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下半年四川省城市规划师考试管理法规城市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试题
资料仅供参考
下半年四川省城市规划师考试管理法规:城市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系统中,将用户的信息资料(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由进行传输的行为称为邮政。
A:快递方式
B:人工方式
C:无线电方式
D:有线电方式
E:经济政策
2、能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对人体有很大的刺激和毒害作用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飘尘和降尘
D:光化学烟雾
E:经济政策
3、下列不属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基本工作内容的是。
A: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和空间的发展,分析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预测城市交通总体发展水平
B:提出对道路交通建设的分期安排、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要求
C:在规划方案基本形成后,采用交通规划方法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进行交通校核
D:依据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结合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方案,具体提出城市对外交通、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规划方案
E:综合治理
4、对周边受本规划建筑物日照影响的住宅、医院、学校和幼托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满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要求,属于。
A:场地现状建筑情况分析
B:区位条件分析
C:城市发展研究
D:建筑日照影响分析
E:综合治理
5、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与收运方式有关,采用非机动车方式收运,服务半径宜为.
A:0.2~0.6 km
B:0.2~1.0 km
C:0.4~1.0 km
D:0.4~1.2 km
E:经济政策
6、公共建筑空间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就能形成不同的设计方案,下列不属于公共建筑空间组成部分的是。
A:主要使用空间
B:垂直运输空间
C:次要使用空间
D:交通联系空间
E:经济政策
7、实施城市规划政府行为的管理手段是。
A:政府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从规划实施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城市的发展
B:政府根据法律授权经过对开发项目的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所确立的目标、原则和具体内容在城市开发和建设行为中得到贯彻
C:政府运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行政权力,经过各类规划的编制来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
D:经过城市规划的实施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城市规划的制定目的在于规划能够得到实施,也即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作用
E:综合治理
8、乡的设置是针对其农村地区的属性,一般乡驻地职能是和服务。
A:发展经济
B:基础设施建设
C:行政管理
D:改进人居环境
E:综合治理
9、污染源的强度是指污染物的。
A:排放速率
B:排放量
C:排放强度
D:排放方式
E:经济政策
10、天然气门站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m。
A:30
B:40
C:50
D:60
E:经济政策
11、下列对中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的构成,概括错误的是。
A: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
B: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C:城乡规划的经济措施
D: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E:综合治理
1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为基础的。
A:分区规划
B: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
C:规划的综合性研究
D: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
E:综合治理
13、城镇体系规划是指。
A: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B:一定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
C: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一系列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城镇所组成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D: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E:综合治理
14、要使政府公共投资真正能够形成合力,发挥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增长,必须。
A:确定重点发展地区,策划和安排重大建设项目
B: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C:立足现状,切实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D:重点研究近期城市发展策略,对原有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E:综合治理
15、为中国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是。
A:自然保护区
B:风景名胜区
C:森林公园
D:地质公园
E:综合治理
16、城市道路一条车道的小汽车理论通行能力为每车道辆/h。
A:1 000
B:1 200
C:1 800
D:2 000
E:经济政策
17、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南北不通,东西不畅
B: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交通增长的需求
C:重要节点交通拥堵
D:交通混杂,交通效率低下
E:综合治理
18、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A:落实市(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指导镇区、村庄规划的编制
B:落实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域规划提出的要求,合理利用镇区土地和空间资源,指导镇区建设和详细规划的编制
C:综合研究和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镇合理发展
D: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E:综合治理
19、城市发展中关注的是城市最主要的职能,是对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
A:城市职能
B:城市性质
C:城市发展目标
D: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E:综合治理
20、乡和村庄规划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中,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不包括。
A:集镇布点
B:村庄的规模
C: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
D:用地规划
E:综合治理
21、中国古代建筑运用的木构架体系,其形式为。
A:穿斗式、抬梁式、板式
B:井干式、穿斗式
C:叠梁式、穿斗式
D: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E:经济政策
22、与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宏观层次的规划相对应,详细规划主要针对。
A:用地的性质、建筑量及有关环境、交通、绿化、空间、建筑形体等的控制要求,经过立法实现对用地建设的规划控制,并为土地有偿使用提供了依据
B: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用以指导建筑设计和各项工程施工设计
C:城市中某一地区、街区等局部范围中的未来发展建设,从土地使用、房屋建筑、道路交通、绿化与开敞空间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出统一的安排
D:规划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及与权威性相容的灵活性,使规划管理人员在规划实施管理中有章可循、有理可争、有法可依,以“法治”取代“人治”
E:综合治理
23、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设计方法中,多用于地形比较复杂地区的规划。
A:高程箭头法
B:设计等高线法
C:纵横断面法
D:综合分析法
E:经济政策
24、单股人流使用的自动扶梯一般宽为mm。
A:700
B:750
C:810
D:900
E:经济政策
25、一般经过针对结构形式、立面形式、开窗比例、屋顶形式、建筑材质等提出相关的控制引导内容。
A:建筑间距
B:建筑体量
C:建筑形式
D:空间组合
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历史背景有__。
A.近代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
B.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C.巴黎的改建使其成为资本主义城市的典范
D.源自于文艺复兴后的建筑学和园艺学传统的城市美化
E.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为标志,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2、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作用包括。
A:指导总体规划的编制,发挥上下衔接的功能
B:根据实际需要,还能够由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C: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发挥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筹功能
D:随着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的发展,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衍生型的城镇体系规划类型,例如都市圈规划、城镇群规划等
E:协调区域城市间的发展,促进城市之间形成有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包括。
A: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B: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C: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D: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历史文化
E: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4、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要求按照原规划的审批程序重新报批的是。
A: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修改
B:全国各市的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
D:乡规划、村庄规划修改
E:城市、县、镇人民政府修改的近期建设规划
5、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是。
A: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B: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C:城市规划工作体系
D:城市规划经济体系
E:城市规划社会体系
6、下列法律法规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城乡规划法》
B:《城乡规划编制办法》
C:《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D:《风景名胜区条例》
E:《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7、下列选项中,属于乡详细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A:确定规划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B: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以及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C:对重点建设地块进行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并进行必要的竖向规划设计
D: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
E:确定规划区内各类用地布局,提出道路网络建设与控制要求,对规划区内的工程建设进行规划安排
8、合理布置消防站的基本要求有__。
A.选择本消防站责任区的中心地段
B.位于城市主要千道上
C.尽量接近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筑
D.不得毗邻医院和学校建筑
E.接近城市水源
9、信息社会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发展趋势为。
A:大分散小集中
B:从集聚走向分散
C:星圈层式自内向外扩展
D:从圈层走向网络
E:新型集聚体出现
10、历史文化名城内的文物保护单位无论存续方式如何,均应贯彻的方针,依法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A:保护为主
B:抢救第一
C:科学规划
D:统一管理
E:合理利用
11、城市是一个动态的地域空间形式,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也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现代城市的发展开始凸显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其包括。
A: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
B:人文景观建设
C:科技革命和创新
D:全球化与新经济
E:城市文化特质
12、城市规划的作用为。
A: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
B: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C: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
D:改进人居环境
E:保障社会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13、在中国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体系规划长期扮演着区域性规划的角色,具有的作用。
A:区域性
B:宏观性
C:微观性
D:总体性
E:综合性
14、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适用本法。
A:行政许可的设定
B:行政机关对其它机关的人事
C:行政机关对其它机关的外事
D:行政机关对其它机关的财务
E:行政许可的实施
15、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方法包括。
A:设计等高线法
B:高程箭头法
C:纵横断面法
D:横断面法
E:设计平面图
16、地下空间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包括。
A:根据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和所在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进一步确定规划区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功能定位、开发规模以及地下空间各层的平面和竖向布局
B:根据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功能特征,进行地下空间的形态设计,优化地下空间的景观环境品质,提高地下空间的安全防灾性能
C:以对城市重要规划建设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作为规划编制的重点
D:为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项目的设计以及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E:根据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公共性地下空间的各层功能、与城市公共空间和周边地块的连通方式;明确地下各项设施的设置位置和出入交通组织;明确开发地块内必须开放或鼓励开放的公共性地下空间范围、功能和连通方式等控制要求
17、前苏联莫斯科规划的特点包括__。
A.开放原则
B.交通原则
C.生态原则
D.社会平衡
18、根据《镇规划标准》的规定,镇用地计算原则体现为。
A:用地面积计算的精确度应按制图比例尺确定
B:镇的现状和规划用地应统一按规划范围进行计算
C:分片布局的规划用地应直接进行汇总
D:规划范围应为建设用地以及因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E:现状及规划用地应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用地的计算单位应为公顷(h㎡)
19、下列属于土地利用与农田保护的相关行政法规的是.
A: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
B:土地管理办法
C: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D: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
E: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20、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有。
A:综合性
B:政策性
C:法律性
D:民主性
E:实践性
21、下列选项中,属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原则的是。
A:多样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地方性原则
D:自然原则
E:匀布原则
22、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是。
A: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分阶段实施安排和行动计划
B:落实城市、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
C: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
D: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
E:近期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
23、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包括。
A:农村生产建设的用地布局
B:综合交通体系
C: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
D:农村生活服务设施
E:农村公益事业
24、城乡规划包括。
A:中心规划
B:镇规划
C:乡规划
D:村庄规划
E:城镇体系规划
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现行的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
A:建设用地的管理
B:社会监督
C:政府组织管理
D:建设工程管理
E: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