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本科论文.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9900740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本科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本科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某某某某学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姓 名 : 冯媛 班级、学号 : 0000班、0000号 系 (部) : 经济管理系 专 业 : 电子商务 指导教师 : 0000000000 开题时间: 2009-4-10 完成时间: 2009-11-10 2009 年 11 月 10 日 12 目 录 毕业设计任务书…………………………………………………1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 答辩申请书……………………………………………………3-4 正文………………………………………………………… 5-14 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 15 答辩过程记录表……………………………………………… 16 课 题 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一、 课题(论文)提纲 0.引言 1.便利店的概况 2.我国便利店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2.1我国传统便利店发展存在的问题 2.2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3.便利店在中国发展的策略分析 3.1 采取措施实施连锁经营,实现规模优势 3.2 店铺选址多元化 3.3 开发独创性商品与服务,体现便利店的特色 3.4 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 3.5 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4.结论 二、内容摘要 便利店在我的理解下就是传统南杂店的升级版,而现代的解释则是便利店是零售业态演化过程中产生出的一种新型业态,近几年便利店以其独特的业态效用与经营优势,在我国许多城市迅猛发展起来,这主要是由于便利店在我国发展的市场基础已经形成。由于宏观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化及消费者消费理念转变等因素,使得我国便利店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与国外企业竞争的洗礼,我国便利店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便利店在我国发展仍然存在各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制定便利店未来发展的策略。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便利店发展的现状、问题、前景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 三、 参考文献 [1]白DDXX.《便利店》.百度百科, 2009-07-21 [2]我国加油站便利店发展初探.中油Baby. [2007-04-15]. http://bppetrochina. [3]陈淑君.《我国便利店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6,8-9 [4]曹正.《中国便利店如何走出困境》[J].华东经济管理,200,107-110 [5]汪旭晖.《中国便利店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经济与管理,2005,22-25 [6]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与策略分析.中国行业研究网. [2005-9-7]. 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00000 中文摘要:便利店在我的理解下就是传统南杂店的升级版,而现代的解释则是便利店是零售业态演化过程中产生出的一种新型业态,近几年便利店以其独特的业态效用与经营优势,在我国许多城市迅猛发展起来,这主要是由于便利店在我国发展的市场基础已经形成。由于宏观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化及消费者消费理念转变等因素,使得我国便利店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与国外企业竞争的洗礼,我国便利店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便利店在我国发展仍然存在各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制定便利店未来发展的策略。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便利店发展的现状、问题、前景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 关键词:便利店;发展;问题;策略 0.引言    便利店作为一种独特的商业零售业态,1927年由美国南方公司首创,其后,发源于美国的便利店在移植到日本后得到飞速发展,又在台湾和泰国被加以推广,其特点被发挥到极致。1992年10月,中国第一家便利店诞生于深圳。之后的十余年间,尽管我国便利店业态总体上一直处于导入期,但是在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地区,这一新型业态得到了迅速发展。2000年起,上海年均新开便利店超过1000家,呈现出爆发式的成长,4500多家的规模已使上海平均38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标志着上海便利店业态已进入高速成长阶段。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便利店业态处于快速发展前期,其便利店数量从数十家至数百家不等。而更多的城市则处于业态的导入期。与此同时,以全球著名品牌7—11、罗森等为代表的便利店集团也加速了其在中国的空间布局步伐。 1.便利店的概况   便利店,英文简称CVS(Convenience Store)是一种用以满足顾客应急性、便利性需求的零售业态。该业态最早起源于美国,继而衍生出两个分支,即传统型便利店与加油站型便利店,前者在日本、中国台湾等亚洲诸国得以发展成熟,后者则在欧美地区较为盛行。 从世界便利店的发展历程来看,通常被划分为两种类型:传统型(Traditional)和加油站型(Petroleum-Based)。传统型便利店通常位于居民住宅区、学校以及客流量大的繁华地区,营业面积在50~150平方米不等,营业时间为15~24小时,经营服务辐射半径500米左右,经营品种多为食品、饮料,以即时消费、小容量、应急性为主,80%的顾客是目的性购买(如7-Eleven、Circle K)盛行于亚洲的日本,中国台湾。   加油站型便利店通常指以加油站为主体开设的便利店(如BP、ESSO),在地域广阔且汽车普及的欧美地区发展较为迅猛,2000年美国加油站型便利店占行业门店总数的76.1%。 便利店不同于超市,也不同于精品店,在社区的一隅、街角,巴掌大小的便利店是最贴近生活的场所。具体的说,便利店具有与超市相区别的四个“便利”业态特征:距离的便利性,购物的便利性,时间的便利性,服务的便利性。 2.我国便利店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目前,我国便利店业态处于健康发展的轨道上,也培养出了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地标准店铺,然而,目前连锁便利店的营业实际显示,经营性亏损比比皆是。上海连锁便利店由于店址选择密集、商品结构雷同,近一年来开出的24小时便利店大多面临着经营的窘境。投资之初,不少便利店原打算企业后三年进入盈利期,而现在,且不说盈利,就连生计维持也成了问题。与日本等便利店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便利店业态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2.1我国传统便利店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连锁经营规模小,竞争惨烈   据日本7-11网站介绍,截至2006年6月末,7-11在全球拥有30473家店铺,截至2006年8月末,在日本国内的总店铺数高达11466家,仅在日本东京,7-11的数量就高达1488家。而发展的最好的上海2005年便利店店铺总数只有4100多家,2006年拥有上海便利门店总数51%的快客和可的便利才首次实现盈利。连锁经营规模小,内部连锁程度低,没有进行统一的采购和统一送货,这间接造成各个便利店分摊的销售成本增高,加之门贴门的竞争,导致单位成本增加,便利店商品的价格上升,顾客随之流失到超市。 (二)便利店定位不明确,选址分布不均,扎堆现象严重   在设点选址策略上与超市相同或相似,过分关注居住区,导致便利店网点过多、过密,彼此间的商圈重叠,忽略了办公区、学校和公园,从而使便利店地理位置的便利性不能充分显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难免出现客流结构过于单一的局面,影响了便利店的效益。 (三)商品与服务没有体现便利店的特色。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便利店在货品选择上与超市雷同,没有突出便利店“必需品、急需品、即食品”的优势,也没有自主开发或主导别人开发特色商品的能力,商品开发滞后,完全是超市食品,没有做到商品的差别化。同时作为优于其他零售业态的重要特征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基本没有体现,许多便利店虽然挂着“便利店”的牌子,但却和连锁小超市基本雷同,仅是销售日常生活用品,只是一种超市概念的延伸,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 (四)信息化程度偏低,物流系统不完善,零售终端优势难以体现。   便利店在空间上的有限性,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门店的库存量,因此必须要求拥有一个能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多频度的及时配送需求的物流配送体系。国外业企业通过现代先进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来降低流通成本,而我国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和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很难实现规模化的大批量采购,同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投入也不足,尤其是在软件的应用上。这使得我国零售业在销售成本上明显高于国外大的零售商,导致经营成本大幅增加。 (五)缺乏政策支持。 虽然各地的便利店一直在便民的配套服务上下功夫,但由于一些地方的政策限制,使它们在提供的服务种类上大打折扣。如引进代缴水电费、代办银行卡等项目在不少地方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核准,使便利店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2.2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一)在中国发展便利店,是迎接加入世贸挑战的必然。   到2004年底我国服务业入世后的三年过渡时期就结束了,这也就意味对外资零售业的限制的结束。虽然目前中国的零售业还比较弱小,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资本实力上,都不具备与外资零售业比拼的实力,但是,与国际各大零售巨头大举进军我国百货、超级市场、仓储式超市等零售业态相比,对于便利店这一业态,外资企业大多小心谨慎,并未形成大规模入侵之势。同时,中国的市场复杂,需要多业态的竞争形式存在,而外资零售业并不是在所有的业态上都有优势。另外,在许多中小城市和地区,外资零售业不可能完全代替本土零售业而取胜。中国零售企业必有发展机会,特别是便利店这种业态。 (二)我国一些中心城市和沿海城市人均收入达到便利店开店要求。 一般认为国民生产总值(GDP)达到人均3000美元才是便利店导入的时机。而我国较为发达的一些中心城市和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了这一水平。2003年我国广州人均CDP已突破5000美元,北京已达3800美元,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人均GDP3626美元。这就为便利店业态在未来的发展提供较为现实的市场基础。 (三)便利店在中国开设具有本土优势。   作为国内的零售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本土优势。虽然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资本实力上,都不具备与国际零售巨头们全面抗争的能力,但是,利用本土优势,仍可以寻找到发展的机会。在上海,烟杂店约有3万多家,据统计,这3万多家烟杂店年营业额总计竟高达120亿元!对经营连锁便利店的企业来说,现代商业竞争就是规模的竞争,而规模又是通过连锁来实现的,利用已建立起来的品牌影响改造夫妻店、烟杂店,既扩大了市场份额,成为新的利润源泉,又扩大了经营规模,形成增强竞争能力的新途径。而对小夫妻店和烟杂店来说,“大树下面好乘凉”,成为大企业的一分子,不仅有了一块现成的金字招牌,商品的进货渠道也变得正规放心、统一配送,营业额自然也会比以前提高。可见,我国便利店的发展,是非常有竞争优势的。 (四)社会结构的变化,促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呈多元化,对便利店形成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追求生活质量、习惯于夜生活、生活节奏快的人逐渐增多,其消费需求一般具有即时性、应急性的特点,即购物通常处于非计划状态。便利店门店的面积小、密度大,商品品种少而精,陈列有序,使顾客容易找到,进出便利店;商品质量完全可以得到完全的保障;同时需要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如代售彩票、报刊、代冲胶卷,甚至提供家政服务,免费打气等。这种业态的市场定位正好满足了这些人追求及时、急用、快捷、用金钱买时间的购物和服务需求。另外,从中国人外出购物的方式上说,由于交通条件和收入水准的限制,大多数中国人购物是步行与骑自行车。因此贴近消费者、分散而又连锁的小店——便利店,就会创造市场的满足性。况且,中国还是一个人口老龄化迅速加剧的国家,发展便利店的意义十分巨大。 3.便利店在中国发展的策略分析 3.1采取措施实施连锁经营,实现规模优势   研究表明,一个便利店品牌要实现赢利至少需要100家的分店做支撑,因此要长足发展便利店,必须走连锁经营之路。作为规模经济效应最为明显的业态之一,除了国家扶持和银行贷款外,可以利用连锁店的商誉和知名度,发行股票和债券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也可采用职工入股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联合、购并、加盟等多种方式,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律对我国连锁业实施资产重组、结构重组,来构筑与培育大型连锁企业集团,营造中国便利店的“航空母舰”。实行集中设店的策略,吸收地区性的企业群,甚至将一些规模较小的连锁企业直接吸收,以增强企业实力,实现规模经营,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 3.2店铺选址多元化   便利店选址首要的因素是客流量的大小而非一定是在居民区,应该突破居民区、大型社区的界限,只要适合,就可发展。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多元化的选址计划,地铁站、加油站、写字楼、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公园及大型娱乐场所等都可以成为便利店的理想选址。这些地方的消费者的共同点是具备自主的消费能力,容易接受新消费观念,活跃的社会活动增加消费需求。所以,只要有明确的针对性人群,提供便利的服务,便利店即可处处开花。 3.3开发独创性商品与服务,体现便利店的特色。   便利店与其他零售业态相比的最大优点:一是便利,二是灵活。便利店的分布在地区的各个区域,便利店要想在与超市的竞争中立足,在商品满足目标顾客一般需求上,选择速食、预煮食品和一些常用品,这些商品共同的特点是品质好、保鲜度、规格适量、品牌知名度高;同时还应该根据当地居民的需求和消费特点,开发富有特色的专营产品,通过整合供应链促使供应商生产适应便利店销售的商品与服务,提高运用数据的能力把这种能力转化为自有品牌产品的开发能力;在经营时间上,按照国外的经验,便利店应该是24小时营业,这样才能最大地方便消费者。 便利店在经营商品范围和营业时间应该与其他零售业态,比如超级市场,大卖场形成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所以,便利店应该因地制宜地创建自身特色经营,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项目,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满足顾客的便利需求,如可以考虑在便利店内设置传真机、打印机、公用电话、冷热饮水机、代售福利彩票、提供冲洗扩印服务等;代缴公用事业费、订购车票、船票和飞机票;同时可销售报刊、IP卡、交通卡;为附近的居民可送货到家,还可实行网上订货;提供免费打气等服务。使这种精细服务成为便利店区别于其他零售业态的最显著特征。 3.4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   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整合内外部资源,提高物流效率,是便利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便利店的物流系统直接关系到其运作效率,其中温控商品的配送与管理又是关键中的重点,这也是经营能力的核心标志。便利店的物流系统应该分常温、冷藏、粮油制品、直送四个分系统。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大多数便利店公司的门店数量较少,如果独立建立物流配送系统并不经济,因此他们可以采取和其他零售业态共享物流配送服务的办法或者利用第三方物流来实现对商品的配送,以节省物流配送成本。国内企业在进行网点体系扩张的同时,必须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技术,建设符合企业经营实际,同时又具有扩展性的物流配送体系,通过快捷、及时、高效的物流运行,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5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一要逐步提高服务项目的代理费标准。政府应该准许便利店企业在服务项目达到市场相当份额的时候,与这些垄断行业进行交涉提高服务项目的代理费收取标准。二要放宽对便利店服务项目的限制,拓宽服务范围。 4.结论 从传统的小型南杂店到现在的便利店这一变化标志着商业零售业高速发展,由于便利店具有商品少而精、库存调整灵活、利润率高、辐射范围小、采购方便、贴近消费者需求等诸多优点,很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从国外便利行业发展的经验来看,随着商业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贸易政策的公平化实施,便利店的发展速度会步入更快的轨道,并将成为零售业中继超市和购物中心之后的又一主力业态。总之,我国便利店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实施连锁经营,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构建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提高产品的开发能力,在充分发挥便利店功能的基础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我国便利店的经营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摆脱亏损的局面,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白DDXX.《便利店》.百度百科, 2009-07-21 [2]我国加油站便利店发展初探.中油Baby. [2007-04-15]. http://bppetrochina. [3]陈淑君.《我国便利店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6,8-9 [4]曹正.《中国便利店如何走出困境》[J].华东经济管理,200,107-110 [5]汪旭晖.《中国便利店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经济与管理,2005,22-25 [6]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与策略分析.中国行业研究网. [2005-9-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