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柽柳湿地公园设计说明
7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湿方案设计说明地是生命的摇篮、自然之“肾”、水禽舒适的乐园、物种的基因库、暂时储水和舒缓洪水的宝地,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独特的和多功能的生态系统.本方案将原有的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作为湿地的特色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整个规划设计在回复、利用、保护这些景观要素的基础上,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为出发点,以展海洋湿地风光为主题,进一步打造融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湿地公园。
一、 项目位置
项目位于日照岚山区东南部,绣针河入海口东岸,区域包含东岛、西岛、狄水公园三大区域,总面积约5005亩
项目地块紧邻岚山核心景观带——多岛海风景海岸线,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开发及保护价值都非常重要。
二、项目定位、设计思想
该项目定位:生态、旅游、科普教育。本设计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自然优先原则为出发点,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建设满足功能需求的辅助设施,将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经济结合起来,使多岛海湿地公园具有主题性、自然性等特点
1、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2、坚持最小干预原则
多岛海湿地公园是湿地生态体系与人类渔耕文化交合而成,具有非常突出的独特性,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应尊重这一特性,尊重湿地自然生态的演替过程,尊重人类在巡诊和口岸的渔耕文化的历史沉淀没在建设中应对湿地的原生态尽量保护和恢复、坚持最小干预的原则。
设计指导思想
1、 整体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 在保护中分阶段开发的原则
3、 尽可能的扩大柽柳种植面积的原则
4、 强调生态,注重湿地景观区域原始的生态功能,体现海洋景观。地质地貌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做到不糊与开发、整治与利用有机结合。
5、 突显柽柳湿地公园特色,以保护自然环境、生态休闲旅游为核心,兼顾渔业文化,创造一个富有个性、生态系统完整、旅游功能完善的柽柳湿地公园。
三、景观规划内容
根据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周边环境及对外交通等情况,将整个湿地公园划分为入口接待区、湿地涵养区、观光度假区、湿地文化博览区及渔文化博览区五大区域。
入口接待区:入口接待区位于西岛的西北角,该区域设有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兼顾餐饮、住宿、咨询等游客功能需求。
湿地涵养区:位于西岛片区,引中央水系至西岛中心区域形成大面积的中心水域,四周设有湿地文化中心、柽野外宿营区、船坞休闲吧、湿地监测站、湿地观景塔等。区域内园路多采用砂石路及高于湿地1米左右的防腐木栈道,这样能够很好的避免大量硬质铺装对湿地环境的影响。
观光度假区:位于东岛片区,部分景点已建成,在规划设计中,在尊重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使其与整个多岛海湿地公园的格调相统一。
湿地文化博览区:位于地块的西北角,设计中在现有狄水湿地公园的基础上对其道路、植物配置进行微调,打造岚山地区独一无二的海洋湿地文化博览区。
渔文化博览区:位于地块的最西侧,紧邻绣针河东岸。设计利用现有养鱼池打造集岚山特色海洋渔产品养殖基地。
四、景观和空间格局
本规划的景观格局和空间格局能够概括为以直线形和弧线形景观轴贯穿起来的空间系列。
景观轴同时也是视线廊道。空间的闭合与开放,场景的不同,动静的不同等都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
五、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系统
1、曲线形景观路:为了充分的维护多岛海柽柳公园的生态性,设计引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规划路以自然毛石嵌草路及透水地坪为主。湿地内的主路3米,自由舒展,连接和贯穿各功能区和多个景观节点。在部分地段做成堤、桥以方便游人快速抵达各景区和景点。次要线路:宽为均在2米左右,从主要园路里分出来,绕至各景点,能够从一景点走至另一景点。在连接中有水便以栈桥的形式来完成。
2、对外交通和内部游览分析
本规划根据人流来向分析,将入口分成主入口、次入口和一般入口,经过地形变化、植物种植和水体分隔等来阻止游人随意湿地。
六、水系格局
分为自然式水体和人工水体。采用自然式堤岸,沿岸以耐盐碱植物护坡,形成生态型的湿地景观。在水流较急湍区域采用人工垂直驳岸。
7、竖向规划:
尽可能减少土方工程量并保持场地内的土方填挖平衡。在地形处理上注意用地形变化来围合空间。
三、规划设计目标、理念
1、在本规划中我们经过对多岛海景区现状的考察研究,进而确定黄多岛海湿地的主导规划目标,打造多岛海湿地文化生态景观走廊,借以传达丰厚的岚山文化底蕴,展示岚山地区特色,为人们提供可观赏生态湿地景观的公共活动空间。
2、开启多岛海休闲度假天堂,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对多岛海沿海岸边用地功能划分的原则,恢复多岛海生态其活力,结合湿地原有现状,为人们创造出多层次舒适怡人的滨水空间。
3、 营造简约健康的柽柳生态园林带,遵循整体环境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整合空间融合多种功能为有机整体,将多岛海湿地设计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功能带。
四、 植物设计
本次设计的重点是经过柽柳、赤碱蓬等耐盐碱植物改良海边盐碱土壤,打造以柽柳为主题的海边湿地公园。由于环境条件限制,适用于本次设计的苗木种类有了很大限制,其中乔木类(乔木柽柳、中山杉、榆树等),地被类(赤碱蓬、马蔺、芦苇等)。但经过乔、灌、草相结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和柽柳片林对空间的围合,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生态效益,并产生最大的景观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