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特殊检查应急预案
1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特殊检查护理观察及应急处理预案
一、 支气管镜检查护理观察要点及应急处理流程
(一)护理观察要点:
1.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有无发绀、血氧饱和度降低情况,如有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及时提示操作者,遵医嘱给予有效处理。
2. 球囊扩张治疗的病人一定要密切观察胸痛情况,球囊扩张时应缓慢增加压力,便于控制治疗进程保证病人安全。
3. 术中要及时给与病人安慰,随时协助术者清除口腔分泌物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配合医生抢救。
(二)应急处理流程:
1. 球囊扩张后胸骨后隐痛
应嘱病人卧床休息,尽量少说话,全身放松,平静呼吸,症状能够减轻。
2. 出血
术中做活检者,咳嗽频繁或咯血较多时,遵医嘱给与镇咳剂或止血药并观察疗效和副作用。遵医嘱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防止发生肺部感染。
通知医生
给予吸氧,吸净血液及分泌物
患者出现咯血
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实施治疗
根据病情通知患者家属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做好交接班
3. 气胸
主要见于活检、球囊扩张等,特别是进行肺活检的患者容易出现气胸。患者多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呼吸浅快,甚至发生呼吸衰竭。
做好护理记录,做好重点交班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症状明显者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
根据病情通知患者家属
通知医生
告知患者限制活动,酌情调整氧流量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呼吸浅快
4. 喉头水肿及气管痉挛 发生喉头水肿、气管痉挛应立即暂停操作,给予氧气吸入,安慰患者,嘱其放松呼吸,经休息后痉挛多数能缓解,若喉、气管痉挛严重不能缓解者,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患者出现喉、气管痉挛
通知医生
立即停止操作,吸氧,嘱病人放松
根据病情通知患者家属
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实施治疗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做好护理记录,做好重点交班
患者出现低氧血症
5. 低氧血症 在重症患者中易发生,术前应给予患者吸氧,术中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的变化,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血氧下降时,可提高吸氧浓度,血氧仍未好转或继续下降时,应停止操作,必要时给予面罩吸氧,直至血氧上升至正常。
通知医生
给予吸氧、心电监测
根据病情通知患者家属
配合医生采取抢救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做好护理记录、交接班
6. 心律失常
发生心律失常,若较轻微,可暂停操作,给予氧气吸入,待心律失常消失后继续检查;若为严重心律失常,应立即停止操作给予吸氧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并密切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直至心律失常改进、缓解。
做好护理记录、交接班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通知医生
遵医嘱实施治疗
暂停操作,吸氧,心电监测
患者出现心律失常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根据病情通知患者家属
二、胃肠镜检查护理观察要点及应急处理流程
(一)护理观察要点:
1. 观察大便颜色,如患者出现黑便应及时报告医生。
2. 患者腹痛、腹胀难忍应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3. 如患者出现咽痛,要劝告病人不能用力咳,以免引起黏膜破损,必要时,可用漱口或含片含服,以减轻症状,便于恢复。
(二)处理应急流程:
1. 穿孔
2. 患者轻度腹痛,为胃镜下治疗后常见症状,6-8小时后缓解;如患者出现剧烈上腹痛,应立即报告医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请外科急会诊,出现穿孔应立即联系手术室行急诊手术。
出现穿孔应立即联系手术室行急诊手术
请普通外科急会诊
根据病情通知患者家属
报告值班医生
做好交接班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症状未缓解,应遵医嘱陪同病人至放射科做腹部CT检查
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实施治疗
如患者轻度腹痛,为胃镜下治疗后常见症状,6-8小时后缓解;如患者出现剧烈上腹痛
患者出现腹痛
3. 黑便
出现少量黑便,一般不需要止血药物,应遵医嘱卧床休息,2-3天后逐渐减轻,出现大量柏油样便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立即报告医生,观察出现情况,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交班。
发现患者黑便
少量黑便1-2天逐渐减轻;柏油样便,需监测生命体征
通知值班医生
根据病情通知患者家属
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治疗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做好交接班
绝对卧床休息
三、骨髓穿刺术的护理要点及应急处理流程
(一)护理观察要点:
1. 术前向病人解释穿刺的目的及过程,以解除顾虑,取得配合。
2. 术中协助患者摆体位,协助医生消毒皮肤,抽取局麻药。
3. 嘱患者骨髓穿刺后平卧4小时。三天勿浴,保持穿刺部位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
4. 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
(二)应急处理流程:
1. 局麻药过敏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告知病人家属
如出现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
做好记录,床旁交接班
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立即报告医生
患者出现过敏反应
2. 局部出血
遵医嘱实施治疗
告知病人家属
严密观察出血情况
做好记录,床旁交接班
更换敷料,局部加压包扎
立即报告医生
患者局部出血
四、ERCP术后护理观察要点及应急处理流程
(一)护理观察要点:
1. 患者卧床休息24小时,严密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待病情稳定后逐步下床活动。
2. 观察腹痛、腹胀等症状。术后禁食水,遵医嘱给予抑制胰酶分泌药物,防止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3. 观察有无出血症状。观察病人有无恶心和呕吐、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或大便颜色成黑色等症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
4. 胰胆管病变时应观察有无继发感染。
(二)应急处理流程:
1. 腹痛、腹胀
患者出现腹痛、腹胀
立即巡视患者,听取其主诉,同时报告值班医生
根据病情遵医嘱实施治疗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用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
做好护理记录、交接班
2. 出血
做好护理记录、交接班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及有无继续出现情况
绝对卧床休息
遵医嘱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应用止血药物治疗
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建立有效静脉通路,通知家属
发现患者有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剧烈腹痛或黑便等出血症状
五、膀胱镜检查护理观察要点及应急处理流程
(一)护理观察要点:
1. 观察尿的颜色,如尿色鲜红应及时通知医生。
2. 监测体温变化,指导患者多饮水,可起到自行冲洗膀胱的作用。
3. 如出现尿潴留,护士应指导患者一些自行排尿方法,如听水声、用温水冲洗会阴部等,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如出现腹部体征,应及时告知医生。
(二)应急处理流程:
1. 尿痛
由于损伤尿道或膀胱黏膜而致,一般不严重,术后1-2天可消失,嘱患者多饮水,保证24h尿量达 ml以上,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
2. 血尿
多由于操作过程中损伤黏膜或钳取组织有关。嘱患者多饮水外,卧床休息,勿剧烈活动,一般不需应用止血药,血尿维持在2-3d后逐渐转轻。出血严重者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立即报告医生,观察出血情况,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重点交接。
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实施治疗护理
根据病情通知患者家属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做好交接班
轻度血尿2-3天逐渐减轻;严重血尿,监测生命体征
通知值班医生
发现患者血尿
绝对卧床
3. 尿潴留、尿道或膀胱损伤
多发生在尿道有梗阻病变如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或膀胱挛缩。遵医嘱给予导尿,抗生素治疗,留置尿管嘱患者多饮水,起“内冲洗”的目的。
遵医嘱导尿,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通知患者家属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做好交接班
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
通知值班医生
患者发生尿潴留、尿道或膀胱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