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样本.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902545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8月 目录 一、 编制目的 3 二、 工程概况 3 三、 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3 四、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1、 应急组织体系 3 2、 小组人员联系方式 4 3、 指挥机构及职责 5 五、 突发泥石流灾害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5 1、 泥石流的形成 5 2、 泥石流的危害 6 六、 预防与预警 6 1、 危险源监控 6 2、 预警行动 7 七、 信息报告程序 8 1、 现场报警方式 8 2、 通讯、 联络方式 9 3、 通告、 报警形式和内容 9 4、 向外求援方式 9 八、 应急处理 9 1、 响应分级 9 2、 响应程序 10 3、 处理措施 12 九、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5 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 编制目的 为确保本合同段安全生产, 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因自然和不可抗力的灾害, 经过人为与自然的斗争, 最大限度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提高泥石流地质灾害抗风险的能力, 同时, 也是当泥石流发生时, 能在预防泥石流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 有组织、 有计划的启动预警和应急预案, 及时进行抢险救援, 将人员伤亡和工程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二、 工程概况 本标起讫里程K29+505~K38+407.752, 线路全长8.901k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桥梁1.9894km/9座; 隧道2.336km/1座; 始阳互通1座; 路基长4.576km。 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设计速度80km/h, 整体式路基宽度24.5m, 分离式路基宽度12.25m。 三、 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依托政府、 统一领导、 分工负责、 加强联动、 快速响应, 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 组织机构及职责 1、 应急组织体系 为确保工程防泥石流工作顺利进行, 我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 2、 指挥机构及职责 现场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决策机构, 负责应急过程中的重要决策, 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 实施和应急过程中的指挥, 协调各应急小组的救援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 负责分析处理现场应急处理小组报送来的信息, 为应急领导小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应急动态信息; 必要时, 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发布经项目经理批准的应急救援信息。 各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工作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 组织实施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督促落实上级领导指示及有关决定,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紧急重要的情况, 指导和协调各部门做好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预防、 应急处理和调查处理等工作。 五、 突发泥石流灾害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 泥石流的形成 ( 1) 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 2) 泥石流的形成一般有以下3个条件: a、 陡峻的便于集水、 集物的地形地貌; b、 丰富的松散物质; c、 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2、 泥石流的危害 ( 1) 泥石流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 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 最高可达80%左右, 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 2) 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 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 来势凶猛, 可携带巨大的石块, 并以高速前进, 具有强大的能量, 因而破坏性极大, 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工程建设造成巨大危害。 ( 3) 泥石流的破坏方式主要有淤埋危害、 冲毁危害、 堵河阻水危害、 弯道爬高、 超高危害。 六、 预防与预警 1、 危险源监控 ( 1) 加强汛期的防汛安全检查, 制定防洪度汛措施, 并时刻关注地质和气象, 做好灾害预报。 ( 2) 项目部是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的主体责任单位, 具体负责项目部险情监测的日常管理与监督检查, 并及时反馈信息。 ( 3) 采用简易观测( 日常巡回检查) 和仪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监测内容包括地形地貌监测、 变形监测等。变形观测主要是对边坡在水平与垂向方向上变化速度与变化量方面的观测。 ( 4) 项目部成立日常巡查小组, 每月负责对施工区、 生活区边坡进行巡视检查。检查小组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 巡视检查结束后要作好记录。 ( 5) 日常巡查重点观察斜坡坡脚附近湿地是否增多且范围扩大, 坡脚附近土、 石是否挤紧并出现大量膨胀裂缝, 斜坡下部上拱、 斜坡中部是否出现纵横裂缝, 斜坡上部是否出现弧形裂缝有下沉现象, 斜坡上缘是否土石零星下落。 2、 预警行动 ( 1) 预警分级 ① Ⅳ级: 提醒级, 可能性小。出现暴雨, 经初步分析认为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② Ⅲ级: 注意级, 可能性较大。持续暴雨或持续降雨, 高边坡外观检查发现有较明显裂缝或不均匀沉降, 测值变化趋势呈持续增大。 ③ Ⅱ级: 预警级, 可能性大。持续暴雨, 大部分边坡有明显形成区域性泥石流的条件。 ④ Ⅰ级: 警报级, 可能性很大。持续暴雨或特大暴雨, 整体边坡变化明显迅速, 形成大面积泥石流条件, 地裂缝发展迅速, 可能导致生产办公楼垮塌、 员工伤亡。 ( 2) 预警发布程序 ① 发布Ⅳ-Ⅲ级泥石流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 经项目部安全部审查、 安全总监签批后, 由项目部发布, 并报公司安监部备案。 ② 发布Ⅱ-Ⅰ级泥石流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后, 项目部安全部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 同时报告公司安全部。 ( 3) 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 ① Ⅳ级预警发布后, 项目部防汛值班人员到岗、 到位, 密切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雨情。隐患点有关情况至少24小时上报一次。 ② Ⅲ级预警发布后, 项目部安全部主任、 工程部主任和防汛值班人员到岗、 到位, 观测班值班人员密切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雨情。实施不间断监测, 提醒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居民、 厂矿、 学校、 企事业单位做好避险准备。隐患点有关情况至少12小时报上级主管单位一次, 同时报当地政府防汛办。 ③ Ⅱ级预警发布后, 应急机构领导和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 抢险队伍到岗、 到位, 做好预案启动准备, 启动临时避让方案, 暂停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户外作业, 转移危险地带工作人员和居民。隐患点有关情况至少6小时报公司应急办公室一次, 同时报当地政府防汛办。 ④ Ⅰ级预警发布后, 紧急疏散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员工和居民, 封闭道路。各抢险队伍到隐患点附近安全区域待命, 准备抢险。隐患点有关情况至少2小时报公司应急办公室一次, 同时报当地政府防汛办。 七、 信息报告程序 1、 现场报警方式 报警主要采取移动电话、 对讲机、 口头等方式报警。当事人或知情人应首先向现场负责人报警, 同时向周边人员呼喊, 请求支援; 现场负责人接到报警必须组织人员开展施救工作, 同时向上一级报告。各班组、 施工作业队、 专业组、 项目部职能部门、 项目部、 分局等负责人的电话号码, 定期在本单位内部发放或公布, 告知于各参建人员。 2、 通讯、 联络方式 为保证通讯、 联络畅通, 各单位、 部门等负责人电话必须保持24小时开通, 随时接收应急救援报告和发布相关信息, 充分利用电话、 对讲机、 网络进行联络; 安排一部值班应急车( 川A9760S) , 在电话、 对讲机、 网络中断的情况下, 利用车辆进行内外、 上下联络, 确保信息畅通。 3、 通告、 报警形式和内容 为了救援单位及人员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地质灾害情况, 及时开展救援, 报警内容必须简练、 准确。 4、 向外求援方式 在内部救援能力不足时, 主要向邻近请求协调其它单位救援。必要时, 向社会救援组织发出应急救援信息, 如120( 医疗救护) 、 119( 消防) 、 110( 公安) 、 122( 交通) 等。 八、 应急处理 1、 响应分级 ( 1) 地质灾害分级 ① 特大型: 因灾死亡和失踪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② 大型: 因灾死亡和失踪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 1000 万元以下的; ③ 中型: 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500 万元以下的 ; ④ 小型: 因灾死亡和失踪 3 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 2) 响应分级 ① Ⅰ级应急响应 发生Ⅰ级、 Ⅱ级灾害时, 由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 现场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配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② Ⅱ级应急响应 发生Ⅲ级灾害时, 由公司较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 协调处理。 ③ Ⅲ级应急响应 发生Ⅳ级灾害时, 发生单位( 部门) 启动本单位( 部门) 现场应急处理方案处理。 2、 响应程序 ( 1) Ⅰ级响应程序 当地质灾害达到Ⅰ级应急响应标准时, 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同时按照如下内容响应: a、 项目部立即上报公司, 公司接到报告后, 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启动应急预案, 组成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 就有关应急事项做出决策和部署。 b、 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赶赴现场参加、 指导现场应急救援。 c、 按照应急报告程序及时向当地政府防汛办、 四川省安监局、 股份公司等上级单位报告地质灾害情况, 并及时续报地质灾害发展态势。 ( 2) Ⅱ级应急响应 当达到Ⅱ级应急响应标准时, 按照如下程序进行响应: a、 现场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各救援小组成员到位, 先期开展现场应急救援。 b、 公司较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到位, 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 并向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达关于应急救援的指导性意见。 c、 应急指挥中心按照程序向公司报告地质灾害救援进展情况, 并及时续报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 ( 3) Ⅲ级应急响应 当地质灾害达到Ⅲ级应急响应标准时, 应急指挥机构立即启动现场应急处理方案, 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并按照如下程序进行响应: a、 立即向项目部应急指挥机构报告, 项目部应急指挥机构接到报告后, 该机构成员必须立即到位。 b、 由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织研究制定决策救援方案, 统一指挥和调配本单位( 部门) 一切有效资源进行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 必要时请援政府支持保障部门采取应急行动, 防止地质灾害的进一步扩大。 c、 应急办公室进入预备状态, 做好如下应急准备: 应急办公室立即向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有关成员报告地质灾害情况, 应急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到位, 并按照应急指令下达程序下达关于应急救援的指导意见; 应急办公室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 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3、 处理措施 ( 1) 先期处理 ① 对是否转移人员和应采取的措施做出决策。 ② 及时划分地质灾害危险区, 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 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 ③ 加强监测, 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避免抢险救灾可能导致的二次人员伤亡。 ( 2) 应急处理 ① 项目部生产区发生泥石流时, 现场管理人员应组织班组长首先组织人员疏散, 清点人员, 确定有无人员失踪、 受伤。如有施工人员失踪或被埋, 在确保无二次坍塌的情况下立即组织开展有效挖掘工作。在第一时间向项目经理或现场负责人紧急报告, 主要说明出事的地点、 事故的大小、 有无人员伤亡等。 ② 项目经理或现场负责人得知情况后, 应会同工地医疗人员乘专车火速赶往现场, 指挥营救工作, 并拨打当地120急救电话求救。项目经理在未到达现场之前, 应授权给现场的施工负责人全权指挥救援, 避免耽误抢救时间。 ③ 在实施救援之前, 现场施工负责人需保持头脑冷静, 观察边坡土的稳定性情况, 则首先要用挖机等机械排除松土后再实施救援, 防止二次塌方、 泥石流引发的人员伤亡。并派专人时刻注意边坡土的变化情况, 发现变化, 马上向上一级负责人报告。 ④ 在场施救的过程中, 当泥石流方量较小时, 应采用人工清除渣土的方法, 将被埋人员找到。在刨人时应一边挖土一边协同项目医疗人员进行抢救( 如供氧、 包扎) , 人员挖出后用担架将受伤人员抬出。如泥石流方量较大, 则用挖掘机将孔一侧挖除, 形成一定宽度的工作面, 然后采用人工挖土, 将被埋工人救出。挖掘应尽量采用人工挖掘, 防止及机械对被埋人员造成伤害。人工挖掘应尽量避免使用尖锐性工具。当必须采用机械挖掘时, 在估计距被埋人员3米时必须采用人工挖掘。对于大块沉重物体, 应合理组织搬运, 特别是压在被埋人员身上的大块物体, 必须组织好足够人力方可搬运, 搬运前应明确分工, 由专人负责将被埋人员移出。人员应分班组, 按照工作面合理安排人力并及时轮换, 保障抢救挖掘人员体力, 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将被埋人员抢救出来。当地表有水时, 应加强对地表水的引排, 将水往反方向排放, 防止地表水对塌方的冲刷。如果地下水较多, 则采用相临孔抽水降水办法将地下水降低到孔底以下, 防止塌方面积因地下水而加大, 增加对被埋人员的压力, 而且形成流沙、 淤泥导致被埋人员呼吸系统堵塞。 ⑤ 被埋人员被救出以后, 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由救助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要争分夺秒抢救压埋者, 使头部先露出, 保证呼吸畅通, 出来之后, 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在实施人工呼吸前, 先要将伤员迅速地搬到附近较安全又通风的地方, 再将伤员领口解开, 腰带放松, 拖掉鞋子。口腔里若有尘土、 血块、 痰液、 假牙等, 应完全吸出或取出。然后进行正规心肺复苏; 伤口止血且使用止血带, 切记对压伤进行热敷或按摩。 ⑥ 在现场施救过程中, 如发现这位伤员有骨折现象, 则利用木板、 竹片和绳布等捆绑骨折处的上下关节, 固定骨折部位, 也可将其上肢固定身侧, 下肢与下肢缚在一起; 在医院救护车未来之前, 利用现场的木板选配不少于4名身强力壮的救护组人员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将其抬至救护车到达的地带。如该伤者伤口出血比较严重, 应让其以头低脚高的姿势躺卧, 使用消毒纱布或清洁物覆盖在伤口上, 用绷带较紧的包扎, 以压迫止血, 或选则弹性好的、 橡胶带或三角巾、 毛巾、 带状布巾等。对上肢出血者, 捆绑在其上臂1/2处, 对下肢出血者, 捆绑在其腿上2/3处, 并每隔断25-40min放松一次, 每次放松0.5-1min;如伤者剧烈痛疼难忍, 即打开现场医药箱, 让其先服用止痛剂和镇痛剂。对伤者救护时不要随意移动或翻动其身体。 ⑦ 伤员在经过项目医疗人员简单救护后, 不论受伤轻重, 均应用救护车或项目部车辆尽快送到最近医院做进一步的救护与治疗, 听从医生意见是否进行留院观察。 ⑧ 根据事故的性质、 控制程度等决定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疏散, 人员疏散由项目部行政第一责任人下达疏散命令, 项目部各部门和下属单位参与实施。应对被疏散的人群、 数量, 疏散区域、 距离、 路线、 运输工具等事先考虑和准备。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 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 保障必要的水、 电、 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 ⑨ 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 实施交通管制, 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 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保障救援队伍、 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 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现场警戒措施包括: 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带, 警戒哨佩带臂章, 用扩音喇叭警告, 警戒人员负责阻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 ⑩ 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并启动应急预案后, 由项目部质量部、 安全环保部、 工程部、 测量队负责人各指定本部门1名人员组成事态监测小组, 负责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并做好过程纪录。紧急救援工作结束后, 应划定危险区域, 安排测量人员进行坡面位移变形观测, 并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做好监控工作。如坡面不能稳定, 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如用挖机进行重新刷坡、 坡面支撑、 在坡面或坡脚打长钢板或木桩等措施, 防止坡面破坏扩大。 九、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项目部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为主, 社会救援物资为辅的应急救援物资供应保障体系, 完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的内部联动机制, 做到资源共享, 动态管理。在应急状态下, 服从公司应急指挥办公室的统一指挥、 调配。管理责任人经常进行检查, 保证设备、 设施完好有效, 数量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