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市朝阳区2017届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887391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朝阳区2017届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市朝阳区2017届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朝阳区2017届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17.3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2.柏杨称商鞅变法是在黄金大时代的一次惊心动魄的大魔术。这次变法使秦国 A.出现迁徙与择业的相对宽松环境 B.私人工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士人阶层冲破束缚出现思想争鸣 D.创建新权力结构实现富国强兵 13.钱穆先生认为“(孔子)以学不厌、教不倦为中心,政治事业则为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汉儒尊孔,不免将此事业之重要性首尾例置”。他认为汉儒推崇孔子是更注重 ①安贫乐道 ②传道授业 ③通经致用 ④德治仁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B 1550~1800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与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中国,中国成了全球白银的“吸泵”。 以中国为中心的纳贡体系形成 C 拿破仑在1808年创立帝国贵族制度,其中旧贵族出身的占22.5%,资产阶级出身的占58%。 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集团的支柱 D 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的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中试名单送到天津,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时隔24小时就获知考试结果。 通讯革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15.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他谈到的历史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 D.抗日战争 16.某组学生承担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学习主题,提出研讨具体方案。方案中符合该小组学习主题的是 ①考验:应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②对抗:从两党合作到分裂对峙 ③转移:从政府迁徙到北上抗日 ④较量:民主联合政府的可行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使全国大约3 亿多无地与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与其它一些生产资料的同时 A.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 B.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C.初步建立了新中国工业基础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外交方式,取得的重大成就是通过、签订了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不结盟国家与政府首脑宣言》 C.《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D.《中华人民共与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 19.下列所述三位学者在学术思想与学术探索中遵循的共同原则是 甲:他的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终其一生述而不作,喜欢讨论问题或讲授哲学。 乙:他是多门学科的奠基人,著作涉及逻辑学、物理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 丙:他提出了关于人的最基本的问题,并以他的名著——“三大批判”为代表,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理性 B.神性 C.道德 D.中道 20.962~1806年的德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却被伏尔泰称之为“既非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这个阶段的德国 A.首倡了文艺复兴 B.发生了宗教改革 C.结束了民族分裂 D.完成了工业革命 21.西方学者在研究19世纪后期蒸汽船的使用时发现,在欧美国家与非欧美国家都出现了贸易量翻倍的同时,非欧美国家城市化率下降了15~16%;欧美国家城市化率上升了11~17%。以上材料表明 ①蒸汽船推动全球城市化进程 ②奴隶贸易促使人口急剧集中 ③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化加深 ④工业水平与城市化率成正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农产品价格在1929~1933年实际下降了50%,但人们仍因贫困而挨饿,种粮者面对微薄的收入深感失望……”对此该国政府所采取的调整措施是 A.开垦荒地扩大生产 B.减产与收购相结合 C.着力刺激消费市场 D.大力推行集体农庄 23.1958年,在莫斯科举办了首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美国钢琴家范·克莱本荣获一等奖,这使美国“从一种50年代以来的不快阴影中得到些许解脱”。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快阴影”的是 A.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B.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C.欧洲共同体的诞生 D.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37.(36分)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德法并举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律,注重法以“刑”为核心的同时,“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成一道德团体”,制度与礼皆是道德之器械。这种纳法律于道德的传统,流衍于后世。 ——梁治平《中华文明读本·法律体系篇》 《十二表法》将作为家庭首领的家父享有独特的巨大权力具体化并且细分化。其对家父唯一的明确限制是有一条“若家父出卖家子三次,家子即脱离家父”的规则。家父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与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当家父欲行使对其后裔处以死刑的权力时,必须召集理事会进行听审,家父的行为要受到这个理事会裁决的约束。处在绝对家父权之下的家子,能够与家父一样自由地投票与担任执法官,公法与私法并不相矛盾。 ——[英] H.F乔洛维茨巴里·尼古拉斯《罗马法研究历史导论》 (1)概括“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律”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不同。(10分) 政治意义上的“宪法”一词在英美两国含义迥然不同。于美国意味着某个特定时刻颁布的作为国家最高法律的成文法律文件,而对于英国人而言意味着其实际的社会政治秩序——经由数个世纪渐积而成的——从前代继承下来的且规范当下政府操作行为的法律、习惯与先例。 —— [英] 沃尔特·白芝浩《英国宪法》 (2)说出“宪法在英美两国迥然不同”的表现形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宪法特点的理解。(10分) 回顾关于就业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从经验得失中汲取丰富的养分。 时间 名称 内容 1902 《钦定学堂章程》 《钦定小学堂章程》广设简易农工商实业学堂,小学堂卒业者得以入之;《钦定中学堂章程》《钦定高等学堂章程》逐级提升。 1913 《实业学校令》 《实业学校规程》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成为职业教育法制的主要载体。 1922 《劳动立法之原则》 《劳动法大纲》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及中共二大提出“制定保护工人、农人与妇孺的法律”,实行8小时工作制,工厂设立医院及其他卫生设备。 1929 《工厂法》 《工厂检查法》 内政部劳工司掌理劳工团体监督、劳工生活、工矿卫生设备、工人失业及伤害救济、劳动保险、调节劳资纠纷等事务。 1931 《职业介绍所暂行办法》 20世纪30年代的失业问题成为政府不得不应对的严重社会问题,政府加强与加速了职业介绍立法活动。1935年《职业介绍法》出台。 《中华苏维埃共与国劳动法》 以改善工人阶级劳动地位、保障工人阶级权利,苏区劳动就业法开始走向统一。 20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就业促进法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华人民共与国就业促进法》于2007年颁布,2008年正式实施。 ——黄河《中国近代就业促进法制变迁及启示》 (3)为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出台。阅读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就业法规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就其发展历程进行分析。(16分) 40.京津冀三省市地缘相接、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具备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良好条件。 “蓟”是北京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地名之一,“武王褒封帝尧之后於蓟,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20世纪50年代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出土了宫殿建筑构件并发现151座春秋、战国至东汉时的陶井,及井底汲水的水罐等生活用品。诗人李益曾有“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烟树远依依”,诗中“秦城”传为秦置蓟县,“蓟门”指的是当时唐幽州藩镇城,亦后来辽金都城之前身。金章宗始定燕京八景,其一名为“蓟门飞雨”,元代相延,明代改为“蓟门烟树”,清代袭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蓟”的变化进行解读。(10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与分析逻辑清晰。 41.国家制订的“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消除贫困的目标,打响了“精准扶贫”的攻坚战。2016年已超额完成1000万人脱贫目标,同时出现一些成功案例。 含嘉仓,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是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至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含嘉仓反映出当时的军事、漕运、建筑、防潮技艺、粮食管理制度等众多信息,具有重大研究与观瞻价值。 ——《洛阳日报2011年11月22日》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含嘉仓及周边大粮仓的作用及其选址原因。(6分) 北京市朝阳区2017届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D D C C B A C A B D B A 37.(1)夏商周时代的中国法律重刑法,与血缘政治相结合,强调法律是道德的补充;(6分)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以私法为核心,注重维护家父的支配权,注重法律程序、公法与私法并立。(4分) (2)英国没有统一的成文宪法,是由一系列的法律、习惯与先例构成;美国宪法是由1787年制定的成文宪法及宪法修正案构成(2分);英国宪法是历经几个世纪的渐积而成,美国1787年宪法由制宪会议制定。(2分) 从13世纪的《大宪章》到17世纪的《权利法案》(2分)及其后一系列的法律文件,最终确立了议会主权(王在法下)、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2分);具有尊重传统、渐进创新的特点(2分)。 (3)特点:关注职业教育、保障就业、改善劳工环境等是立法重点(2分);受国内、国际环境影响,立法的侧重点不同(2分);历时百年,伴随着工业化、法制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2分)。 分析:从清末新政到民国初年,政府奖励实业,以立法形式保障实业人才的逐级培养(2分);国民政府相关法律内容不断补充修缮(2分);中国共产党于革命时期以保障工人阶级权利为核心,倡导并实践立法(2分);新中国改革开放后,颁布并实施的全国性的统一就业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规范化就业的进程(2分),促进了中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2分)。 40.(1)从西周的封国到秦朝置县(2分)、从唐的北方重镇,经过辽金、元明清,北京逐步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分)。北京悠久的历史表达着中国从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变(2分);见证着北方地区与中原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2分),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2分)。 41.(2)作用:国家储粮基地;保障都城供应;调拨赈济灾荒。(2分) 原因:临近两都,利于政府调配;位于运河中点,便于粮食运输。(4分)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