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建设.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9877142 上传时间:2025-04-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建设   摘 要:面对目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长期禁锢于大学文化模式的现状以及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要求,高职校园文 化转型就成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推进的迫切要求。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一、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精髓和灵魂,是构成高等职业办学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重要形式,其运作要求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系统化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从目前实际来看,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相对贫乏,没有突出职业特色, 校企合作未能真正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这些现状成为阻碍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缺平台,与第二课堂的合作浮于表面;2.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缺载体,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发展失衡;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缺机制,合作无长效保障;4.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缺完整性,校企合作未能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5.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缺深度,校企合作形式过于局限;6.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缺规范,学校“一头热”现象突出。   因此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的,反而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现代企业从高职院校获得的人力资源,绝不仅仅是半生不熟的员工,而是有较高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正确面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加强机制建设,有助于高职院校在全面推进校企合作进程中,摆正自身位置,适应企业需求,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实现校园文化企业化、特色化,从而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二、校企合作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问题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的不断推进 ,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建设中一些理解上的误区和合作过程上的形式化,导致近年来出现了校企合作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过分注重形式,缺乏大学氛围,学校的文化建设缺乏学生主动。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用性不突出, 未能完全展现高职院校的特色,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 缺乏实践氛围。?另外创新性也不够,拘泥于传统形式,无法满足不断的发展的社会需求和人才素养。最后,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不够全面,校企双方的合作未能全面覆盖人才培养整个过程, 高职院校的领导班子和 企业合作人员虽然对校企合作的认知方面呈现出较高的水平, 但在具体实践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上反映较弱。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路径   1.寻找校企文化融合点,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园和企业的价值取向、文化内涵具有各自的特殊性,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有赖于校企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更需要校企在实践中予以优化组合与深度融合,建立科学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一系列举措助力校企相互促进、融会贯通,同时实现各自的既定目标。高职院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建学生文化社团,共同组织、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与特定企业的文化交流活动,尽可能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   2.促进学生的“职业化”   对于企业而言,适应性包含两方面内容:文化的适应性和技能的适应性。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的教育,并聘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与实训教学。同时利用校企联合办班合作模式,组织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在岗位上锻炼学生专业技能,掌握专业化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前接触并学习优良的企业文化。   3.建设过程中的全面化管理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全面化管理的问题上,首先要根据校企合作特点健全职教法规体系,以法律形式明确校企双方在文化共建活动中所承担的义务,为校企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另外,应该准确把握校企合作的切入点,在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项目上寻求合作机会,确保校企双方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推动地方高校专业建设。通过与企业联合来实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对接、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充分展现校企合作的联动效应。   4.系统规划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建立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   首先,学校在进行物质文化及规模建设、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兼顾校园文化建设,软硬件建设合理结合;其次,制定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校园文化具体发展目标和可行性措施,尽可能使校园文化建设与校企合作的进展步调一致、紧密配合;再次,在教学和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活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 传授、技能的训练,更是一种文化培养与熏 陶。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 它既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 观,也是促进企业员工形成专业素质的催 化剂。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 育竞争的不断加剧,校企合作这种模式必 须要坚持到底,并将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 融合,切实促进基于校企合作的多元文化 融合,为实现“双赢”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t、管中秋、庞海云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 2012(1).   [2]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2014-05-0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