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方案模板.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9876364 上传时间:2025-04-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方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方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方案模板 13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西群河上游综合整治工程 有 限 空 间 作 业 专 项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2.1工程概况 1 2.2现场有限空间概况 1 三、施工部署 2 3.1安全管理小组人员配置 2 3.2 安全管理小组人员职责 2 四、作业前准备 4 4.1.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4 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5 5.1通风 5 5.2清点施工工具及材料 6 5.3.照明和防护措施 6 5.4监护 7 六、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 8 6.1组织部署 8 一、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 (一)、《天马河治理工程二期(西群河上游综合整治)工程》施工招标说明文件; (二)、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图纸《天马河治理工程二期(西群河上游综合整治)工程》 2、本工程采用的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和验评标准 (一)、《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 (二)、《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 ); (三)、《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 ) (四)、《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T15-44- ) (五)、《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 (六)、《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CJJ3-90); (七)、《顶进施工法用钢筋砼排水管》(JC/T640- ); (八)、《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 ); (九)、《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 (十)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1:202) (十一)《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 (十二)、天马河治理工程二期(西群河上游综合整治)工程施工图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包括沉井施工(顶管工作井、接收井)、骑马井施工、内置检查井(钢筋砼)施工、机械顶管施工(d800~d1500)、管道明开挖施工、路面修复工程。 2.2现场有限空间概况 本工程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有:机械顶管施工(d800~d1200)、井下作业等。为保证有限空间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三、施工部署 3.1安全管理小组人员配置 为保证机械顶管及检查井井下作业工人的安全施工,项目部选择了一支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队伍,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施工前,确认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其中作业负责人为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监护人为项目及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带头,成立了有限空间施工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王勇 副组长:蔡辉茂 蔡钦茂 组员:林振忠、李映鑫、庄炎鸿、陈奕浩、林汉和 3.2 安全管理小组人员职责 3.2.1组长职责 a.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单位、监护者职责; b.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c.审核《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3.2.2副组长职责 a.副组长是项目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负责督促、检查本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b.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c.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2.3作业负责人职责 a.掌握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有毒有害因素情况,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 b.对专项施工方案规定的检测指标,组织检测;在项目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等参加下进行评估、提出安全措施,在作业期间,填写《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报送本单位项目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 c.负责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d.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立即停止作业; e.在项目负责人不在场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 3.2.4监护人员职责 a.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具备现场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b.参加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 c.实施持续监护,全过程监控作业人员作业期间情况,密切关注作业环境变化,确保与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d.监督、检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情况; e.负责对进入、离开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登记,确保下班时人员全部撤离; f.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g.在紧急情况下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指令,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报警; h.当作业负责人不在场时,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3.2.5有限空间作业者职责 a.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 b.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与监护人员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服从监护人员的管理; c.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四、作业前准备 4.1.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识别应当由具相应专业资质的人员分析识别,按照下列(但不限于)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识别: 4.1.1 有限空间内结构是否复杂、狭窄等,是否存在分隔、斜坡、其它复杂结构,是否导致限制作业,是否存在机械伤害等; 4.1.2 空间内是否存在机械动能设备,是否能够有效锁定或者连锁; 4.1.3 空间内部是否存在酸碱、腐蚀性化学品或者其蒸气; 4.1.4 是否存在可燃性化学品、有毒化学品或者其蒸气; 4.1.5 空间与外部的物质连接是否有效隔绝; 4.1.6 作业照明条件是否达到要求; 4.1.7 是否存在高热、高湿,导致作业人员疲劳现象; 4.1.8是否存在缺氧或者富氧现象,是否存在通风不良情况; 4.1.9 是否会存在交叉作业现象; 4.1.10 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4.2.验证或者判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 4.2.1对各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集中分析,制定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程序以及相应的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4.3.明确所有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职责 要指定指挥人员、作业人员、看护人员、救援人员。 4.3.1明确信息沟通的工具、方式和内容,可行的条件下,能够采用安全先进的通讯工具协助。 4.3.2所有参与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应参加相关培训。须明确在作业中的工作职责,掌握安全作业知识和技能、信息沟通方式、应急救援方案、防护用品使用和要求等; 4.3.3根据安全技术防护措施,检查安全防护用品和应急物资(包括应急药品)的有效性、充分性等; 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5.1通风 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换气、再检测评估、后安排作业”的原则。要采取措施,保持有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 5.1.1存在自然通风局限时,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通风次数不得少于3~5次每小时。 5.1.2作业时适宜的新鲜风量应能够达到30~50立方每小时。不准向有限空间充氧气或含氧量高于23.5%的空气。 5.1.3定时监测 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5ppm)。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5.2清点施工工具及材料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完成离开时应清点作业工具、材料的数量并全部带出,不准留在有限空间。 5.3.照明和防护措施 5.3.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3.1.1在缺氧、有毒环境中,应佩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有条件能够使用长管压缩空气呼吸器。 5.3.1.2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应使用防爆型低压电器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穿戴防静电等防护服装。 5.3.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5.3.3 在检查井口明显位置悬挂“有人工作、注意安全”警示牌,必要时派专人监护。 5.3.4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必要时由监护人用安全绳拴住作业人员进行施工。 5.3.5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不能抛掷材料、工具等物品,要防止落物伤害作业人员。 5.3.6有限空间外要备有必要的充分的安全防护用品、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物资。 5.4监护 5.4.1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 5.4.2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懂急救知识。 5.4.3作业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须阻止作业。 5.4.4作业监护人应清点出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人数,并与作业人员验证或者确定联络信号,在检查井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严禁离岗。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5.4.5作业监护人员在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5.4.6必要时,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系上安全绳,以便紧急时被拖曳施救。 5.4.7发生有限空间事故,救护人员确保做好自身防护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抢救。 六、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 为提高抗御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防止一旦发生中毒或窒息现象发生,保障施工安全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维护社会稳定,迅速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6.1组织部署 6.1.1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领导的有限空间应急救援小组,出现紧急情时及时进行抢救。另外派专人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认真负责检查,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上报项目部,及时采取救援措施,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救援小组成员及职责见3.1节 领导小组下设立通讯联络组、物资保障组和应急抢救组: 通讯联络组组长:蔡钦茂 负责内外的通讯联络,要配备通讯联络工具,随时保持联系畅通。一旦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现象及重大安全隐患,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实施抢救。 物资保障组组长:林汉和 负责抢救物资的保管、发放。配足担架、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安全绳等抢救物资。预先设置紧急抢救通道,确保一旦发生险情,抢救小组成员能够及时进行抢救工作。 应急抢救组组长:林振忠 成立抢救应急队伍,负责现场的紧急抢救工作。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要确保应急队伍保持随时待命状态,一旦险情发生,确保抢救小组人员及时到位,抢救及时。 6.1.2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易导致的潜在事故 a.中毒事故 b.缺氧窒息事故 6.1.3事故危害范围及后果 a.发生中毒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人员死亡(根据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 b.发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人员死亡(根据有限空间氧气含量及消耗量的不同,其后果有轻有重)。 6.1.4抢险救援 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抢险人员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在发现受伤人员后,将其抬上担架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在转移过程中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在抢险过程中,有限空间内抢险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将救出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后,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情况严重时将伤员转送医院救治。 6.1.5恢复现场 抢救活动结束后,对出入口进行清理,保持抢救通道通畅。加强对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同时检查作业人员身体情况,有禁忌症人员,禁止其进入现场作业。作业人员统一检查自己的防护设备及灭火器等物品,确保安全可靠。有关单位、部门应积极调查原因,统计事故损失,避免事故再次发生,尽快恢复生产。 附表:建设工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 附表 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施工单位(总承包单位及分包单位): 编号: 有限空间作业分项部位 机械顶管施工(d800~d1200)、井下作业 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氧气不足、有毒有害气体、交叉作业 作业内容 机械顶管施工(d800~d1200)、井下作业 作业人员 作业前 检测情况 检测 项目 氧含量 易燃易爆物质浓度 有毒有害气体(粉尘)浓度 检测人 检测 结果 合格 合格 合格 检测时间 检测结论 符合要求 评估意见(应作业期间、 主要安全措施) 有关人员签字 项目技术 负责人 专职安全员 监护人员 监理工程师 作业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意见 总监理工程师意见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意见 注:该审批表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依据,一式三份,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 位保存;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能够不提出审核意见;施工单位能够会同监理单位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对该审批表有关栏目进行增减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