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PTSD简介,1,概 念,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导致个体延迟(一般在事件后的3-6月内)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麻木或易激惹和回避行为,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2,临 床 特 征,如“美国9-11恐怖事件”、汶川“5-12地震”,闯入性的创伤体验反复重现、恶梦,持续警觉性增高,持续回避,如避免回想、回避相似情景、交往减少、冷淡等,对未来失去信心,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3,患 病 率,美国: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14,平均为8;终生患病危险性达358,女性是男性的 2倍,德国:人群总体患病危险性仅为1.3%,阿尔及利亚:患病危险性37.4%,PTSD患者的自杀危险性高于普通人群(19%),4,唐山地震的相关研究,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造成的心理创伤对受害者产生了持久性应激效应,长期影响身心健康,震后余生的人约1/3者出现PTSD,患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3到5倍)。很多人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等,4000多名孤儿容易出现的相关症状:,-控制不住回想受打击的经历;,-遇到与创伤事件多少有些近似的场合或事件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验的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不到能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去;,-过分的惊跳反应;,5,PTSD,不同年龄终生患病危险性,终生患病率 (%),1524,2534,3544,4554,平均年龄,6,临 床 表 现,核心症状,与 PTSD有关的问题,躯体症状,7,PTSD核心症状,反复出现创伤经历:,回闪(flashbacks),噩梦(nightmares),触景生情、反应过度,回避和情绪木纳:,兴趣丧失,对外界漠然处之,情绪压抑,警觉性增高:,很难入睡和注意力集中困难,烦躁不安或暴怒,提心吊胆,8,PTSD的躯体症状,PTSD患者常表现有多种躯体症状:,头痛,慢性疼痛,肠易激症状,疲乏,9,与 PTSD有关的问题,惊恐发作或惊恐障碍,回避行为,抑郁和消极观念,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怀疑或不信任感,愤怒或烦躁不安,日常功能受损,陌生的想法或感知,10,PTSD 与其他疾病的共病,病人(%),11,诊 断,诊断标准,医生诊断PTSD,量表,(HAM-A,,Davidson 创伤量表,PTSD治疗后果量表-TOP-8),鉴别诊断,12,诊断标准(CCMD-3),症状学标准-1,1)异乎寻常的创伤事件或处境,2)反复重现创伤体验,至少有下述1项:,不由自主回想创伤经历,经常恶梦创伤内容并惊醒,反复发生错觉、幻觉,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13,诊断-2(CCMD-3),症状学标准-2,3)持续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述1项:,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集中注意困难,过分担惊受怕,4)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述2项:,极力不想有关创伤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故地重游”,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冷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14,诊断-3(CCMD-3),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排除标准:排除情感障碍、其他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15,鉴 别 诊 断,反复出现的创伤经历事件,强迫症,境遇的恐惧性回避,社交焦虑症,广场恐惧症,警觉性增高、提心吊胆和不能集中注意力,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16,治疗的目标,心理社会,药物,减少残疾,降低共病危险性,缓解核心症状,减轻应激反应,提高生活质量,17,治疗策略,应急人群的紧急干预,PTSD患者的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治疗指南,18,灾难后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受害者 幸存者 目击者,死难者的家属 同事 朋友,救援人员 消防人员 警察 应急服务人员 志愿人员,易感人群,老人 儿童,19,急性期的干预,原则:简短、及时、就近、集中、表浅,目标:促进病人面谈、接受、加工、整合,压抑和难以承受的情绪,方式:个别治疗、集体治疗、集体晤谈,(CISD)、催眠疗法、药物治疗,20,现场急性应激干预,建立相互信任,让受害者从自己的角度提供发生的一些具体事实,鼓励受害者叙述最初和最痛苦的想法,疏泄情绪,鼓励受害者表达最痛苦的一部分经历,认识自己的情感,让受害者认识到,他们的应激反应是在非常压力之下正常、可理解的行为,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如何促进整体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总结修改有关应对策略和计划,减轻各类事故引起的心灵创伤,保持内环境稳定,促进个体的身心康复,21,心理治疗,精神分析,认知-行为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森田治疗,其它,22,药物治疗,镇静、改善睡眠,BZDs(如阿普唑仑、米达唑仑、氯硝西泮等),稳定情绪(抗抑郁、抗焦虑),SSRIs(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NaSSA(米氮平),TCAs(如阿米替林、丙米嗪等),其他对症处理,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利培酮等),23,对核心症状群疗效,Brady et al.,JAMA.,2000;283:1837.,药物,核心症状群,回闪,木讷,警觉性增高,无效,有效,P=0.02,有效,P=0.03,有效,P0.001,有效,P0.001,有效,P0.001,备注:SSRIs中仅有舍曲林和帕罗西汀被FDA批准了PTSD适应症,24,谢谢!,2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