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南涧县农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点测产实施方案
18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南涧彝族自治县
大春测产方案
为了做好大春水稻、玉米高产创立、粮食作物间套种、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机插秧及地膜玉米等的测产工作,为最终的总结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拟定本方案,各乡(镇)要及早安排,按照方案要求,在作物收获前15-20天,认真做好测产工作。
一、测产方式
大面积测产由乡镇自行组织,科技增粮措施由县级主抓站所(植保站:玉米高产创立;推广中心:间套种、地膜玉米、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种子站:水稻高产创立、精确定量栽培)协同涉及的乡镇共同完成。
二、测产方法
测产要求理论测产与实收相结合,高产创立区要分出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区和万亩示范区,高产攻关田要单独测产、整块实收;粮食作物间套种各乡镇要有大面积分村委会测产和核心区测产,并要分不同的间套种模式进行测产;地膜玉米测产时,要在同一个片区选择有代表现的露地玉米进行测产,以作对照。
玉米
(一)、理论测产
1、取样方法。百亩核心区以20亩为一个测产单元,共分成5个单元,每单元按三点取样方法取样,共15点;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10个左右的自然片,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0米双行,计数株数和穗数,并计算亩穗数;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隔5穗收取1个果穗,共计收获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
2、产量计算。理论产量(公斤/亩)=亩穗数×穗粒数×百粒重g(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10-5×85%。
(二)、实收
1、取样方法。根据地块自然分布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10片左右,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在远离边际的位置取有代表性的样点6行,面积(S,单位:米2)≧67米2。
2、田间实收。每个样点收获全部果穗,计数果穗数目后,称取鲜果穗重Y1(公斤),按平均穗重法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和含水率,并准确丈量收获样点实际面积。
3、计算公式。
每亩鲜果穗重Y(公斤/亩)=(Y1/S)×666.7;
出籽率L(%)=X2(样品鲜籽粒重)/X1(样品鲜果穗重);
籽粒含水率M(%):用国家认定并经校正后的种子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量,每点重复测定10次,求平均值(M)。样品留存,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在校正;
实测产量(公斤/亩)=鲜穗重(公斤/亩)×出籽率(%)×〔1-籽粒含水率(%)〕÷(1-14%)。
水稻
(一)理论测产
1、取样方法。百亩核心攻关田以20亩为一个测产单元,共分成5个单元,每单元按三点取样方法取样,共15点;根据自然生态区(片),选取区域内分布均匀、有代表性的50个田块进行理论测产。每块田对角线3点取样。移栽稻每点量取21行,测量行距;量取21株,测定株距,计算每亩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每穴穗数。直播和抛秧稻每点取1平方米以上调查有效穗数;取平均穗数左右的稻株2~3穴(不少于50穗)调查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以品种区试平均千粒重计算。
2、计算公式。亩产(公斤)=有效穗(万/亩)×每穗总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6
(二)实收
1、取样方法。根据自然生态区(片)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5~10个片,随机选择3个片,在每个片随机选取3块田进行实收测产,每块田实收1亩以上。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2、田间实收。收获后装袋并称重,计算总重量(单位:公斤,用W表示);专家组对实收面积进行测量(单位:平方米,用S表示);随机抽取实收数量的1/10左右进行称重、去杂,测定杂质含量(单位:%,用I表示);取去杂后的稻谷1公斤测定水分和空瘪率,烘干到含水量20%以下,剔出空瘪粒,测定空瘪率(单位:%,用E表示);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率,重复10次取平均值(单位:%,用M表示)。
(三)计算公式。Y=(666.7÷S)×W×(1-I)×(1-E)×[(1-M)÷(1-Mo)] ;
平均产量=∑Y÷9;Mo为标准干重含水率:籼稻=13.5%、粳稻=14.5%。
豆类测产
(一)理论测产
1.取样方法:核心区按东、南、西、北、中共分成5个单元,每单元按三点取样方法取样,共15点;示范区和辐射区按地域各划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随机取1块田,每块田3点,每点量取10个幅带计算平均幅带宽、取1个幅带的11株测算塘数,多点平均。并远离边行随机取10塘调查每塘株数、每株粒数。
2.计算公式:
理论产量(公斤/亩)=每亩塘数×平均每塘株数×每株粒数×百粒重(前3年平均值)×85%。
每亩塘数(塘/亩)=666.7㎡÷(平均株距×幅带宽/每幅带套种行数)
(二)实收
1.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抽点,核心区验收不少于3个点,示范区不少于5个点,辐射区不少于10个点,每个点实收面积不少于0.2亩,称取鲜重,计算亩鲜重。测产面积以实际丈量面积为准。
2.测定出籽率:称取10公斤带粒鲜茎,自然风干后脱粒称重,测定出籽率。
3.计算公式:
实收产量(公斤/亩)=每亩带粒鲜茎重(公斤)×(样品干籽粒重/样品带粒鲜茎重)。
叶菜类、茎菜类
(一)理论测产
1.取样方法:核心区按东、南、西、北、中共分成5个单元,每单元按三点取样方法取样,共15点;示范区和辐射区按地域各划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随机取1块田,每块田3点,每点量取10个幅带计算平均幅带宽、取1个幅带的11株计算平均株距,多点平均。并远离边行随机取10株称重后折取亩产量。
2.计算公式
理论产量(公斤/亩)=每亩株数×平均每株重量×85%。
亩株数(株/亩)=666.7㎡÷(平均株距×幅带宽/每幅带套种行数)
(二)实收
1.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抽点,核心区验收不少于3个点,示范区不少于5个点,辐射区不少于10个点,每个点实收面积不少于0.2亩,称重并计算产量。实收面积以丈量面积为准。
2.计算公式。
亩产量(公斤/亩)=实收产量(公斤)/测产面积。
附:1、南涧县 玉米高产创立测产表
2、南涧县 地膜玉米测产表
3、南涧县 粮食作物间套种测产表
4、南涧县 水稻高产创立(精确定量栽培)测产表
南涧县农业局
8月
南涧县 玉米高产创立测产表
乡(镇) 村
村组
户主
姓名
品种
面积
(亩)
株距
(㎝)
行距
(㎝)
每亩
株数
空杆率
%
双穗率
%
有效穗
(穗/亩)
每穗粒数(粒)
百粒重
(克)
理论
产量
(kg/亩)
实收面积
(亩)
鲜果
穗重
(kg/亩)
折率
%
实收
产量
(kg/亩)
备注
行
粒
穗粒数
(粒)
注:要注明是万亩示范区、千亩展示区和百亩核心区
南涧县 地膜玉米测产表
乡(镇) 村
村组
户主
姓名
品种
面积
(亩)
株距
(㎝)
行距
(㎝)
每亩
株数
空杆率
%
双穗率
%
有效穗
(穗/亩)
每穗粒数(粒)
百粒重
(克)
理论
产量
(kg/亩)
实收面积
(亩)
鲜果
穗重
(kg/亩)
折率
%
实收
产量
(kg/亩)
备注
行
粒
穗粒数
(粒)
注:在测产时,要在同一片区测几块相应的露地玉米,并在备注栏进行说明。
南涧县 粮食作物间套种测产表
乡(镇) 村
村组
户主
姓名
品种
面积
(亩)
株距
(㎝)
行距
(㎝)
每亩
株数
空杆率
%
双穗率
%
有效穗
(穗/亩)
每穗粒数(粒)
百粒重
(克)
理论
产量
(kg/亩)
实收面积
(亩)
鲜果
穗重
(kg/亩)
折率
%
实收
产量
(kg/亩)
间种
实产
(kg/亩)(元/亩)
备注
行
粒
穗粒数
(粒)
注:按照大春生产意见的任务进行测产,大面积和500亩核心示范区都要进行测产。
南涧县 水稻高产创立(精确定量栽培)测产表
乡(镇) 村
村组
户主
姓名
品种
面积
(亩)
丛距
(㎝)
行距
(㎝)
每亩
丛数
每丛穗数
(穗/丛
亩有效穗
(穗/亩)
穗实粒数(粒/穗)
结实率%
千粒重
(克)
理论
产量
(kg/亩)
实收面积
(亩)
鲜重
(kg/亩)
折率
%
实收
产量
(kg/亩)
备注
注:百亩核心区和千亩展示区要有单独的测产表;高产攻关田单独测,要求整块实收。
南涧县 高产创立水稻创立成果统计表
填报单位:
月 日
单位:亩、公斤/亩、
乡镇
高产创立面积
创立平均单产
比上年平均单产增幅%
核心区攻关田:
验收时间
验收负责人
备注
户主姓名
测验田面积
亩产
比上年最高单产增幅%
合计
南涧镇
公郎镇
领导签字: (盖章)
南涧县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样板测产统计表
填报单位:
月 日
单位:亩、公斤/亩、
县市名称
示范面积面积
平均单产
比上年平均单产增幅%
核心区攻关田:
验收时间
验收负责人
备注
户主姓名
测验田面积
亩产
比上年最高单产增幅%
合计
南涧镇
公郎镇
领导签字: (盖章)
水稻机插秧试验结果调查统计表
试验地点: 县 乡(镇) 村 社
项 目
机插秧
手插秧(对照)
户主姓名
试验田海拔(米)
试验面积(亩)
栽植品种
育秧日期( 月 日)
插秧日期( 月 日)
大田亩育秧成本(元/亩)
大田亩插秧工价(元/亩)
栽插株行距(㎝)
亩栽丛数(万丛)
亩栽基本苗(万苗)
亩最高茎蘖数(万苗)
亩有效穗数(万穗)
穗粒数(粒)
穗实粒数(粒)
千粒重(克)
亩理论产量(公斤)
亩实收产量(公斤)
注:全县 购置插秧机 台, 机插秧示范 亩,平均单产 公斤。 计划示范 亩, 计划再购置插秧机 台。
领导签字: 单位(盖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