10名专业课教师; ②教师学历结构, 专任教师全部本科以上学历, 其中青年教师硕士以上由现在的7%达到20%以上; ③五年内培养建筑专业带头人4人、 艺术专业带头人2人, 骨干教师22人,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 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行业资格考试, 达到一级建造师2名, 二级建造师4名。使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师资在专业和行业技术达到较高水平, 在职业教育和行业中有一定影响; 师生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成绩优秀, 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提高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质量, 经过参加省级、 国家级师资培训和企业实践培养一支水平较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全部参与一体化教学改革, 经过以上措施达到学校对教师提出的教师个人发展目标, 即成为”双师型、 专家型、 研究型、 学习型”的教师。
3、 一体化教学改革。根据学生基本素质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岗位技能的要求, 不断深化一体化教学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 即”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筑专业和艺术类专业各建成5个一体化工作站, 完成建筑专业方向9个”工作页”类型的校本教材和艺术类专业5个”工作页”类型的校本教材的编写, 争取能够公开出版2册。
4、 抓好教学科研。两年内完成已报批的2个省级科研课题, 五年内完成3个省级科研课题。
5、 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对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 工程测量、 平面广告设计3个专业作为重点专业发展。由基础理论扎实、 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教师开展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工作; 完成建筑工程施工、 工程测量、 建筑架子工融教学、 培训、 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 形成以重点专业为龙头、 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提高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人才培养能力。
6、 系部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具有系部特点的文化活动,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形成系部特色文化;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恋爱观;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重视开展”绿色校园”活动, 构建师生友好、 资源节约、 社会公民意识强、 行为习惯良好的和谐文明系部氛围; 不断促进良好教学秩序、 教风、 学风、 班风、 系风的形成。
7、 实训基地建设。建成省级建筑施工实训基地, 充分发挥基地作用, 经过外联或协作实现产教结合、 工学结合。经过对外业务培训提高知名度, 扩大影响力, 创出品牌。
8、 社会培训。每年完成500人的建筑架子工、 建筑提升操作工的培训任务; 拟成立测绘公司、 咨询公司、 检测公司, 承接建筑相关业务, 做到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学习, 在创造效益的同时培养教师、 培养学生。
四、 规划内容
”十二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 ) 指标数据表
表一: 专业数及学生规模
系部
现有专业(含专业方向)名称
学 生 规 模
当前数据
(现在校生人数)
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 系
建筑工程施工
251人
260
260
310
350
390
工程测量
201人
220
220
260
260
260
建筑工程造价
46人
80
80
80
120
120
电脑艺术设计
40人
40
40
80
80
80
计算机平面设计
137
160
160
200
200
200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
57人
80
80
80
80
80
拟新增专业
建筑装饰与装潢
40
40
80
80
暖通工程
40
40
40
表二: 教学条件保障
系部名称
年 度
计划指标
当前数据
发展规划
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 系
教师队伍人数( 专任/兼职)
26
32
38
45
50
55
1.高级讲师
5
6
8
10
12
16
2.硕士
2
3
5
7
9
10
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工作站
0
6
7
8
10
10
2.校外实训基地
1
2
4
5
6
8
表三: 教师队伍建设及培训计划
系部名称
年 度
计划指标
当前数据
发 展 规 划
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 系
专业带头人人数
3人
3
4
6
6
6
骨干教师人数
6
9
12
15
18
22
双师型教师人数及比例
9 35%
12 38%
16 42%
22 50%
35 70%
44 80%
副高教师人数及比例
6 23%
7 21%
7 21%
9 20%
10 20%
11 20%
硕士学历人数及比例
2 7%
3 8%
5 11%
7 15%
9 18%
10 18%
企业兼职教师人数
4
6
8
8
9
10
表四: 教学改革与建设
系部名称
年 度
计划指标
当前数据
发 展 规 划
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 系
国家级、 省级、 市级骨干建设专业个数
4(校级)
1( 市级)
1( 市级)
1( 省级)
1(省级)
1( 国家)
实训基地个数
1( 省级)
1(省级)
1(省级)
1(省级)
1(省级)
1(国家)
优质课
0
1(省级)
1(省级)
1(国家)
教师技能大赛获奖
0
1(省级)
学生技能大赛获奖
13(省级)
17(省级)
17(省级)
17(省级)
23(省级)
1( 国家)
表五: 实训工作站建设
1、 平面设计实训工作站
序号
实训室名称
数量
投资
( 万元)
用 途
特 点
1
平面设计工作站
2
44
项目导向教学市场化经营
综合性
2
印刷品设计制作综合实训工作站
1
6.5
综合训练
开放性
3
画室
3
3
基础训练
专业群共用
4
平面设计专用机房
3
60
综合训练
开放性
合 计
113.5
2、 动漫制作实训工作站
序号
实训室名称
数量
投资( 万元)
用 途
特 点
1
动画工作站
1
60
项目导向教学
市场化经营
2
动画实训工作站
3
66
综合训练
开放性
3
游戏美工实训工作站
1
22
综合训练
仿真型
合 计
148
3、 建筑专业实训工作站
序号
实训室名称
数量
投资( 万元)
用 途
特 点
1
材料检测实训工作站
1
35
建筑材料取样、 送检、 检测
产教结合
2
建筑工程造价实训工作站
1
25
造价综合训练
产教结合
3
建筑工程施工基本技能实训工作站
1
40
建筑工程施工基本技能训练
工学结合
4
工程测量实训工作站
1
30
工程测量基本技能训练
产教结合
5
砌筑施工实训工作站
1
15
砌筑基本技能训练
工学结合
合计
145
表六: 教材建设
结合我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 各专业在课程改革中编写学材
( 赵志群博士出版过此类教材)
序号
教材名称
1
《平面设计与广告制作学生工作页》
2
《影视动画学生工作页》
3
《电脑游戏学生工作页》
4
《室内装饰装潢学生工作页》
5
《电脑艺术设计学生工作页》
6
《工程测量学生工作页》
7
《建筑识图与会审学生工作页》
8
《材料检验检测学生工作页》
9
《基础工程施工学生工作页》
10
《砌体工程施工学生工作页》
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学生工作页》
12
《屋面工程与防水工程施工学生工作页》
13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学生工作页》
14
《施工预算学生工作页》
五、 实施步骤
按照”十二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 ) 分步实施。
六、 保障条件及措施
1、 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投入的240万资金, 按照计划书严抓落实。
2、 按照”1034”教学规范要求严格落实。
3、 按照学校”1358”教师培养方案做好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形成合理的师资梯队。要求教师主编、 参编教材, 撰写教研论文, 研发课件, 参加各级组织的说课、 教案、 论文比赛。
4、 做好一体化教学改革。按计划推进, 并不断完善。
5、 选专业知识扎实、 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教练, 做好”1310”争光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