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南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设计
目 录
绪论 1
第一章 设计依据与工程概况 2
1.1 设计依据 2
1.2 工程概况 2
1.2.1 建筑设计概况 2
1.2.2 建筑做法: 2
1.2.3 结构设计概况 6
1.2.4 施工水文及地质条件 6
1.2.5 气象条件 6
第二章 结构布置 6
2.1 结构选型 6
2.2 结构布置 7
2.2.1 柱网 7
2.2.2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 7
2.2.3 竖向布置 8
2.3 构件尺寸的初估 9
2.3.1 框架柱 9
2.3.2 框架梁 9
2.3.3板截面尺寸初估 10
2.4 横向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10
2.4.1 横向框架梁线刚度计算 10
2.4.2 框架柱线刚度计算 11
2.4.3 结构楼层抗侧刚度计算 11
2.5 横向框架计算简图 13
第三章 荷载计算 14
3.1 竖向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 14
3.1.1 屋面结构的荷载计 14
3.1.2 楼面结构的荷载计算 14
3.1.3 梁自重计算 15
3.1.4 柱自重计算 16
3.1.5 墙体荷载计算 16
3.2 竖向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 18
3.3 横向水平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18
3.3.1 横向水平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18
3.4 横向水平地震荷载作用计算 20
3.4.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20
3.4.2 结构自振周期的计算 22
3.5 剪重比计算 25
第四章 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25
4.1 计算单元与计算简图 25
4.1.1 计算单元 25
4.1.2 计算简图 26
4.2 竖向永久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6
4.2.1 竖向永久荷载计算 26
4.2.2 竖向永久荷载的内力计算 31
4.3.1 竖向可变荷载计算 34
4.3.2竖向可变荷载的内力计算 39
4.4 横向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42
4.4.1 横向水平风荷载计算 42
4.4.2 横向水平风荷载的内力计算 43
4.5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50
4.5.1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荷载计算 50
4.5.2 横向水平地震荷载的内力计算 51
4.6 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58
4.6.1 横向框架的内力组合的方法 58
4.6.2 横向框架梁的内力组合 58
4.6.3 横向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60
第五章 构件设计 62
5.1梁截面设计 62
5.1.1 梁斜截面设计 65
5.2 柱截面设计 67
5.2.1剪跨比和轴压比的验算 67
5.2.2一层A柱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8
5.2.3一层B柱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1
5.2.4 A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74
5.2.5 B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77
5.3 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截面抗震验算 80
5.3.1规范规定 80
5.3.2一层B节点核芯区截面验算 80
5.3.3一层A节点核芯区截面验算 81
第六章 楼板的设计 82
6.1设计内容 82
6.1.1 荷载取值 82
6.1.2 板的配筋计算 82
6.1.3荷载的设计值计算 83
6.1.4计算跨度 84
6.1.5 5、6轴与A、B轴围成的板(120厚)的弯矩计算 84
6.1.6 5、6轴与A、B轴围成的板(120厚)的截面设计: 84
第七章 基础设计 86
7. 1.基础计算 86
7. 1.1尺寸初估 86
7.1.2持力层强度验算 87
7.1.3基础冲切验算 88
7.1.4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88
第八章 楼梯设计 90
8.1楼梯布置及荷载计算 90
8.1.1楼梯结构布置 90
8.1.2楼梯板计算 91
8.1.3平台板计算: 91
8.1.4平台梁计算 92
参考文献 94
致 谢 95
某大学教学楼设计
摘 要
本工程为某大学教学楼,建筑面积5026.48平方米,总长为52.84m,总宽为18.64m,建筑层数为五层,建筑高度20.7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设计部分运用了一般多层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步骤,根据设计任务和使用要求确定了设计方案,完成了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的设计。 结构设计部分结合了多层框架结构的布置方法,运用了结构的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和配筋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完成了结构主要构件的配筋计算。
【关键词】:教学楼;框架;荷载计算
Building a university teaching
Abstract
This works for a university teach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5026.48 square meters, an overall length of 52.84m, total width of 18.64m, the building of five floors, the building height 20.7 m. Structur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Architectural design part us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general Storey building design, methods and steps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tasks and requirements, completed the design plans, elevations and sections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of a combination of multi-frame layout method, the us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uting load,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methods and steps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calculation.
【Key words】: school buildings; framework;computing load
V
绪论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的一个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基本要求是:
(1)加强基本功:巩固、深化、综合大学前几年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培养创新能力:提高面向工程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学会课题调研、文献检索和工具书、标准及规范的使用、掌握工程制图、设计计算、计算机应用等;
(4)树立吃苦耐劳团队精神,形成认真踏实,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善于组织、协调一致平;
(5)接受较为完整的置业教育。
建筑设计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环境、场地、体型;
(2)与人的活动有关的空间组织;
(3)建筑技术;
(4)建筑要求。
结构设计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结构形式;
(2)结构材料;
(3)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4) 结构的连接构造和施工方法。
本工程的建筑建设单位是某大学教学楼,建设地点为,设计使用年限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火等级为三级,采光等级为三级。总建筑面积为5026.48m2,总长为52.6m,总宽为18.4m。共5层,建筑高度为20.7m。
第一章 设计依据与工程概况
1.1 设计依据
1.建筑施工图
2.相关规范、规定和规程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
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012版));
5)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 3-2010);
6) 国家颁布相关的结构设计文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
3.建设单位与委托单位的基本要求
1.2 工程概况
1.2.1 建筑设计概况
本工程的建筑建设单位是某大学教学楼,建设地点为,设计使用年限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火等级为三级,采光等级为三级。总建筑面积为5026.48m2,总长为52.6m,总宽为18.4m。共5层,建筑高度为20.7m,室内外高差0.45m,一、二、三、四、五层:3.9m,女儿墙:1.2m。
1.2.2 建筑做法:
1. 地面做法:
(1)“地1”彩色耐磨混凝土防水地面,用于楼梯间及走廊
50 厚C25 彩色耐磨混凝土随打随抹
1.5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20 厚1:3 水泥砂浆抹平
素水泥一道
60 厚C15 混凝土垫层并找坡
300 厚3:7 灰土夯实或150 厚小毛石灌M5 水泥砂浆
素土夯实,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
(2)“地2”现浇水磨石防水地面,用于卫生间
15 厚1:2.5 水泥彩色石子地面,表面磨光不少于三遍,刷草酸打蜡
素水泥浆一道
20 厚1:3 水泥砂浆找平层,干后卧分格条
1.5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20 厚1:3 水泥砂浆抹平
素水泥一道
60 厚C15 混凝土垫层并找坡
300 厚3:7 灰土夯实或150 厚小毛石灌M5 水泥砂浆
素土夯实,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
(3)“地3” 地面砖防水地面,用于除卫生间楼梯间外的所有地面
8~10 厚地面砖,砖背面刮水泥浆粘贴,稀水泥浆(或彩色水泥浆)擦缝
30 厚1:3 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1.5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20 厚1:3 水泥砂浆抹平
素水泥一道
60 厚C15 混凝土垫层并找坡
300 厚3:7 灰土夯实或150 厚小毛石灌M5 水泥砂浆
素土夯实,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
2. 楼面做法:
(1)“楼1”彩色耐磨混凝土防水楼面,用于楼梯间及走廊
50 厚C25 彩色耐磨混凝土随打随抹平
1.5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30 厚C20 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找坡抹平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楼2”,细石混凝土防水楼面用于卫生间
40 厚C20 细石混凝土(上部配Φ4 双向间距200 钢筋网),
表面撒1:1 水泥砂子随打随抹平
1.5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30 厚C20 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找坡抹平
素水泥浆一道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3)“楼3”地面砖防水楼面,用于除卫生间楼梯间及走廊外的所有楼面
8~10 厚地面砖,砖背面刮水泥浆粘贴,稀水泥浆(或彩色水泥浆)擦缝
30 厚1:3 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1.5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30 厚C20 细石混凝土找坡抹平
素水泥浆一道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3. 天棚做法:
(1)“棚1”PVC 板吊顶 ,用于卫生间的顶棚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Φ8 钢筋吊杆,中距横向500,纵向小于等于900
轻钢主龙骨CB50×20 中距500,用吊件直接吊挂在预留钢筋吊杆下
U 型轻钢次龙骨CB50×20
PVC 板面层,用自攻螺钉固定
钉(粘)塑料线条
(2)“棚2”铝合金条板吊顶,用于音乐教室的顶棚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Φ8 钢筋吊杆,中距横向小于等于1500,纵向小于等于1200
U 型轻钢主龙骨CB50×26,中距小于等于1500,与钢筋吊杆固定
型轻钢次龙骨CB38×12,中距小于等于1500
0.8~1.0 厚铝合金条板,离缝安装带(或不带)插缝板
4. 内墙做法:
(1)“内墙1”用于除卫生间外所有内墙:水泥砂浆抹面内墙
内墙涂料
5 厚1:2.5 水泥砂浆压实赶光
6 厚1:3 水泥砂浆找平扫毛
9 厚1:1:6 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
刷界面剂一道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2)“内墙2”用于卫生间的内墙:面砖防水内墙
5 厚面砖,擦缝材料擦缝,3~4 厚瓷砖胶粘剂,揉挤压实
1.5 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6 厚1:3 水泥砂浆压实抹平
9 厚1:1:6 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扫毛
刷界面处理剂一道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5. 外墙做法:
光刷外墙涂料
7厚聚合物砂浆保护层, 配比:胶料:粉料=1:4(重量比)
1.5厚聚氨酯胶粘贴30厚发泡聚氨酯块500×300(胶的配比:A料:B料=1:4)
7厚1:2.5水泥砂浆找平扫毛
6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
8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
8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浆扫毛
7厚1:0.3:3水泥石灰膏砂浆压实抹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6. 踢脚做法:水泥砂浆踢脚
7 厚1:2 水泥砂浆压实赶光
6 厚1:3 水泥砂浆找平
9 厚1:1:6 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
刷界面处理剂一道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7.墙裙做法:面砖墙裙
5~10 厚面砖,白水泥浆(或彩色水泥浆)擦缝
5 厚1:2 建筑胶水泥砂浆(或专用胶)粘结层
素水泥浆一道(用专用胶粘贴时无此道工序)
6 厚1:3 水泥砂浆找平
9 厚1:1:6 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扫毛
刷界面处理剂一道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8. 屋面做法:
(1)“屋面”为非上人屋面
25 厚1: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光1×1m 分格,密封胶嵌缝
隔离层(干铺玻纤布或低强度等级砂浆)一道
防水层:
1.2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20 厚1:3 水泥砂浆找平
保温层:
挤塑聚苯板
20 厚1:3 水泥砂浆找平
40 厚(最薄处)1:8(重量比)水泥珍珠岩找坡层2%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2.3 结构设计概况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类型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是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是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等级是二级,建筑场地类别是Ⅱ类,场地特征周期是0.35S;室外环境类别为二b类;选用的材料:柱混凝土采用C35,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30,梁、柱、板的主筋采用HRB400级,箍筋采用HRB335级。
1.2.4 施工水文及地质条件
该施工现场的条件满足施工要求,材料的供应均能满足要求。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区范围内地势平坦,无障碍物影响施工,附近空地可供临时使用。最高地下水位为-3.5m,常年地下水位为-4.5m,无腐蚀性,不考虑土的液化,土质构成见下地质概况表1.1。
表2 工程地质概况
土层厚度(m)
土层描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N/m2)
0.3~0.6
回填土
0
4.5~8.6
粉质粘土
170
1.3~10.5
粘土夹碎石层
210
1.2.5 气象条件
冬季采暖计算温度:-7℃;夏季通风计算温度+25℃;全年降水量766.7.mm,每小时最大降水量150.mm。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向,冬季主导风为西北风;地面粗糙度B类,
第二章 结构布置
2.1 结构选型
本工程为某大学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5026.48m2,总高度为20.7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本工程特点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承重体系,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特点及地基承载力,基础选用柱下独立基础。
2.2 结构布置
2.2.1 柱网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特点,采用6.6m×4.5m、6.6m×5m、6.6m×4m和6.6m×3.3m,柱网的布置详见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2.2.2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
结构承重方式详见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2.2.3 竖向布置
首层柱高为5.15m,其他各层的柱高均为3.9m,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5,首层有柱子56根,二层56根,三层56根,四层56根、五层56根。
2.3 构件尺寸的初估
2.3.1 框架柱
按轴压比来初估框架柱截面尺寸。
框架柱的受荷面积S=(6.6/2+2.8/2)×5=23.5m2,框架柱选用C35混凝土,。
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轴压比。由轴压比初步估算框架柱截面尺寸时,可按下式计算,即,其中,,n为建筑层数,S为框架柱的受荷面积,则 N=5×23.5×15=1762.5kN
则各层柱的截面尺寸取500mm×500mm。
2.3.2 框架梁
本工程的梁的截面尺寸根据刚度来初估。框架梁截面高度h取框架梁跨度的,截面宽度b取截面高度的,次梁的截面高度h取框架梁跨度的,截面宽度b取截面高度的。
主梁梁截面尺寸初估
KL1:
h=(1/8 ~ 1/12)×L=(1/8 ~ 1/12)×6600=825mm~550mm 取h=700mm
b=(1/2 ~ 1/3)×h=(1/2 ~ 1/3)×700=350mm~233.3mm 取b=350mm
KL2:
h=(1/8 ~ 1/12)×L=(1/8 ~ 1/12)×3300=412.5mm~275mm 取h=350mm
b=(1/2 ~ 1/3)×h=(1/2 ~ 1/3)×350=175mm~116.7mm 取b=350mm
KL3:
h=(1/8 ~ 1/12)×L=(1/8 ~ 1/12)×5000=625mm~416.7mm 取h=500mm
b=(1/2 ~ 1/3)×h=(1/2 ~ 1/3)×500=250mm~166.7mm 取b=250mm
2次梁梁截面尺寸初估
LL1:
h=(1/10 ~ 1/15)×L=(1/10 ~ 1/15)×5000=500mm~416.7mm 取h=400mm
b=(1/2 ~ 1/3)×h=(1/2 ~ 1/3)×400=200mm~133mm 取b=250mm
2.3.3板截面尺寸初估
教室、实验室的板为双向板,
t=(1/35 ~ 1/40)×L=(1/35 ~ 1/40)×4500=128.57mm~112.5mm,取板厚为120mm。
走廊的板也为双向板,
t=(1/35 ~ 1/40)×L=(1/35 ~ 1/40)×2800=80mm~70mm ,取板厚为110mm。
卫生间的板为双向板,
t=(1/35 ~ 1/40)×L=(1/35 ~ 1/40)×4000=114.3mm~100.0mm,取板厚为t=110mm。
则构件尺寸统计表见表2.1
表2.1 构件尺寸统计表
构 件
梁
柱
KL1
KL3
KL2
LL1
底层
二三四层
尺寸(mm)
350×700
250×500
350×350
250×400
500×500
500×500
构件尺寸详见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附录1)。
2.4 横向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2.4.1 横向框架梁线刚度计算
梁采用的C30的混凝土,则查得,现浇楼面可以作为梁的有效翼缘,增大梁的有效刚度,减少框架侧移。为考虑这一有利作用,在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时,对现浇楼面的中框架取 ,边框架取,计算过程见表2.2。
表2.2 一至五层横向框架梁线刚度计算表
类别
位置
截面
Ec (N/mm2)
I0(bh3/12)(mm4)
L0(mm)
α
i0=
(αEcI0/L0)
b(mm)
h(mm)
边框梁
1和13轴
AB轴
350
700
3×104
1.0×1010
6600
1.5
6.82×1010
BC轴
350
350
3×104
0.089×1010
2800
1.5
1.43×1010
CD轴
350
700
3×104
1.0×1010
6600
1.5
6.82×1010
3、4、7、8轴
DE轴
350
350
3×104
0.089×1010
2800
1.5
1.43×1010
中框梁
2到12轴
AB轴
350
700
3×104
1.0×1010
6600
2
9.09×1010
BC轴
350
350
3×104
0.089×1010
2800
2
1.91×1010
CD轴
350
700
3×104
1.0×1010
6600
2
9.09×1010
2.4.2 框架柱线刚度计算
柱采用的C35的混凝土,则查得,计算过程见表2.3。
表2.3 一至五层框架柱线刚度计算表
层数
bc(mm)
hc(mm)
Ec
(N/mm2)
h(mm)
I0(mm4)
ic (N·mm)
5层
500
500
3.15×104
3900
5.21×109
4.21×1010
4层
500
500
3.15×104
3900
5.21×109
4.21×1010
3层
500
500
3.15×104
3900
5.21×109
4.21×1010
2层
500
500
3.15×104
3900
5.21×109
4.21×1010
1层
500
500
3.15×104
5150
5.21×109
3.77×1010
注:
2.4.3 结构楼层抗侧刚度计算
结构楼层抗侧刚度计算时,采用的是修正抗侧刚度D值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式中的α为抗侧刚度修正系数,按以下的公式计算。
底层:;一般层:。
则α计算公式见表2.4和表2.5。
类别
位置
i1(N·mm)
i2(N·mm)
i3 (N·mm)
i4 (N·mm)
ic(N·mm)
K
α
边柱
A轴/1轴和13轴
0
6.82×1010
0
0
3.77×1010
1.81
0.61
A轴/2轴到12轴
0
9.09×1010
0
0
3.77×1010
2.41
0.66
D轴/1轴和13轴
0
6.82×1010
0
0
3.77×1010
1.81
0.61
D轴/2轴到12轴
0
9.09×1010
0
0
3.77×1010
2.41
0.66
E轴/3-4轴
7-8轴
0
1.43×1010
0
0
3.77×1010
0.38
0.37
中柱
B轴/1轴和13轴
6.82×1010
1.43×1010
0
0
3.77×1010
2.19
0.64
B轴/2轴到12轴
9.09×1010
1.91×1010
0
0
3.77×1010
2.92
0.69
C轴/1轴和13轴
1.43×1010
6.82×1010
0
0
3.77×1010
2.19
0.64
C轴/2轴到12轴
1.91×1010
9.09×1010
0
0
3.77×1010
2.92
0.69
表2.4 底层柱抗侧刚度修正系数
表2.5 二三五层柱抗侧刚度修正系数
类别
位置
i1(N·mm)
i2(N·mm)
i3(N·mm)
i4(N·mm)
ic(N·mm)
K
α
边柱
A轴/1轴和13轴
0
6.82×1010
0
6.82×1010
4.21×1010
1.62
0.45
A轴/2轴到12轴
0
9.09×1010
0
9.09×1010
4.21×1010
2.16
0.52
D轴/1轴和13轴
0
6.82×1010
0
6.82×1010
4.21×1010
1.62
0.45
D轴/2轴和12轴
0
9.09×1010
0
9.09×1010
4.21×1010
2.16
0.52
E轴/3-4轴
7-8轴
0
1.43×1010
0
1.43×1010
4.21×1010
0.34
0.15
中柱
B轴/1轴和13轴
6.82×1010
1.43×1010
6.82×1010
1.43×1010
4.21×1010
0.98
0.33
B轴/2轴到12轴
9.09×1010
1.91×1010
9.09×1010
1.91×1010
4.21×1010
1.31
0.40
C轴/1轴和13轴
1.43×1010
6.82×1010
1.43×1010
6.82×1010
4.21×1010
0.98
0.33
C轴/2轴到12轴
1.91×1010
9.09×1010
1.91×1010
9.09×1010
4.21×1010
1.31
0.40
将表2.4和表2.5计算出α代入公式,则可得到结构楼层抗侧刚度,计算过程见表2.6和表2.7
表2.6 底层楼层结构楼层抗侧刚度值计算
类别
位置
ic(N·mm)
α
hj(mm)
D(N/mm)
数量nj
nj×Dj
边柱
A轴/1轴和13轴
3.77×1010
0.61
4350
14.58×103
2
2.92×104
A轴/2轴到12轴
3.77×1010
0.66
4350
15.78×103
11
1.74×105
D轴/1轴和13轴
3.77×1010
0.61
4350
14.58×103
2
2.92×104
D轴/2轴到12轴
3.77×1010
0.66
4350
15.78×103
11
1.74×105
E轴/3-4轴
7-8轴
3.77×1010
0.37
4350
8.85×103
4
3.54×104
中柱
B轴/1轴和13轴
3.77×1010
0.64
4350
15.30×103
2
3.06×104
B轴/2轴到12轴
3.77×1010
0.69
4350
16.50×103
11
1.82×105
C轴/1轴和13轴
3.77×1010
0.64
4350
15.30×103
2
3.06×104
C轴/2轴到12轴
3.77×1010
0.69
4350
16.50×103
11
1.82×105
则,本层柱的抗侧刚度 D=ΣnjDj=8.67×105N/mm
表2.7 二三四五层结构楼层抗侧刚度值计算
类别
位置
ic(N·mm)
α
hj(mm)
D(N/mm)
数量nj
nj×Dj
边柱
A轴/1轴和13轴
4.21×1010
0.45
3900
14.95×103
2
2.99×104
A轴/2轴到12轴
4.21×1010
0.52
3900
17.27×103
11
1.90×105
C轴/1轴和13轴
4.21×1010
0.45
3900
14.95×103
2
2.99×104
C轴/2轴到12轴
4.21×1010
0.52
3900
17.27×103
11
1.90×105
E轴/3-4轴
7-8轴
4.21×1010
0.15
3900
4.98×103
4
2.0×104
中柱
B轴/1轴和19轴
4.21×1010
0.33
3900
10.96×104
2
2.19×104
B轴/2轴到17轴
4.21×1010
0.40
3900
13.29×103
11
1.46×105
C轴/1轴和13轴
4.21×1010
0.33
3900
10.96×104
2
2.19×104
C轴/2轴到12轴
4.21×1010
0.40
3900
13.29×103
11
1.46×105
则,本层柱的抗侧刚度 D=ΣnjDj=7.96×105N/mm
由表2.6和表2.7中可以得到底层结构楼层的抗侧刚度/二层结构楼层的抗侧刚度=1.09>0.7,故该框架为规则框架。
2.5 横向框架计算简图
选取5轴所对应的横向框架进行计算,计算简图如图2.1所示。
图2.1 横向框架计算简图 (梁柱线刚度单位10 5N/mm)
第三章 荷载计算
3.1 竖向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
3.1.1 屋面结构的荷载计
1.“屋面”为非上人屋面荷载计算
25 厚1: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光1×1m 分格,密封胶嵌缝
0.025×20.0 = 0.5kN/m2
隔离层(干铺玻纤布或低强度等级砂浆)一道
防水层:
1.2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0.0012×0.3 = 0.00036kN/m2
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20 厚1:3 水泥砂浆找平 0.02×20.0 = 0.4kN/m2
保温层:
25厚挤塑聚苯板 0.025×0.5= 0.5kN/m2
20 厚1:3 水泥砂浆找平 0.02×20.0 = 0.4kN/m2
40 厚(最薄处)1:8(重量比)水泥珍珠岩找坡层2% 0.040×12.0= 0.48kN/m2
12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0.12×25.0 = 3.0kN/m2
合计: 4.79kN/m2
3.1.2 楼面结构的荷载计算
1.“楼1”彩色耐磨混凝土防水楼面,用于走廊
50 厚C25 彩色耐磨混凝土随打随抹平 0.050×24.0 = 1.2kN/m2
1.5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0.0015×0.3 = 0.00045kN/m2
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30 厚C20 细石混凝土随打随抹找坡抹平 0.03×20.0 = 0.60kN/m2
11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0.11×25.0 = 2.75kN/m2
合计: 4.55kN/m2
2.“楼2”细石混凝土防水楼面用于卫生间及楼梯间
40 厚C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