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育纲要实施四周年:人民教师 一份光荣的担当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中央和地方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胆探索,采取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师德建设迈上新台阶
创新师德教育。XX省组织全省70万名中小学教师开展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XX、XX等省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入职和在职培训体系。华东师范大学探索“孟宪承书院”管理模式,内化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精神。
严格考核管理。XX、重庆、XX等省市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务评聘、评奖、评优、任用的首要内容,并积极构建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监督体系。
坚持典型引路。XX、XX、XX等省颁布了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组织开展了“十佳师德标兵”等评选活动。
今年5月,XX省XX市第十九中学张丽莉的事迹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张老师舍己救学生的高尚行为,诠释了高尚师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部授予张丽莉“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联合人社部授予张丽莉同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教育部将联合中宣部、XX省委,举办张丽莉老师先进事迹报告团。
教师培养质量再提升
2007年,国家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吸引优秀学生攻读师范、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的战略举措。5年来,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共招收免费师范生5.5万人。生源质量良好,录取的免费师范生平均成绩高出省重点线40多分。首届10597名免费毕业生全部落实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到中西部任教,39%到农村学校任教。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在周边省份及中西部地区建立了80多个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组织首届免费师范生到908所中小学校进行一学期教育实习。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效应初显,目前有18个省份采取公费培养、学费返还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多种方式,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2012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引起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三个《标准》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指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标准》的出台对于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01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结构、内容、资源、教学模式、教育实践、养成教育、队伍建设、质量评估和条件保障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明确政策措施。各有关高校积极贯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围绕优秀教师培养目标,大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一是创新教师培养模式。XX省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工程,中学教师培养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模式,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实行全科综合培养。二是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普遍优化了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与学科最新成果紧密结合。三是强化教育实践环节。2006年以来,XX师范大学先后组织13500余名师范生到全省80多个县(市、区)300余所农村中学进行实习支教,对5600多名农村教师进行了置换培训。
教师资格准入制继续推进
2011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行办法》,颁布考试标准、32个科目笔试大纲和3类面试大纲。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总体部署,在XX、XX两省进行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在XX、XX两省各选一个地市进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