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9894973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8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关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社会体育专业是中国高等教育为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满足大众健身市场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而新设置的体育专业。国家把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从事社会体育领域中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这就意味着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工作。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应该了解本专业的就业的特点和方向。本文对她们的相关情况作出研究调查。 本次调查由体育专业教师指导下,大三年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完成。调查时间为 6月15日6月25日。经过对社会体育各个年级学生以及已毕业学生的情况的相关调查问卷。 —。调查方法及内容分析 在 . . 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随即发放了调查卷107份,收集有效调查问卷98份。回收率为91.5%。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设置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1,对所学专业等自身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2,就业期望值;3,就业意向以及择业范围。 1, 对所学专业等自身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 a.对所在学校及所在专业等自身专业能力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在被调查学生中,对本专业在就业中的形式如何的回答:认为好的占16%,一般占45%,不好的占39%。 能够看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对当前就业的信心不是很足,这一方面是就业环境的影响,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跳跃式增长,就业压力逐年加大; b.她们在对自己的专业能力的评价,自认为很强的占25%,自认为强的占37%,组认为一般的30%,自认为较弱的和很弱的占8%。 c.在回答你如何评价过去学校学习生活的价值时,认为很有帮助的占43%,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 54% ,认为毫无帮助的只占3%。 d.在对你认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与其它体育专业毕业生相比处于不利地位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中,认为不是的只占10%,认为不一定,看个人实力如何的占57%,同时仍有33%的同学认为相比之下处于不利地位。 这就说明,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心不足的另一方面原因就是毕业生们对专业的认同度不算很高。不能合理的发掘自身专业优势,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经过老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努力,无论在专业知识、道德修养、意志品格还是人际交往等知识能力培养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学到了专业知识并提高了综合素质,但在面临择业或择业过程中却又常常感到手中的毕业证牌子比不上其它专业,从而怀疑自身的实力。 2、就业期望值 在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中,对就业前所期望的工资标准的调查结果是:1000-1500元的占 21%;1500- 元的占41%; -2500元的占23%;2500-3000元的占3%;2500以上的占12%。总体看来,我们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对工资标准的要求并不高,大多数在1000元至 元之间(基本呈正态分布),只有少数家庭条件优越的毕业生才有稍高一点的工资水平的要求。而在实际签约中,签约单位的工资标准则是1000-1500元的占50%;1000-1500元的占35%;1500- 元的占 10%; -2500元的占3%;2500元以上的仅占2%。因此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的期望值变化是:期望值上升的占24%;期望值因本专业就业形势不好而降低的占31%;期望值因当初自己定位过高而降低的占18%;期望值基本没有变化的占26%。近50%的毕业生对工资标准的期望值是下降的,总而言之,当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呈总体下降趋势。而毕业生选择单位时最看重的因素主要是个人发展空间和工资、福利待遇这两个方面,各占了 41%和36%;其次是工作地点,占13%,因为社体毕业生80%~90%来自农村,其家庭经济状况都不算很好,近20%属于贫困生或特困生,许多毕业生在校学习了四年之后,已经花费了家里大多数的积蓄,甚至是债台高筑。毕业时不但家里而且自己也希望马上能找到工作。因此在第一次择业时对找单位是慎之又慎,多方考虑,难下决心。 3、就业意向以及择业范围 就业范围方面 a.老师占40%。 b.俱乐部教练占30% c.其它行业占20% d.继续深造的占10% 就业意向 a.大型城市:(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等)占37% b.中型城市占42% c.西部占3% d.其它占18% 由此看出体育生的择业范围和去向都比较窄小,而毕业生也日趋增多,这将是体育毕业生就业的一大问题。 在中国经济转型与市场转轨的宏观背景下,社会体育专业并不同于其它专业,例如医学、数学、机械等等。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欠发达,因此,社会体育并未在整个社会中生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元素。对于社体毕业生而言,整个社会还没有给与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开通一条职业化渠道,现在要想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越来越困难。极少数在其知识结构范围内择业。因此,社体毕业生就业观念及就业定位如何往往成为能否及早顺利签约的关键,因此,毕业生自己拓展就业领域,不拘泥于专业对口岗位的就业生占85%以上。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择业的心情是既兴奋又紧张,既憧憬又担心的。兴奋的是经过多年苦读,现在即将要学成毕业了,憧憬能够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设计属于自己的天空,与此同时,她们又紧张将要开始独自承受生活的压力。 二、对策研究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体育专业作为建立在经济发展平台之上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解决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首先,应规范就业市场,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调整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另外,高校要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意识,改革教学环节中的计划模式,切实做好针对性指导服务工作。 1、 规范就业市场,建立和完善就业法规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社会体育专业作为建立在经济水平发展平台之上的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就要建立以政府为指导、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这是社会体育向整个社会输入人才的必然趋势,是优化毕业生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过程中,要运用宏观手段,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现行的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必要的监督和调控,减少学生择业和用人单位录用上的不规范行为,保证公平竞争,从而保护一些用人单位和新兴学科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2、 转变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 创新就业思维,拓宽就业思路,鼓励毕业生在就业中敢为人先,现在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广大毕业生的就业思维方法也要与之相适应。伴随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择业方式也要发生转变,拓展就业领域,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但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可见,自主创业是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强化对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的创业理念,加强对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从新生入校时就能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使她们及早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和知识结构范围,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全面的准备,积极增进职业适应,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 3、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调整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结构 要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发展她们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一新兴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要克服其与社会之间的脱轨,以减少人才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从而提高就业率。学校要不断拓宽知识口径,加强与其它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使学生具有较宽的适应面,同时开设辅修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与实用型人才。 4、改革教学环节中的计划模式 加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和技能操作能力的训练,力争使学生的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模式相接轨,完全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学生,并使培养的学生具备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作为所必须的扎实的基本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职业素养。设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社会的需求,不断的完善其培养体系。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结论 毋庸置疑,在中国经济转型与市场转轨的宏观背景下,健全与完善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机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显然是难以凭一己之力,一朝一夕所能建立起来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更长时间、更为深入的研究。为广大的社会体育学生铺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