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若笠乡若笠中心小学
电子教案
姓名
学科
年级
时间
电子备课文稿要求:
1、电子教案统一使用:字号:小四;字体:宋体;行距:1.5倍;页边距:上:3cm、下:2cm、左:3cm、右:2cm;其他为常规设置。
2、教学设计以“课时”为结构版块,每课时必须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要素,力争体现教师个体对教材的准确理解、把握以及对教材的创造性利用。
3、课时教案要求要素齐全,“教学反思”请在课后使用红色笔书写。教案设计要体现学情,反映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创新,凸显教师个体教学风格。严禁全盘照搬和抄袭。备足学期相应的课时数。
4、打印要求:双面打印。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进度表
科目
语文
教学班级
二
上课时间
2017.3.1
周授课节数
6
总授课节数
96
考试次数
2
课题
课时
周次
起时
讫时
说明
无
0
1
2.28
2.28
开学报到
不懂就问
2
1
3.1
3.1
字典大楼
2
1
3.2
3.2
语文天地(一)
1
1
3.3
3.3
1
2
3.6
3.6
妈妈的爱
2
2
3.7
3.8
儿子们
2
2
3.9
3.9
语文天地(二)
1
2
3.10
3.10
1
3
3.13
3.13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5
3
3.14
3.17
植树的季节
2
4
3.20
3.21
杨树之歌
2
4
3.22
3.23
一片树叶
2
4
3.24
3.24
语文天地(四)
2
5
3.27
3.30
山寨
2
5
3.31
3.31
美丽的武夷山
2
5
4.1
4.5
清明放假
语文天地(五)
2
6
4.6
4.7
我必须去
2
7
4.10
4.11
小山羊和小灰兔
2
7
4.12
4.12
语文天地(六)
2
7
4.13
4.14
早发白帝城
2
8
4.17
4.18
南辕北辙
2
8
4.19
4.20
远行靠什么
2
8
4.21
4.21
语文天地(七)
2
9
4.24
4.27
体育世界
2
9
4.28
4.28
五一放假
2
10
5.2
5.3
丁丁冬冬学识字(二)
4
10
5.4
5.5
称象
2
11
5.8
5.8
狮子和兔子
2
11
5.9
5.10
语文天地(十)
2
11
5.11
5.12
1
12
5.15
5.15
瀑布
2
12
5.16
5.16
吃水不忘挖井人
2
12
5.17
5.18
语文天地(十一)
1
12
5.19
5.19
2
13
5.22
5.22
歌唱二小放牛郎
2
13
5.23
5.24
歌声
2
13
5.25
5.26
江凡
2
14
5.27
5.31
端午放假
语文天地(十二)
2
14
6.1
6.2
雨后
2
15
6.5
6.6
一件好事
2
15
6.7
6.8
语文天地(十三)
2
15
6.9
6.9
1
16
6.12
6.12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
16
6.13
6.14
女娲补天
2
16
6.15
6.15
语文天地(十四)
1
16
6.16
6.16
1
17
6.19
6.19
迷人的夏天
2
17
6.20
6.21
看瓜
2
17
6.22
6.23
语文天地(十五)
2
18
6.26
6.27
期末复习
6.28
7.10
期末考试
总的教学目的、要求、措施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15个单元,设置了两个《丁丁冬冬学识字》单元,继续学习独立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四册学过的识字方法总结和整合,同时学习一定数量的生字。第三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一)》学习根据形声字的声旁猜字音。与前三册学过的看图认字、看上下文猜字、看拼音认字、听别人读、部首查字等认字方法整合,每位学生都能够有办法独立认字。第九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学习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认识电脑键盘,为学习输入汉字打基础。
本册阅读教学强调积累,强调整体感受,强调个性化学习。要继续培养朗读、默读的能力。每篇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帮助教学。有不少自读课文可读性很强,只是由于生字太少,不宜做主体课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适当的篇目在课堂上指导学习。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认字420个(包括12个多音字),写字230个。
2、学习音序查字法。帮助学生学会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查字典的方法。
3、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4、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5、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练习写请假条、个人启事等实用便条。
三、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阅读是本期教学的重点,写话学写便条是本期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措施:
1、注重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重视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
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开始训练默读。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
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课题:不懂就问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会写9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17个字,会写9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孙中山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师:老师让大家搜集孙中山的资料或图片,谁来介绍?
2、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有关孙中山的那么多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孙中山小时侯是怎样学习的?板书课题:不懂就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己试读课文,自学课后字条里的字,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
2、小组内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成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3、读词语比赛。(看谁能读正确,声音响亮。)
(1)小组比赛。
(2)男女生比赛。
(3)小老师领读。
4、认读字卡。(看谁交得生字朋友最多。)
5、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认识了十几个生字朋友。老师相信大家再来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流利。
三、熟读感悟。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把不明白的问题用喜欢的符号标下来。
4、全班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
问题1:孙中山为什么要壮着胆子问?同学们为什么吓呆了?
(1)结合看图,小组讨论。
(2)班内汇报。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至5自然段,体会当时的紧张的气氛。
(1)试读。(2)指名读。(3)学生评价朗读。
6、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四、拓展延伸
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样做的?
(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小组讨论哪些字难记,怎么记。
2、全班交流。
3、指导书写。(可以利用给基本字加偏旁、换偏旁、形近字比较等方法)
4、学生练习书写。
5、全班展示、评议。
六、 总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写生字。
教学反思:(用红色笔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交流搜集的有关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今天咱们就来继续学习一篇孙中山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二、自读感知,合作识字。
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课件出示词语卡片,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1)指名读,读的对就跟读。
(2)全体同学齐读词语。
4、教师检查生字。
(1)指名读,并谈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齐读生字,重点强调易错的字。
5、再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的更通顺、流利,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要听准字音。
三、细读课文,感悟表达。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从哪儿读懂得,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1)当学生回答读懂了“孙中山养成了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时,出示: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A、指名读读这段话。
B、你能这段话加上标点吗?
C、让学生反复朗读这段话,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
我们认识了逗号与句号,从现在开始再写话时要正确地运用逗号与句号。
3、讨论交流: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如果学生提出为什么“孙中山的提问把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呢?”让学生读第1、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
通过这两段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私塾里,从来没有人敢向先生提问题,而且先生也很严厉。孙中山很聪明,在很短的时间能将老师要求背的书一字不错地背诵出来。
(2)对于课文中不懂的地方你是怎样做的?
(3)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你会怎么做呢?(会像孙中山一样不懂就问)
4、学习了课文,我们对孙中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呢?
四、读者论坛全文,体会感情。
五、总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你还知道孙中山先生的哪些事?讲给同学们听听。
教学反思:(用红色笔书写)
课题:字典大楼
教学目标:
1、认字14个,会写8个。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感受诗歌的内涵。 3、查字典比赛,培养学生爱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字14个,会写8个。
2、查字典比赛,培养学生爱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感受诗歌的内涵。
教学准备:
字典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问老师、看上下文猜字、查字典)。字典里藏着许许多多的知识,是一座知识的大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字典有关的诗歌《字典大楼》。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认识“典”。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1、自由读课文,用熟悉的方法识字。2、借助课后字条,小组内识字。3、出示词语:读词语比赛。4、读字卡,交流识字方法。进行组词、形近字比较。三、细读诗歌,感悟内容。1、同桌互相读课文。2、师:诗歌里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困难?3、指导学习二、三小节。解决了困难,他的心情怎样?不会写“疙瘩”这两个字时,心情怎样?指导朗读。4、师:字典里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是人们用心血、智慧编出来的)5、师小结:字典不光内容越来越丰富,种类也越来越多。不光有《新华字典》,还有各种词典。(展示各种工具书)6、你们佩服这些编字典的人吗?指导朗读第四小节。7、查字典有什么好处?学习一、五小节。8、美读全文。四、查字典比赛。五、学习写字。1、出示要求写的字,交流识字方法。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内展示。六、总结,谈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反思:(用红色笔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2、小组内学习生字,小组长检查。3、教师检查字词。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评价) 二、深读感悟。1、课文中的几小节你喜欢哪节读给同桌听。2、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如:(一)第一节:1、指名读这一节,并谈一下读懂的内容。2、指导朗读。(二)第二、三小节: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二、三小节,同桌交流一下读懂的内容,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查字典解决。如果学生提出“钠、砝码”等,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查字典。2、集体交流:(1)请喜欢这两小节的同学读,并谈谈你为什么喜欢。(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些字的?3、教师评价: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用部首查字法查到了不认识的字、不会写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字典的用处多大呀!让我们都来夸夸它吧!齐读二、三小节。(三)学习第四、五小节。1、在小组内读读这两小节,互相交流一下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在组内共同解决。2、全班交流,学生评价。3、指导朗读。4、教师小结:字典是许多人花了很长时间不断修改完善才编写成的,它是人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它的内容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字典呢?学生发言,齐读课文。5、配乐全体同学齐读课文,读出夸赞的语气。三、拓展练习。1、小组合作,查字典了解小组内同学名字的意思。2、自读《林卡上学》,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写生字。
教学反思:(用红色笔书写)
课题:语文天地(一)
教学目标:
1、学会重点生字的规范书写,并比较几组基本字和合体字。
2、积累“词语和短语。
3、通过大量的训练题让学生积极动脑,积累词语,提高阅读和交际能力。
4、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教学重点:
1、学会重点生字的规范书写,并比较几组基本字和合体字。
2、积累“词语和短语。
教学难点:
1、通过大量的训练题让学生积极动脑,积累词语,提高阅读和交际能力。
2、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教学准备:
字典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照样子补足音节的韵母和声调。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标声调规则。
2、教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3、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
4、同桌互改。
5、教师出示正确答案。
二、描一描,写一写
1、学生观察“典和登”看书写时注意什么。
2、学生在田字格里描字。
3、学生互相检查。
三、读一读,比一比
1、学生自己读,填一填。
2比一比。
四、 填一填,选词填空。
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重音的变化。
2、同桌讨论应填哪些字。
3、教师找出规律,向学生解答。
4、学生选词填空。
五、照样子说说
1、先让学生完成填空,教师提问。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组词语中的“地”的位置。
3、学生做练习,师生共同评价。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题。
教学反思(用红色笔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阅读短文,标出不认识的字。
2、让学生知道习惯的好坏。
3、朗读讨论
林卡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呢?
师生总结:马马虎虎、粗心大意、丢三落四
为什么说不及时收拾东西是坏习惯呢?
你对林卡有什么建议?
二、 改掉坏习惯。
1、组织讨论
你有哪些坏习惯?怎样改呢?
2、 坏习惯带来的后果。
3、 说说自己的坏习惯给你带来的麻烦。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做练习题。
教学反思:(用红色笔书写)
课题:妈妈的爱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课文里的生字。2、这首诗感情深沉、细腻,适合自读,用低声,缓慢的读,细心的领会作品表达的情感。3、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生活在深深的母爱中。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到母爱是无私的。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图片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亲爱的妈妈,妈妈很爱我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妈妈对我们的爱。二、教学认读生字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2、给认读生字口头组词。3、练读。
三、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2、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个字,可以给它口头组词。3、对简单的生字直接听写,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四、初读课文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2、个别读自己喜欢的部分。3、说说自己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什么。4、生生互评,教师点评。板书设计:
妈妈的爱清校伞深暖评睛责亲切
作业布置:
写生字。
教学反思:(用红色笔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精读课文1、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2、学生个别读。3、生生互评,教师点评。4、这首诗感情深沉、细腻,合适自读,指导学生用低声,缓慢的读,细心的领会作品表达的情感。二、理解课文内容1、让学生自读课文中的五个生活片段。2、讨论妈妈做这些小事容易吗?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三、说说讨论的情况让学生说说自己讨论的情况,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四、扩展活动让学生说说在平时的生活中妈妈是怎样爱护你和关心你的?板书设计:
妈妈的爱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作业布置:
背背这首儿歌。
教学反思:(用红色笔书写)
课题:儿子们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最孝顺的孩子,真正的孩子。
2、认识10个生字。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的爱》,了解到了妈妈对我们浓浓的爱。作为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儿子们》。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课文:
〈1〉请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提一提建议,说说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2〉全班小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
〈3〉其他同学评一评。
(当评到两个比喻句时,教师及时请同学们谈谈比喻句的概念,并且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3、齐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好象只看见一个儿子?
4、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全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内容:1、一起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井水、歇着、灵巧、黄莺、嗓子、有啥、很痛、沉甸甸、)
2、生生合作,一起学习生字,讨论记字方法。
3、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生生教认生字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
教师:刚才,同学们互相交流了记字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谁抢得快”?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板书设计:
儿子们
一个翻跟头
一个唱歌
一个提水
作业布置:
写生字。
教学反思:(用红色笔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班内进行小组间的朗读竞赛。
3、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进行评读。
二、进行重点字的书写指导。
1、出示需要书写的几个字,请同学仔细观察。
(井、歇、呢、提、桶、痛、累、像、吧)
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3、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
4、请同学评一评,及时反馈。
三、连续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疼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1、学生回答。
2、用自己话,把自己想说的写成一句话。
四、思维拓展
你是怎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仿照课文试着写一小节。
板书设计:
儿子们
井第停痛孩沉
作业布置:
写生字。
教学反思:(用红色笔书写)
课题:语文天地(二)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认读大写字母。
2、练习声旁,通过声旁组词比较形声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4、学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进一步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5、通过词语搭配练习,引导学生准确搭配词语。
6、学会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重点:
1、能够熟练认读大写字母。
2、练习声旁,通过声旁组词比较形声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4、学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进一步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1、通过词语搭配练习,引导学生准确搭配词语。
2、学会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字典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一认。
1、出示字母图,告诉学生字典中的音序就是按这个顺序排列的。
2、学生自己观察,认识大字母。
3、检查自学。
(1)学生观察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字形的特点。
(2)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
二、照样子补足音节的声母。
1、复习声母表。
2、学生补足书上习题中缺少的声母。
3、练习拆音节。
三、描一描,写一写。
1、教师讲解写字要领。
2、学生观察字形,并自己描写。
四、照样子,写一写。
1、出示第一排字,请同学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2、根据形声字特点,请同学练习说说文中的三排字。
3、练习用词语组词。
五、连一连。
1、出示词语,请同学小声地读。
2、在书上连线,互相检查。
3、集体讨论。
六、照样子,说说
1、学生读书中的例句。
2、学生说自己的句子。
3、学生互评造的句子,教师点评。
板书设计:
凉爽的家
遮雨的手
明亮的光
温暖的风
作业布置:
做练习册习题。
教学反思:(用红色笔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塘鹅妈妈》。
1、自己读这篇短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学习短文。
(1)解决不认识的字。
(2)练习读短文。
3齐读短文,思考:为什么塘鹅妈妈开始不笑,后来笑了?
4、 引导学生尝试闭紧嘴巴,别人怎么诱惑都不张嘴。
22 / 2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