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3年度河南省安全生产月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司:________ 部门: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单选题(100题)
1.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据( )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A.“三同时” B.“四同时” C.“五同时” D.“四不放过”
2.新建、扩建、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 )。
A.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B.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 C.职业安全预评价报告 D.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
3.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 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 ) ,提供必需的资金;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 ( ) 。
A.停产停业 限期改正 B.限期改正 停产停业 C.停产停业整顿 限期改正 D.限期改正 停产停业整顿
4.化学因素是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一种,下列属于化学因素的是( )。
A.噪声 B.粉尘 C.振动 D.辐射
5.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 )。
A.停止 B.不变 C.提高 D.减少
6.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 )。
A.休假待遇 B.岗位津贴 C.增加工资 D.表彰奖励
7.生产经营单位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 )的罚款。
A.五万元以下 B.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C.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D.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8.多次弯曲造成的( )是钢丝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A.扭转 B.拉伸 C.变形 D.弯曲疲劳
9.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 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 )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8 B.5 C.3 D.2
10.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谎报或者瞒报事故行为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 )的罚款。
A.50%~60% B.50%~80% C.60%~100%
11.《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 )。
A.协调、 解决 B.处理、 解决 C.监督、 解决
12.小王搭乘朋友的车到单位上班,车在单位门前路边停车后,她正确的下车方法应是( ) 。
A.开门下车 B.观察前方情况后下车 C.观察侧后方情况,缓开车门 D.开车门观察侧后方情况
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防毒面具也可用于防尘
B.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
C.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的漆雾,必须选用防尘防毒组合防护
14.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应急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 )的罚款。
A.30% B.40% C.60% D.100%
15.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的是( )。
A.隐患 B.危险源 C.重大隐患 D.重大危险源
16.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 )承担。
A.患者家属 B.劳动者本人 C.用人单位 D.政府部门
17.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要的资金投入, 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 )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 )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降职 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B.降职 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C.撤职 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D.撤职 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18.公共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至少每( )进行一次。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19.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 。
A.分类管理, 综合管理 B.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C.行业自律, 职工参与 D.单位负责, 行政机关监管
20.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 )或者安全生产( ),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A.事故隐患 违规行为 B.事故隐患 违法行为 C.安全隐患 违规行为 D.安全隐患 违法行为
21.按行政区域可划分,I级应急救援预案属于( )。
A.县级 B.省级 C.企业级 D.国家级
22.下列不属于机械伤害的是( )。
A.压伤 B.绞伤 C.高处坠落 D.物体打击
23.在梯子上工作时,梯子与地面的斜角度应为( )度左右。
A.15 B.30 C.45 D.60
2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事故隐患 B.设备缺陷 C.危险因素
25.风险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 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 )的评价。
A.严重程度 B.危险程度 C.完好程度
26.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下列属于物理因素的是( )。
A.辐射 B.粉尘 C.工业毒物 D.炭疽杆菌
27.企业生产经营性活动的职业有害因素来源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以及生产环境。下列职业有害因素中,属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是( )。
A.硫化氢 B.粉尘 C.高温 D.不良体位
28.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 )起实行。
A.8 月 31 日 B.11 月 1 日 C.12 月 1 日
29.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导致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 由应急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 ) 的罚款。
A.30% B.40% C.60% D.80%
30.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 )。
A.高空作业 B.危险作业 C.高难度作业 D.特种作业
31.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给予岗位津贴,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 )。
A.疗养休假 B.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C.自费诊疗 D.定期教育培训
32.用人单位应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从业人员调离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 )。
A.复印件 B.原件 C.职业病津贴证明 D.职业病诊断证明
33.下列( )有毒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
A.硫化氢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氮
3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 )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A.法律、 法规
B.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安全管理制度
C.国家标准、 地方标准
D.法律法规、 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条件。
3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 )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 内容、 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A.奖惩 B.业绩考核 C.员工个人家庭 D.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36.实验开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 )
A.必须认真预习, 理清实验思路
B.了解实验中使用的药品 的性能和有可能引起的危害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C.应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有破损,掌握正确使用仪器的要点,弄清水、电、气的管线开关和标记,保持清醒头脑,避免违规操作
D.以上都是
37.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实现安全生产的齐抓共管的是( )。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时刻准备 D.综合治理
38.下列不属于防坠落护具的是( )。
A.安全网 B.安全带 C.安全帽 D.密目式安全立网
39.《刑法》修正案(六)规定,对于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的,处( )年以上有期徒刑。
A.1 B.2 C.3 D.5
40.“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 )。
A.方针 B.目标 C.方向
41.( )是针对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A.现场演练 B.单项演练 C.综合演练
42.《安全生产法》 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一百人以上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 )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3 B.2 C.专职
43.三线电缆中的红色线是( )。
A.火线 B.零线 C.地线
44.黄磷自燃应如何扑救( )?
A.用高压灭火器 B.用高压水枪 C.用雾状水灭火或用泥土覆盖 D.以上都对
45.企业单位应当至少( )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46.《职业病防治法》 是为了(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劳动保护 B.预防控制 C.保护健康 D.安全生产
47.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其从业人员数必须超过( )人。
A.500 B.300 C.200 D.100
48.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逃匿的,将被处( )日以下拘留。
A.5 B.10 C.15 D.20
49.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下列哪种情形可以视同工伤?( )
A.自残或自杀的
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C.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机动车辆事故伤害的
50.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 )承担。
A.劳动者本人 B.工会组织 C.民政部门 D.用人单位
51.要求在工作中时刻注意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的是( )。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时刻准备 D.综合治理
52.《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中唯一设定( )责任的法律。
A.民事 B.刑事 C.行政 D.综合
53.下列不属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是( )。
A.劳动中紧张过度 B.劳动中高温因素影响 C.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 D.不良工作体位
54.应急救援的器材要定期检查, 保证( )完好。
A.防护器材 B.设备性能 C.消防器材
55.从安全的方面看,在( )的干扰下,人们会感到 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对事故隐患的判断处理能力。
A.粉尘 B.噪声 C.振动 D.电离辐射
56.没有证据(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A.判定 B.否定 C.肯定 D.支持
57.物品或工具使用后要能容易恢复到原位,没有复原或误放时能及时发现是( ) 的重点。
A.整顿 B.整理 C.清洁 D.清扫
58.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熟悉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掌握安全生产的知识与技能 B.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C.接受企业安全文化的理念
59.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 ),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A.出现划分 B.职责分工 C.职权分工 D.职权划分
60.《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 )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企业、政府单位 B.企业、事业单位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D.企业、政府单位和事业单位
61.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应竭力试行胸外科挤压和( )。
A.按摩 B.点穴 C.掐人中 D.人工呼吸
62.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 )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A.定期健康检查 B.员工健康检查 C.职业健康监护 D.职业健康体检
6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自( )起施行。
A.2002年9月1日 B.2002年10月1日 C.2002年11月1日 D.2002年12月1日
64.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 )冲洗。
A.冷水 B.热水 C.弱碱溶液
65.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 )导致人身伤亡的。
A.烧伤 B.灼烧 C.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 D.电休克
66.最适合短时储存含有肉类、蛋类、奶类等食品的温度是( )。
A.5℃ B.10℃ C.15℃ D.38℃
67.触电事故是由( )及其转换成的能量造成的事故。
A.电流 B.电阻 C.电容 D.电磁
68.根据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属于职业中毒种类的共有( )种。
A.57 B.56 C.55 D.54
69.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 )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技术 B.技能 C.职业卫生 D.安全
70.如果高层建筑发生了火灾,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 )。
A.从窗口中跳下
B.迅速往楼上跑,以防被烟熏致死
C.第一时间选择从电梯逃生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跑出火区
71.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 方向疏散。
A.上风 B.下风 C.原地 D.顺风
7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工伤。
A.72 B.48 C.90 D.108
7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应每( )申报一次。
A.一年 B.半年 C.三年 D.两年
74.下列关于发生火灾时现场处置原则不正确的是( )。
A.先控制、后消灭 B.发现火灾后应先想法扑灭,不必立即报警 C.先重点,后一般 D.救人第一
75.《安全生产法》规定,个人经营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由( )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A.投资人 B.劳资双方 C.安全机构
76.下列关于火灾时进行逃生和自 救方法错误的是( )。
A.利用疏散通道进行逃生。
B.逃跑时应低头弯腰,必要时可以爬行。
C.火灾时,可以通过阳台窗户跳下。
D.身上着火,不能奔跑,应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77.下列不属于高温作业的是( )。
A.锅炉作业 B.炼焦作业 C.洞口作业 D.烘房作业
78.未防止高温场所人员中暑,多饮以下哪种水最好?( )
A.汽水 B.淡盐水 C.纯净水
79.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在每年( )月最后一周。
A.1 B.3 C.4 D.5
80.某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 重新修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 该制度应由企业的( )签发后实施。
A.总工程人 B.主要负责人 C.分管安全的负责人 D.分管生产的负责人
81.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 )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不得了( ),不得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它新产品。
A.安全生产 附加费用 B.危险隐患 附加费用 C.危险隐患 收取费用 D.安全生产 收取费用
82.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连锁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的灭火方法是( )。
A.窒息法灭火 B.隔离法灭火 C.抑制法灭火 D.冷却法灭火
83.企业要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 )的标准化。
A.作业环境 B.作业场所 C.职业卫生
84.《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同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得给予( )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A.两 B.一 C.四 D.三
85.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应针对重大危险源每( )开展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每( )至少开展一次现场处置应急演练。( )
A.半年, 半年 B.一年, 半年 C.一年, 一年 D.半年, 一年
86.我国以“两个主体”和“两个负责制”为内容的安全工作基本责任制度中,“两个主体”是指( )。
A.企业是责任主体、 政府是执行主体 B.企业是责任主体、 政府是监管主体 C.企业是执行主体、 政府是责任主体
87.下列哪项是危险化学品伤害事故的间接原因?( )
A.没有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B.危险化学品生产人员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C.危险化学品生产场所有害物浓度超出卫生限值标准
88.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 )。
A.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B.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C.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89.建设项目中是“三同时”不包括( )。
A.同时施工 B.同时设计 C.同时监理 D.同时投入使用
9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采用国际通用的策划, 实施、 检查、 ( )动态循环的代安全管理模式。
A.整理 B.改进 C.总结
91.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 )冲洗。
A.冷水 B.热水 C.硼酸水 D.弱碱溶液
92.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 )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A.工会 B.安监部门 C.主要负责人 D.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93.企业应如实向员工告知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什么措施?( )
A.安全检查措施 B.事故应急措施 C.设备维护保养措施
94.去除蔬菜中有机磷类农药最好的方法是( )。
A.充分漂洗 B.碱水冲洗 C.沸水浸泡 D.太阳照射
95.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 )承担。
A.亲属 B.劳动者 C.用人单位 D.劳动保障部门
96.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五落实五到位"是指安全责任到位、 安全投入到位、 安全培训到位、 安全管理到位和( )。
A.风险管控到位 B.现场管理到位 C.应急救援到位
97.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 对( )难以停产或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量、 设施设备, 应当加强保护和保养, 防止事故发生。
A.永远 B.长期 C.暂时
98.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 ) , 建立分级管控制度。
A.车辆 B.材料 C.岗位
99.天气较热时,打开腐蚀性液体,应该( )。
A.直接用手 B.戴橡胶手套 C.用纸包住塞子 D.用毛巾先包住塞子
100.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 )管理,对被派道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集中 B.统一 C.重点 D.单独
二、多选题(20题)
10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
A.事故应急措施 B.防范措施 C.责任追究力度 D.危险因素
10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 ) 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A.停业施工 B.停产停业 C.停止使用相关设备 D.停止使用相关设施
103.某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要求被审查、 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根据《安全生产法》应如何处理?( )
A.责令退还收取的费用
B.情节严重的, 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C.情节严重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D.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 验收中收取费用的, 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
104.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 )。
A.明确各自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B.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C.明确各自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
D.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105.生产经营单位的( ) 不依照《安全生产法》 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 逾期未改正的, 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佛业整顿。
A.决策机构 B.董事长或总经理 C.主要负责人 D.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106.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撒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 ) 。
A.停业 B.停产 C.停止使用相关设备 D.停止使用相关设施
107.有关整顿的做法,正确的有:( )。
A.对有用的物品加以合理管制,防止混乱。
B.整理有用的物品,规划存放位置并加以标识。
C.建立物品存放、管理的有效方法,使之整齐、有条理。
D.将已确定无用的物品及时清理除去,腾出更多的空间,并加以利用。
108.参与事故抢救的部门和单位应当服从统一指挥,根据事故救援的需要采取( )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指导 B.警戒 C.指导 D.疏散
109.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 )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A.商店 B.车间 C.仓库 D.罐车
110.有关清扫的做法,正确的有:( )。
A.细心寻找污染源及消除污染源,是清洁工作的关键所在。
B.从地面到墙壁到天花板, 对整个空间的所有角落进行彻底清扫。
C.机器、设备底部及转动部位是卫生的死角,可以不用注意。
D.机器、设备、设施、工具的清洁,防止工具、手套等变成污染源影响产品质量。
111.《安全生产法》规定,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 ) 制定。
A.应当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B.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 C.国务院财政部门 D.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
112.国家对在( ) 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A.参加抢险救护 B.防止生产安全事故 C.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D.补充完善安全岗位责任制
113.安全设备的( ),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A.安装与使用 B.设计与制造 C.改造与报废 D.检测与维修
114.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 ) 的出口 。
A.保持畅通 B.消防灭火 C.标志明显 D.紧急疏散要求
115.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通报( )以及有关金融机构。
A.投资主管部门 B.行业主管部门 C.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D.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116.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 ) 。
A.爱岗敬业 B.坚持原则 C.秉公执法 D.忠于职守
117.( ) 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矿山 B.建筑施工 C.金属冶炼 D.道路运输
11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 ) 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A.岗位标准 B.行业标准 C.国家标准 D.企业标准
119.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 )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
A.周边环境 B.现场人数 C.时间、 地点、 内容 D.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
120.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 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 )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 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B.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C.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D.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参考答案
1.D
2.A
3.D
4.B
5.B
6.B
7.A
8.D
9.B
10.C
11.A
12.C
13.C
14.D
15.D
16.C
17.C
18.A
19.B
20.B
21.C
22.C
23.D
24.C
25.A
26.A
27.D
28.C
29.B
30.D
31.B
32.A
33.A
34.D
35.D
36.D
37.D
38.C
39.D
40.A
41.C
42.C
43.A
44.C
45.A
46.B
47.D
48.C
49.B
50.D
51.B
52.C
53.B
54.B
55.B
56.B
57.A
58.A
59.B
60.C
61.D
62.C
63.C
64.B
65.C
66.A
67.A
68.B
69.C
70.D
71.A
72.B
73.A
74.B
75.A
76.C
77.C
78.B
79.C
80.B
81.D
82.C
83.B
84.A
85.B
86.C
87.A
88.C
89.C
90.B
91.B
92.D
93.B
94.B
95.C
96.C
97.C
98.C
99.D
100.B
101.ABD
102.ABCD
103.ABCD
104.ABCD
105.ACD
106.ABCD
107.ABC
108.BD
109.ABC
110.ABD
111.BC
112.ABC
113.ABCD
114.ACD
115.ABCD
116.BCD
117.ABCD
118.BC
119.CD
120.A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