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按照自治区和市、 旗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总体部署, 镇党委、 政府决定从5月27日开始, 由镇主要领导组成工作组, 分别采取干部驻村、 驻学校、 驻企业( 下称”三驻”) 的方式, 集中开展为期半个月的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为保证该项工作取得实效, 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自治区、 市、 旗关于维稳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 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 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突出排查化解各类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 突出排查化解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不稳定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为我镇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 工作原则
( 一) 坚持”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在镇党委、 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各村组织本村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做到齐抓共管、 注重实效。
( 二) 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注重解决面上出现的社会矛盾问题, 又要注重研究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 积极探索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的思路和办法, 做到标本兼治、 统筹兼顾。
( 三) 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既要立足当前, 抽调干部驻村、 驻学校、 驻企业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 又要着眼长远, 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长效机制, 做到常抓不懈。
三、 工作目标
经过干部驻村、 驻学校、 驻企业, 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坚决把存在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查清查实, 坚决把凸显的矛盾纠纷及时予以化解, 坚决从源头上预防各类社会矛盾的产生, 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 坚决把改进民生、 化解矛盾、 维护稳定的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 切实维护好全镇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四、 工作重点
( 一) 排查化解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 如土地纠纷、 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 土地征用、 房屋拆迁、 转退安置和融资纠纷等问题。
( 二) 排查化解社会治安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如扰乱和破坏社会公共秩序、 妨碍社会管理等违法行为和问题。
( 三) 排查化解公共安全方面存在的苗头隐患, 如食品药品安全、 医疗卫生安全、 生产安全等问题。
( 四) 排查化解其它可能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
五、 工作任务分解及措施
( 一) 任务分解
1. 驻村工作。由郭永林镇长负责, 组织各包村领导、 包村干部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 大化解”活动。各包村领导要亲自带案下访、 排查矛盾隐患; 各包村干部要驻村蹲点开展工作, 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来抓。
2. 驻学校工作。由周广斌副镇长负责, 组织镇信访办、 派出所等部门对全镇各中小学的各类矛盾隐患进行排查化解。同时负责全镇民办教师、 特岗教师等教育系统存在矛盾隐患的排查化解工作。
3. 驻企业工作。分别由付裕主席、 安星明副镇长负责, 组织镇安监办对全镇煤炭企业及煤炭领域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化解、 对全镇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化解。
( 二) 工作措施。
1. 建立台账。各工作组要经过地毯式排查, 摸清重点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的底数, 特别是群体性矛盾隐患要建立镇、 村两级上下统一的工作台账, 为动态掌握和化解社会矛盾提供依据。
2. 集中化解。各工作组和”三驻”干部在排查中, 对存在的矛盾纠纷隐患问题, 要及时汇总和梳理, 对诉求合理的, 要及时解决, 不留隐患; 对诉求合理无法解决的, 要逐级报告, 按照职能权限限期解决; 对诉求无理的, 要做好政策解释、 思想教育疏导工作; 对缠访、 闹访、 非访的, 要依法处理。特别是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 要逐件分析研判, 属于本级责任范围的问题, 必须解决在本村、 本部门, 谁制造矛盾谁负责解决, 不得推向上级、 推向社会。
3. 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各工作组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做到第一时间预警、 第一时间化解、 第一时间处理。要强化驻村干部、 包村干部和村级信息员的工作责任, 对排查出来的重点矛盾隐患及时填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台帐, 实行动态更新管理, 绝不能出现信息倒流现象。
4. 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动态排查机制。要将集中排查和定期排查结合起来, 做到排查工作经常性、 制度化。在组织干部进驻村、 驻学校、 驻企业进行集中排查的同时, 还要坚持滚动式排查化解矛盾, 各村要将本日矛盾纠纷排查每日上报镇信访办, 由镇里进行统一汇总。凡遇国家、 自治区、 市、 旗有重要活动或重要敏感时节前必须进行全面排查。对本地区本系统内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隐患问题, 要按照全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台帐逐件进行登记建档、 梳理汇总, 实施动态管理。二是推行”三次调解、 一线处理”工作法。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 依次由群众工作室、 村民代表会议、 群众工作站进行调解, 力争最大限度的将矛盾化解在村里。
六、 工作要求
( 一) 加强组织领导。各包村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负总责, 对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问题要包案解决。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 积极开展工作, 切实完成本系统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 二) 强化部门配合。综治、 信访、 司法、 安监等部门及有关单位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注重加强沟通协作, 互相支持、 互相配合, 分析研判问题, 研究对策措施, 形成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 注重实效的工作局面。
( 三) 严格责任查究。各包村领导要及时了解掌握本地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进展情况, 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力的, 要严格实行问责。如因工作不到位、 信息掌握不准确和信息报送不及时等原因造成越级群体性上访事件的, 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