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3年度北京“安全生产月”知识测试及答案
公司:________ 部门: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单选题(100题)
1.《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许可 B.毕业 C.操作资格 D.安全
2.根据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尘肺病共有( )种。
A.14 B.13 C.12 D.11
3.新建、扩建、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 )。
A.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B.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 C.职业安全预评价报告 D.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
4.《职业病防治法》 是为了(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劳动保护 B.预防控制 C.保护健康 D.安全生产
5.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整改难度较小, 发现后能够( )的隐患。
A.立即整改和排除 B.限期整改和排除 C.停产停业整改排除
6.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按预案的适用范围进行分类,多采用( )的形式进行编制。
A.综合预案、 现场预案、 桌面预案
B.综合预案、 专项预案、 现场预案
C.综合预案、 专项预案、 桌面预案
D.专项预案、 现场预案、 桌面预案
7.应急救援的器材要定期检查, 保证( )完好。
A.防护器材 B.设备性能 C.消防器材
8.危险环境使用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应采用( )V的安全电压。
A.48 B.42 C.36 D.24
9.没有证据(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A.判定 B.否定 C.肯定 D.支持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并( ) 进行组织演练。
A.定期 B.不定期 C.6 个月 D.12 个月
11.未防止高温场所人员中暑,多饮以下哪种水最好?( )
A.汽水 B.淡盐水 C.纯净水
12.在室外遇到雷雨时,下列那种做法不容易出现危险( )。
A.躲在大树下 B.躲在广告牌下 C.无处可躲时,双脚并拢,蹲下身子
13.隧道现场作业人员应明确本岗位安全职责,熟练掌握( )、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置措施。
A.危险有害因素 B.预防控制措施 C.安全操作规程 D.以上均是
1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根本目的是( )。
A.改善条件 B.规章立制 C.加强管理 D.确保安全生产
15.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下列哪种违反消防法的行为可以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A.阻拦报火警 B.挪用消防器材的 C.燃气管道敷设不符合消防安全技术规定的
16.2017年6月是全国第十六个“安全生产月 ”,今年活动的主题是(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C.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7.触电事故是由( )及其转换成的能量造成的事故。
A.电流 B.电阻 C.电容 D.电磁
18.发放的特种劳动保护用品应具有“三证”,“三证”不包括( )。
A.合格证 B.生产许可证 C.安全许可证 D.安全鉴定证
19.下列不属于机械伤害的是( )。
A.压伤 B.绞伤 C.高处坠落 D.物体打击
20.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 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 ) ,提供必需的资金;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 ( ) 。
A.停产停业 限期改正 B.限期改正 停产停业 C.停产停业整顿 限期改正 D.限期改正 停产停业整顿
21.现在公司要求工人必须穿工作服,并且要干净整洁,同时要求同事见面要打招呼﹑使用文明语言,这属于6S工作中的( )范畴。
A.整顿 B.整理 C.素养 D.清洁
22.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下列属于物理因素的是( )。
A.辐射 B.粉尘 C.工业毒物 D.炭疽杆菌
23.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 ) 的罚款。
A.二万元以下 B.三万元以下 C.五万元以下 D.十万元以下
24.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
A.条件差,环境不良、教育培训不够
B.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管理缺陷
C.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防设施不完备
25.以下选项中,哪一项是清扫的第四个阶段?( )
A.对设备进行清扫、润滑、检修
B.将地面、墙壁和窗户打扫干净
C.划出表示整顿位置的区域和限
D.将可能产生污染的污染源清理干净
26.实验开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 )
A.必须认真预习, 理清实验思路
B.了解实验中使用的药品 的性能和有可能引起的危害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C.应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有破损,掌握正确使用仪器的要点,弄清水、电、气的管线开关和标记,保持清醒头脑,避免违规操作
D.以上都是
27.烧焦了的鱼、肉不能再食用,是因为其含对人体有极强致癌作用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
A.二噁英 B.苯并芘 C.亚硝胺 D.黄曲霉毒素
28.物品或工具使用后要能容易恢复到原位,没有复原或误放时能及时发现是( ) 的重点。
A.整顿 B.整理 C.清洁 D.清扫
29.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应竭力试行胸外科挤压和( )。
A.按摩 B.点穴 C.掐人中 D.人工呼吸
30.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导致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 由应急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 ) 的罚款。
A.30% B.40% C.60% D.80%
3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 )。
A.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生产奖励制度 C.安全生产承包责任制 D.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防栓和不得有下列哪些行为?( )
A.占用防火间距和堵塞消防通道 B.损坏消防通道指示标志 C.将放置灭火器的柜上锁
3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 ( )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
A.工会组织 B.生产经营单位 C.应急管理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34.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谎报或者瞒报事故行为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 )以上( )以下的罚款。
A.50万元 100万元 B.100万元 200万元 C.100万元 500万元
35.企业要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明确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实施( )。
A.不间断的监控 B.不间断检测 C.全面管理
36.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单位有进行安全生产( )的义务,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 )的权利。
A.宣传教育 舆论监督 B.宣传教育 监督举报 C.宣传贯彻 舆论监督 D.宣传贯彻 监督举报
37.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 ) , 建立分级管控制度。
A.车辆 B.材料 C.岗位
3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 )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 内容、 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A.奖惩 B.业绩考核 C.员工个人家庭 D.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39.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作业场所布局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B.吊装作业与维修作业分开 C.生产作业与储存作业分开 D.加工作业与包装作业分开
40.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的人员不能穿戴( )。
A.耐高温鞋 B.防静电服 C.尼龙工作服 D.棉布工作服
41.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该《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等职业病共10类132种。其中,在职业性尘肺病发病人数中,占前两位的疾病是( )。
A.矽肺、 炭黑尘肺 B.矽肺、 煤工尘肺 C.煤工尘肺、 水泥尘肺 D.铸工尘肺、 电焊工尘肺
42.黄磷自燃应如何扑救( )?
A.用高压灭火器 B.用高压水枪 C.用雾状水灭火或用泥土覆盖 D.以上都对
4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 ),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A.出现划分 B.职责分工 C.职权分工 D.职权划分
44.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 )导致人身伤亡的。
A.烧伤 B.灼烧 C.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 D.电休克
45.《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物品包括( )。
A.大型机械设备 B.高压气瓶、手持电动工具 C.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46.已经取得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等级证明的企业, 在有效期内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或1年内连续发生( )次以上较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评价机构应对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核查, 不满足原等级要求的, 应及时撤销其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证明。
A.1 B.2 C.3 D.4
47.根据国家规定,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下方应设隔离区,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防止落物伤人。
A.2M B.3M C.5M D.10M
48.隐瞒、伪造、篡改、毁损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等相关资料,或者拒不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的,安监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 )罚款。
A.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B.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C.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D.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49.发生交通事故,有人被压在车轮或货物下时,错误的救援方法是( )。
A.搬走货物 B.设法抬升车辆 C.拨打急救电话 D.拉拽伤者的肢体
5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下列哪些 是属于特种作业人员?( )
A.建造业工人、造船工 B.车工、钳工、模具工 C.电工、焊工、叉车司机、货梯电梯操作员
51.用人单位应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从业人员调离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 )。
A.复印件 B.原件 C.职业病津贴证明 D.职业病诊断证明
52.企业要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 )的标准化。
A.作业环境 B.作业场所 C.职业卫生
53.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危害防治的一项主要内容。在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中,属于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内容的是( )。
A.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B.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C.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体检
D.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54.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 )冲洗。
A.冷水 B.热水 C.弱碱溶液
55.我国第一部规范安全生产的综合性基础法律是( ) 。
A.《劳动法》 B.《消防法》 C.《安全生产法》 D.《道路交通安全法》
56.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 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 责令( )。
A.限期改正 B.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C.停产停业整顿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员工的权利和义务。每个员工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下列哪条是员工应尽的义务 ( )。
A.按自己意愿做事,不接受安全培训
B.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但可不遵守厂纪厂规
C.接受公司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劳动技能
58.铝粉、保险粉自燃时如何扑救?( )
A.用水灭火 B.用干砂子灭火 C.用干粉灭火器 D.用泡沫灭火器
5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 ),加大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
A.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B.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C.职业危害与预防制度 D.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60. 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工伤保险费应由( )缴纳。
A.从业人员 B.地方财政拨款 C.生产经营单位
6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坚持( ) ,树牢 ( ) 理念。
A.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和谐发展
B.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安全发展
C.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
D.实现安全梦、 和谐发展
62.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 )来寻找漏气点。
A.肥皂水 B.用手摸 C.闻气味 D.划火柴
63.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什么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A.安全设施 B.公共设施 C.生活设施
64.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正确的( )。
A.迎风快跑 B.就地打滚 C.用手快速拍打火苗
65.在梯子上工作时,梯子与地面的斜角度应为( )度左右。
A.15 B.30 C.45 D.60
66.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已在岗的班组其他员工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
A.16 B.24 C.36 D.48
67.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 。
A.分类管理, 综合管理 B.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C.行业自律, 职工参与 D.单位负责, 行政机关监管
68.按行政区域可划分,I级应急救援预案属于( )。
A.县级 B.省级 C.企业级 D.国家级
69.生产经营单位的( )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应当立即处理; 不能处理的, 应当 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在案。
A.主要负责人 B.操作人员 C.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安全监察人员
70.最适合短时储存含有肉类、蛋类、奶类等食品的温度是( )。
A.5℃ B.10℃ C.15℃ D.38℃
71.《刑法》修正案(六)规定,对于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的,处( )年以上有期徒刑。
A.1 B.2 C.3 D.5
72.下列已经死亡的水产品中,不能再用于加工或食用的是( )。
A.鳝鱼 B.甲鱼 C.河蟹 D.以上都是
73.焊割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封闭容器和管道时,必须要( )。
A.通风合格 B.清洗合格 C.清洗和密封合格 D.清洗和置换合格
74.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 )以下有期徒刑。
A.三年以下 B.五年以下 C.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D.五年以上
75.《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雇工缴纳( )费。
A.工伤保险 B.社会保险 C.人寿保险 D.健康保险
76.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 )。
A.高空作业 B.危险作业 C.高难度作业 D.特种作业
77.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 )。
A.切断电源 B.报警 C.用灭火器 D.远离现场
78.实验中用到很多玻璃器皿,容易破碎,为避免造成割伤应该注意什么?( )
A.不能口径不合而勉强连接
B.玻璃折断面需烧圆滑,不能有棱角
C.装配时不可用力过猛,用力处不可远离连接部位
D.以上都是
79.燃烧的三要素不包括( )。
A.氧化剂 B.可燃物 C.灭火剂 D.引火源
80.小王搭乘朋友的车到单位上班,车在单位门前路边停车后,她正确的下车方法应是( ) 。
A.开门下车 B.观察前方情况后下车 C.观察侧后方情况,缓开车门 D.开车门观察侧后方情况
81.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 )。
A.休假待遇 B.岗位津贴 C.增加工资 D.表彰奖励
82.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实现安全生产的齐抓共管的是( )。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时刻准备 D.综合治理
8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 强化和落实( ) 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A.企业 B.国家 C.生产经营单位 D.地方政府
84.造成30人以上死亡的事故属于(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85.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 装卸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 )的罚款。
A.二万元以下 B.三万元以下 C.五万元以下 D.十万元以下
86.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 )。
A.职称 B.学历 C.管理能力 D.专业知识
8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 )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A.法律、 法规
B.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安全管理制度
C.国家标准、 地方标准
D.法律法规、 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条件。
88.下列哪些不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
A.穿戴穿孔的耐酸手套 B.作业场地物料堆放杂乱 C.作业环境粉尘浓度超过卫生限值标准
89.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 )。
A.职工 B.个人 C.安全管理人员 D.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90.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安全生产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
A.监督 B.管理 C.监督管理 D.综合监督管理
91.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 )以上( )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1人 3人 B.3人 10人 C.10人 30人 D.30人 100人
92.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是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 ),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A.领导 B.审批 C.评价
9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 )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60 B.45 C.30 D.15
94.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的是( )。
A.隐患 B.危险源 C.重大隐患 D.重大危险源
95.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从业人员在什么情况下,有权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
A.出现危险情况时 B.发现随时可能发生事故时 C.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96.企业采购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时,应采购哪些企业生产的?( )
A.经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
B.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C.取得生产许可证并经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
97.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据( )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A.“三同时” B.“四同时” C.“五同时” D.“四不放过”
98.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 )毫安时,对人有致命的危害。
A.50 B.60 C.80 D.100
99.《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 )。
A.协调、 解决 B.处理、 解决 C.监督、 解决
100.下列不属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是( )。
A.劳动中紧张过度 B.劳动中高温因素影响 C.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 D.不良工作体位
二、多选题(20题)
10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 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 )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 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B.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C.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D.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102.国家对在( ) 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A.参加抢险救护 B.防止生产安全事故 C.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D.补充完善安全岗位责任制
103.参与事故抢救的部门和单位应当服从统一指挥,根据事故救援的需要采取( )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指导 B.警戒 C.指导 D.疏散
104.《安全生产法》规定,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 ) 制定。
A.应当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B.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 C.国务院财政部门 D.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
105.清洁是保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检查方法可以是: ( )。
A.活用查检表
B.目视管理、看板管理
C.颜色管理,如:红色标签战略
D.3UMEMO(3不管理,不合格、不可用、不混乱)
106.生产经营单位的( ) 不依照《安全生产法》 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 逾期未改正的, 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佛业整顿。
A.决策机构 B.董事长或总经理 C.主要负责人 D.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107.( ) 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矿山 B.建筑施工 C.金属冶炼 D.道路运输
108.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 ) 。
A.应当向有关部门报告 B.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C.必须向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举报 D.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
10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 ) 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A.岗位标准 B.行业标准 C.国家标准 D.企业标准
110.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通报( )以及有关金融机构。
A.投资主管部门 B.行业主管部门 C.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D.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111.安全设备的( ),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A.安装与使用 B.设计与制造 C.改造与报废 D.检测与维修
112.生产经营单位将( )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
A.生产经营场所 B.生产经营项目 C.生产经营人员 D.生产经营设备
11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 )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
A.周边环境 B.现场人数 C.时间、 地点、 内容 D.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
114.某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要求被审查、 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根据《安全生产法》应如何处理?( )
A.责令退还收取的费用
B.情节严重的, 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C.情节严重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D.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 验收中收取费用的, 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
11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 ) 等内容。
A.责任人员 B.岗位标准 C.责任范围 D.考核标准
116.有关清扫的做法,正确的有:( )。
A.细心寻找污染源及消除污染源,是清洁工作的关键所在。
B.从地面到墙壁到天花板, 对整个空间的所有角落进行彻底清扫。
C.机器、设备底部及转动部位是卫生的死角,可以不用注意。
D.机器、设备、设施、工具的清洁,防止工具、手套等变成污染源影响产品质量。
117.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 ) 。
A.爱岗敬业 B.坚持原则 C.秉公执法 D.忠于职守
118.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 ) 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A.停业施工 B.停产停业 C.停止使用相关设备 D.停止使用相关设施
119.有关整顿的做法,正确的有:( )。
A.对有用的物品加以合理管制,防止混乱。
B.整理有用的物品,规划存放位置并加以标识。
C.建立物品存放、管理的有效方法,使之整齐、有条理。
D.将已确定无用的物品及时清理除去,腾出更多的空间,并加以利用。
120.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撒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 ) 。
A.停业 B.停产 C.停止使用相关设备 D.停止使用相关设施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A
6.B
7.B
8.B
9.B
10.A
11.B
12.A
13.D
14.D
15.A
16.C
17.A
18.C
19.C
20.D
21.C
22.A
23.D
24.B
25.A
26.D
27.B
28.A
29.D
30.B
31.A
32.A
33.D
34.C
35.C
36.A
37.C
38.D
39.A
40.C
41.B
42.C
43.B
44.C
45.C
46.B
47.A
48.D
49.D
50.C
51.A
52.B
53.C
54.B
55.C
56.A
57.C
58.B
59.D
60.C
61.B
62.A
63.A
64.B
65.D
66.A
67.B
68.C
69.C
70.A
71.D
72.D
73.D
74.B
75.A
76.D
77.A
78.D
79.C
80.C
81.B
82.D
83.C
84.D
85.D
86.D
87.D
88.A
89.D
90.D
91.C
92.A
93.B
94.D
95.C
96.B
97.D
98.A
99.A
100.B
101.AD
102.ABC
103.BD
104.BC
105.ABC
106.ACD
107.ABCD
108.AD
109.BC
110.ABCD
111.ABCD
112.ABD
113.CD
114.ABCD
115.ACD
116.ABD
117.BCD
118.ABCD
119.ABC
120.ABCD
展开阅读全文