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春期(开专)《中级财务会计(一)》期末复习
( 一) 本课程的命题范围是教材《中级财务会计》课程( 第三版、 杨有红主编) 的教学大纲、 教材、 实施意见。
( 二) 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
( 三) 考试时间: 答题时限90分钟。具体时间: 7月 7 日14: 00-15: 30时
( 四) 试题类型及所占分值: 1. 单项选择( 20分) 2. 多项选择( 15分) 3简答题( 10分) 4.单项会计分录( 30分) 5.计算题( 12分) 6.综合( 13分)
( 五) 试题特点: 以基础知识为主, 重会计核算知识的应用
( 六) 本课程期末考试能够携带计算器
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本学科本次考试有下列3种资料, 可供学员复习应考考试用。
( 一) 本课程是中央电大出题考试, 同学们应以《中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指导》为重点, 而且该资料非常全面, 实用性非常强, 希望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用好。
( 二) 平时作业
中央电大《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平时作业》中计算题和业务题都较为典型, 根据过去考试的情况看也有重复, 有些作业题其实就是考试题, 因此一定要认真用好。
( 三) 电大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 总论
一、 重点掌握
1.财务会计的目标 P1
二、 一般掌握
2.财务会计的特征及一般原则P1-3
第二章 货币资金
一、 重点掌握
1.其它货币资金的主要内容及其账务处理P36
二、 一般掌握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内容P17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一、 重点掌握
1.应收账款的性质及特点; 销售折扣情况下应收账款的核算 P43
2.坏账的确认及核算方法 P53
3.应收票据的种类、 取得和到期及贴现的核算 P37
二、 一般掌握
预付账款与应收账款在性质上的区别 P50
第四章 存货
一、 重点掌握
1.存货的确认、 收入及发出存货的计价 P59-69
2.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 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之间的比较; P6465
3.材料按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的核算P70-74
二、 一般掌握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核算 P88-94
第五章 证券投资
一、 重点掌握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及会计核算 P97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及会计核算 P100
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确认与计量及会计核算 P109
二、 一般掌握
证券投资的分类 P95
第六章 长期股权投资
一.重点掌握
1.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P114-121
2.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P122
3.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P128
二.一般掌握
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 P111
第七章 固定资产
一、 重点掌握
1.固定资产购入、 自行建造的核算;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P134-142
2.固定资产期末计价的核算 P147
3.固定资本处理的核算 P148
二、 一般掌握
1.固定资产的确认、 分类及计价 P130
第八章 投资性房地产与无形资产
一、 重点掌握
1.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及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处理的会计处理 P152
2.无形资产取得、 摊销、 出租、 出售及减值的会计处理 P159-169
二、 一般掌握
投资性房地产的含义、 范围, 无形资产的含义、 特征 P152 P159
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 综合题
1.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原材料”账户月初余额80000元,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借方余额2500元。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公斤10元。该企业12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 1) 12月15日, 从外地A公司购入材料6000公斤, 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为58900元, 增值税额10013元, 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款项, 材料尚未到达。
( 2) 12月25日, 从A公司购入材料6000公斤到达, 计划成本60000元。
( 3) 12月31日, 汇总本月发料凭证, 本月共发出丙材料6000公斤, 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要求: ( 1) 对本月发生的领料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 2) 计算本月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本月发出原材料与期末结存原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 ( 3) 结转本月领用原材料的成本差异。
解: ( 1) 对本月发生的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2月15日从外地购入材料时:
借: 材料采购 58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0013
贷: 银行存款 68913
12月25日收到12月15日购入的材料时:
借: 原材料 60000
贷: 物资采购 58900
材料成本差异 1100
( 2) 12月31日计算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 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率=( +2500-1100) /( 80000+60000) =+1%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60000*1%) =600( 元)
借: 生产成本 60000
贷: 原材料 60000
借: 生产成本 600
贷: 材料成本差异 600
( 3) 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80000+ 0+59000-60000) +( 1900-717) =100183( 元)
2、 购入一项设备当即交付行政部门使用, 已知设备买价1 0元、 增值税20400元、 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5000元以及预计使用年限5年和预计净残值5000元。要求: ( 1) 计算设备的原价; ( 2) 分别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计算的第一年得折旧额; ( 3) 编制购入设备、 第一年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解: ( 1) 设备的原价=1 0+5000=125000( 元)
( 2) ①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 各年折旧率=2/5×100%=40%
第1年折旧额=125000×40%=50000( 元)
第2年折旧额=( 125000-50000) ×40%=30000( 元)
第3年折旧额=( 125000-50000-30000) ×40%=18000( 元)
第4、 5年折旧额=( 125000-50000-30000-18000-5000) /2=11000( 元)
②年数总和法下:
第1年折旧额=( 125000-5000) ×5/15=40000( 元)
第2年折旧额=( 125000-5000) ×4/15=3 ( 元)
第3年折旧额=( 125000-5000) ×3/15=24000( 元)
第4年折旧额=( 125000-5000) ×2/15=16000( 元)
第5年折旧额=( 125000-5000) ×1/15=8000( 元)
( 3) 编制购入设备、 第一年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设备
借: 固定资产 12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20400
贷: 银行存款 145400
②计提折旧(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
借: 管理费用 50000
贷: 累计折旧 50000
3.D公司附现金折扣条件销售商品一批, 货款100000元, 增值税税率17%, 现金折扣为2/10、 N/30,产品发出并办妥托收手续。购货方在折扣期内付款。要求: ( 1) 计算实收的货款总额; ( 2) 编制销售商品、 收到货款的会计分录。
解: 采用总价法, 只对货款折扣( 注明: 也可对包含增值税的总金额折扣)
( 1) 计算实收的货款总额=100000×( 1+17%) -100000×2%=115000( 元)
( 2) 编制销售商品、 收到货款的会计分录。
销售时: 借: 应收账款 117000
贷: 主营业业务收入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000
折扣期内收回货款: 借: 银行存款 115000
财务费用
贷: 应收账款 117000
4.F公司年初委托证券公司购入G公司普通股10万股, 所购股票占G公司普通股的15%, 计划长期持有, 已知每股面值10元、 购入价12元( 其中包括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0.5元) 、 发生的交易税费10000元。G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和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额100万元( 支付日为次年3月) 。
要求: ( 1) 计算上项股票投资的初始成本; ( 2) 采用成本法编制F公司对外投资、 年末确认投资收益以及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解: ( 1) 计算上项股票投资的初始成本=( 12-0.5) ×100000+10000=1160000( 元)
( 2) 采用成本法编制F公司对外投资、 年末确认投资收益以及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F公司对外投资时
借: 长期股权投资——G公司(成本) 1 160 000
应收股利——G公司 50 000
贷: 其它货币资金 1 210 000
收到购买时确认的现金股利50000元
借: 银行存款 50 000
贷: 应收股利——G公司 50 000
当年末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额100万元, 确认投资收益=1 000 000×15%=150 000( 元) 。
借: 应收股利——G公司 150 000
贷: 投资收益 150 000
次年3月, 收到现金股利时
借: 银行存款 150 000
贷: 应收股利——G公司 150 000
二、 计算题
1.坏账准备的计提、 补提、 冲销。
某公司 首次计提坏账准备, 其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00 000元; 发生坏账损失1 800元,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40 000元; 发生坏账损失3 000元,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0 000元; 已冲销的上年应收账款2 000元又收回来,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720 000元。该企业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
要求: 计算每年年末应补提或冲减的坏账准备金额及余额。
解:
末
应提坏账准备: 400 000×5‰ = 2 000( 元) , ”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为 元。
, 转销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1 800元,
年末应提坏账准备: 540 000×5‰-( -1800) =2500( 元) , ”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为2700元
, 转销已确认为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3 000元,
年末应提坏账准备: 600 000×5‰-( 2700-3000) = 3 300 (元), ”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为3000元
, 已冲销的上年应收账款2 000元又收回来,
应提坏账准备: 720 000×5‰-( 600 000×5‰+ =- 1 400(元), 即应冲销坏账准备1400元。”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为3600元
另有例子:
S公司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 并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 12月31日”坏账准备”账户余额24 000元。 10月将已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12 500元作为坏账处理, 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20万元, 坏账准备提取率为3%; 6月收回以前年度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3 000元, 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 坏账准备提取率由原来的3%提高到5%。
要求: 分别计算 年末、 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以及应补提或冲减坏账准备的金额。
答: 末:
应提坏账准备=120万元×3%=36 000(元)
补提坏账准备金额=36 000-(24 000-12 500)=24 500(元)
末:
应提坏账准备=100万元×5%=50 000(元)
补提坏账准备金额=50 000-(36 000+3 000)=11 000(元)
2.A公司年初认购B公司普通股10%准备长期持有, 已知每股面值10元、 实际买价12元( 其中包含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0.5元) 、 另外支付的相关费用1万元, 一共购买了100万股。B公司年度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和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额为100万元。要求: ( 1) 计算A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 ( 2) 采用成本法核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采用权益法核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以及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值。
解: ( 1) A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100×( 12-0.5) +1=1151 (万元)
A公司的应收股利=100×10%=10(万元)
( 2) 成本法核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0×10%=10( 万元)
成本法下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取得股票时的成本=100×( 12-0.5) +1=1151 (万元)
权益法核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0×10%=20( 万元)
权益法下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151+20-10=1161( 万元)
3. C公司年初以1 08.9 808万元购入一批同日发行的 期、 到期一次还本的公司债券, 计划持有至到期.该批债券票面利率6%, 实际利率4%, 面值总额为100万元, 每年的6月30日、 12月31日结算利息并分摊债券溢价。要求计算: ( 1) 购入债券的溢价; ( 2) 半年的应收利息; ( 3)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第1期投资收益以及分摊的债券溢价; ( 4) 第1期末的债券摊余成本。
解: ( 1) 购入时发生的债券溢价=108=89808( 元)
( 2) 半年的应收利息=1000000×3%=30000( 元)
( 3)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第1期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 =1089808×2%=21796.16( 元)
分摊的债券溢价=30000-21796.16=8203.84(元)
( 4) 第1期末的债券摊余成本=1089808-8203.84=1081604.16(元)
4.E公司经营三种商品, 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并按单项比较法确认存货跌价损失。已知第一年初各项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及第一、 二年末各项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 见下表) 。
要求: 确认第一、 二年末各项存货的期末价值以及应计提或冲减的跌价准备, 并填入下表。
第一年年末
项
年初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成本
可变现净值
期末价值
应计提或冲减的跌价准备
A存货
6000
21 0000
20 5000
B存货
15 3000
12 6000
C存货
6200
19 8000
21 3000
第二年年末
项
年初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成本
可变现净值
期末价值
应计提或冲减的跌价准备
A存货
20 0000
20 5000
B存货
15 0000
12 5000
C存货
19 8000
18 3000
解: 第一年年末
项
年初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成本
可变现净值
期末价值
应计提或冲减的跌价准备
A存货
6000
21 0000
20 5000
20 5000
应冲减1000
B存货
15 3000
12 6000
12 6000
应补提25000
C存货
6200
19 8000
21 3000
19 8000
应冲减6200
第二年年末
项
年初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成本
可变现净值
期末价值
应计提或冲减的跌价准备
A存货
5000
20 0000
20 5000
20 0000
应冲减5000
B存货
27000
15 0000
12 5000
12 5000
应冲减
C存货
0
19 8000
18 3000
18 3000
应补提15000
三、 单项业务题
1.溢价购入债券持有期限不确定; 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购入股票一批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以前购入的债券到期本息和全部收回并存入银行; 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净收入存入银行。
( 1) 甲企业5月10日以银行存款105000元购买丙公司面值为100000元债券。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丙公司债券( 成本) 100000
——丙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 5000
贷: 银行存款 105000
( 2) 5月31日, 甲企业购买的乙公司的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0000元。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乙公司股票( 公允价值变动) 30000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00
( 3) 甲企业5月10日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股票1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该股票每股市价为5.2元( 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0.2元/股) , 另支付交易费用 元。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0000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
贷: 银行存款 54000
( 4) A公司持有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债券,收回本金100000元及利息为 元, 已经收存银行。
确认利息收入时:
借: 银行存款 10
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00
投资收益
( 5) 出售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一批, 价款50000元, 该批股票成本为45000元, 公允价值变动10000元。
借: 银行存款 50000
资本公积 10000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450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00
投资收益 5000
2.出售专利一项; 专利权出租收入存银行; 摊销自用商标价值; 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入一项专利;
(1)A企业出售一项无形资产 0元, 已存入银行, 该无形资产成本80000元, 已计提摊销60000元, 计提减值准备10000元。出售无形资产营业税税率为5%。
借: 银行存款 0
累计摊销 600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000
贷: 无形资产 8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000
营业外收入 9000
( 2) 专利权出租收入存银行
借: 银行存款
贷: 其它业务收入
( 3) 摊销自用商标价值
借: 管理费用
贷: 累计摊销
( 3) 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入一项专利;
借: 无形资产—专利权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 长期应付款
3.将不带息的应收票据贴现; 不带息票据到期对方无力付款; 委托银行开出银行汇票准备用于支付购货款;
( 1) 将不带息的应收票据贴现
借: 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 应收票据
( 2) 不带息票据到期对方无力付款
借: 应收账款
贷: 应收票据
( 3) 委托银行开出银行汇票准备用于支付购货款
借: 其它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贷: 银行存款
4. 从外地购入材料( 按计划成本核算) 款未付货未达; 材料运达企业并验收入库;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发出材料用于产品生产; 结转本月领用材料的成本超支额。
( 1) 5月15日, 从外地购入材料( 按计划成本核算) 款未付货未达
如甲企业向A公司购买原材料, 货款10000元, 增值税1700元, 款未付货未达。
借: 材料采购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700
贷: 应付账款——A公司 11700
( 2) 5月20日, 上述材料到达, 并验收入库, 计划成本9800元。( 如果计划成本为10200元呢? )
借: 原材料 9800
材料成本差异 200
贷: 材料采购 10000
( 3) 月末, A企业存货成本 0元, 可变现净值为18000元,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账户期初无余额。
借: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 存货跌价准备
( 4) 本月生产甲产品领用A材料5000元。
借: 生产成本——甲产品 5000
贷: 原材料——A材料 5000
( 5) 期末结转本月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超支额, 超支差异率为1%, 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100000元, 其中, 生产领用60000元, 管理部门领用 0元, 销售部门领用10000元, 在建工程领用10000元。
借: 生产成本 6000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1000
在建工程 1000
贷: 材料成本差异 10000
5.拨付定额备用金; 经理报销差旅费用现金支付; 用银行存款预付购货款; 向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金额从银行存款户中转账支付; 库存现金盘亏原因待查。
( 1) 拨付定额备用金
借: 备用金
贷: 库存现金
( 2) 经理报销差旅费用现金支付
借: 管理费用
贷: 库存现金
( 3) 用银行存款预付购货款
借: 预付账款
贷: 银行存款
( 4) 向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金额从银行存款户中转账支付;
借: 其它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
贷: 银行存款
( 5) 库存现金盘亏原因待查
借: 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 库存现金
6.购入设备款项已付; 计提设备折旧; 用现金支付报废固定资产的清理费用; 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 确认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确认坏账损失
( 1) A公司购买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 价款50000元, 增值税8500元, 另外支付运杂费等1000元, 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新税法规定固定资产增值税允许抵扣)
借: 固定资产 5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
贷: 银行存款 59500
( 2) 计提折旧
借: 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
贷: 累计折旧
( 3) 用现金支付报废固定资产的清理费用
借: 固定资产清理
贷: 库存现金
( 4) 结转报废固定资产的清理净损失5000元; ( 若为清理净收益, 则计入营业外收入)
借: 营业外支出 5000
贷: 固定资产清理 5000
( 5) 确认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借: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6) 确认坏账损失
借: 坏账准备
贷: 应收账款
7.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应收现金股利; 采用权益法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 1) 例题: A公司持有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甲公司股票, 4月, 甲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200万元, A公司持股比例为10%, ( 甲公司发放的股利均来自A公司投资后形成的净利润)
借: 应收股利 00
贷: 投资收益 00
( 2) B公司取得甲公司30%的股份并能够对其施加重大影响。甲公司实现200万元利润时, B公司应调增账面价值60万元( 200*30%) :
借: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0
贷: 投资收益 60
8.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 对投资性房地产( 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收益;
( 1) B企业对出租的办公楼计提折旧5000元。
借: 其它业务成本 5000
贷: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5000
( 2) 对投资性房地产( 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收益
①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借: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②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9.现金折扣赊销商品; 销售产品一批货款已于上月全部收妥存入银行; 收到本月出租设备收入存入银行。
( 1) 某企业赊销一批商品, 货款100000元, 规定的划款条件为”2/10, n/30”。增值税率为17%。应收账款采用总额法进行核算。
借: 应收账款 117 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 000
( 2) 销售产品一批货款已于上月全部收妥存入银行
借: 预收账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3) 收到本月出租设备收入存入银行
借: 银行存款
贷: 其它业务收入
四、 简答题
1.银行存款的含义及企业银行存款账户的类型。
答: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按照国家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的规定, 每个企业都要在银行开立账户, 称为结算户存款, 用来办理存款、 取款和转账结算。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 一般存款账户、 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2.权益法的涵义与适用范围。
答: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 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权益法适用范围: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3.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的区别?
答: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为销售产品而应当在一年内向客户收取的销货款, 也就是其它企业欠的货款。判别一项债权是属于应收账款还是属于其它应收账款的标准在于是否与企业基本经营业务有关, 以及是否采用了票据化表现形式。应收票据是其它企业因为欠债而签发的不能立即兑付票据, 即采用了票据化表现形式的应收款项。
4.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及固定资产减值的含义?
答: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理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处理资产所发生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当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 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 证券投资的含义及种类?
答: 证券投资是指企业以购买股票、 债券、 基金的方式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证券投资按投资品种能够分为股票投资、 债券投资和基金投资; 证券投资按管理意图能够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6. 无形资产摊销的相关规定。
答: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 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其残值应当视为零, 但下列情况除外: ( 1) 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 2) 能够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 而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 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 摊销期不应超过受益年限与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合同与法律无规定的不超过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7.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区别。
答: 交易性金融资产: 是指利用闲置资金, 赚取差价; 以交易目的所持有, 近期准备出售; 以公允价值计量, 而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 股票、 基金等。核算特点: 以公允价值计量, 而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主要包括: 短期债券投资、 短期股票投资、 短期其它投资、 基金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 是指到期日固定、 收回金额固定或能够确定、 企业有明确的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 一般具有长期性质( 但期限在1年以内) 的债券投资。核算特点: 为取得投资而发生的税金、 佣金和手续费等费用, 购入时计入投资成本, 分期摊销时计入摊销期投资收益。主要包括: 债券投资。
8. 投资性房地产的含义及其后续计量模式的种类。
答: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单独计量和出售。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的种类: 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企业一般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也能够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例如,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饭店,其经营目的主要是经过提供客房服务赚取服务收入,该旅馆饭店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而确认为固定资产。
五、 单项选择题
1.销售商品用商业汇票结算, 此时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B )。
A.银行存款 B.应收票据 C.其它货币资金 D.应收账款
2. 1月3日企业将一张带息应收票据送银行贴现。该票据面值100万元, 12月31日已计提利息1 000元、 尚未计提利息l 200元, 银行贴现息为900元, 则该票据贴现时应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为( D )。
A.借记财务费用2 300元 B.借记财务费用2 200元 C.贷记财务费用1 000元 D.贷记财务费用300元
3.企业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 初, ”坏账准备”账户期初余额为2万元, 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 确认坏账损失3万元, 收回以前年度已注销的坏账1万元。 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万元, 则当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C )。
A.4万元 B.2万元 C.1万元 D.0
4. 12月31日A存货的账面余值25 000元, 预计可变现净值23 000元。 12月31日该存货的账面余值未变, 预计可变现净值为26 000元。则 末应冲减A存货跌价准备(B )。
A.3 000元 B.2 000元 C.1 000元 D.0
5.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存货的实存金额小于账面金额, 原因待查。此时对该项差额的会计处理是, 在调整存货账面价值的同时, 应( D )。
A.增加营业外收入 B.增加存货跌价损失 C.增加管理费用 D.增加待处理财产损益
6.某商业公司采用毛利率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月初体育用品结存150 000元, 本月购入400 000元; 实现销售收入370 000元, 另发生销售退回与折让20 000元。上月该类商品的毛利率为25%, 则本月末的库存商品成本为( C )
A.262 500元 B.280 000元 C.287 500元 D.180 000元
7. 12月30日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 已交付生产使用, 原价50 000元, 预计使用5年, 预计净残值2 000元。若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则第三年的折旧额为( B )。
A.6 400元 B.9 600元 C.10 000元 D.12 800元
8.企业对一大型设备进行改扩建。该设备原价1 000万元, 已提折旧80万元, 发生改扩建支出共计140万元, 同时因处理废料发生变价收入5万元。改扩建完成后, 该设备新的原价应为( B )。
A.1 055万元 B.1 135万元 C.1 140万元 D.1 145万元
9.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净值, 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应计入( C )。
A.其它业务成本 B.财务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销售费用
10.固定资产本期多提折旧, 会使( A )。
A.期末固定资产净值减少 B.期初资产净值增加 C.期末负债增加 D.期初负债减少
11.期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其核算账户是( B )。
A.投资收益 B.资本公积 C.营业外收入 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企业自行研制一项专利技术。研究费用为200 000元; 开发过程中发生原材料费用100 000元、 人员工资160 000元、 管理费用70000元。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 发生律师费15 000元, 注册费5 000元。若企业已依法取得该项专利, 则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该项专利的入账价值应为( C )。
A.550 000元 B.530 000元 C.350 000元 D.20 000元
13. 12月31日, A材料的账面余值( 即成本) 为340万元, 市场购买价格为280万元, 预计销售发生的相关税费为10万元; 用A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 则 末A材料的账面价值应为(A )。
A.340万元 B.290万元 C.280万元 D.270万元
14.将一张已持有3个月、 面值20 000元、 票面利率6%、 期限6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 贴现率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