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70103 学制:三年)
一、职业面向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为满足本地区装潢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播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主要就业单位包括广告与图文设计公司、文化与艺术传媒公司、包装装潢公司以及印刷与出版公司等企业中的平面设计、品牌形象推广、商品包装与装潢、数字出版物设计等工作岗位,主要从事基础性的设计与制作工作。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熟练掌握本专业必备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能够胜任图文设计与制作、商品包装与装潢、企业形象设计、数字出版物设计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各知识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基本素质要求
1.具有较强的遵纪守法意识;
2.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
3.具有敢于拼搏、勇于尝试、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
4.具有善于沟通与协调,开展团队协作的精神。
(二)知识要求
1.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
2.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具有一定文化欣赏能力和美学修养;
3.掌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CI设计等不同类型设计的创作方法与制作技能。
4.了解行业法律法规和技术发展动态,社会经济发展走向以及文化审美趋势变化等。
(三)岗位能力要求
1.具备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查阅资料、获取所需信息,并快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2.能快速适应合作与竞争的工作环境,具备良好的交流、表示能力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3.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创造性思维,能够熟练运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技能、方法和相关设计软件操作运用能力,能够独立开展设计与制作工作。
(四)职业证书要求
经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训,学生毕业前可经过考试取得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广告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等。其中,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从业建议必考的资格证书。
四、课程体系与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一)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设计制定本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经过对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本专业对应的图文设计与制作和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2个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设置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中除了开设实用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等人文类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模块中开设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专业实习与考察、设计软件(PS)、设计概论、构成基础等基础性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开设有图形创意设计、字体设计、排版制图软件(AI)、书籍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与商业插画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任选课模块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能力拓展学习课程;各种实践环节在总学时中占比超过50%,有效保证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1
课 程 名 称
字体设计
版别、作者(或本校教材)
授课时数
64
本课程学生掌握的知识
本课程学生掌握的技能
本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字体设计的发展与演变概况,理解字体设计的基础,即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拉丁字母的书写方法和组合字体的设计方法。
掌握字体创意设计的原则表现方法以及字体创意设计的变化形式和规律。掌握企业形象设计张的字体设计、文字形态标志设计、标题字体设计、环境空间文字设计、动态交互文字设计。
经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本课程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经过不同设计领域文字设计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字设计的技能。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
专题设计与制作
专业核心课程2
课 程 名 称
书 籍 设 计
版别、作者(或本校教材)
授课时数
64
本课程学生掌握的知识
本课程学生掌握的技能
本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
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讲解和介绍,使学生能在实际的书籍设计中作到融会贯通。掌握设计的方法的同时启发学生的设计构思、创意。
了解书籍的起源与发展,书籍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形式,介绍书籍的开本、内页编排、插图、扉页、封面、护封的含义以及书籍中的作用,书籍设计的材料、印刷工艺、装订工艺及制作程序。掌握各构成要素的形式原理和设计规律及创作方法。
本课程训练注重课堂教学与辅导、市场调研、练习相结合,根据书籍设计的要求,及其装订要求,此课程需要较长时间市场调查和实践,为此能够提供相关的调查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
专题设计与制作
专业核心课程3
课 程 名 称
广 告 设 计
版别、作者(或本校教材)
授课时数
64
本课程学生掌握的知识
本课程学生掌握的技能
本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
经过广告设计的学习和训练,用平面的表现形式,以图文为主要内容,传递信息,掌握广告设计的创意、策划以及表现形式和手法。
经过广告设计的学习和训练,除了具有一定的广告设计水平及审美能力以外,还培养学生广泛的了解受众的视觉心理、欣赏习惯、视觉传达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训练注重课堂教学与辅导、市场调研、练习相结合,主张学生多进行市场调研吸收好的创意。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
专题设计与制作
专业核心课程4
课 程 名 称
包 装 设 计
版别、作者(或本校教材)
授课时数
64
本课程学生掌握的知识
本课程学生掌握的技能
本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
经过图象处理软件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像设计处理的方法和技巧,为以后从事平面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能对客户委托项目独立完成包装设计,根据设计任务和方案绘制草图、正稿,包括完整的电脑设计稿。
外包装设计是本门课重点,无论虚拟课题还是实战课题完成过程中要做到设计理念创新、表示要准确;电脑效果图制作应符合印刷的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
专题设计与制作
专业核心课程5
课 程 名 称
VI 设 计
版别、作者(或本校教材)
授课时数
64
本课程学生掌握的知识
本课程学生掌握的技能
本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CI概念及其内涵,CI缘起和发展了解MI、BI、VI、AI、SI的关系,掌握VI的定义域设计原则,掌握VI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本课程学生应掌握VI的基本要素设计、VI基本要素的组合设计和VI应用要素的设计方法与技巧,具备VI视觉识别手册的编制能力。
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讲授和著名案例多媒体展示分析相结合,给学生直观感受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交流、针对性设计制作辅导完成课程教学的任务。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
专题设计与制作
五、主要实践环节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基础教育平台中的入学教育(军训)、专业基础教育平台中的专业实习与考察和实践教育平台中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等部分构成。具体包括入学教育(军训)、专业实习与考察、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
1.专业实习与考察
针对专业实习与考察课程的教学,一般安排在校外进行。本系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在开课前制订一份详细的“校外专业实习与考察方案”,并报学院主管部分和分管院长审批,经过之后执行。以保证本实践环节教学取得实效。
2.单项技能训练
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主要是经过实训,使学生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不同设计类别的基本设计与制作,了解相关设计的设计流程、制作技术技巧和行业技术规范。
3.综合技能实训(一)
在各单项实践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经过专业综合实践活动,训练学生对各单项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教学训练内容虽然分层,可是在不同层面,都要贯穿应用于这一体系,都要融入到职业素质的养成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上,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学生经过设计方案构思、市场调查、将设计方案变为设计成果的实训方式,掌握图文设计与制作典型项目的创意构思、图形设计、文字设计与编排、设计软件使用和输出。让学生经过上述流程,掌握图文设计与制作(平面印刷品设计、广告设计、商业插画等)程序与流程,熟悉设计与制作输出的行业技术标准。
本实训环节主要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有:设计软件(ps)、构成基础、图形创意设计、字体设计、排版设计软件(AI)和印刷工艺等。
4.综合技能实训(二)
学生经过分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设计与输出,动手将设计方案变为成品的实训方式,掌握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典型项目的材料选择、平面展开图设计、打印(印刷)输出、常见工具的使用和实践操作。让学生经过上述流程,掌握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书籍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网页设计等)的程序与步骤,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本实训环节主要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有: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材料选购、制作成型、作品展示、学生互评、质量验收等,同时考察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5.综合技能实训(三)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个月的生产实习时间,到图文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实习,全面了解设计过程及制作工艺流程,验证课本知识、加深对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理解。本实训环节采取分期分批、轮岗实习的模式,了解平面设计方面、包装装潢设计制作方面、广告设计及管理方面所需掌握的从业知识与技能。
6.顶岗实习
经过为期两年半的理论与实践环节学习,从理论到实践,都具备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能力,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能用”的教学目的。利用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深入生产第一线,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有关技术、管理岗位所必须的岗位能力和综合技能,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与制作所需要的软件基础、设计表现技巧、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图文输出、制作技巧、成果展示与应用等知识与技能。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须按培养方案要求修读各类课程,总分达到125学分,其中课堂理论与实践课程100学分,单独开设实践环节25学分,方可毕业。
七、教学计划
附表1:各学期教学环节总体安排
学期
教学周数
集中实践环节
复习考试
假期
总周数
备注
入学教育军训
课程
实践
综合技能训练
专业见习实习
毕业论文
一
18
2
2
5
25
二
18
2
7
27
三
18
2
5
25
四
18
1
2
7
27
五
18
2
2
5
25
六
18
13
5
18
合计
108
2
3
13
5
10
29
147
附表2: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 级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考核类型
学分
学时分配
分学期周学时分配表
总学时
讲课
实践
1
2
3
4
5
6
基础教育平台
公共基础必修课
入学教育与军事理论课
考查
2
60
36
24
安排新生军训期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考试
3
48
42
6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查
4
64
54
10
3
-4
形势与政策
考查
1
64
32
32
1
1
1
1
-2
大学英语
考试
8
128
128
4
4
计算机应用基础
考试
4
64
16
48
4
-2
体育
考查
2
64
64
2
2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考查
2
36
16
20
2
大学语文Ⅰ
考查
4
64
64
4
公共基础必修课小计
30
592
388
204
专业基础教育平台
专业基础必修课
设计素描
考试
4
64
16
48
4
设计色彩
考试
4
64
16
48
4
专业实习与考察
考查
2
60
60
2周
设计概论
考试
2
32
32
2
设计软件(PS)
考试
4
64
32
32
4
构成基础
考试
4
64
32
32
4
摄影基础
考查
2
36
16
20
2
速写
考查
2
48
48
3
专业英语
考查
4
64
64
4
专业基础必修课小计
28
496
208
288
专业教学平台
专业方向必修课
图形创意设计
考试
4
64
32
32
4
*字体设计
考试
4
64
16
48
4
排版制图软件(AI)
考试
4
64
32
32
4
编排与版式设计美学
考试
4
64
32
32
4
*书籍设计
考试
4
64
16
48
4
*广告设计
考试
4
64
16
48
4
*包装设计
考试
4
64
16
48
4
*VI设计
考试
4
64
16
48
4
商业插画
考查
4
64
32
32
4
设计员职业技能培训
考试
4
64
32
32
4
专业方向必修课小计
40
640
240
400
选修课
应用文写作
考查
2
32
32
2
普通话
考查
2
32
32
2
装饰基础
考查
2
32
32
2
印刷工艺
考查
2
32
32
2
设计艺术欣赏
考查
2
32
32
2
专业选修课小计
6
96
96
任选3门,记6学分
实践教育平台
课程实践
综合技能实训(一)
考查
1
30
30
1周
综合技能实训(二)
考查
1
30
30
1周
综合技能实训(三)
考查
1
30
30
1周
专业实践
校外顶岗实习
考查
13
390
390
13周
毕业论文(设计)
考查
5
150
150
5周
实践环节教学
21
630
630
理论教学合计
932
实践环节合计
1522
总 计
125
2454
932
1522
附表3:教学时数结构比例
项 目
学 时
百分比(%)
理 论
学 时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
388
15.81
专业基础课
208
8.48
专业主干课
240
9.78
选修课
选 修 课
96
3.91
合 计
932
37.98
实 践
学 时
上机、实验
772
31.46
实训、实习
750
30.56
合 计
1522
62.02
总 学 时
2454
100
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
1 :1.63
八、方案编制依据与实施说明
(一)方案编制依据
本方案依据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和《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标准与文件要求编制。
(二)实施说明
1.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
本课开设单位为基础部,分4学期开设(1-4学期),每学期4次课(8学时),理论教学共32学时,实践32学时,共计64学时,不受各学期教学周数变化影响。
2.关于专业实习与考察
专业实习与考察课程的教学,一般安排在校外进行。详细内容与要求详见当年度“校外专业实习与考察方案”。
3.关于《单项技能训练》实践课程教学
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此项训练随有关课程教学随堂进行,和所属课程一并考核,不单列课时。
4.关于选修课
本专业设置了5门选修课程,其中,全院范围的公选课程2门,专业选修课程3门,原则上要求学生任选其中3门课程,但两类选修课程至少各选1门学习。
5.关于集中实践教学
本专业属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践和专业实践。其中,专业实践形式为专业见习与实习和毕业论文两部分。专业见习与实习为13周,安排在第六学期;毕业论文部分分两个阶段完成,即第一阶段于第五学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不占正常学时),第二阶段于第六学期安排5周(第14-18周),主要进行论文定稿与答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