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考试附答案.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870686 上传时间:2025-04-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考试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考试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考试附答案 公司:________ 部门: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单选题(100题) 1.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 )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A.定期健康检查 B.员工健康检查 C.职业健康监护 D.职业健康体检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 ),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A.出现划分 B.职责分工 C.职权分工 D.职权划分 3.风险是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 )与后果的结合。 A.可能性 B.必然性 C.危险性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自( )起施行。 A.2002年9月1日 B.2002年10月1日 C.2002年11月1日 D.2002年12月1日 5.下列哪项不属机械设备事故的直接原因?( ) A.机械的紧急停车制动装置失灵 B.没有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C.机械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转时检修设备 6.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 )。 A.停止 B.不变 C.提高 D.减少 7.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 ),实行( );确需分别进行检查的,应当互通情况,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其他有关部门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A.互相配合 联合监督 B.互相配合 联合检查 C.互相检查 主动配合 D.互相检查 联合监督 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依法参加( )保险。 A.下岗 B.工伤社会 C.养老保险 9.《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 )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60 B.45 C.30 D.15 10.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A.申报 B.申请 C.审查 D.备案 11.下列哪项是危险化学品伤害事故的间接原因?( ) A.没有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B.危险化学品生产人员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C.危险化学品生产场所有害物浓度超出卫生限值标准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防毒面具也可用于防尘 B.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 C.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的漆雾,必须选用防尘防毒组合防护 13.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整改难度较小, 发现后能够( )的隐患。 A.立即整改和排除 B.限期整改和排除 C.停产停业整改排除 14.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 )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技术 B.技能 C.职业卫生 D.安全 15.对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且情节严重的的,将被处(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6 B.5 C.3 D.2 16.铝粉、保险粉自燃时如何扑救?( ) A.用水灭火 B.用干砂子灭火 C.用干粉灭火器 D.用泡沫灭火器 17.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 在岗期间 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 ) 承担。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共同 18.《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 )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 A.15 B.45 C.30 D.60 19.进行整顿工作时,要将必要的东西分门别类,其目的是( ) 。 A.清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B.缩短寻找物品的时间 C.营造整齐的工作环境 D.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20.皮肤若被低温(如固体二氧化碳、 液氮)冻伤,应( )。 A.用火烘烤 B.马上送医院 C.应尽快浸入热水 D.用温水慢慢恢复体温 21.生产经营单位的( )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应当立即处理; 不能处理的, 应当 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在案。 A.主要负责人 B.操作人员 C.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安全监察人员 22.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按规定接受职业性健康检查所占用的生产、工作时间,应按( )处理。 A.旷工 B.正常出勤 C.病假 D.事假 23.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 )承担。 A.劳动者本人 B.工会组织 C.民政部门 D.用人单位 24.主要用于扑救油类初期火灾的是( )。 A.干粉灭火器 B.水型灭火器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化学泡沫灭火器 25.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 )。 A.安全卫生设施验收评价 B.劳动防护设施验收评价 C.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D.职业卫生设施验收评价 26.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降低到( )程度。 A.最高 B.中等 C.最低 27.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熟悉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掌握安全生产的知识与技能 B.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C.接受企业安全文化的理念 28.下列哪项不是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 A.物的不安全状态 B.人的不安全行为 C.缺乏安全管理制度 29.以下选项中,哪一项是清扫的第四个阶段?( ) A.对设备进行清扫、润滑、检修 B.将地面、墙壁和窗户打扫干净 C.划出表示整顿位置的区域和限 D.将可能产生污染的污染源清理干净 30.下列关于火灾时进行逃生和自 救方法错误的是( )。 A.利用疏散通道进行逃生。 B.逃跑时应低头弯腰,必要时可以爬行。 C.火灾时,可以通过阳台窗户跳下。 D.身上着火,不能奔跑,应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31.下列不属于高温作业的是( )。 A.锅炉作业 B.炼焦作业 C.洞口作业 D.烘房作业 32.《安全生产条例》规定: 矿山、 金属治炼、 建筑施工、 船舶修造、 船舶拆解、 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和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从业人员一百人以上不足三百人的, 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井配备( )名以上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 B.2 C.3 33.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 )用沙土盖压,以防造成更大伤害。 A.禁止 B.必须 C.可以 D.最好 34.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 )冲洗。 A.冷水 B.热水 C.弱碱溶液 35.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时下面那种做法是错误的( )。 A.报警 B.疏散围观人群 C.进行交通管制 D.所有人员参加事故救援 36.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的罚款。 A.一万元以下 B.三万元以下 C.四万元以下 D.两万元以下 37.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和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这三项内容是劳动合同( )内容。 A.基本 B.必备 C.较为重要 38.国家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重新规定了八个标准化管理体系: 目标职责、 制度化管理、 教育培训、 现场管理、 ( ) 、 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 A.作业管理 B.重大危险源管理 C.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39.地面上的绝缘油着火, 应用( )进行灭火。 A.水 B.干砂 C.二氧化碳灭火器 40.实验开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 ) A.必须认真预习, 理清实验思路 B.了解实验中使用的药品 的性能和有可能引起的危害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C.应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有破损,掌握正确使用仪器的要点,弄清水、电、气的管线开关和标记,保持清醒头脑,避免违规操作 D.以上都是 41.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 ) 的罚款。 A.二万元以下 B.三万元以下 C.五万元以下 D.十万元以下 4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安全生产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 A.监督 B.管理 C.监督管理 D.综合监督管理 43.从安全的方面看,在( )的干扰下,人们会感到 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对事故隐患的判断处理能力。 A.粉尘 B.噪声 C.振动 D.电离辐射 4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下列哪些 是属于特种作业人员?( ) A.建造业工人、造船工 B.车工、钳工、模具工 C.电工、焊工、叉车司机、货梯电梯操作员 45.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苗头,应立即向( )报告并撤出不安全的现场。 A.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保卫人员 C.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 D.公安部门 46.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的人员不能穿戴( )。 A.耐高温鞋 B.防静电服 C.尼龙工作服 D.棉布工作服 47.《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 )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企业、政府单位 B.企业、事业单位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D.企业、政府单位和事业单位 48.根据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属于职业中毒种类的共有( )种。 A.57 B.56 C.55 D.54 49.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的部门是( )。 A.商务部 B.国家安全部 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50.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 )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降职 B.警告 C.撤职 D.记过 51.在作业现场“5S”管理中,对生产场所的物品按需要和不需要要区分开,并清除不需要的物品的是( )。 A.整顿 B.清扫 C.整理 D.素养 5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 )。 A.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生产奖励制度 C.安全生产承包责任制 D.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 53.大量事故统计表明,( )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 A.人的误操作 B.工艺设备故障 C.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D.能量控制失效 54.要求在工作中时刻注意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的是( )。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时刻准备 D.综合治理 55.当您和亲友聚会,喝完酒后亲友要驾车回家,您应( )。 A.劝他系好安全带 B.提醒他注意避让行人 C.告诉他小心驾驶 D.坚决阻止他驾车 56.整顿中的“3定”是指( )。 A.定点、定方法、定标示; B.定容、定方法、定量; C.定点、定容、定量; D.定点、定人、定方法 57.应急救援队伍要进行( )并要有记录和档案。 A.专业培训 B.日常教育 C.定期整顿 5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 ( )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 A.工会组织 B.生产经营单位 C.应急管理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59.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 。 A.所在地市总工会 B.本单位负责人 C.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D.所在地人民政府 60.下列关于发生火灾时现场处置原则不正确的是( )。 A.先控制、后消灭 B.发现火灾后应先想法扑灭,不必立即报警 C.先重点,后一般 D.救人第一 61.下列已经死亡的水产品中,不能再用于加工或食用的是( )。 A.鳝鱼 B.甲鱼 C.河蟹 D.以上都是 62.《安全生产法》规定,个人经营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由( )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A.投资人 B.劳资双方 C.安全机构 63.2015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从4月25日至5月1日,宣传主题是( )。 A.职业安全无小事 B.工作,健康,和谐 C.依法防治职业病,切实关爱劳动者 D.防治职业病,关键在预防 64.《安全生产法》 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安全 B.许可 C.操作资格 65.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在每年( )月最后一周。 A.1 B.3 C.4 D.5 66.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 )。 A.缺氧 B.中毒 C.火灾 D.爆炸 67.小王搭乘朋友的车到单位上班,车在单位门前路边停车后,她正确的下车方法应是( ) 。 A.开门下车 B.观察前方情况后下车 C.观察侧后方情况,缓开车门 D.开车门观察侧后方情况 68.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危害防治的一项主要内容。在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中,属于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内容的是( )。 A.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B.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C.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体检 D.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69.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结合实际,不断完善,至少每( )进行一次演练。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70.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 )来寻找漏气点。 A.肥皂水 B.用手摸 C.闻气味 D.划火柴 7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对单位和成年公民还规定了下列哪一条义务?( ) A.进行消防宣传 B.报告火灾隐患 C.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 72.已经取得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等级证明的企业, 在有效期内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或1年内连续发生( )次以上较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评价机构应对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核查, 不满足原等级要求的, 应及时撤销其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证明。 A.1 B.2 C.3 D.4 7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依照《安全生产法》 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 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 A.监督 B.管理 C.监督管理 D.综合监督管理 74.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对劳动者进行哪些培训?( ) A.职业病预防知识和生产操作技能的培训 B.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和职业病预防知识的培训 C.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75.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 重组、 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 经营方式、 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应急预案应当( ). A.不修订 B.及时修订 C.三年后修订 76.生产经营单位的( )是《安全生产法》的核心内容。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安全生产保障 D.综合治理 77.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未成年工是指下列哪一个年龄段的劳动者?( ) A.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 B.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 C.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 78.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 )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不得了( ),不得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它新产品。 A.安全生产 附加费用 B.危险隐患 附加费用 C.危险隐患 收取费用 D.安全生产 收取费用 79.《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 )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A.安全教育界 B.抢险救护 C.安全检查 80.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 )起实行。 A.8 月 31 日 B.11 月 1 日 C.12 月 1 日 81.现在公司要求工人必须穿工作服,并且要干净整洁,同时要求同事见面要打招呼﹑使用文明语言,这属于6S工作中的( )范畴。 A.整顿 B.整理 C.素养 D.清洁 82.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 )管理,对被派道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集中 B.统一 C.重点 D.单独 8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坚持( ) ,树牢 ( ) 理念。 A.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和谐发展 B.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安全发展 C.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 D.实现安全梦、 和谐发展 84.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下列哪种情形可以认定为工伤?( ) A.患职业病的 B.因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的 85.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据( )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A.“三同时” B.“四同时” C.“五同时” D.“四不放过” 8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 )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惠。 A.事故究责 B.隐患排查治理 C.安全生产管理 D.安全责任管理 87.《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的方针是( )。 A.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 C.预防第一, 防治结合 D.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 88.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下列哪种情形可以视同工伤?( ) A.自残或自杀的 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C.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机动车辆事故伤害的 89.有关气体钢瓶的正确使用和操作,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各种压力表可通用 B.可燃性气瓶(如 H2、 C2H2) 应与氧气瓶分开存放 C.不可把气瓶内气体用光, 以防重新充气时发生危险 D.检查减压阀是否关紧, 方法是逆时针旋转调压手柄至 螺杆松动为止 90.《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 )倍。 A.10 B.20 C.30 D.40 91.最适合短时储存含有肉类、蛋类、奶类等食品的温度是( )。 A.5℃ B.10℃ C.15℃ D.38℃ 9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如何处理?( ) A.报告并请示单位负责人处理意见 B.立即处理,对不能处理的及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C.提交处理意见经企业负责人审批后处理 93.如果有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 )。 A.用干净手帕擦拭 B.滴氯霉素眼药水 C.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 94.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 A.条件差,环境不良、教育培训不够 B.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管理缺陷 C.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防设施不完备 95.下列不属于机械伤害的是( )。 A.压伤 B.绞伤 C.高处坠落 D.物体打击 9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哪些疾病?( ) A.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时所患的疾病。 B.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 因接触生产中的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97.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 )。 A.切断电源 B.报警 C.用灭火器 D.远离现场 98.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可以停工留薪,但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 )个月。 A.3 B.6 C.10 D.12 99.我国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在每年的( )月份开展。 A.12 B.9 C.6 D.3 100.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在未断电的情况下,不能使用( )进行灭火。 A.1211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化学泡沫灭火器 D.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多选题(20题) 101.生产经营单位的( ) 不依照《安全生产法》 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 逾期未改正的, 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佛业整顿。 A.决策机构 B.董事长或总经理 C.主要负责人 D.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102.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通报( )以及有关金融机构。 A.投资主管部门 B.行业主管部门 C.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D.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103.国家对在( ) 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A.参加抢险救护 B.防止生产安全事故 C.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D.补充完善安全岗位责任制 104.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 ) 等内容。 A.责任人员 B.岗位标准 C.责任范围 D.考核标准 105.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 )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A.场所 B.工艺 C.项目 D.设备 106.生产经营单位进行( )以及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A.爆破 B.搬运 C.吊装 D.拆卸 107.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 扩建工程项目 (以下统称建设项目) 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 A.同时验收 B.同时设计 C.同时施工 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0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 ) 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A.岗位标准 B.行业标准 C.国家标准 D.企业标准 109.某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要求被审查、 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根据《安全生产法》应如何处理?( ) A.责令退还收取的费用 B.情节严重的, 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C.情节严重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D.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 验收中收取费用的, 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 110.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 ) 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A.停业施工 B.停产停业 C.停止使用相关设备 D.停止使用相关设施 111.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 )。 A.明确各自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B.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C.明确各自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 D.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112.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 ) 。 A.应当向有关部门报告 B.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C.必须向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举报 D.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 113.清洁是保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检查方法可以是: ( )。 A.活用查检表 B.目视管理、看板管理 C.颜色管理,如:红色标签战略 D.3UMEMO(3不管理,不合格、不可用、不混乱) 114.安全设备的( ),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A.安装与使用 B.设计与制造 C.改造与报废 D.检测与维修 115.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 )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 A.周边环境 B.现场人数 C.时间、 地点、 内容 D.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 11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并( )。 A.了解事故应急处理 B.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C.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D.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117.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撒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 ) 。 A.停业 B.停产 C.停止使用相关设备 D.停止使用相关设施 118.有关整理的方法,正确的有: ( )。 A.很少使用的物品放在工作场所内固定的位置。 B.常用的物品,放置于工作场所的固定位置或近处。 C.会用但不常用的物品,放置于储存室或货仓。 D.不能用或不再使用的物品,废弃处理。 119.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不得( )。 A.漏报 B.隐瞒不报 C.谎报、 迟报 D.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毁灭有关证据 120.有关整顿的做法,正确的有:( )。 A.对有用的物品加以合理管制,防止混乱。 B.整理有用的物品,规划存放位置并加以标识。 C.建立物品存放、管理的有效方法,使之整齐、有条理。 D.将已确定无用的物品及时清理除去,腾出更多的空间,并加以利用。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B 6.B 7.B 8.B 9.B 10.A 11.A 12.C 13.A 14.C 15.C 16.B 17.B 18.A 19.B 20.D 21.C 22.B 23.D 24.D 25.C 26.C 27.A 28.C 29.A 30.C 31.C 32.C 33.A 34.B 35.D 36.A 37.B 38.C 39.B 40.D 41.D 42.D 43.B 44.C 45.C 46.C 47.C 48.B 49.D 50.C 51.C 52.A 53.C 54.B 55.D 56.C 57.A 58.D 59.B 60.B 61.D 62.A 63.D 64.C 65.C 66.A 67.C 68.C 69.A 70.A 71.C 72.B 73.C 74.C 75.B 76.C 77.B 78.D 79.B 80.C 81.C 82.B 83.B 84.A 85.D 86.B 87.A 88.B 89.A 90.B 91.A 92.B 93.C 94.B 95.C 96.B 97.A 98.D 99.C 100.C 101.ACD 102.ABCD 103.ABC 104.ACD 105.ACD 106.AC 107.BCD 108.BC 109.ABCD 110.ABCD 111.ABCD 112.AD 113.ABC 114.ABCD 115.CD 116.ABCD 117.ABCD 118.BCD 119.BCD 120.ABC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